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214部分

天赐良配-第214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外面,她转身,看了那高高的殿堂,暗自叹了口气。国公爷一听说皇后娘娘有孕,就让夫人来传信,让皇后娘娘趁这机会,为大公子争取回京。

    皇后娘娘心中对国公爷有怨,不愿先为大公子谋划,而是想着趁这机会,拉下贤妃和她生的大皇子。

    宫中多年不闻婴啼,除了贤妃所生的大皇子外,只有杨嫔养了个公主,如今也才一岁多。

    前朝宫中孩子少,是因为宫中的孩子难成活。本朝孩子少,是因为圣上大半时间不在后宫。

    织梦回到长春宫,发现宫里却有人来了。

    贤妃、杨嫔等人听到皇后娘娘有孕之事,都不敢怠慢,特来恭喜。

    李锦娘看到贤妃那难掩黯淡的神色,只觉出了一口恶气,“原本只有妹妹养育了大皇子,宫中总是寂寞了些,我原本喜欢融儿,贤妃妹妹挂念太后娘娘,我也不能与太后娘娘争啊。”

    贤妃眼神闪烁了一下,面上还是恭敬地道,“能得皇后娘娘喜爱,是融儿的福气。说起来,融儿本就是皇后娘娘的孩子,如今皇后娘娘又有喜了,真是可喜可贺。”

    李锦娘被堵了一下,的确,宫中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叫自己母后才是,可是,贤妃仗着生了唯一的皇子,在宫中可没少嚣张。

    杨嫔听着两人打擂台,只当自己是聋子,反正她只养了一位公主,这火一时也烧不到自己头上。不过,若是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斗得厉害,或许,圣上也会注意到其他人了?

    当年她和贤妃一样是侧妃,只因为儿女差别,如今,自己只是一个嫔,而贤妃,却已经是四妃之一了。

    李锦娘和贤妃两人你来我往了几句,看杨嫔呆坐一旁,贤妃笑着说,“杨妹妹,好久没见大公主了,听说圣上很是喜爱公主殿下呢。皇后娘娘若是生了公主,那圣上肯定也高兴。”

    “贤妃娘娘说笑了,是嫔妾无福,皇后娘娘若是为圣上添了嫡子,圣上一定更高兴。”杨嫔不愿平白被拿了当借口,连忙说道。

    李锦娘哼了一声,没有接口。

    织梦走进殿中,向贤妃和杨嫔行礼后,禀告道,“皇后娘娘,圣上听说娘娘有喜,非常高兴,说晚些时候要来探望您。”

    李锦娘点点头,看了看贤妃和杨嫔,这两人当然也不好意思再留下去。

    李锦娘瞪视这贤妃的背影,自己的儿子,就要屈居在这个女人的儿子之下吗?

    贤妃和杨嫔走出长春宫后,“杨妹妹,当年在东宫,我们受她辖制。以后等娘娘的嫡子生下来,我们的日子,可就更难过了。”

    “我倒还好,反正大公主一个女孩子,碍不到别人什么。姐姐您可要当心啊。”杨嫔关切地说了一句。

    贤妃一时无语,两人默默无语地走到岔路口,各自回宫去了。

    贤妃一路走,一路不由捏紧了手中的锦帕,她送出亲生儿子,忍受着同在一宫却母子分离之痛,为的,不就是融儿有更好的机会吗?现在,李锦娘有孕了,要是也生下皇子,凭着安国公府的支持,融儿将来哪还有什么机会?

    虽说现在看,太后娘娘和圣上看着都宠爱楚宝融,但是要是有了嫡子呢,还会一样吗?

    贤妃只恨自己没有有力的娘家母族支撑,不然,也就不怕李锦娘了。

番外7 皇后训示() 


    到了晚间,楚昭恒驾临长春宫,和李锦娘一道用了晚膳,又嘱咐她好好安胎之后才离开了。

    李锦娘目送楚昭恒离开,当年宫宴看到的那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如今面容还是英俊,只是,自己的心,却再不复当初的喜悦。

    想到当初,就想到当年颜宁给自己的屈辱,自己堂堂太子妃,被她一个下臣之女,说打就打了。

    “皇儿,母后一定会疼爱你,让你得到该得到的一切。”她摸着自己的肚子,暗暗发誓。

    楚昭恒离开长春宫后,带着明福几人,慢慢走到御花园,来到观花亭中坐下。

    今夜月色晦涩不明,一弯勾月,在云中忽隐忽现。

    明福看楚昭恒坐在观花亭中,送了件薄披风过来,“圣上,水边天凉。”

    “明福,你觉得宫里的人怎么样?”

    这让他怎么说?明福一愣,“奴才跟在圣上身边,接触到的人,感觉都不错。”

    楚昭恒一笑,“是啊,都不错。”

    宫中人人脸上带笑,可谁知道那笑脸下,藏着什么?

    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让李锦娘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安国公家急躁浮躁的家风,若是李锦娘生下公主还好,若是生下了皇子,那前朝后宫都会多生事端。

    只是,从李锦娘索要大皇子之事后,他想着李锦娘到底是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人。他对李锦娘没有男女之情,可却还有夫妻之义。

    想到当年那个官道上想救自己的女子,他心软了,还是决定让李锦娘有个孩子。

    这么几年的宫廷生活,还有自己对她的态度,楚昭恒觉得,李锦娘应该学会安分守己了。现在看,自己好像还是不了解女子。

    也是,他不能当人人都像颜宁,大气直率,没有多少阴谋诡计。

    李锦娘没有学会安分守己,反而是学会了一点隐忍,还积累了更多的怨气。

    深宫寂寥,不能学会自己打发日子,不能学着认命,苦的就只能是自己。

    他自小深受宫中内斗之苦,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经历自己当年的委屈。所以,他觉得楚宝融资质不错哦,就刻意让他疏远内宫女子的争斗,跟着自己听政,亲近贤臣诤友。

    若是李锦娘有了皇子,会不会把楚宝融拖进内宫争斗中?

    还有安国公府,李锦娘才刚刚发现有孕,安国公居然就上折为李敬求官选职了,当年还觉得李继业有些胆色,胆色倒是真有,可惜脑子糊涂了。

    楚昭恒独自在观花亭中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寝宫。

    李锦娘第二日,到慈宁宫向太后娘娘请安。

    颜明心知道她有身孕了,怜惜地让她坐下,又一一询问了最近害喜的症状,嘱咐织梦等宫人要好好照顾。

    “儿媳多谢母后关心。儿媳惭愧,嫁入皇家这么多年,都未能添个一儿半女。这次若能生下嫡子,也算让儿媳愧疚之心稍减了。”李锦娘半低了头,羞涩地道。

    “皇子公主都好,先开花后结果,先结果后开花,都是好事。”颜明心是喜欢孩子的,怕李锦娘心中担了心事,笑着安抚道。

    李锦娘听了她的话,脸上笑容却是一淡,这是不喜欢自己生的皇儿?

    “太后娘娘,大皇子来给您请安了。”惠萍身后,跟了正穿着深红色箭袖劲装的楚宝融。

    “儿臣给皇祖母请安,儿臣给母后娘娘请安。”楚宝融走进殿中,看到李锦娘也在,有些意外。

    若是以往,他走进殿中,给皇祖母请安后,就会跳到皇祖母边上腻着。现在有皇后娘娘在这,他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地行礼。

    “免礼,快起来,点心给你摆在后面,快去吃吧。”颜明心见到孙子,一叠声叫起,又让惠萍快带楚宝融去用点心。

    楚宝融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开始习武了。楚昭恒指了姜岳教他入门。

    每日卯时二刻,楚宝融就要起来去练武半个时辰,用些早膳,然后再读两篇文章,才回到慈宁宫来。

    颜明心知道他练武必然容易饿,所以偏殿里一直备着点心,楚宝融一回来,就先用点点心。

    “皇祖母,等下次和文彦比武,孙儿一定不会输了。”楚宝融听到颜明心的话,大声说道。

    “好,下次若是再输了,皇祖母罚文彦。”颜明心笑着取笑了几句。

    “你看看融儿,年纪不大,如今习武可刻苦了。”她看着楚宝融走到偏殿去,一边跟李锦娘称赞道。

    李锦娘看着面前这祖孙融洽的样子,手心指甲刺痛了掌心。

    “能得到母后的怜惜,都是大殿下的福气。”李锦娘到底在宫里待了这么几年,说话上长进很多,她摸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母后,听人说孩子和孩子最亲近。儿媳想着,若大殿下有空了,多来儿媳的殿中坐坐,也好让二殿下和大殿下多亲近些。”

    颜明心其他时候都不在意,可一听到这话,心中却是一凛。当年,她生下楚昭恒,就是没有防备人,让人带着去玩,结果楚昭恒被人大冬天里推下池塘,才会得了寒疾。

    她看了李锦娘一眼,“你这法子,听起来倒像招子了。不如有空的时候,多来慈宁宫坐坐好了,大皇子虽说沉稳,到底还小,万一冲撞了,反倒不美。”

    “是,还是母后想得周到。”李锦娘压下了胸中涌上的怒气,硬撑着说完这句话。

    颜明心看她脸色有些难看,“你如今才刚有孕,也回去多歇歇吧。”

    “儿媳还好,母后不用担心。”李锦娘以为颜明心想趁机再不让自己沾手宫务,“儿媳觉得,孩子挺乖的,一点没让儿媳难受。”

    “好,那就好,不过还是要多歇歇。”

    “是,那儿媳就先告退了。”李锦娘不想再听这个话题,连忙告退了。

    走到慈宁宫门口时,碰上了来宫中的颜文彦。

    颜文彦如今十来岁了,跟着招寿走进宫门,看到皇后娘娘带着十多个宫人,花团锦簇地走出来,连忙行礼问安。

    李锦娘看了他一眼,只觉颜文彦的眉目之间,竟然有两分和颜宁相似,“不用多礼了,你好好陪大殿下去吧,只是记着,宫中的规矩不可错!”

    颜文彦愕然听了这句训示,“草民谢皇后娘娘教导。”

番外8 看她造化() 


    李锦娘回到长春宫中,一路走回,心情却还是没能好转。

    听说朝廷上下,已经将楚宝融默认为储君之选了,若是自己嫡子生下来后,岂不是生生就矮了一头?

    而且,贤妃的儿子,凭什么踩到自己头上?

    李锦娘回到长春宫的时候,正好是退朝的时候,安国公向楚昭恒请命之后,到宫中探望女儿。

    父女相见,都是愁容,心情郁郁。

    安国公上的奏折,被驳回了。

    楚昭恒这次没有留他面子,直接批了“先公后私、先国后家”八个字,意思是李敬就算与皇后娘娘兄妹情深,但是身上担着英州守军主将的职责,就应该安心当差,怎么能因为妹妹怀孕,就要求回京补实缺呢?

    这份折子,虽然没有明发,可是安国公还是觉得被当众打了脸一样。

    “娘娘啊,李敬不能回京,在京城,娘娘就没有臂膀啊。”安国公坐下,待李锦娘将伺候的人打发出去后,将今日早朝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

    “父亲,大哥不能回京这事,女儿能有什么法子?”李锦娘有些不高兴。

    “昨日圣上来看您时,您没有提一下您大哥的事?”

    “父亲,女儿身在后宫,怎么能议朝政呢?”李锦娘没好气地道,“再说大嫂那张嘴,若是回到京中,只怕还是会生是非。”

    “有你母亲教导着,莫氏也生不了什么是非。但是,若是你大哥一直不能回京,就得钉死在三品任上了。娘娘,若是将来二殿下出生,他两个舅舅都不能支持的话……”

    “还说什么以后?父亲,您又不是不知道,圣上对大殿下寄予厚望,如今都带着出入勤政阁了。”

    “嫡庶有别,当初皇后娘娘您未怀孕,那圣上宠爱大皇子也情有可原。待二殿下出生后,朝臣们不会坐视不理的。”

    “嫡庶有别,可还有句话是长幼有别呢。大殿下可占了个长字。”李锦娘提醒安国公,“自古皇家立嫡立长,大殿下再过两年就知道事情了,到时,又有太后娘娘的宠爱,又有圣上撑腰,外面,还有颜家呢。”

    李锦娘觉得楚昭恒对贤妃母子真是偏心,“当初在东宫时,也未见圣上对贤妃有什么。自从贤妃生了大皇子,圣上对她越来越宠爱了。如今宠着大殿下,这不是打着主意以后要让贤妃踩我头上吗?”

    安国公脸色凝重地听完李锦娘的抱怨,脑子从李敬不能回京的懊恼中转了回来,“娘娘所顾虑的也有道理。”

    “颜宁是圣上的表妹,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我和她不能比,贤妃她又凭什么得了圣上的青眼?她一个破落户……”

    “娘娘——”安国公听李锦娘这话有点出格,连忙喝止了一声。

    李锦娘也知道自己说得过头了,但依然嘴硬道,“在这长春宫里,父亲怕什么?我要是在这里还不能随意说话,那不是真要憋死了。”

    她说着,接过织梦端过来的茶喝了一口。

    织梦欲言又止地看了安国公和李锦娘一眼,又低下头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