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53部分

天赐良配-第153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敬一听,满脸惊喜。兵随将动,京郊四营的兵要调走,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将领要调走。太子殿下让自己去英州接那些士兵,等于就是给自己升职啊。

    他大喜过望,“末将必定尽力,不辱太子殿下厚望!”说着,他就想起身磕头。

    楚昭恒摆了摆手,“自家人不用多礼。只是,此次去英州,封平也要去,届时路上你多听听他的意思。”

    “是,末将明白了。”

    其实,李敬既然入了军中,何尝不想能搏一搏功名呢?无奈,如今的战事,要么在南边,要么在北边,这两边有镇南王府和颜家,他去了挨不上。其他零星的剿匪等战事,各地地方驻军分功都来不及呢,等他知道消息,黄花菜都凉了。

    而父亲偏偏又将他按到京郊西营,这几个地方,以前靖王爷和林家才能说上话,所以,他这个安国公府大公子,虽然没人敢欺负轻视,但也没人愿意提拔。

    安国公也是高兴,自己一心想要让儿子出息,如今太子给了这机会,如何不喜?

    楚昭恒看了看李敬,这人楚谟评价是没大出息,胜在沉稳听令。

    听到楚昭业的提议后,颜宁觉得还是得防着点,所以,建议他那些新兵,最好派信得过的人为将,同时,京郊四营,也不能全是新兵。

    他觉得有理,所以,京郊四营去了一半兵将后,他将剩下的兵将放在南营和北营,打算新兵都放到东营和西营中,而李敬就在西营,正好让他为将,顺便也看看李敬业这个儿子,能否堪当大用。

    李敏看到大哥获得重用了,有些心焦,他在太学院也待了几年了,只是一直没能下场考试。

    楚昭恒看到李敏难掩羡慕之色,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

    李敏可能因为是小儿子,在家中受宠,与他大哥比起来,沉稳不足,才能也欠缺,还是继续在太学院磨一磨的好。

    安国公看小儿子那神色,咳了一声,对楚昭恒说道,“多谢太子殿下。”

    “李敬本身也有才干,提拔也自是应当。”楚昭恒淡淡说道。

    安国公连说了几句殿下英明,让李敏去吩咐开宴。

    内院里,安国公夫人带着儿媳妇,陪李锦娘吃了一顿家宴。

    席间听说太子殿下有意让李敬去英州历练一趟,安国公夫人高兴地红了眼眶,对李锦娘说道,“你大哥这几年在西营,是委屈了。幸好太子殿下愿意栽培啊。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太子殿下看重你呢。”

    李锦娘知道楚昭恒栽培自己兄长,也是高兴,听母亲这么说,羞红了脸,“母亲胡说什么。再说提拔大哥,也是应该的。”

    安国公夫人高兴,李锦娘的大嫂也高兴,更是小意殷勤照顾。

    李锦娘回东宫后,对楚昭恒行礼道谢,“多谢殿下对妾身娘家兄长的照顾。”

    楚昭恒看着李锦娘的眉眼,伸手扶了起来,“你我既是夫妻,道谢就见外了。”

    李锦娘应了是,心中更是涌上甜意。

    楚昭恒又吩咐东宫内院的事,交由李锦娘处置。(。)

306章 妒火暗生() 


    李锦娘满怀柔情,又感激楚昭恒对自己大哥的看重,一心要将东宫好好收拾一番,让楚昭恒过得更舒心。

    第二日她就带着宫人,打算先将东宫各处走走。

    皇后娘娘定了太子妃后,元帝又从秀女中,为太子指了两个女子为良娣。

    为了表示对太子妃的看重,太子妃过门后,再过两月,这两个良娣才进门。

    所以,如今东宫里,还是很清净的。

    李锦娘对那两个良娣并不担心,她是正妻,这点容人之量当然要有的。何况只是两个小家碧玉,又是元帝所赐不是太子所求,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太子和太子妃,在东宫是分别有各自寝宫的。

    新婚三日,楚昭恒都歇在李锦娘的院中,回门之后,就睡在自己的寝宫了。

    李锦娘心下有些黯然,只是皇家规矩,她也不敢违背。就想着到楚昭恒的寝宫看看,若有什么需要添置的,也该早安排起来。

    明福一早听说太子妃要在东宫各处看看,他虽然是东宫总管,可也不能管太子妃娘娘。所以,一早他就到太子妃院落外,等候吩咐。

    李锦娘知道明福是太子殿下信任的人,她刚嫁进东宫,当然不会托大,“明总管去忙太子殿下的事吧,我这儿没什么事。”

    明福应了是,又仔细说了东宫内院情况,说起太子殿下在内院的寝宫和书房,都是由太子身边的招福和招寿统管的。

    他这意思,自然是说太子殿下这两处地方,不希望别人涉入。

    可李锦娘正兴致勃勃,根本没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是兴冲冲带人到太子寝宫去。

    明福看太子妃娘娘没听进自己的话,想跟随伺候,李锦娘又打发他走,他也无奈,只好先去太子寝宫和书房交代了一声,自己忙活其他事去了。

    李锦娘带着一群宫人,来到太子寝宫,只见内外很是清净。

    她见这里只有几个小太监伺候着,竟然连个宫人都没有,有些意外。

    随即想起朝中都说太子贤良,不爱女色,又忍不住甜甜一笑,不论如何,夫君不好女色,对正妻都是好事。她虽然知道太子必定会有很多女人,只是能少一个也是好的啊。

    寝宫外的院落没有很多花木,最显眼的就是两株茂盛的金桂和玉兰,还有就是墙边的一架蔷薇花。

    九月天气已寒,蔷薇的花早谢了,叶子也有些发黄,开始脱落。

    “太子殿下这寝宫,也太简单了些。这花也该修剪一下了。”李锦娘感慨了两句,吩咐宫人去传花匠来,要花匠多送几盆花草来装点庭院。

    她还想举步进到寝宫内,一个小太监拦了门,“禀告太子妃娘娘,奴才们正在打扫,里面有些灰尘。”

    李锦娘站在门口,果然见里面有人正在忙碌,她暗笑自己来得早了些,“那你们仔细打扫吧,我不进去了。”

    里面忙着打扫的內侍们,走到门边跪送她离开。

    随后,她又去了书房。

    楚昭恒在东宫有两个书房,前院的书房议事所用,而内院的书房,只是看书习字之所。

    李锦娘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喜好看书,对书房特别亲切。

    她走进书房,心中觉得有些熟悉,走到书桌前坐下,抬头一看,一面轩窗。

    轩窗外,也是一架蔷薇。

    李锦娘带进宫的丫鬟织梦,看了这边一眼,嘀咕道,“太子妃娘娘,这书房的布置,和颜姑娘那边好像哦。”

    李锦娘心中不由一沉,慢慢转头,果然,这布局竟然真的很像。她又往轩窗左边看去,只见轩窗左边的墙上,果然也和颜宁的书房一样,挂着一幅画像。

    只是,这幅画像上的人,是楚昭恒。

    这画像,她是见过的。当日在长公主赏花宴上,她亲眼所见,是颜宁所画的。

    当日长公主的赏花宴上,楚昭恒静坐花前,脸上带着宠溺的笑,任由颜宁将他描绘入画。

    当时无心,只觉太子殿下与颜宁感情甚好。如今,自己是她妻子后,才发现,那笑容,有些刺眼。

    她扶着书桌坐下,右手边,也是一盆盆景。

    她终于知道刚才的熟悉感从何而来,这书房的布置,果然和颜府颜宁院中的书房布置,几乎一模一样,除了轩窗左右两边的字画不同,还有就是书架上的书籍不同了吧?

    她再抬头,看着轩窗外的那架蔷薇,忽然,想起刚才在太子寝宫外,也见到了一架蔷薇。

    蔷薇,蔷薇,颜宁在颜府所住的,叫蔷薇院。

    李锦娘只觉心中一阵怒火涌上。

    父亲说过的话,刘琴说过的话,还有很多人说过的太子厚待颜宁的话,一句句在脑中想起。

    嫁入东宫前,她是知道太子殿下对自己没什么男女之情的。所以,她做好了准备,要慢慢地与殿下相处。

    她不怕楚昭恒心里没有自己,只要他心里也没有别人就行。可是,如今呢?

    太子良娣和将来的女人,她都觉得不在乎,可是,颜宁呢?

    织梦看到李锦娘的脸色有些不好,轻轻叫了一声“太子妃娘娘”。

    李锦娘回过神来,察觉自己有些失态了,转头看到几个宫人低头看着脚下,不愧是宫中调教的人,不论心中是何想法,面上却是一丝不露的。

    何必多想,终究,自己才是太子妃,不是吗?

    她心中对自己说了一句,点点头,说道,“你不说还不觉得,这么一看,还真是有些像呢,宁儿的书房外,也种着蔷薇。不过,这蔷薇已经有些谢了,不如移走吧。”最后一句话,她是转头对着书房这边伺候的小太监说的。

    那小太监磕头说道,“太子妃娘娘,奴才记下了。等招福公公回来,奴才就将娘娘的话告诉他。”

    “不用这么麻烦,去叫花匠来,现在就移了吧。顺便让人挪些菊花过来摆上。”李锦娘心中劝自己不要在意,可偏偏,还是忍不住较劲。

    那小太监有些无措地飞快抬头看了太子妃一眼,不知是该立即去办,还是该先通知招福才好。

    织梦训斥道,“太子妃娘娘的吩咐,没听到吗?”(。)

307章 明理就好() 


    那小太监听到织梦的训斥,吓地一抖,“回姑姑的话,奴才不敢,只是,只是书房这里,都是招福公公说话后才敢动的。”

    “你这奴才讨打,太子妃娘娘为太子殿下布置,哪轮得到奴才多嘴?”织梦又训了一句,“你再不去办,就回去重新学学规矩去。”

    小太监一听重新学规矩,连忙磕头道,“奴才明白了。”

    他说着,一骨碌爬起来,退出去找花匠了,路上碰上了明福。

    “你跑什么呢?后面有老虎追你?”明福看他慌慌张张的样子,训斥道。

    “明总管,太子妃娘娘说太子殿下的书房外,蔷薇谢了,要奴才去找花匠来。”那小太监连忙站住,回道。

    明福不明白,好端端地,太子妃娘娘怎么和花较上劲了?其他地方倒罢了,可书房那地方的布置……“你去做太子妃娘娘吩咐你的事吧。”他对那小太监吩咐道,待他走远,又转头对另一个小太监道,“你去外院书房看看,若是招福在,就将此事告诉一声。”

    李锦娘看那小太监去找花匠了,心情平复了些。

    织梦以为李锦娘是发怒那小太监竟敢顶嘴,安慰道,“太子妃娘娘,何必和奴才一般见识。殿下知道了,可要心疼的。”她这话,自然是在其他宫人面前,为李锦娘长脸。

    李锦娘听她提到太子,心中一惊,自己怎么糊涂了?若这布置真是楚昭恒吩咐的,自己不是徒然惹他生厌吗?

    她起身,在书房中走了几步,嫌弃房中憋闷,索性走到书房外,站在那蔷薇前,细细打量着那架花。

    这花因为节气的缘故,叶子已经有些黄了。但是花下却没什么杂叶,显然每天都有人精心打理着。

    这时,那小太监带了几个花匠回来了。

    李锦娘对那几人道,“你们将这院子里的花草整理整理,移几盆菊花来应景。这里的花木,不要动它。”

    那小太监看一转身的功夫,太子妃又不要挪这蔷薇了,暗叫这些贵人们的心思,真是一会一个样。

    早说不动这蔷薇,他刚才也不用磕那么几个头啊。

    “这里的花,太子殿下很喜欢?”李锦娘叫过那个小太监,问他。

    “回太子妃娘娘的话,殿下最喜欢那边的蔷薇了,经常亲自浇花呢。”小太监连忙回道。

    招福听了明福派去的小太监报信,自己交代了一声,跑回来看看。走进书房院子,看到李锦娘正坐在书房外的屋檐下,看着花匠们移栽菊花,那蔷薇等物分毫未动。

    他不由舒了口气,倒是免得自己难做了。李锦娘若一定要动这里,他一个奴才,除了尽力分说,也只能去请太子回来了。

    李锦娘看招福匆匆回来,问道,“招福,怎么这么气喘?可是殿下有什么吩咐?”

    “奴才给太子妃娘娘请安!太子殿下在外院想到份东西,让奴才跑回来拿呢。”招福随便找了个借口。

    “哦,那你快给殿下送去吧。”李锦娘让人让开了门口。

    招福冲进去,抱了本书就离开了。

    李锦娘看着他走远,心中又有些不悦。她可不信,招福真是为了拿本书,匆匆跑回来的。

    她看着花匠们种好菊花后,才离开书房。随后,又看了东宫几处院落,见天色有些晚了,才回到自己的院落。

    到了晚间,楚昭恒回到书房,见到院落中新种花木后,眼中,闪过一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