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55部分

天赐良配-第55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被人拖出大厅,院子里,竟然放上了刑凳,两个魁梧的侍卫,将他绑在凳子上。有一个满面络腮胡子的大汉,手上,拿着一把解牛尖刀,慢慢走过来。他霎时想起自己入宫受宫刑时的痛,忍不住浑身发抖起来。

    那个大汉把他腿上的裤子往上撩了撩,露出了两只脚踝,那刀,泛着寒意,在贴近自己的脚,在贴近了,碰到了自己的皮肤……

    “啊……唔!”他发出了一声惨叫,随后,就被一块破布将声音堵在嘴里。他浑身颤抖着,晕了过去。

    再醒过来时,只听到一个声音说:“好了,上点金疮药!放盐水里去!”

    “唔!唔!”他死命挣扎起来,盐水,让脚踝上刚刚切开的伤口,更加痛了。

    他痛的汗如雨下,可是,嘴里的破布,让他连求饶喊叫的机会都没有。

    原来,所谓的痛不欲生,还是有等级的,痛,是可以层层叠加的。

    等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又被绑上刑凳,还是刚才那个络腮胡子的大汉,这次,大汉手里的刀,正在自己手腕处比划,“不要,我招!我知道很多事情,我有用!别用刑,别用刑啊!”

    汪福顺还是没他想的那么英雄,他下意识的喊叫,竟然喊出来了。

    原来昏迷时,他嘴里的破布被拿开了,发现自己还能出声,他更大声的喊起来,“我知道很多事情,三殿下还有别的安排,我招!饶了我!饶了我!”

    楚谟和颜烈都看着颜宁。

    颜宁听着汪福顺的惨叫,并没看不起他,人在惨痛的时候,都是会惨叫的。自己当初,也惨叫过。只是,自己没有求饶罢了,因为,自己找不到求饶的理由。

    有时候,求饶,也是要有筹码的,没有筹码,就只能生受着,“带进来,看看他说什么。”

    楚谟点了点头,院外的人得到命令,解下汪福顺,又拖了进来。

    汪福顺还是痛的浑身发抖,但是,不敢再嘴硬了。眼角扫到颜宁,立即垂下眼皮,他现在只觉得这个颜宁,比阎王还可怕,怎么有这么狠心的女子呢?

    “汪公公,我不是很想听你说话。你要是再不说,还是继续受刑比较好。”颜宁冷淡的说道。

    “我说!我说!我是刘妃娘娘宫里伺候的,四皇子命我买凶杀了颜姑娘……”

    “拖下去,继续!”

    “不,不!是三殿下,三殿下让我待在刘妃娘娘宫里!”汪福顺感觉到拖自己的人放松了手劲,又把他丢地上了,长出一口气,不敢再说废话,“四殿下要杀颜姑娘,奴才禀告了三殿下。三殿下说,让奴才按四殿下说的去做。若是……若是颜姑娘没死,就让奴才来找南安侯,让南安侯再下手。”

    “皇后娘娘身边,三殿下安排了谁?”

    “奴才不知道啊,三殿下没告诉过奴才。”汪福顺怕自己的回答让颜宁三人不满意,绞尽脑汁回想着,“那人,应该是太子殿下院里的人,其他的,奴才就真不知道了。”

    “你待在南安侯府里,往楚昭业那里送过什么信?”

    “没……不不,就送过两次信,一次是奴才发现南安侯府有边境的生意,还有一次,就是济安伯给南安侯来信问候的事。”汪福顺刚想说没送过什么信,看颜宁嘴巴动了动,连忙叫着一股脑倒出来。

    “没说有关镇南王府的事?”

    “奴才……奴才就说了,镇南王府里,王妃和世子好像有隙。这是奴才听侯夫人说的,奴才来了南州,一步都没出过侯府,不知道别的啊。”

    “南诏呢?”

    “南诏?这个奴才不知道啊,奴才没见过南诏人。奴才知道的就这些了,求求您,求求您,饶了我吧,饶了我吧!”

    饶了他?颜宁下意识摸着自己的手腕,看着汪福顺,眼神闪烁不定。

    她不想饶了他,一点都不想!可是,二哥和楚谟……

    (。)

107章 决定回京() 
♂,

    “拖下去。颜姑娘刚刚说的刑罚,一套全做完,然后丢地牢去。”楚谟直接下令。

    汪福顺一听还要受刑,刚想大叫“你们言而无信”,嘴巴刚张开,就被塞住拖下去了。

    这次行刑,没有放在院子里,应该是带到刑房去了,一点声音都没听到。

    颜宁愕然看着楚谟,只见他对自己安抚得温柔一笑,眼神里有包容有理解。

    他应该是看出自己的挣扎了,所以,直接代自己下令了吧?

    他,不觉得自己太过恶毒吗?

    “有时候,对待恶人和小人,可不能太讲究君子之风。”楚谟对颜烈说道,“再说,汪福顺不能说话,比能说话时管用,对吧,颜宁?”

    “恩,是的。”颜宁点点头,心里却觉得有点暖意。

    “那接下来呢?南诏人的事,会不会是三殿下捣的鬼?”颜烈觉得楚谟的话有道理,也不纠结了,只追问南诏的事。

    “这事,现在还吃不准。不过,琼玉公主中毒,议和肯定不成,我怀疑,是南诏国内有变数了。”颜宁对南诏的事了解不多,只能猜测道,“中毒的事,会不会成为开战的理由?圣上要是信了,镇南王府如何自辩?”

    “我刚刚收到的消息,六日前,南诏大皇子乐正弘兵变逼宫,南诏国主和二皇子都死在乱军之中。驿馆里南诏使团带来的侍卫,失踪了几个,不知是死是活。”镇南王府不愧是南方经营多年,消息来的很快,“我打算把这事告知陈侍郎,请他一起上书……”

    “这打算不好,楚谟,朝廷在南诏也安了人,镇南王府里王爷卧病,你怎么能这么快得到消息?”颜宁提醒道。

    “是,你提醒的对。”楚谟一点就通,边境可以安排死守,但是,明面上,镇南王府,还是向朝廷示弱的好,“那你们……”

    “我们十月就启程回京去。”颜宁说了自己的安排。

    颜烈有点小受伤,妹妹都没说过十月回京啊。自己这个二哥的意见,被完全无视了?算了算了,她高兴就好。

    “好,我让孙神医陪你们上京去。他医术高明,或许能帮太子殿下调理一二。”

    “好的,多谢!”颜宁终于得到了神医准信,心里压了再多事,也还是开心的绽开一脸笑颜,“我回京的时候,再把那个汪福顺带走。”

    “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不用了,你已经帮忙很多啦。对了,以后我大舅舅家,就仰仗镇南王府照应了。”

    这是投桃报李吗?

    楚谟含笑点头,送颜烈和颜宁出门,自己也跟着出门返回驿馆去。

    刚才颜宁提醒的对,自己得去跟陈侍郎装傻,然后一起上奏折回京,请元帝圣断才是。

    颜宁心情很好的回到秦府,回到院里换了衣裳,和颜烈一起到秦老夫人跟前去。

    大舅母王氏正在老夫人跟前伺候,看到颜宁,笑脸僵了一下,才问道:“宁儿回来啦?今日去哪玩了?”

    “大舅母,我去南州街头逛了逛。大表姐、二表姐们呢?”

    “哦,你大表姐的外祖母来信,想接她们去住两天,她们正在收拾行装呢。”婉如不去选皇子妃了,那就得趁选妃的消息出来前,快点定下婚事。南州这里没有适龄的人了,她只好把主意打到娘家那边。

    “说到行装,我和二哥也说要早点回京呢。”

    “怎么不多住段时候?”秦老夫人问道。

    “是啊,可是住的不习惯?”王氏也问道。

    “没有,外祖母,大舅母,您想现在都十月了,北方天冷。”

    “是啊,外祖母,要是十月不走,到十二月,听说荆河会结冰的,到时不能行船,路上还要耽搁时间。”颜烈也在边上说道。

    “那也太快了,你们来了还没住上多久呢。”秦老夫人还是第一次见到颜烈和颜宁,这就要走了,心里有点舍不得。

    “外祖母,明年我们还来看您。”颜宁笑着说。

    王氏昨晚听了秦绍祖的话后,对颜宁是有点不满的,客气的挽留了几句,也就不再挽留了。

    秦老夫人看她的样子,暗中叹了口气,吩咐王氏,“你去看看,让婉如和妍如别急着走,送宁儿和阿烈后,再去她们外祖家。顺便看看十月哪些日子利于出门,定下日子后先让人回京去报个信。”

    “好的,母亲。”王氏对婆母的话不敢违拗,自然答应着出去了。

    看到王氏走远,秦老夫人摩挲着颜宁的头,说道:“你大舅母虽然有点小性子,但心是好的,现在有点转不过弯来,等她自己明白过来,就好了。你别怪她。”

    “外祖母,宁儿知道,怎么会见怪大舅母呢。”

    “好,好,外祖母知道,你是个明白孩子。”又转头对颜烈道,“阿烈,你回京后就要去军里了吧?”

    “是啊,外祖母,父亲还没说,不过当年我大哥十二岁就在军里历练了,我都十五了。”颜烈一直想早点到军里。

    但是一来秦氏这个当娘的舍不得,二来颜明德也觉得他性子毛躁,就留他在家多读几年书磨磨性子。

    今年颜烈十五岁了,颜家男子,最小十六都得到军里磨炼了。所以,颜烈觉得自己明年是肯定要去玉阳关啦。

    “当年接到你娘说生了二小子的事,好像还没多久。这居然就长大了。”秦老夫人感慨着,“你到了军里,可得收收性子,那军令,可不是儿戏。”

    “外祖母,我知道。”颜烈有点不耐烦了,他当然知道军令如山啊。

    颜宁看他那不耐烦的口气,狠狠瞪了他一眼,颜烈摸摸鼻子,不响了。

    秦老夫人呵呵一笑,论起人情世故,颜烈比起颜宁,可真差远了。

    秦婉如和秦妍如听说颜宁兄妹俩要准备回京了,都来到秦老夫人的院里。

    “宁儿,你要回去,前面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我还想让你跟我一起到我外祖父家里玩呢。”秦妍如拉着颜宁直报怨。

    秦婉如虽然没像妹妹那么直白,眼里也满是舍不得。

    “又不是今儿就走了,你们两个啊,这几天好好陪宁儿玩几天。等她回了京城,再想见可就难了。”秦老夫人很乐见秦家姐妹与颜宁亲热,直接安排道。(。)

108章 南方硝烟() 
♂,

    献给沫沫儿11书友的月票加更

    ~~

    战事,来的很急,比颜宁猜测的还要快。

    第三日凌晨,一骑飞尘,“急报!边关八百里急报!”在喊叫声中,敲开了南州城城门。

    秦绍祖还在家中未曾起床,听到边关急报,连外衣都来不及穿,就跑到厅堂,南诏扣关!

    “快点,给我拿衣裳来!来人,备马,速去镇南王府。”

    调兵遣将,原本都要通过皇帝手谕的。

    但是,一南一北却是例外。因为南边靠近南诏,北面靠近北燕,这两国经常与大楚交战。若是等朝廷调令,很可能延误军情。

    所以,北面在战事爆发时,颜家可凭手中虎符调兵。

    而南边的军事调动,一直掌握在镇南王府手中。

    没有王府的调令,秦绍祖这个州牧除了点守备军,什么都动不了。甚至,那点守备军,都还不是全听他的。

    如今战事爆发,他只能火速去告知镇南王府,与楚谟商议个章程出来。

    秦绍祖离开后,王氏也睡不着了,南方战事,秦历山可是在边境任职啊。她担心的不得了。

    到松荣苑,伺候秦老夫人早膳时,眼皮浮肿,擦了粉都没盖住。

    秦家女眷们基本都陪着老夫人用早膳,看到母亲这样,秦家姐妹也很担心,一顿饭用下来,大家都是索然无味。

    秦老夫人看王氏闷闷不语了一早上,劝慰道:“你也别太担心,历山是个将军,战场上他知道怎么处置。”

    秦历山,在南诏边境的庸安关任副将。

    “母亲,历山他在边境上,听说这次南诏兵力很多,就是攻打庸安关的。”

    颜宁知道,大表哥不会死的,按前世记忆,秦家的几位表哥在军中都很太平,一直活到秦家没落之时,所以,她也劝道,“大舅母,您别担心。南诏人虽说是奇袭,但是边关一直是日夜备战着,大表哥他们不会措手不及。他们肯定会守关待援,不会出城与南诏人对战。庸安关易守难攻,守在关内,南诏人兵力再多,也不怕的。”

    “好了,哪有将军怕打仗的?宁儿说的明白,你别瞎担心。”秦老夫人无奈的说道,“这样吧,明天你到庙里给大郎他们都捐点香油钱,点个平安灯去。”

    颜宁年纪虽小,她说的话听着却很有道理,又有秦老夫人的话。

    苏氏、云氏、秦家姐妹也都说秦历山必定没事,说不定这一场仗打下来,累积军功,还能晋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