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213部分

天赐良配-第213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宝融走到个子略高长相英气的孩子面前,叫了一声“清辉表弟,”又转向面貌更精致些、刚才将饼递给自己的孩子面前,叫了一声“清月表妹。”

    那两孩子呆呆地看着他,颜宁在边上扑哧一声笑了,其他伺候的婆子丫鬟也都笑起来。

    被叫“清月表妹”的孩子,怒瞪了楚宝融一眼,“什么表妹!看清楚,看清楚,小爷是男的,是男的!”

    楚清辉几乎是大吼了。

    他是比妹妹长得好看了点,是比妹妹长得矮了点,可是,没看到他是货真价实的男孩子吗?

    他有喉结,好吧,他的喉结还没发育,目前看不出,可是,那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男子气势,就看不到吗?

    吼完之后,楚清辉只觉这两位从京城跑来的哥哥,难怪会穷到吃不上饭,太没眼色了。

    楚清辉的吼叫在楚宝融的耳边回响——男的……男的……男……他只觉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那个,你……在街头,叫他弟弟!”

    颜宁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既然叫另一个弟弟,难道她不是哥哥吗?

    被他这么一问,楚清辉闭紧嘴巴,一声不吭了。

    颜宁一听这个,没好气地揪过楚清月,“阿月,你又淘气了!”

    “没有,没有,我们约定了比武,谁输了谁是弟弟,他输给我了!”楚清月看母亲沉下脸,连忙辩解。

    颜宁看看楚清辉的样子,抚额长叹。

    女儿的武力值太高,儿子是好读书胜过练武,加上又是宠妹妹的,结果就是楚清月每次都提出要以比武定大小,楚清辉这书呆子又讲究守信,最后总沦为弟弟。

    颜文彦和楚宝融是偷跑出来的,颜宁打发人火速回京报信,一边先安排两人住下了。

    楚清辉和楚清月听两人是打算去舅舅那边打仗,都起劲了,摩拳擦掌嚷着要一同去北燕。

    颜文彦身为最大的,带着三只小的计量周全,藏了干粮银子,两日后,打算再次偷跑。

    结果四个小的目标太大,四人刚刚出府,就被楚谟楚王爷给遇上了。

    “清辉,清月,你们这是做什么?”楚谟就看到自家的儿女从王府角门溜出来,穿了小厮的衣服,怀里鼓鼓囊囊不知道揣了什么,再后面还跟着两个孩子。

    “快跑!”楚清月叫了一声,其余三人立即撒开了跑,只是成人都跑不过马,何况他们还是小孩,一下就被逮回府里了。

    颜宁见到这四个,没好气地说,“要打仗,去什么玉阳关,去,去南境去。”

    于是,颜文彦和楚宝融没能建功北燕,反而是混在了南方,待了大半年才回到京城。

    楚昭恒见到儿子后,听了楚谟和颜宁的近况,最后问他,“融儿,你觉得姑姑家的月儿如何啊?”

    “父皇,人家说了,要是算辈分,月儿是我的堂妹。”楚宝融一听到楚清月,就想到在南州的苦日子,才五岁啊,马步比自己还扎得好,骑马骑得比自己还好,连打个拳都比自己好啊!

    待了这大半年后,他终于知道,楚清辉为何一直只能做弟弟了,唯一能和楚清月比比的,也只有颜文彦了。可颜文彦比她年纪大,也算胜之不武。

    这妹妹,还是做堂妹吧,他还是觉得大舅舅家的敏儿可爱。

    每次见到自己,颜文敏都会甜甜地笑,叫自己一声表哥,看到自己习武,还会在边上叫好,多可爱啊。哪像楚清月,总是一副鄙视的眼神。

    “父皇,儿臣去大舅舅家找文彦,顺便把给敏儿她们的礼物送去。”楚宝融想着,叫了小太监准备出宫。

    颜煦的女儿颜文敏?

    天顺帝楚昭恒想着那个文文静静的姑娘,颜家女儿个个习武,偏偏颜文敏却是文静端庄,简直是颜家女的异类了。

    “去吧,带上侍卫,早些回宫。”楚昭恒点头首肯,让儿子去找他喜欢的姑娘了。

番外5 柳暗花明() 


    天顺帝楚昭恒,史书上被称为明君,记录了不少其贤明事迹。

    跟随这样的君主,朝廷大臣们,觉得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的地方就不说了,君主贤明,广纳建言,说对了听,说错了也不会乱罚,脑袋就安稳了。至少不用每天上朝都怀揣着一颗上坟的心吧?

    再说君明臣贤,将来史书上记上一笔,也是佳话啊。

    可这不好的地方,实在太不好了,这位皇帝竟然不喜欢选秀女。

    天下多少豪门大族,就等着新皇登基广选秀女,然后将自家精心培养的女儿、孙女儿、侄女儿等等,诸如此类的美女,塞进宫廷。一招得宠,家族就能更上一层楼。

    京城安国公府,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

    原本就是个空壳子的国公府,就因为出了个皇后娘娘,如今家里的世子爷,已经是三品实权将军了。

    可惜,皇后娘娘命苦,这么多年,竟然没生下一儿半女。

    要不说皇帝长情呢,没生下一儿半女,皇后娘娘还是稳居中宫,半点没被废的苗头。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几乎每年,楚昭恒的案头,都会有一摞奏请他选秀选妃的奏折。

    李锦娘的长春宫里,每年惯例的几次命妇朝见时,也会有各府诰命们探话。

    这日,她送走了最后几个朝见的命妇后,忍不住冷笑,多少人都等着一步登天呢。她慢慢伸手,摸上自己的肚子。

    安国公夫人留在了最后,看着女儿如今日益雍容华贵的样子,直想叹气,趁着没人了,她移近了几步,“皇后娘娘,您如今还年轻,选秀之事你只管转告圣上,一切自有圣上定夺。您当务之急,还是先怀上个皇子啊。”

    “夫人,皇后娘娘可能已经怀上了呢。”织梦在边上,压低声音,喜气洋洋地插嘴。

    安国公夫人一喜,“这是真的?”

    “还未传太医来请脉,应该**不离十,娘娘的小日子已经过了十来天了。”织梦又说道。

    “真是祖宗保佑,皇后娘娘,这可不能轻忽,应该快些传太医来看看。”安国公夫人喜得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又嘱咐李锦娘。

    李锦娘露出淡淡一丝微笑,随即,那丝微笑就消失无踪了,“母亲,就算诞下皇儿,又有什么用,皇长子可是楚宝融。”

    自从当年小产之后,她想要孩子,却一直没有怀上。楚昭恒在女色上看得很淡,但按照祖制,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歇在皇后宫中。

    这几年下来,好不容易又怀上了,可是,这孩子是嫡子,却不是皇长子!想到贤妃生的楚宝融,正在太后宫中承欢,她心中就一阵暗恨涌上。

    “皇后娘娘,先好好把孩子生下来,这才是要事啊。我回府后,就送两个懂安胎的嬷嬷进宫来伺候吧?”安国公夫人看女儿神色有些郁郁,小心地劝道,“圣上对女色看得淡。宫中也没几个妃嫔,皇后娘娘不如就劝说圣上选秀。”

    宫中人多了,贤妃这样的,自有新来的妃嫔去争斗,李锦娘也就省了不少心事。

    “母亲,这些事我自有安排,你不用担心。”李锦娘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安国公夫人看了她一眼,嘴唇嗫嚅,到底没再说话。女儿有孕了,这可是大喜的事,她觉得天顺帝这后宫,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别的不说,就看元帝时候,颜皇后倒是宽厚,可还有其他的妃嫔呢,后宫中冤死的女人并不少。就连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那日子过得也是如履薄冰。

    安国公夫人想着女儿只要顺利生下个一儿半女,以后也算有靠了,回到府中后,连忙叫了府中伺候过安胎的嬷嬷来,打算选人。

    安国公回到府中,看到后院一片欢声笑语。

    “这两个不行,手脚太粗了。”

    “这个好,先留着备选吧。”

    安国公走进正院,就听到夫人轻快的声音,这是有什么好事吗?

    他走进正房,安国公夫人看到他进来,让仆妇丫鬟们都退下后,高兴地说道,“老爷,妾身今儿入宫去请安,知道个大好消息,皇后娘娘有喜了。”

    “这是真的?”安国公原本正四平八稳地坐下来,一听这话,喜得都坐不住了,“是太医请脉确诊了吗?”

    “日子还小呢,还未传太医,但是害喜的症状都有了。”

    “这可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这若是生下皇子,可就是圣上的嫡子了。”安国公和夫人一样,喜不自禁,“糊涂,她怎么能不快些传太医呢?你刚才挑什么人?”

    “妾身打算挑两个老成持重又懂安胎的嬷嬷,给皇后娘娘送去伺候。”

    “好,好,你快些挑,今日就把人送去,告诉娘娘,快些请太医来请脉。”安国公倒是比他夫人更急,皇后嫡子,身份贵重,千万疏忽不得。

    李家儿子,老二在国子监,至今还未能搏个出身,看样子只能求个恩荫挂个闲职了。

    老大李敬,在英州已经快五年了,自己年事渐高,安国公府总得后继有人。

    若是给李敬请封了世子位,那过个两年李敬就得回京承爵,京中实权将军都有着落,怎么算也挨不到什么好差事了。

    若是不请封世子位,李敬这几年都没能动过窝,英州如今治下太平,将军靠的是军功,没有军功,军中威望又不高,李敬升迁无望。

    可是,皇后娘娘有喜了,若是皇后娘娘生下嫡子,那身份可就贵重了。皇长子楚宝融如今养在太后跟前,占了长字。可贤妃娘家没落无靠,宫中说是母凭子贵,可皇子小时,却是子凭母贵,到时皇后娘娘的嫡子身份,自然得比楚宝融更胜一筹。

    “我得到祠堂去,将这好消息告诉祖宗们,祖宗保佑,真是祖宗保佑啊!”他被这困局困了这几年,如今柳暗花明,眼看着李府又有新指望了。

    安国公夫人本就心急,听了安国公的吩咐,更加不敢怠慢了,连忙选好了两个嬷嬷,下午又递牌子进宫求见。

番外6 贤妃之忧() 


    李锦娘留下了安国公夫人送来的两位嬷嬷后,依言让织梦传了太医来诊脉,结果自然也诊出喜脉了。

    皇后娘娘有喜的消息传出,贺者如云。

    安国公第二日就代李敬上奏折,说明皇后娘娘和李敬兄妹情深,安国公也已年迈,求圣上天恩,将李敬调任回京。

    楚昭恒看了这奏折一眼,有些好笑,刚刚发现女儿有孕,就来求恩赏了?

    “安国公年迈了?”他丢下奏折,好笑地问明福。

    “回圣上的话,安国公今年五十四,要说老爷能说。不过,安国公身子康健,奴才听说,上月还纳了个妾室呢。”明福说了最近的传闻。

    他是真没想明白,安国公这么急干什么,皇后娘娘才有一个月的身孕,十月怀胎,生下来还得九个月呢。再说到时是皇子还是公主,都在两可之说。

    “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楚昭恒看不出褒贬地说了一句,拿过下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圣上,皇后娘娘身边的宫人,送了点心过来,正等在勤政阁外。”殿外走进一个小太监,走进殿中下跪禀奏。

    “明福,你去一趟,点心留下,就说等我晚些,去看看皇后娘娘。”楚昭恒拿着手里的奏折,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明福连忙带了那小太监出去,在勤政阁外的正是织梦。

    织梦是李锦娘带进宫的心腹,这么多年跟在身边,一心一意为李锦娘谋划。

    她一看到明福出来,脸上堆了笑,上前一步赶着行礼,明福自然不会受她这个礼。

    明福是御前大总管,织梦是长春宫的管事姑姑,论品级明福高一级,可一个是皇帝面前的,一个是皇后面前的。

    若是受了这个礼,李锦娘知道后,心里必定会不痛快,明福在宫中人缘好,其中之一是向来不给人难堪,所以,他连忙走前几步,“织梦姑姑不用多礼。这点小事,怎么不打发个小宫人来,反而让你亲自来呢?皇后娘娘身边,可是最离不得你了。”

    “明大总管客气了。皇后娘娘想着圣上辛劳,特意亲自准备的东西,让别人来不放心,看我还算勤勉,就吩咐我来送了。”

    织梦承认自己得了李锦娘青眼,又强调了李锦娘会吩咐自己来,是因为对圣上的事情特别上心。

    明福笑着接过了食盒,“圣上说辛苦皇后娘娘了,圣上现在在看奏折,说晚些时候去看皇后娘娘呢。”

    织梦得了这句话,放心了,“那就有劳明大总管了,我先告退了。”她说着,在殿外磕头告退,慢慢退出几步,转身离开了勤政阁。

    走到外面,她转身,看了那高高的殿堂,暗自叹了口气。国公爷一听说皇后娘娘有孕,就让夫人来传信,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