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8部分

天赐良配-第18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谟眼神一闪,也不再说话,吃着小菜,慢慢的抿了口酒。

    唱曲的姑娘听了后,告罪坐下,抱起琵琶调好弦,曼声唱到“娇声俏影映轩窗,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只影孤,月下独彷徨……”

    嗓音柔美,听着那琵琶声声,楚昭业仿佛看到一身红衣的颜宁,叫着“楚昭业”,高兴的跑到自己面前,拿出一样样她觉得好玩的礼物,一块石头,一对泥人,草编的蚱蜢蜻蜓……这姑娘只有人前才叫自己三殿下,没人的时候总是直呼自己名字。浓烈如火,接近时觉得太灼烫,可不见时,却觉得寒冷。

    “宁儿……”他呢喃了一声,手中酒杯啪嗒一下掉落,他自己趴到了桌上再不动弹。楚谟叫了两声,发现他竟然是喝醉了,摆手让歌女离开。

    此时宫门肯定落匙了,总不能让堂堂三皇子,在桌上趴一夜,他只好叫随从进来帮忙,半抱半扶着拖到马车上,带到驿馆自己的住处去。

    楚昭业酒品不错,即使喝的这样烂醉,居然睡着时也没什么异样,只是翻身时嘴里会有呢喃的声音。

    “宁儿?颜宁?”楚谟玩味的笑了,看来传言不实啊,哪是颜宁苦恋三皇子,这分明是三皇子苦恋人家姑娘嘛。想起那个叫着“过几天我来找你”的姑娘,他忽然很期待她快点来找自己吧。

    不过,自己这儿打算和三皇子合作,颜宁要是喜欢自己,会不会破坏自己和三皇子的关系呢?自己应该拿什么态度对颜宁比较好?

    长夜漫漫,镇南王世子非常严肃的思考着这个问题,直到睡着了,还是没想出个比较妥当的态度来。

    楚昭业第二天醒过来,头痛欲裂,宿醉实在痛苦。一看周遭,竟然是个陌生的地方。他一个挺身做起,带出了一点响声。

    床边坐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婢女,被惊醒了,连忙起身问道:“殿下醒了?殿下要先梳洗一下吗?”

    “这是哪里?”

    “这里是城南驿馆。昨晚殿下喝的有点多,我家世子爷看宫门已经落匙,就让殿下屈就在这里歇息了。”这婢女谈吐清楚文雅,倒不同于普通婢女,“我家世子爷嘱咐奴婢,若殿下醒了,伺候殿下梳洗用膳。”

    “打盆水来吧。”楚昭业头还是有点晕,吩咐道。

    那丫鬟打水进来,伺候楚昭业梳理头发,一番梳洗后,楚昭业总算觉得自己神智清醒了。

    “三殿下醒了吗?若醒了,不如一起用早饭吧?”楚谟在门外朗声道。

    “倒是正好饿了。”楚昭业不客气的答应了。

    两人来到厅内,丫鬟们端上清粥小菜,还有几样清淡的点心,“三殿下尝尝,我昨晚喝多了,早上起来只想喝点清粥。殿下若是要别的,再让他们做去。”

    “不用了,清粥就很好。”

    两人用完早饭,都觉得比昨日又更亲近了点,据说男人的友谊是:一起喝过酒,一起打过架,一起打过仗。

    一个有心笼络,一个有心投靠,越说越投机。

    “昨晚在宫外滞留久了,这下回宫,父皇要发火了。”楚昭业叹道。

    “皇伯父带人慈祥,哪会为这点小事发火啊。不过为人子女的,总是不想长辈担心。不如等下我陪三殿下一起进宫,昨夜我留殿下喝酒,才会错过宫门落匙,我去向皇伯父请罪去。”楚谟很义气的说道。

    ~~~~~~~

    不想引用名人诗词,歌女唱的词是作者自己填的,格律不对的话,大家包涵啊

35章 打击() 
♂,

    皇子留宿宫外,说起来也是小错。

    有楚谟这话,楚昭业更不着急了。索性让楚谟派人给宫里送了信,想要等元帝下朝后,再一起进宫去。

    这种小事,楚谟自然答应。

    信送出去后,过了半个多时辰,李贵却跟着送信人匆匆赶来,一见到楚昭业,匆忙磕头说道:“殿下,宫里有急事,您快点回宫吧。”

    楚昭业看他惊慌的神色,知道必定出了大事,对楚谟说:“致远,宫中有事,我先回去看看。”

    “三殿下自去忙吧,我等会再去见皇伯父。”楚谟识相的送他们离了驿馆。

    楚昭业和李贵骑马离开驿馆,看四下没什么人,楚昭业问道:“出了何事,如此惊慌?”

    “殿下,今日早朝,赵侍郎就是赵易权上折,奏报京畿道北大营主将林天龙贪墨军饷,求圣上彻查。”

    楚昭业一听,宿醉后本就头痛,差点坐不稳马,连忙稳住心神,拉住了缰绳,“父皇怎么说?”

    “赵侍郎说若自己所奏非实,他愿辞官!圣上大为震怒,已经要派人去彻查了。”

    从京城到京畿道北大营,快马赶去的话,只要两个时辰就可到达,“派了谁去?”

    “派了杨宏文杨御史去,舅老爷当殿请求同去,被圣上驳回了。”

    大楚建朝以来,为了休养生息,从太祖到如今的元帝,都实行轻徭薄赋。所以大楚的国库,除了查抄了封家那几年,从来没充裕过。

    军饷,一直是大楚户部最大的开支。

    朝廷都穷成这样了,居然有领军将领敢贪墨!

    父皇不让舅舅同去,就是不信任舅舅的表现,一旦罪证查实,父皇的震怒可以想象。楚昭业知道,林天龙——自己这个大表哥,完了!

    若派别的人去查,也许还有机会,但是杨宏文——诨号杨二本,这个御史中丞,是铁板一块。

    据说杨宏文当年进京赶考时出事了,遇上了颜明德。颜明德资助他顺利赴考,他倒是真有才学,院试进了前五名,殿试论策被点为榜眼,父皇说他一身正气为人耿直,就放到了御史台。

    这人进了御史台后,拿着谢礼到颜府,拜谢颜明德的相助之恩,然后说道:“有了大将军的资助,才有下官今日。然,为御史者只能做孤臣直臣,下官也不能免俗。这几日下官左右思量该如何报答恩公,细细思索后,觉得以恩公今时今日的家势声名,下官能做的就是御史的本分。”

    他倒真是说到做到。

    御史风闻奏事,他自从御史台做了御史后,却每年只参两本。

    一本参奏朝中事务,基本一参一个准,他上了折子必然就有人会倒霉。

    另一本必定是参奏颜家的,小到颜家一只狗没拴住咬人了,大到传闻颜家拥军自重。

    就因为这,有人说他忘恩负义,有人夸他大义灭亲,反正毁誉参半,但是他的官倒是节节上升,早早就是御史中丞,也得了个诨号叫“杨二本”。

    颜明德倒是觉得这人有趣,见到了还会打趣说“杨中丞,今年要参我何事啊?”

    让这样的一个人去查案,林天龙本身又不干净,那还不是肉在砧板上,他想怎么割就怎么割啊。

    这几年,自己要拉拢人心,要笼络人才,都少不了银钱。可自己一个皇子,还没有封地,哪来的金银?

    楚昭业匆匆回宫,早朝居然还未散。他只好先到勤政阁等候,路上想到了几个应急之法,安排人手先去北大营送信。

    楚昭业知道赵侍郎参奏林天龙的事时,颜宁也知道了。

    颜明德还在朝堂上站着,自然不可能回家来告诉她,是太子楚昭恒知道后,让人给颜府送了信,还告知说今日早朝下朝时辰肯定要迟了。

    颜烈一直讨厌林府的人,听到这消息还是有点不敢置信,“林天龙不要命了吗?”

    颜宁看自己二哥那耿直的样子,想起前世他不知防人,才会到兖州求援时轻信林家父子的话,睡梦中被捆绑后乱箭射死,今世,自己要让这傻哥哥有点警醒才行。

    “二哥,你觉得赵侍郎参奏的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肯定是真的。”颜烈斩钉截铁的说。

    “为什么?”

    “因为是你告诉他们的啊。”

    ……

    颜宁无语的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那二哥觉得林天龙为什么要贪墨?”

    “为了钱呗。”

    颜宁再次翻了个白眼,“他拿了那些钱,都是给自己给林家的么?”

    “那他还能给谁?没听说林天龙有外室啊。”

    颜宁觉得自己想循循善诱,简直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二哥,你猪啊。他拿了那么巨额的钱,当然不只是为了林家人享乐。这是要命的事,他们林家,除了为三皇子楚昭业,哪还要这么多钱?为什么要给三皇子钱?自然是因为三皇子要是做了皇帝,林家就是第一外戚权臣之家了。你以后,小心点林家人,最好见到他们就躲远点,吃的喝的全不要沾!”

    颜宁一口气说完,颜烈愣愣的看了她半天,他生于权贵之家,历朝历代夺嫡争位的事自然听到不少,“就算他们想帮三皇子争位,我也不至于要这么怕他们吧。”

    “我不管!你就给我记住这句话,以后不许跟林家人来往!”颜宁懒得说了,直接霸道的说。

    “这么凶干嘛,我本来就不理他们,和那个林意柔交好的还不是你啊。”颜烈低声嘀咕着,看到颜宁柳眉一竖,连忙说,“知道了,知道了,你这么凶,将来怎么嫁的出去啊!”

    颜宁不屑的丢了个白眼,前世的自己,怎么会觉得这哥哥又靠谱又可靠的?明明是个处处要自己操心的小孩嘛。

    “宁儿,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要办的刚刚我不是让孟良去做啦?我们等着听孟良的回信吧。”

    “你刚刚让孟良去做什么啊?那么神秘。”

    “偏不告诉你!”

    “宁儿,好宁儿,你快告诉我吧!我回头给你买炸串吃,就买刘家胡同的那家。”

    “看你这么诚心,附耳过来。”颜宁趴颜烈耳边一阵嘀咕。

    颜烈听的越来越惊讶,嘴越长越大,“你这也太无耻了!哎呦!”

    他忍不住叫道,然后被颜宁重重踩了一下脚背,痛的直接跳后三步。

    ~~~~~~~~~~~~~~~~~~~~~~~

    想知道颜宁干什么了吗?快收藏,快给点关注啊O(∩_∩)O

    谢谢给推荐票的书友们

36章 病急乱投医() 
♂,

    京畿道北大营,林天龙带兵晨练后,处理完营中事务,正在自己的主将营帐里休息。

    京畿道有东南西北四个大营,每个大营有两到四万人。

    他今年快三十了,做了京畿道北大营主将,四品振威将军。

    他这个年纪,能坐上四品,又做了一营主将,已经是年少有为了,比如东大营那个韩主将,今年都快五十了。

    这里面固然有他老子兵部尚书的功劳,但是他自己剿寇杀敌,也是流过血汗的。

    林天龙觉得自己是命不好,私底下他和亲信议论过,颜家的颜煦,今年不过十八岁吧,居然已经是三品安远将军了。如今颜明德回京养伤,居然是他在玉阳关暂代大将军职务,估计二十多岁后就能当大将军。出身在世代将门,就是不一样啊,寻常人这个年纪,还是新兵蛋子,了不起是个小旗吧。

    身在玉阳关,打仗机会多,累积军功升职容易,出身颜家起步就高,哪像自己,南来北往,现在才是个四品啊。

    林天龙恨恨的喝了杯酒,哼,不过也得意不了几年了,颜家那个病太子一死,自己的表弟楚昭业做了太子,再登基做皇帝,那林家也能成为世代将门,搞不好自己就能捞个大将军当当。

    林天龙正想到得意处,外面传来禀告:“将军,营门外来了个人,说是京城来的,有急事求见。”

    听到是京城,林文龙不敢拖延:“快点带进来!”

    很快,一个小厮打扮的人被带进营帐。

    “林将军,奴才要急事单独和您说。”说着拿了一块令牌递上来。

    他一开口,林文龙听声音就知道是个小太监,再一看令牌,连忙挥挥手让亲兵退下。

    “林将军,事情紧急,赵侍郎今日早朝参奏将军贪墨军饷,圣上已经派御史中丞杨宏文做钦差,今日就来查了,估摸着未时初就会到营里。”

    “什么?来的这么快?那怎么办?”林天龙一听是来查这两件事的,紧张的跳了起来。

    “殿下让您找个理由,将营中不可靠的兵将带出去操练,以前准备的账目拿出来备查,若是来不及,先派几个亲兵去路上阻挠一下。”

    为了应对这种事情,一早林文裕就让林天龙准备了两个账本,其中一个账本,就是为了备查的。

    可是户部发送军饷时快时慢,这么多年都风平浪静,林天龙对那个假账不太上心,这话却是无法说了。

    “林将军?”那小太监看他没有声音,又叫了一声。

    “我知道了,会安排的。另外你告诉殿下和我父亲一声,备查的账目,可能做的也不是很干净。”事到如今,林天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