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17部分

天赐良配-第117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颜烈是职责所在!”楚昭业忍不住低吼了一句。

    他下了一个豪赌,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局。

    要成皇,就得忍人所不能忍。所以,他对那个没见面的胎儿,并没多少伤心,不过是一团没成形的血肉而已。

    但是,他的苦心,却白费了。

    先有大臣们说了兖州危急,然后刘琴落胎,父皇盛怒之下,颜烈就得偿命。可是,偏偏马车里找出汪福顺和二皇子府的木牌。

    当时,马车是大内侍卫拉进去的,除了楚昭恒,康保也在,难道康保已经被太子收服了?他摇了摇头,不像,康保目前,应该还是只忠心他父皇的。

    “进宫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事?”

    这话题跳太快,刘琴眨了眨眼,忍下哀伤回忆后,说道,“妾身离府后,就直接进宫了。除了路上马车停了一下……”

    “路上马车怎么会停?”

    “有人吵架,就停了片刻,然后,就直接进宫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就这么被人在马车里塞了人?这个蠢货!

    刘琴看楚昭业的脸色越来越冷,有些怕了,落胎之后,人本就虚弱,她没有精神一直看着楚昭业,只能问道,“爷,是出了什么事吗?”

    “没什么,你先回府吧,让嬷嬷陪你回去,好好歇着。我会让太医跟着回府,给你好好调理的。”楚昭业缓缓吐出一口气,语气温和地安排道。

    刘琴不敢再多说。

    安排好了刘琴,楚昭业又往勤政阁而去。

    等他进了勤政阁,兖州援兵的带兵人选等都已经敲定了,叶辅国、林文裕和颜明德等人都已离开,楚谟进内宫给颜皇后请安去了。只有太子楚昭恒还在边上,正说着粮草筹备之事。

    “业儿,你来了?刚好,在说到粮草之事,这事,你怎么看?”元帝看到楚昭业进来,难得的语气和缓,只是,眼神中却含着几分打量。

    “父皇,冀州调粮过去应该能应付了。儿臣想求父皇恩准,让儿臣去楠江那边,看看修堤之事。”楚昭业避开了粮草问题,直接请求道。

    楠江洪水后,那边的大堤修了几段,有几段工程也已快收尾了。

    赈灾和修理堤坝之事,一直是楚昭业管着,他想去亲眼看看,倒是也合情理。

    “听说那边还乱着,你此时去,只怕有些不妥。”元帝沉吟着说道。

    二皇子楚昭晖和四皇子楚昭钰死后,曾有线索指向自己这个三儿子。他也知道自己这第三子,一直都不是池中之物。但是,宫变那夜,他为守卫勤政阁负伤,这种功劳,也是人所共见的。

    对元帝来说,最安心的办法,是将太子和三皇子都看在自己眼皮底下,才不怕他们出乱子。

    “父皇,儿臣最近无心办事,求父皇让儿臣去那边看看,权当……权当让儿臣去散心了。”楚昭业也不多说,只跪下请求。

    他绝口不提刘琴滑胎之事,只是,他的表情沉痛,让人一见就知道他为何无心办事。

    “若父皇觉得儿臣去楠江那边不妥,不如就让儿臣去兖州那边看看吧。”

    “三弟,你这是何必呢。楠江那边不安稳,兖州更危险,父皇的意思,是怕你出事。二弟和四弟,在京城都出了意外。”楚昭恒在边上缓缓劝道。

    “父皇……那求父皇恩准,让我去皇觉寺,为那无缘的孩子祈福吧。”

    “好吧,你去皇觉寺住几天吧。”元帝终于答应了。

    “儿臣谢父皇!”

    “刘氏马车里藏人的事,你问过吗?”

    “刘氏正伤心,儿臣不忍心多问,只是听着,刘氏压根不知情。父皇,这事求父皇明察,刘氏离府时,颜宁正在儿臣府中,儿臣未能阻拦刘氏。刘氏出了这事,儿臣也有责任,求父皇责罚。”不管查出来什么结果,楚昭业觉得自己,最好对元帝先请罪。

    在楚昭业有护驾大功,又刚没了长子的情况下,元帝只能多加劝慰,最后,让楚昭恒送楚昭业出来。

    “三弟,皇觉寺离京可不近,你可要多加小心啊。”楚昭恒送到勤政阁门口后,嘱咐道。

    “多谢太子殿下提醒,臣弟不敢不小心,若太子殿下肯给臣弟派几个护卫,臣弟更感激不尽。”楚昭业感谢道。

    “三弟的护卫不够吗?”

    “臣弟府里,就那些侍卫,护卫当然是多多益善。”

    “好,我会和父皇说的。”楚昭恒点头应下。(。)

233章 细说行程() 
♂,

    楚昭业走出宫门,看到楚谟和颜宁正在宫门外,还不曾走。

    颜宁来时是坐了马车的,现在马车不见了。

    楚昭业略一想,就知道了。颜烈受了杖刑,不能骑马,可能是他坐了马车先回去。颜宁是等着家里人来接吧。

    宫门口的御林军看到楚昭业,连忙问安,声音惊动了楚谟和颜宁。

    楚昭业的马车刚巧停在两人边上。

    两人回头,看到楚昭业正走过来。

    楚谟和颜宁两人对视了一眼,楚谟开口道,“三殿下,听说您要去皇觉寺去?”

    “是啊,我打算去皇觉寺,为那孩子祈福。”

    “三殿下节哀啊。”

    “我与那孩子无缘,也没什么节哀不节哀的。”楚昭业说着,看了颜宁一眼,“颜烈回府了?”

    “多谢三殿下关心,我二哥受伤不轻,先回府去了。”她瞟了一眼,又忍不住说道,“不过,幸好只是皮肉伤,没什么大碍。三殿下会想到皇觉寺祈福,原来您也信佛啊。”

    “人在红尘中,怎么能不信神佛呢。致远,什么时候再一起喝酒?”

    “我在京中没什么事,三殿下何时有空了,叫我就好。”

    “这样啊,那不如等我从皇觉寺回来吧。我打算三日后,一早就启程,这样到下午就能到皇觉寺了。路上倒也不用住宿了,可以在途中的兴隆驿歇脚吃个午膳。这兴隆驿刚好在官道边,也不用特意绕路了。”

    “三殿下这安排得很周到。”楚谟点了点头。

    这时,颜府里,孟秀带了四个侍卫,赶着一辆马车来接颜宁了。

    “三殿下,我先告退了。”颜宁行了礼,坐上了马车。

    “我送颜姑娘回府,三殿下,那等您皇觉寺回来。祝三殿下一路顺风。”楚谟拱手告辞,接过清河递上来的缰绳,翻身上马,跟在颜宁的马车旁。

    楚昭业细细说了自己的行程安排,怕的,应该就是颜宁会在路上安排人行刺。这样仔细地当众说了行程,就让人不好下手了。

    颜宁撇了撇嘴,他真是小心谨慎,好不疏漏。不过,自己也没打算安排人下手。宫变那夜,杀入东宫的那批黑衣人还没找到。

    颜宁听颜烈说过那批人的身手,她才不会随意将人派出去送死呢。

    楚谟跟在马车边上,有些心满意足。

    走出皇城,看着大街两旁店铺林立,他踢了踢马腹,靠近颜宁的马车边,伸手敲了两下车窗。

    颜宁掀起车帘,挑眉看他。

    “宁儿,你看有什么喜欢的东西?我买给你?”楚谟讨好地问道。

    颜宁无语,京城大街她难道没逛过吗,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没买过的?“不用了,这里的东西也就这样,回头我带你去逛庙会,那里卖的小东西,又好玩的。”

    “我还没逛过京城庙会呢,你可别忘啦。”楚谟高兴了,颜宁一下就约好了下次的事啊。

    他的笑容太亮眼,街边的大姑娘小媳妇,看到他那张脸,又好几个都红了脸。

    想起他在南州,可是闺阁千金们的最佳夫婿人选,颜宁有些不太痛快了,“你笑成那样干嘛!”说着扯下了车帘,然后,自己又觉得太过无理取闹。一定是因为听到父亲和二哥要出征的消息,让自己心绪不宁了。

    楚谟今天还是帮了大忙呢。元帝下令对颜烈行刑的节骨眼上,就算是楚昭恒都未必拦得住,但是楚谟这个立了大功的侄儿开口询问,元帝还是得给几分面子的。

    要不是楚谟拦得及时,颜烈今日,可不止才挨那十几杖。

    才挨了十几杖,就已经皮开肉绽,若是几十杖刑下来,不死也废了。

    楚昭恒仔细看过,那几个行刑的人,竟然毫不留情。

    想到这,颜宁觉得自己刚才有些无理了,她又掀起车帘,“你到我家里坐坐吧,今日,多谢你了。”

    “好啊。”楚谟获邀,更加高兴。

    一行人回到颜府,先去探望了颜烈。

    楚昭恒已经送了孙神医回来,颜烈的伤口也上过药了,伤口还好。

    颜宁带着楚谟到了颜烈的院子里时,孙神医和颜明德都在。

    颜明德听说楚谟来了,从颜烈的卧房迎了出来,“楚世子,今日多谢楚世子说情。”

    “颜世伯客气了,小侄不敢当。太见外了。”楚谟连忙客气道。

    “这里有些杂乱,不如到外院去喝茶吧?”颜烈躺在床上,房里又全是伤药味,不能待客。

    “世伯,致远的伤怎么样?能骑马吗?”楚谟关心地问道,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颜烈房间的外厅。

    颜明德看他不见外的样子,又看颜宁也没阻止,也就在厅里坐下了。听到楚谟的问题,他叹了口气。刚才他也正在问孙神医,颜烈这伤势,多久才能好。

    颜明德五日后就要带兵驰援兖州,而元帝钦点了颜烈做先锋官。这先锋官,可是要骑马的。颜烈的伤口要是不能长好,如何骑马?

    楚谟看颜明德不答,又转头看向孙神医。

    “回世子,颜二公子的皮肉都破了,这伤势,最快也得七八日才能长好。”孙神医说道。

    听说要七八日,颜宁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也没什么大碍,大不了,离京时骑马,出了京城,就躺马车上养着。这样,到了兖州,伤口也能长好了。”颜烈躺在屋里,听到他们在厅中的话,大声说道。

    颜宁走进房里,看他正趴在床上,身上,盖了一层薄被子。看他脸色,倒是还好。

    “宁儿,幸好你见机得快,不然,光一条擅离职守,就够我半条命了。没想到,宫里的杖刑这么厉害,比军里的还厉害啊。”颜烈看到颜宁,后怕地感慨道。

    “还好意思说,活该你挨打。什么人说话你都听啊,也不多想想。”颜宁又气又心疼,数落了几句。

    颜烈挠挠头,嘿嘿一笑,随后想起了封平,“对了,听说封大哥受了伤?我回家来还没见过他呢。”

    封平可能待在房里没有出来,所以也不知道颜烈受伤的事,“封大哥心里不好受,可能他还不知道你受伤的事呢。”

    “谁也没想到,今儿会是这么一出接一出的。”颜烈嘀咕了一句。

    是啊,今日真是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多事。(。)

234章 父子出征() 
♂,

    三日后,楚昭业离京去皇觉寺祈福。

    不过,颜宁是顾不上注意他的行程了。她正全心帮秦氏一起,准备颜明德和颜烈出行的行装。

    颜烈的伤口,就算楚昭恒送了一堆宫中的上用灵药,又加上孙神医的调理,到第五日出征时,伤口,还是没有完全长好。

    这日清晨,颜家人就都起来了。

    秦氏和颜宁拿着四个大包裹,交给了颜明德和颜烈的随身小厮。

    墨阳提着颜烈的行李走出来,秦氏和颜宁不约而同都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棉垫。

    颜宁看看秦氏的,再看看自己备的那个,笑着将自己那个棉垫塞给墨阳,“墨阳,这个棉垫你收到行李里,给我二哥带着当备用的。”

    她手工活不行,这个棉垫,是她照着马鞍的样子画好后,让绿衣裁制的。

    秦氏那个一看做工,就是出自她自己的手。

    颜宁觉得,让二哥用母亲做的棉垫,母亲应该能更高兴些。

    秦氏知道女儿是体贴自己的心意,拉着女儿的手,也将棉垫递给墨阳,“你把这垫子,给二公子套到马鞍上去。”

    颜明德和颜烈走在前面,听到声音,转头看到棉垫。

    颜烈回头笑道,“母亲,您不用担心,儿子可不是那么娇嫩的人。反正出了京城我就躺马车里养伤,就骑这么几里路的马,没事。”

    “这伤口是务必要养好的,要我说,何必一定要骑马出城。”秦氏报怨了一句。

    她原本就想让颜烈一直躺马车里养伤,可是颜明德和颜烈都说,哪有躺马车里的先锋官,让人见了不成体统,一定要骑马离京。

    颜宁知道秦氏的担心,她连忙劝道,“母亲,您别担心了。您看,有了您这个棉垫子,二哥骑术又好,这么几里路,混混就过去了。”

    秦氏也不好再多说,送到颜府校场,颜府的家将们已经在校场等着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