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84部分

天赐良配-第184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在自己所站之处自尽的。

    大雪一下,等于老天爷下的停战令。

    北燕人没法攻城了,玉阳关守军们缓了口气,趁势修整,就等着雪停之后出关一战了。

    就在这安静中,楚六来找颜宁,带回来一个人。

    那人,乍一看居然和孟秀有七分相似。

    “姑娘,这人是我们在城外十里处抓到的,可惜,密信被他毁了。”楚六禀告道。

    颜宁安排了孟良等人盯着楚昭业的人,又让楚六带人守到城外去,这人,看来就是给楚昭业送信的人了。

    “这是死士,问不出话来。”楚六带回来前,已经逼供过了。

    颜宁打量了那人几眼,要不是她知道,孟秀因为跟着颜宁去攻打左寨,受了重伤,现在伤还没好利索。粗看眼前这人,她都要以为这真是孟秀了。

    看此人的样子,显然是荆河码头那边给楚昭业送信来的。

    楚六将把从此人身上搜到的东西拿出来,也只有匕和银子,其余再无一物,看来是靠口令认人,所以不需信物了。

    “问不出来就别问了,把他杀了,就说抓到了北燕密探!同时告知全城,有北燕密探可能会冒充,让大家注意些。”

    楚六不知道,颜宁为何有些高兴的样子,抓到一个死士有这么高兴?又没截住密信啊!

    不过,颜宁既然下令了,他当然带人去执行。

    颜宁恨不得一蹦三尺高,若不是为了在楚六面前显示稳重,她已经恨不得转圈圈了。看楚六出门之后,她忍不住欢呼一声,冲向前院。

    楚六耳目灵便,押着那死士离开,就听到姑娘在房中的那声欢呼,他还想站下来再听,守在院外的颜六已经不爽地看着他,“还不快点出来,你还想监听姑娘说话啊?”

    楚六有些无奈,就因为他叫颜六,自己叫楚六,这人就对自己各种不待见啊。

    他走了几步,忍不住问道,“姑娘嫁给我们世子爷后,你会陪嫁过来吗?”

    “干吗?”颜六警惕地问道。

    “最好不要,在南州,可是只认识我楚六的。”楚六丢下一句气死人的话,偏偏然走了。

    颜六气得哼了一声,刚转身,就看到姑娘从自己眼前冲了出去。

    “父亲,大哥,父亲,父亲呢?”颜宁一路叫着,拉住一个下人就问。

    颜明德正和颜煦一起回来。关内驻扎不了几十万大军,天下大雪后,他们去城外看看其他几路大军,让大家注意防止雪压塌营帐,可挖雪洞等事。

    一回到家门,就看到颜宁满面笑容地冲过来,“这是有什么好事了?”颜煦含笑问道。

    颜宁左右看了一眼,“父亲,大哥,楚昭业的人还没动手,京城还没事。”

    “你怎么知道的?”颜明德奇怪地问道。

    颜宁将楚六抓到人的事说了一遍,“这人看样子,就是从荆河码头那边过来的。若是太子哥哥已经被害了,那就不用多此一举再派个人来暗中报信,而应该是大军来救援迎驾,现在只是来个死士,肯定是还没动手,或许是有什么事,想要楚昭业示下。”

    “你这么说,倒也有理。”颜明德将颜宁的话想了一遍。

    “宁儿,见微知著,大才啊。”颜煦拍了拍妹妹的头,赞了一句。

    “父亲,我们快些让人往京城送信,提醒姑姑和太子哥哥?”

    “不妥。”颜煦直接说道,“宁儿,若是派人去京城,万一路上再被人截住,不是逼着他们提早动手吗?这场仗,是太子殿下和三皇子的较量,你得信太子殿下。不过,可以派人去南州送信。”

    颜煦老成持重,颜宁知道自己是太过关心了,听大哥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

    当那死士吊到城内处死,楚昭业看到那人时,脸色冰寒了些。

    城中百姓们听说是北燕细作,多少愤恨非常,再加上看守的人提醒大家小心时,大家更是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身边过往的人,生怕有细作混进来。

    楚昭业看了那死士半晌,颜宁想到的,他当然也想到了。

    “殿下,我们要不要问问出了何事?”

    “一定要送信出去,让他们战决。若是郝明远有动摇,让韩望之立即除掉。”这种时候,他不能有一点冒险。

    郝明远,是韩望之到了英州后,才投到自己帐下的。这几年里,也帮自己做了不少事。

    当时自己就担心,他带兵攻打京城时,元帝露面的话,不知他还能不能顶住。所以,让韩望之跟在军中,名曰协助,暗中监视。

    李贵想说现在城中监视太严,可看三皇子冰冷的脸色,什么都不敢多说,“是,奴才知道了。”

    “现在南下的流民很多,可用他们传讯。”楚昭业教了一招。

370章 邙山有信() 
京城之中,此时也刚下了一场雪。天籁.2

    当然,那雪肯定是没玉阳关那么大的。

    细雪初晴,正是冬日一景。所以,各家贵女们倒是踏雪寻梅,好一番风雅。

    街道上,还是一片祥和,因为腊月了,还多了一份喜庆。

    城门口还是人来人往,没人觉得有什么区别。

    偶尔有人说起好像有北方的流民南下,但是又没涌来京城,又会有几人注意到呢?

    封平这日难得从东宫回府瞧瞧。秦婉如带着孩子去南州,也有几月了。府里没人,封平就懒得回来了,他以前做东宫幕僚,在东宫里有住处,如今也就经常住在以前住的地方。

    今日,他去探望了秦绍祖后,想着很久没回来了,就顺路回家看看。

    刚进了巷子,就看到自己家门口,有一个男人正在门前转悠。

    远远看去,那男子个头魁梧,站着时肩背挺直,身上衣衫有些旧,脚上靴子,还沾着黑泥。

    “封大人,那人看着有些武功。”楚昭恒派来保护封平的侍卫,看了那人一眼,提醒道。

    封平听了,也没出轿,掀开轿帘一角看了一眼,却觉有些眼熟。

    他再仔细一看,那男子虽然穿着普通人的衣裳,可脚上那双靴子,分明是军中之物。

    这种时候,在自家门前转悠,分明是为了找自己来的。

    在自家门前,有什么好躲的,封平不顾侍卫阻止,一手掀开轿帘就走下来。

    两个东宫侍卫看劝不住,连忙跟在他身后。

    在门前徘徊的男子,听到有人的脚步声,警觉地转头,仔细看看封平几人,惊喜地叫道,“封先生!”

    封平仔细一看,原来是耿大壮。

    当日封平让他们接受招安后,安排耿大壮和胡成带人看守金矿。

    后来金矿一事上报元帝,元帝嘉奖封平,为了开采金矿,又专门派了官员赶赴颍州处置此事。所以,胡成和耿大壮就不用再在那看守了。

    封平又写信给颍州州牧彭泽,请他帮忙妥善安置胡成这批人。彭泽让他们并入了颍州守军。

    两人在军中做事勤勉踏实,后来兜兜转转,从颍州又编入英州,现在,正在英州大军郝明远的军中,两人编在一个队中,做了小军官。

    “耿大壮?你怎么会在京中?”封平看到故人,惊喜地问道。

    “封先生,可找到你了。”耿大壮一看到封平,高兴地几步走上来就要磕头,被封平一把扶住,连说使不得,他也不再坚持,站直后抱怨道,“封先生,京城可真大。你当日就说住在京城颜府。我打听半天找到颜府,跟他们门房一打听,他们说您家在这儿。可我等了半天,一个人都没有出来。”耿大壮看到封平,话就多了。

    “是我当日说得不清楚,你怎么会在这儿啊?”这宅子,是他后来买的,封平也不多辩解,只奇怪地问道。

    “差点忘了,我二哥,就是胡成,他说最近的事有点怪,让我进京找您问问。”

    封平听他们是在英州军中,连忙让人打开府门,将耿大壮带进府里。

    “封先生,您知道不?我们接到军令,开拔到玉阳关。”

    耿大壮找了个椅子一屁股坐下,也不嫌冷,拿起水咕咚喝了几口,又接着说道:“十月,郝将军就带着我们从英州开拔了,后来一直耽搁在荆楠码头。前些时候,跟处州军分开,我们沿着荆河官道北上,到了邙山,就让我们大部分人都隐到山里扎营待命。我们在荆河那边这么久了,都没挪过窝。不是说要去玉阳关的吗?到现在还天天在那山里窝着。我二哥说,有人传郝将军要带我们造反。”

    耿大壮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我和我二哥做了匪,有些人不待见我们,也不跟我们说实话。但是真要是造反,我们不想干啊,您说是吧?您帮我们找了条活路,兄弟们还想去跟北燕蛮子干一架呢。”

    封平赞赏地点头,“你们想的对,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去和北蛮南蛮打。你是怎么进城来的?”

    “我偷溜出来的,反正最近没人管,都窝山里,我二哥让我摸山路到京城来,就是得快点回去。封先生,您说我们现在怎么办?”

    “你先在我家歇息一下,”封平看耿大壮一身衣裳都有泥污了,让人先带他下去换衣吃饭,“很快我就回来。”

    耿大壮当日没什么异议,他这些时日待在邙山,军中下令每日只许埋锅造饭一次,一天就只能吃一顿热食,还都是干粮。乍一见酒菜,他只觉饥肠辘辘了,哪还管封平说什么,嘴里哼哼了几句,因为塞满食物,也不知他在说什么。

    封平看得好笑,安顿好耿大壮,也不再管他了。自己带着两个侍卫又匆匆返回东宫,将此事告诉了楚昭恒,“英州军有十万精兵,就守在荆河码头那里,人驻扎在邙山里,可能随时准备攻入京城吧。”

    来的路上,封平已经猜测过,在那里放着十万精兵,说三皇子不想兵变篡位,傻子都不会信。

    楚昭恒听了封平的话,也不是很吃惊。毕竟颜宁来信提到过英州军未到的消息,后来又指定官道被人截了,他们都知道问题就在荆河码头。

    只是,如何应对这十万精兵呢?

    “那些人里,也未必人人都是想跟着郝明远作乱的,若是能留下,也好让他们沙场效力。你让耿大壮回去,和胡成一起,就待在军中留意动向吧。”楚昭恒心里有了主意,耿大壮和胡成刚好在军里还能做个内应。

    封平又急忙回到府中,将太子的话告诉他,让他和胡成在军中务必小心在意,不可逞强。

    耿大壮对封平早就信服得很,自然一一答应了,又连夜出城回到邙山去了。

    楚昭恒待封平离开后,盘算了片刻,心中沉重,英州军未去玉阳关,处州军刚刚北上,也不知有没有到达,如今,玉阳关兵力不足,只怕粮草辎重也不充裕。

    楚昭业,果然比他要狠,不论对人对己,都是一样狠辣。

    这种时候,拖得越久,玉阳关战事越不利。

371章 元帝驾崩() 
楚昭恒在东宫待了没多久,明福来禀告,济安伯又带着一群人去宫门口闹去了。?网

    “太子殿下,宗亲们说圣上被殿下挟持了,他们……他们要救驾……”明福低声说了几个宗亲煽动人心的话。

    这些宗亲,近日与济安伯走得较近。

    救驾?

    楚昭恒嘴边浮起一丝冷笑,他难得有这么讥诮的笑容,明福一眼看到,不敢再抬头,太子殿下,这是怒气太盛了吧?

    楚昭恒叫了姜岳,带着几个侍卫进宫。

    济安伯带着一群人,正跪在大殿外要求见圣上。

    楚昭恒召集了大臣议事,没多久,勤政阁外,叶辅国、周玄成、杨宏文等人都到了。

    宗亲们看到又来了这一群人,不知太子殿下想干什么。

    楚昭恒带着侍卫,看了他们一眼,问杨宏文道,“杨中丞,这些人连着三天带头闹事,是否有罪?”

    叶辅国等人听到太子这问话,都是心中惊疑。

    杨宏文毫不迟疑,“回禀太子殿下,这几位宗亲大人近日召集众臣过府饮酒,又连着三日在宫中闹事喧哗,对上不恭。”

    “来人!趁着圣上重病之机,竟然结党作乱!将他们拿了。”楚昭恒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立即下令道。

    一个老宗室跳了起来,“老臣挂念圣上,只希望获知圣上安危,太子殿下如此处置,老臣不服!”

    “你不服?”楚昭恒冷哼了一声,“父皇当日在金銮殿上,当众下旨让我监国,你们不知道吗?”

    “臣……臣知道了。”

    “知道了!你只是一个闲散宗室,为何如跳梁小丑一样,吵闹不休?你是为谁奔忙?来人,将他们带到乾坤殿外跪着,若胆敢出一丝声音吵到父皇,就当场斩了!”

    姜岳应了一声,亲自上前动手,直接拖起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