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35部分

天赐良配-第135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与颜家结亲,楚谟在南方军中,地位更加稳固。

    而且如今元帝日渐老去,镇南王府若想与太子关系牢固,跟颜家结亲也是首选之策。

    至于颜家呢?颜宁这样的身份,要嫁个合适的人还真难。

    嫁入镇南王府,也算是两方互相提携之意?

    楚谟与颜宁的婚事成不成,得看元帝怎么想了。

    楚昭业脑中念头闪过,陪着楚谟喝了一杯茶,“致远,我还有公务在身,要去户部一趟,你先自便?”

    “忘了三殿下事务繁忙,打扰了,打扰了,我也走了。也不知静思什么时候回京,还能找他打猎去。”

    “快了吧,不是听说他们已经返京路上了?”

    “原来已经在返京路上啦。”楚谟惊讶地说了一句,“那就应该快回来了。”

    “是啊,颜大将军带着颜烈颜宁一起返京,路上应该要不了多久。”楚昭业说到颜宁时,语气略加重了一下。

    楚谟却不再接口了,说起了夏日打算哪里赏花等雅事,又耽搁了盏茶功夫,才告辞离开了。

    楚昭业也不再提,送他出了府门,收拾好书房的公文,往户部而去。

    清河和洛河有些不明白,自家世子天天跑这来干嘛。

    “爷,咱们去兖州的人已经回来了,事情很顺利。你为何还天天来三皇子府啊?”清河性子外向,一看四下无人,忍不住凑近楚谟问出来。

    “来看看三皇子啊。”楚谟拿折扇敲着手心,散漫地回了一句。

    清河噎住,不肯说就不肯说,何必这么敷衍自己啊。洛河看他还要问,拉了拉他衣袖,让他不要再开口了。

    楚谟此时,的确无心说话。他心里,正盘算着刚才楚昭业的话。

    在元帝下旨,要陈侍郎将颜明德父子和林天虎全家带进京城时,他就派人去了兖州一带。

    兖州内外百姓们听到的要治罪颜家父子的谣言,就是他有意传播的。

    他的本意,是希望为颜家父子在兖州造点势,回京后在元帝面前,颜家父子一方是为兖州百姓血战,林天虎一方却是残害百姓之人,那元帝就算有心袒护林家,也得收敛些。

    再一个,等颜宁回京后,他还可拿此事搏佳人一笑,也好抵过皇觉寺未能抓楚昭业现行的错啊。

    没想到,谣言的效果,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尤其是听说兖州百姓上万民折时,更是吃惊。

    果然,公道还是在人心的,颜家父子为国征战,兖州百姓们,倒是没有辜负他们的血汗。

    只是,颜家父子获得的声望越大,他这心里,就越不踏实。

    元帝若觉得颜明德太过会收买人心,或者疑心是颜家父子故意挑唆百姓的,从而起了防范之意,那自己与颜宁的婚事,不是更受阻碍了?

    南诏议和已经圆满结束。

    元帝却只字不提他回南州之事,这就说明,元帝,是想要留自己在京城几年了。

    幸好,父王的身子已经好了,他也让人送了家书过来,让自己安心在京城待着,莫挂念南州之事。

    既然是留在京城,自己的婚事,就会被摆上日程。好像每个待在京城的镇南王世子,回到南州时,都是待着世子妃回去的。

    父王当年带了母妃回去,母妃过世后,还又被指了现在的韩氏做继室。

    颜皇后露过口风,听说林妃娘娘不止一次与元帝说起镇南王府历代镇南王都是结亲较早,让元帝可莫要耽搁了自己。

    京城的权贵之家,有些舍不得女儿入宫的,自己这门亲事,就成了上上之选。

    他每日来三皇子府,真要说起来,不过是为了出气罢了。

    你楚昭业让我不痛快,我就天天到你府里来碍你眼。

    楚昭业现在得不到陈侍郎一行人的音信,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自己不知道不要紧,楚昭业必是急的。

    说起来,楚昭业的城府的确够深,明知如今拉拢自己无望了,自己又每天都只是跟他闲扯,但每日见到自己,楚昭业都能一团和气,那张刚正的脸上,今日的笑,与自己第一次上门时的笑,一模一样。

    而每次不论说什么,楚昭业总能提起“世子妃”的事,让自己也不痛快。

    想到婚事,就想到颜宁。好像,只有自己在忙活,那姑娘,到底有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啊?听说她在兖州,带着五千人守卫安城,真是太冒险了。

    不过,论身手,也不知颜宁与自己,到底谁更好些。

    他带着清河洛河,脑子里乱七八糟转了些念头,最后,打算去醉花楼喝酒看看杂耍。

    结果,人还未到醉花楼,有底下人找了过来:“世子爷,可找到您了,万岁爷召您进宫呢。”(。)

270章 做媒() 


    楚谟进宫时,元帝没在勤政阁,居然是在御花园。??

    跟着御前伺候的太监,走进御花园。

    如今已经有了些暑气,但御花园中百花盛开,太和池边的凉亭上,轻纱半垂,隔断了暑热。亭子四边放着几个冰釜,加上太和池水波微荡,凉风习习,却是一点也不热。

    楚谟走进亭子,看到元帝正靠坐在亭中,林妃随侍在侧,晋阳长公主居然也在。

    晋阳长公主收养了宋知非后,每年的赏花会办得热闹。但除了赏花会外,一年里,还是经常住寺庙里静修,不太见人。

    今日怎么会到宫里来了?

    元帝怎么偏偏这时候召见自己?

    “还是皇伯父眼光好,选的纳凉的地方都舒服。”楚谟心下纳闷,行礼问安却是丝毫不错,还拍了元帝一句马屁。随后,才又向晋阳长公主和林妃问好,“见过晋阳姑母,见过林妃娘娘。”

    晋阳长公主看到他,笑着说,“一直听人说致远长得好,这亲眼见了,才知道,长得是真好。圣上,你看致远长得,比他父王可要好看,想是像王妃多些。”

    “姑母笑话侄儿了。侄儿倒是一直想去姑母那要点见面礼的,只是几次上门,姑母一直去静修参佛了。”

    晋阳长公主这话,说得好像今日才能见到,这若让人多想,不就是说自己不敬尊长,到了京城,都不去拜见一下长公主这个姑母了?

    元帝听了晋阳长公主的话,想起当年楚洪在京时的事,倒是有些感慨,也取笑道,“是啊,阿洪那长相,居然有这么俊俏的儿子,倒是难为他了。”

    随后,又转头对楚谟笑着说道,“刚才林妃娘娘说起你,你姑母说还未见过,我才召你进宫来。你不说送些东西孝敬一下姑母,居然还盘算着要见面礼。”

    “皇伯父,你居然也不帮侄儿说话。”

    听了他这话,晋阳长公主一笑,掏出了一串迦南檀香佛珠,“姑母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佛珠倒是新近得的,是大师亲自开光加持的,送给你吧。”

    楚谟笑眯眯地接了过来,“谢姑母。”

    林妃看气氛融洽,又张罗着让人送了果品点心上来,让楚谟也在一旁坐下。

    林妃禁足这么久,容颜不仅不见憔悴,好像还更容光焕了些,倒是难得。

    楚谟是见过颜皇后的,现在再见林妃,不由感慨,若论温柔小意,颜皇后怎么比得过这位林妃娘娘啊。

    而且,容貌来说,林妃看着就是娇弱玲珑的美人,更兼一股弱不禁风之态。对元帝这样的人来说,应该更怜惜这种美人吧。

    颜皇后也是美人,但是长相上不如林妃精致。颜宁的长相,跟颜皇后倒是有几分相似,都是英气有余,柔弱不足。

    他摸不准元帝召见自己的用意,索性就专心赏景吃东西。

    元帝问起晋阳长公主的养子,晋阳长公主打开了话匣子,说起宋知非乖巧之处,最后感慨道,“幸好圣上赏我这个脸面,让我收养了这孩子,如今才觉膝下不虚,日子也过得有意思多了。”

    “这孩子既然是个好的,就好好栽培他,将来也能为朝廷效力。”元帝对晋阳长公主还是满意的,和颜悦色了几分。

    “说起为朝廷效力,我倒想起宋政通来。”晋阳长公主接过话头说。

    “恩,宋政通几年考绩皆优,今年调了吏部侍郎。”

    “宋政通有个女儿,今年与致远同岁,长得还不错。”

    楚谟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晋阳长公主是想做媒啊,让自己娶宋政通的女儿,为宋家谋个靠山?

    “臣妾倒是听说过这位宋姑娘,听说是个难得的,还是文武双全呢。”林妃在边上接话道。

    “哦?宋政通一个文官,女儿居然去学武了?”元帝有些好奇,一般闺阁千金,都是讲究贞静贤淑,也就颜家是代代女儿都习武吧?

    这宋政通是两榜进士出身,照理说,养个女儿肯定是照着女戒教养才是啊。

    “宋政通这女儿,小时有些体弱多病,后来宋夫人一狠心,让人教女儿学武,身子才强健起来。”晋阳长公主接过话,解释道。

    林妃娘娘在边上感慨,“哎呀,那不是和楚世子一样,也是文武双全的?”

    林妃话音一落,元帝看了两人一眼,心里已经有些明白了。

    晋阳长公主则脸色含笑的看了林妃一眼,显然,对于林妃如此知情识趣,非常满意。

    元帝带了一丝笑意,看着楚谟说,“说起来,致远也十六了吧?还未定亲吧?当初你说你要是看上了谁,再找朕赐婚。现在,有没有看上谁啊?”

    “皇伯父,这世上的姑娘太多,侄儿有些挑花眼。前段日子,父王来信,也提到了这事。他跟侄儿说起皇伯父当年的话。”

    “哦,阿洪说我什么了?”

    “父王说,当年皇伯父娶皇后娘娘前,挑遍了京城名门千金。”

    “哈哈,你大胆!竟敢调侃朕。”听楚谟提起当年,元帝却是哈哈大笑,当年他第一次见颜明心时,猎场上颜家姑娘一骑飞尘,后来他顺势求婚,说的理由就是当初一见倾心。

    此时听楚谟提起这话头,元帝倒不由想起当年的事来。当年,他处境艰难,楚洪却是死心塌地地扶持他。后来娶了颜明心后,又有了颜家支持。

    “侄儿不敢,侄儿只是觉得羡慕。侄儿娶妻,也一定要娶个一见倾心的。”

    “那要怎样的长相?你说说,朕帮你参详参详?”

    “侄儿原本没想好,刚才听林妃娘娘说那宋家姑娘文武双全,侄儿倒是想明白,想娶什么样的人了。皇伯父,侄儿想要文武双全,还得能胜过侄儿的。”

    “要能胜过你?”元帝有些惊讶,“文胜过你?还是武胜过你啊?”

    “文武都行,总得有一样胜过侄儿吧。”楚谟越说越有兴致,“皇伯父,侄儿有个办法,不如您帮帮侄儿?”

    “你倒是跟你父亲的性子全不一样,选妻还要有什么办法?你倒说说看,什么法子?”元帝笑着问。

    “晚间侄儿再找您说。”楚谟忽然转了一副羞涩样子。

    (。)

271章 等待() 


    晋阳长公主和林妃也被楚谟勾起好奇,正竖起耳朵打算仔细听听,这楚谟却忽然刹住了。

    元帝也被吊起了胃口,“好,那你跟朕去勤政阁,朕倒是要听听你的法子。”

    晋阳长公主知道,再提让楚谟娶宋政通女儿宋芊芊之事,就不合时宜了。楚谟已经说自己有选妻的法子。

    而且,元帝也提了曾答应楚谟不会随便赐婚,而是等他看中之后再赐婚。

    她能有今日,是因为她从来不与元帝违拗,此时,当然也不例外。

    那她就算想挑明做媒之意,也得等人家这法子说出来之后了。只是,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可惜。

    若常人来说,她一个公主之尊,安享尊荣即可。只是,她顶着长公主的名头,若想日子过得好,除了巴结好元帝之外,还得巴结好下一任帝王。

    如今太子和三皇子楚昭业,她都不想得罪。所以,她的打算是,拉住镇南王府。

    不论太子登基,还是三皇子登基,镇南王府的地位,都不会动摇。那她只要拉住了镇南王府,就等于有了左右逢源的资本。

    宋政通自己也看上了镇南王府这门好亲事,说女儿见过楚世子一面后就芳心暗许。

    她自然也说了宋政通的官职门第,太低了。

    “下官是不算什么,可这里有长公主您的面子啊。知非一天天大了,知非和芊芊,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总能同气连枝的。”

    宋政通这话,把长公主打动了。宋知非是她的养子,原本养着也只是顺应元帝的意思,可这孩子承欢膝下,越来越讨人喜欢。

    她心里,是真有几分感情了。母凭子贵,难免也想为宋知非的将来打算一二。

    再说,她没有子女,宋知非将来若能光耀门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