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204部分

天赐良配-第204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王,还有个事儿,圣上前些日子论功行赏后,太后娘娘将颜宁认作女儿,圣上封颜宁为长公主。”

    楚谟当时听了这道旨意,想法和颜煦一样,圣上这是怕颜宁出嫁后受委屈,要给颜宁撑腰啊。

    这件事镇南王因为还在路上,还是刚听说的,听完之后,倒是沉吟了片刻。

    “致远,圣上看重颜宁,是因为颜宁的功劳?”

    “孩儿看着,颜宁心思单纯,一直都是一心为圣上谋划的。她自小出入宫中,圣上还是储君时,在宫中并不显眼,颜宁对他一直像对静思那样,圣上主要应该是顾念着自小的兄妹情谊吧。”楚谟想了想,跟父亲说了一半的实话。

    大家都是男子,楚昭恒对颜宁的心思,他也不是看不出来。但是,他认了颜宁为妹妹,自然就是兄妹之情相待了。

    “父亲,当今圣上,不简单。”

    楚洪与楚昭恒接触并不多。

    他常年在南州,前年进京时,楚昭恒还是太子,他为了避嫌,也没有多到东宫拜访。所以,对这位新君的脾性,还不是很了解。

    来京的路上,楚洪就听说了楚昭业被封为忠亲王和在灵前烧信之事,如今再听楚谟如此说,倒也赞成。

    为了大局能够如此隐忍,登基才几个月就下旨开恩科取士,而新任的户部侍郎封平,是当年封家的人。封家,是当年出了名的生财有道。

    君主雄才大略,对臣子来说总是好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或许也该让位了。

    楚昭恒以颜宁的名义为楚谟脱罪,又封颜宁为长公主,太后娘娘亲自督促宫中绣娘为颜宁准备嫁衣,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显示圣上对颜宁的爱护。

    当年王妃去世后,镇南王府的内院不能没有主事之人,加上当时先皇和太后的意思,自己才把韩氏扶正。韩氏的性子,尖刻自负,他原本没细想,如今细想起来,颜宁进府后,还真难保韩氏不给颜宁脸色看。

    细论起来,韩氏不是楚谟的生母,也不是颜宁的正经婆婆。

    颜宁顶着大长公主的名头,韩氏也就不敢无礼了。

    只是,圣上给了这些暗示,自己是不是该再做些什么呢?

    “父亲,您是不是再去一趟颜府,跟颜伯父将婚事章程给定一下啊?”楚谟好不容易等到父王进京,觉得这件大事要催着父王先办。

    “有了媳妇忘了爹,我才刚进京,连口热饭都没吃呢。”镇南王一看楚谟那猴急的样子,想着将来这儿子,八成是个妻奴,没好气地说道。

    “儿子已经吩咐人准备晚膳了,您吃好了,要不晚上就去颜府?”楚谟立时谄媚地说。

    “我就不明白了,颜家那姑娘是不错,可要说好的,也不是没有。”

    “父王,天下好姑娘多得是,谁让你儿子就遇上颜宁了呢?”楚谟脱口接了一句。

    他只是觉得,若是能和颜宁一起过日子,那日子,应该会过得很舒心才是。

    楚洪懒得再说了,“还不让人上菜?不吃饱我怎么去颜府啊?”

    “父王,索性您就去颜府吃饭,刚好和颜伯父边喝酒,边把事情给谈了?”

    楚洪看儿子那副样子,实在气不打一处来,一甩手站了起来,大步往外走去。

    “父王,父王,您去哪儿啊?”

    “去颜府,找颜明德喝酒去。”

411章 新君新臣() 


    镇南王到了颜府,颜明德有些意外,不过有老朋友陪他喝酒,他还是高兴的。

    秦氏安排人送上一桌酒菜,镇南王和颜明德两人坐下来边喝边聊,两位即将结成亲家的人,倒是没再叫对方外号了。

    楚谟和颜宁的婚事,是元帝在世是定下的,日子自然是不能变了。所以,一顿酒下来,婚事敲定得七七八八。

    楚洪打着酒嗝回到王府别院,让人将楚谟和颜宁的八字送到钦天监,请钦天监择定了下聘等日子。

    歇了两日,楚洪进宫面圣。楚昭恒在勤政阁召见了他。

    年轻君王面容英俊,但当年的温润之风,如今被磨砺掉了不少,端坐御案后,好像一把藏于鞘中的宝剑。不出鞘则已,出鞘必定是石破天惊。

    楚洪三跪九磕大礼后,楚昭恒让招福端了椅子赐座,问起沿路辛劳。

    楚洪一一答对后,站起来,跪下说道,“圣上,臣有一事启奏。”

    “皇叔请起,有事只管奏来,何必行此大礼,快坐下说话。”

    “圣上,臣年迈体弱,近日只觉精神不济,想恳请圣上答应,将王位传于犬子。”

    “皇叔年富力强,怎么要早早享清福了?”

    “不瞒圣上说,臣前几年病了后,如今虽说看着好了,可精神到底不如从前了,王府中的事,大部分都是致远在料理着。臣进京前,就想着索性将王位传于致远,臣一边休养,一边在边上督促着。”

    “皇叔既然是要静养,朕倒不好再劝了。”楚昭恒微笑着说道,又请楚洪坐下,聊了聊南诏战事。

    “皇叔,朕打算对兵将之事做个调整。”楚昭恒将颜宁的主意择了一部分说了,“自从玉阳关和南州两战后,朕觉得大楚在调兵遣将上,实在是有弊端。就想着将统兵和练兵之事分开,也免得再有济安伯谋反之事,您看如何?”

    楚洪练兵统兵都是熟悉的,听楚昭恒说完这打算,就知道,圣上是打算将军权收回,免得再有士兵跟着主将造反之事。

    现在圣上问自己意思,自然不会是管自己同不同意,而是希望自己率先表态吧?

    “圣上英明,臣觉得此法甚好。只是如此一来,练兵的将军必须得选经验老道的。”

    “嗯,皇叔所言甚是。朕打算明日早朝时,将此事让百官朝议一下。”

    “臣唯圣上之命是从!”镇南王站起来,躬身说道。

    楚昭恒满意地点头,“皇叔,镇南王府常年镇守南疆,对王府,朕很放心。将来南边,还是要靠镇南王府来镇守。”

    “这是臣的本分,为国效力,臣万死不辞!”楚洪放心了,楚昭恒终于给了句实在话。看来自己提早让楚谟继承王位,圣上很满意啊。

    楚洪回到府中,将继承王位之事,告知了楚谟。

    楚谟一愣,“父王,为何做此决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圣上是太子时,你帮圣上做事。父王早些让位,也好让你大展身手。父王今日看了,圣上比起先帝,多了几分仁心,也念旧重情。论收服人心,手段比先帝高多了。”

    楚昭恒不论是为了颜宁日子舒心考虑,还是为了朝政治理考虑,肯定都希望尽快让楚谟继承王位。

    “再说你反正是镇南王府的世子,这王位迟早都是你的。王位传给你,父王还能轻松几年,走走看看。”

    楚谟听了父王分析,知道此事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第二日大朝议上,镇南王当众又上本启奏,要把王位传给世子楚谟。

    楚昭恒准奏,让钦天监选了六月的好日子。

    众人没想到镇南王居然这么快就要让位了,都有些吃惊,看天顺帝没有挽留,直接答应了,众人有些明白了。

    有些有子侄已经为官的,不由盘算自己是不是也该告老,为家中子侄让位。

    楚昭恒没管大家心中思量,而是又将军权之事,让郑思齐当众读了,让大家朝议,“朕觉得大楚调兵练兵有些不妥之处,想按此法完善,众卿觉得如何?”

    军权变革,文官们并不关心,自然也没什么异议,叶辅国、周玄成等位高权重的几人没有开口,而是静观武将那边有何反应。

    武将这边,颜明德和楚洪为首,这两人当众表态说此法甚好,其他将军们还有什么话说?

    颜明德早就知道颜宁的这法子了。他没有拥兵自重的野心,连虎符都交了,也就不在意这个了。

    就如女儿所说的,颜家既然不想拥兵自重,不如彻底让皇家放心,谋求家族富贵就好。只要颜家子弟有出息,在军中也不怕没有出路。

    所有大臣里,只有一个心中最难受。

    安国公听了这变革之法,只觉心中很不是滋味。

    要是这法子施行了,李敬被调到英州守军去,将来也只能帮着朝廷募兵练兵了。他没有调兵权,兵练好了,交付到各处有战事的地方。

    除非圣上下旨,否则李敬永远也不能统军作战。一个不打仗的将军,还是将军吗?

    这样一算,不就等于圣上若不开恩擢升,或者李敬哪天破天荒再碰到叛军平叛,他一辈子就只是个三品了?

    他原本寄望李敬从英州开始,能统领一军。可这样一来,自己的打算还有什么指望?

    “圣上,若调兵与练兵之事分开,兵不知将,岂不是战时群龙无首?”他连忙出班奏道。

    “安国公多虑了。军中一向是按军令行事,若将领一换,士兵们就不会打仗了,那岂不是笑话?”楚洪直接反驳道。

    “镇南王所言甚是。军中认令不认人,方能令行禁止。”颜明德也附和道。

    这两人都是实际统军打仗的。他们没异议,安国公的反对就不算什么了。

    “此法由兵部细细谋划如何施行,大家还可再议,下次朝会时再说。”楚昭恒见没人再说话了,直接安排道。大臣们明白了,“还可再议”四字也就是说说的,毕竟都说要交给兵部谋划施行了,还议什么?

412章 忘了一事() 


    随着军权之事讨论,楚昭恒又颁布了恩旨,镇南王府和颜府可养三千私军。

    这可是极大的荣耀了,要知道,这就等于他们两家有了亲卫营啊。颜家虽然有家将,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圣上下了恩旨,颜家的家将等于也有朝廷俸禄了。

    世人震惊于圣上对两家的宠信,而军权一事上,原本还有人想去颜家或镇南王府探探话,如今还探什么?自然是赶紧听话了。

    到了六月,楚谟进宫拜谢,领了镇南王王位。

    镇南王卧病在床那几年,楚谟十多岁就开始处置王府事务了,如今镇南王让位,对南州上下来说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楚世子也就是缺个王爷名头而已。

    到了七月中,王氏带着秦婉如回京了。她也一直想回京,可秦妍如嫁过去不久,就有了身孕,秦绍祖又传信让他们在南州多住些日子。

    王氏索性就等到秦妍如生了,再回京城了。

    绿衣也跟着王氏回京了,她当初往南州送信,路上躲过了别人的怀疑,在荆楠码头差点遇害了。楚昭业安排在沿路守候的黑衣人,看到她是往南边去,又明显是京城来的,就想下手,幸好遇到被楚谟派出打听消息的清河,被救了。

    她伤势不宜赶路,所以没跟着秦氏和秦可儿回京,待到王氏回京时,她的伤终于全好了,才跟着回来了。

    回到京城后,听说颜宁封了长公主,封平也升官了,都是喜事,自然高兴地很。

    秦绍祖的书府里也没什么事,她看秦氏为颜宁婚事忙碌,索性到颜府帮秦氏料理些事情。她有了两次嫁女的经验,比秦氏可老道多了。

    镇南王请了武德将军家周老太君为媒人,到颜府请期下聘。其实请期也就走个过场,谁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婚期啊。

    颜宁被颜明心一次次召进宫中试穿嫁衣礼服,她才渐渐有了要出嫁的感觉。

    这知道自己真要出嫁了,她才发现不自在了。

    看着虹霓和绿衣,她才想起来,自己身边这两个丫鬟,都还未安排出路呢。

    虹霓是不用说了,孟良就等着迎娶进门呢,绿衣怎么办?

    “虹霓,你问过孟良没?要不趁我还在京,你让他快择个黄道吉日,将你娶过门?”

    “姑娘,奴婢跟孟良商议过了,反正我们都没父母长辈了,就选了二十六日,摆顿酒就好。”虹霓倒是好不忸怩地说着自己的亲身,反正在玉阳关时,她以为孟良必死了,都打算先给孟良留种了。

    “孟良说,老爷说了,要给姑娘陪嫁护卫,他说他和孟秀想跟着姑娘。到时奴婢也跟着姑娘去南州。”虹霓想到孟良的打算,以后还可以继续跟着姑娘,倒是高兴。

    “那太简陋了,不行!”颜宁一听虹霓打算就这么草草办亲事,反对道,“你去告诉孟良,姑娘我给你准备了嫁妆呢,让他把新房准备好。”

    “奴婢不用什么嫁妆了。”

    “我找王嬷嬷帮你操持。”颜宁不管虹霓说什么,已经一阵风似地冲了出去。

    虹霓看绿衣对自己眨眼笑,不由也笑了,想到绿衣亲事还未定,不由低声道,“绿衣姐姐,你今后,怎么打算啊?”

    “我——我也总是要跟着姑娘的。”绿衣想到亲事,微微垂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