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52部分

天赐良配-第152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帝早朝之上,分封了此次大战的有功之臣。

    周伯坚交上的功劳簿上,首功记的是颜宁,其次就是颜烈。

    元帝称赞颜烈做为先锋官作战英勇,被封为四品将军,封赏的圣旨送了一份到京城颜府,还有一份,让人快马送去玉阳关。

    颜宁镇守安城、抓出兖州细作有功,只是到底是女子,元帝对她的封赏有些为难。

    太子殿下建议,“大楚开国的时候曾有女子为将,父皇一朝也出个女将,也是佳话啊。”

    元帝一听,哈哈一笑,“好,就封颜宁为三品抚远将军,不用上朝,领朝廷俸禄。嗯,让人给她准备一套好看的印信送去。”

    朝中大臣听了有些愕然,可周伯坚带回来的那群将领们,却是齐叫“圣上英明”。

    这些最讲究军功的武将们都不反对,朝中那些文臣们,有本来想反对的,可看看连最学究的太子太傅郑思齐都赞同,还有什么好说的。

    秦氏和颜宁在家接到这道封赏的圣旨,秦氏有些回不了神。看着康保,不知该说什么了。

    颜宁可不管母亲的犹豫,接过圣旨,大呼万岁。

    “奴才恭喜颜姑娘,不对,恭喜抚远将军。”康保凑趣恭贺道。

    颜宁点点头,“康公公,辛苦了,来,这个荷包先拿着。等我领到俸禄,再给您补上一个。”

    “好,好,那奴才可就等着啦。”康保笑着回去复命。

    元帝听康保说颜宁要等领到俸禄再补赏,对太子说,“你快去让人给她补上两月俸禄,不然,人家还道三品将军被欠俸了呢。”又对楚谟笑话道,“致远啊,颜宁现在可是三品了,她若是再累积点军功,将来军职或许就在你之上啦。”

    “皇伯父,那您可不能给她封赏太多,侄儿可不要娶个元帅世子妃。”楚谟讨饶道。

    元帝再次哈哈大笑起来,心情更好。

    封赏完功臣,兖州的诸多事务也要安排了。比如,新的兖州州牧让谁做?兖州此次损失的兵力补给等事,最重要的是,兖州粮库空虚,得尽快补上。

    而要补上粮库,兖州州牧就得是实干之人。太子楚昭恒举荐了东宫属官蒋立淳。

    楚昭业则推荐了户部侍郎赵易权,同时提出,兖州那边临近北燕,补上的兵员不能全是新兵,万一再有战事,新兵不利抗敌。他提议从京城四营中调部分兵力去守兖州,各地招募的新兵补上京城四营。

    元帝对于兖州是否全补新兵也有顾虑,听了此言后,觉得此法可行。最后几番商议,定了蒋立淳为兖州州牧,调兵则按楚昭业的办法进行。

    兖州之事告一段落,武德将军周伯坚还是去镇守伏虎山,其余诸位将领们,也各回各自驻地。

    兖州来的几个将领们,却不约而同去颜府辞行。

    他们在兖州时与颜家父子和颜宁多有接触,不少人都是此战才获得提拔的。

    楚谟一看,一群军中的大老粗跑到颜府了,颜府里,可只有秦氏和颜宁两个女的。他连忙跑到颜府,以准女婿的身份,帮秦氏待客。

    (。)

304章 郎貌女才() 


    秦氏听说几个将领来家中,正在为难,她一个妇道人家,总不好出来招待。

    颜宁却是换上男装,打算见见这些人。

    秦氏有些不愿,楚谟刚好此时来了,秦氏大为高兴。她原本还拘着颜宁,说她未婚女子不能总是出入人前,又说未婚夫妻不能见面。现在,可顾不得了,让人请了楚谟进来。

    楚谟一看颜宁一身打扮,庆幸自己来得及时。

    “致远啊,家中几个都在玉阳关,宁儿也是怕失礼,才说要见见那几位将军们。”秦氏斟酌着对楚谟解释,生怕镇南王府对颜宁所行有不快。

    楚谟从小与女子接触的少,又在江湖上几年学艺,对这种女子闺训有些不以为然。看秦氏有些担心的样子,他连忙表态,“岳母不用怪宁儿,她也是待客之心。再说如今宁儿可是三品女将军,见见其他将领们也没什么。小婿怕您担心,所以特意来陪她见客。我父王还特地让我代他恭贺宁儿升官呢。”

    秦氏听镇南王父子都不介意,那她还介怀什么。而且,有楚谟陪同颜宁出去见那些将领们,也不怕人说闲话了。

    秦氏首肯了,颜宁让人在颜府正厅安排了三桌酒菜,让那些将领们坐了两桌,自己单独摆了一个小桌,在边上陪坐。

    楚谟陪她走到前厅时,还不忘对自己翘了翘大拇指,意思是多亏了有自己。

    颜宁爽朗一笑,抱拳行礼,随后又比了个请的手势,请他先行。

    楚谟只觉得那一笑,让自己回不过神,待回过神来,人已经在颜家正厅的酒桌上了。

    那几位将领们都听说了颜宁与镇南王世子定亲之事,他们一直在北边,还是第一次见到楚谟。

    镇南王世子小小年纪,带兵打退南诏的战绩,他们是有耳闻的。这亲眼见到人,却是有些失望了。

    这么漂亮的少年,真的是战场上的主帅?吕参将这样跟着颜宁并肩作战过的,更是觉得颜宁亏了,明摆着楚谟这种小白脸不会打仗,镇南王父子肯定是想把颜姑娘骗到南方,帮他们打仗去。

    楚谟看这些人有些轻视的眼神,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不在意。

    他坐下后与大家闲谈起来,座中有将领就起哄要比试一二,颜宁饶有兴致地看着楚谟如何应答。

    楚谟觉得若不答应,实在有失他威风,再说他还正想找机会证明一下,自己和颜宁可是很般配的,立时就答应了。

    几个将领好奇楚谟的身手,但这是在颜家,总不能动刀动枪吧?楚谟提议掰手腕。

    这可是军中最常见的娱乐了。

    不论北边还是南边,闲着无事,士兵们都喜欢用掰手腕来比比谁厉害。

    楚谟今日穿的是宽袖长衫,他将袖子一卷,露出一段胳膊来。

    吕参将,如今被封了从五品将军,他对颜宁是最推崇的,一听楚谟要比掰手腕,就要求下场来比。

    颜宁也不阻拦,还让人再抬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让他们到空桌上比试。

    秦氏在后院听说后,怕楚谟输了面子过不去,让王嬷嬷来前厅找颜宁。

    颜宁直接让虹霓将王嬷嬷送回去了。

    楚谟看着文质彬彬,这一比上,众人知道他不可小觑了。连着三个人,都被他一把就压下了。

    “好大力气啊!”

    “厉害,厉害。”

    “楚世子不错,和颜姑娘很般配。”

    闲聊中楚谟说起战事头头是道,如今掰手腕又力气过人,众人觉得,这样的人,才不算辱没颜宁嘛。武将都是直爽人,这一看得顺眼,态度立时恭敬了。

    颜宁看大家比试得差不多了,让着大家喝酒。

    “我父亲和二哥都到玉阳关了,今日我就代他们,敬大家一杯。恭喜诸位高升。”颜宁亲自站起,端着酒杯,向大家敬了一轮。

    座中就有吕参将等人,激动地站起来,端起酒碗大声说,“颜姑娘,吕某对您真是心服口服,能有今日,都是将军所赐,借花献佛,敬您一杯。”

    楚谟一看,颜宁喝完几杯了,居然还真打算继续喝,连忙端起自己的酒杯,“吕将军,颜姑娘女子量浅,这一杯我代她干了。”

    “世子爷这是心疼啦!”

    “我们肯定喝不到颜姑娘和世子爷的喜酒了,不如今日就先敬一轮?”

    楚谟一出头,大家对男子哪还有客气的,立时起哄灌酒。

    颜宁看着楚谟酒到杯干,有些无语。

    这一顿酒,一直喝到一半人趴下了,周伯坚派人来叫这些将领们回营,才算结束。

    楚谟也有些酒气上头,俊脸被酒气一冲,红了,真是艳如桃李啊。颜宁心里感叹了一句。

    楚谟拉着颜宁交代,“宁儿,下次若有人要喝酒,记得要叫我,呃,你怎么能和他们喝酒呢。”

    颜宁看他半醉了,懒得和一个醉鬼多说,让清河和洛河,将他扶到颜府客院去歇一歇。

    秦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一见楚谟喝醉了,一边嗔怪颜宁也不知拦着,一边让人准备醒酒汤等物,忙得不亦乐乎。

    几日后,周伯坚带着北境将领们离京,回到北地。

    颜宁女将军之名,传遍大楚上下。

    有人夸奖颜宁是巾帼不让须眉,将门虎女,大楚开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出自颜家。

    可也有人嘲笑颜宁是不守闺训,粗鲁无礼,有出格的甚至说这是不守妇道。

    甚至有闲得无聊的,嚼舌根嚼到镇南王楚洪面前,还大言不惭,说什么颜宁配楚谟,原本就高攀了。如今颜宁不守规矩,就算镇南王要悔婚,那也是应当的,是教导颜宁何为女子规矩。

    镇南王楚洪听后,哈哈大笑,“我们镇南王府可不是那些穷酸腐儒,没本事的男人,才怕老婆太能干呢。这样的儿媳妇,我们镇南王府可娶定了。”

    镇南王那句“没本事的男人,才怕老婆太能干”,霎时伴随着颜宁的女将军之名,一起飞速传播了。

    据说,南州那边的贵族千金们,听说楚世子定亲后,不少都哭着闹着要学武,以便争取将来做个世子侧妃。(。)

305章 提拔李敬() 


    没多久,就是太子大婚之日。

    当日秋高气爽,安国公府的嫁妆,一抬抬源源不绝地送入东宫,李锦娘身穿太子妃礼服,锣鼓喧天中,从东宫正门抬入。

    元帝特意罢了一日早朝,笑着说皇家娶长媳可是大事,他这父亲可得为太子张罗张罗。

    这话,说得亲昵,百官们自然更是凑趣,安国公府宾客盈门,东宫那边,明福也是迎客迎得头晕。

    颜宁跟楚谟两人特意定了一间沿街酒楼的雅间,在楼上看热闹。两人还把封平和秦婉如也叫了来。封平和秦婉如都不知对方会来,这一见面,都有些害羞。被颜宁和楚谟好一阵取笑。

    楚谟还叹息太子殿下的洞房不能闹,封平的洞房,他可是要带人闹个底朝天的。

    封平点着楚谟笑,“世子爷别现在说得热闹,过两年也要大婚的。”

    楚谟得意一笑,“爷到时在南州成亲,你们想闹都闹不到。”说着还邀功地看了颜宁一眼。

    一句话说得颜宁都嗔怪起来。

    楚昭恒大婚了,她觉得很高兴,这证明,前世的事都在好转了,是吧?

    三日后,李锦娘回门,太子准备了重礼,亲自陪她回了安国公府,给足了脸面。

    回门当日,安国公府正门打开,安国公亲自在门口迎接太子这个女婿。

    见到太子扶着太子妃步下銮驾,他带着儿子,上前几步就要大礼参拜。

    “安国公免礼!”楚昭恒走上几步,抬手虚扶,阻止了安国公这个大礼。

    “臣多谢太子殿下,只是礼不可废!”安国公还是跪下,行了大礼,随后,才在前引着太子夫妇入内。

    李锦娘走到内室,看到母亲,忙走上几步死死扶住,不让母亲行礼。

    安国公夫人看女儿身边,只带着从家里带去的丫鬟织梦,其余宫人嬷嬷都留在外屋,也就没再坚持行礼。

    她仔细打量女儿,李锦娘被她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安国公夫人见女儿娇羞艳丽,知道必定是顺心的,都是高兴不已。

    外屋,安国公带着两个儿子,陪太子殿下。

    李继业有两个嫡子,大儿子李敬,今年二十二了,走了武职,在京郊西营做了个小官。二儿子李敏,如今还在太学院读书。

    楚昭恒对李家这两个儿子都是有所耳闻的,两人不算有什么大才能,但胜在没染上什么纨绔习气,倒都还本分。

    这两人还是第一次面见太子,所以,虽然楚昭恒吩咐两人坐下,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李继业自从被颜皇后派福敲打后,收敛不少,连原本想为大儿子谋个升官都不敢张口了。

    如今看太子对自家女儿的态度,安心不少,让夫人私下跟女儿说说,趁着东宫良娣等还未进宫,若是李锦娘能生下皇家的嫡长孙,那就太好了。

    楚昭恒见他识时务,近日低调不少。他让人问过,李敬其实武艺还行,只是,安国公夫妇舍不得让儿子上沙场搏命,李家在军中势力又被削减地所剩无几。偏偏军中,要么拼军功,要么论资历,李敬两样都没有,就在京郊西营,当然没什么升职机会。

    他看了看李敬,问道,“李敬,去年楠江大水时,招募了一些灾民入伍。如今京郊四营都要抽调兵力去兖州等处,我打算派人去英州带兵来京,你是否能胜任?”

    李敬一听,满脸惊喜。兵随将动,京郊四营的兵要调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