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61部分

天赐良配-第61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得子,又来的这么不容易,他爱如眼珠子。如今,三皇子的手里拿着的,分明就是自己儿子的贴身肚兜啊。

    “殿下,殿下,求您开开恩,饶了小儿吧。”洪太医扑通一声跪下,就要磕头。

    “洪太医,你这是干什么?额头肿了,出去别人问起可怎么好。”楚昭业抓住他肩头,又将他拎坐在凳子上,“我们不是好好的在说话吗?怎么好端端的磕起头来?”

    “殿下,谋害皇子可是灭门的大罪啊,下官……下官……”

    “刘妃娘娘只是胎像不稳,哪来什么谋害?胎像不稳,你只管给她保胎,听她安排就是了。再说,都还未显怀,怎么知道是皇子?”楚昭业不慌不忙的说,“哦,刘妃娘娘找你诊脉,是想过几月让你看看是男是女吧?”

    洪太医还是有点真才实学的,其中有一手绝活就是五个月后,他能从脉象看出男女。

    “是,是,殿下……”洪太医不知道楚昭业到底要自己做什么,跟刘妃说胎像不稳,然后自己就帮她安胎着?照理说就算刘妃这胎是个男婴,也碍不着楚昭业这个成年皇子的事啊。

    “洪太医,你只管去给刘妃好好保胎,你家儿子自然会长命百岁的。”楚昭业收起肚兜,显然,谈话已经结束了。

    洪太医不敢违拗,失魂落魄的走出正院。

    李贵送他们师徒离府,走到府门口,看洪太医还没回神,咳了一声:“洪太医,您这是怎么了?看着这么没精神啊?”

    洪太医才惊醒过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振作起来,“没事,没事,刚才想事情出神了,让李总管见笑了。”

    “好说好说,洪太医,这是我家殿下送您的诊金。”李贵递过一个荷包,又拿出几两碎银,递给那个小太监,“来,这是殿下赏你买糖吃的。”

    洪太医接过荷包,入手一捏,触手柔软。坐到马车上,仔细一看,这荷包赫然是刚才楚昭业拿出的那块肚兜,若不听话……他捏紧了肚兜。

    李贵送走洪太医后,再回去伺候,他其实不明白,洪太医在宫中口碑不错,也是给太子看寒疾的人。自家主子费了这么多功夫拿捏住他,就不痛不痒的为了刘妃这一胎?不过,别看自家主子才十五岁,谋划长远,他一个做奴才的,自然不敢多问。

    没过多久,宫中传出刘妃怀胎的喜讯。

    这消息传出,其他正受宠的新晋宫妃们嫉恨不已,孩子,是宫里每个女人都想要的。这刘妃还真是好命啊,四皇子已经成年离宫,居然又老蚌生珠,怀上了。

    元帝则是高兴不已,宫中已多年不闻婴啼。他虽然儿女都有好几个了,人过中年,还能添子,对男人来说,到底是件有面子的事。所以,那赏赐就如流水般,飞入刘妃的齐芳殿,还指定洪太医为刘妃安胎。

    皇后娘娘、柳贵妃、林妃等人,也各自送了贺礼去齐芳殿。

    太子楚昭恒听明福说是刘妃请求,让洪太医专为她安胎的,眼神瞬了瞬,笑着跟明福说:“你去一趟齐芳殿,替我送份贺礼给刘妃娘娘吧。”(。)

119章 上路返京() 
♂,

    献给鱼鱼豆豆书友的打赏加更

    ~~

    明福如今日益受楚昭恒的重用。

    忠心,能干,最关键的是,他很善于打探消息。

    洪太医为三皇子请平安脉后,回到太医院神色有异,还关在房中独处了一会。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明福这里。

    他把这消息报给楚昭恒时,楚昭恒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只是一时不知楚昭业的用意。

    现在,听说洪太医专为刘妃安胎。楚昭业,看来对刘妃娘娘这胎很关注啊。

    他关心的是未出生的婴儿,还是因为是刘妃的才关心?

    “四皇子最近进宫多吗?”

    “四殿下前些时候进宫少,最近倒是每日都会请旨进宫,向刘妃娘娘请安的。”

    “看来宫外有什么让四弟不安的消息啊。”楚昭恒喃喃低语,低头沉思起来。

    “殿下,颜府传信过来,说颜二公子和颜姑娘,要回京了呢。”

    招福从皇后娘娘那边听到消息,兴冲冲地跑进书房,大声嚷了一句。

    颜皇后挂念颜烈和颜宁,时不时差人到颜府问询归期。

    颜夫人收到南州来人带的信,知道颜宁他们十月十五启程返京,连忙告知了皇后娘娘。

    明福拼命对招福打眼色,怕他惊扰了主子。

    “这两人,终于知道回来了,我还以为他们要赖在南州过年呢。”

    楚昭恒被招福的大喊打断思绪,本有点不悦,听完这消息,倒是一点也不以为忤了,高兴的抱怨了一句,又问道,“消息确实不?”

    “肯定没错,是颜夫人收到南州来的信了,奴才听惠萍姑姑说的,十月十五启程呢。”

    “十月十五啊……”楚昭恒盘算了一下日子。

    “殿下,颜姑娘他们腊月就能到京啦,从南州到京城,要是走水路速度还快呢。”

    “恩,是差不多腊月前就能到京了。”

    招福得意地看了明福一眼,怎么样?这么多年的近侍不是白当的,真当自己不懂规矩啊?

    明福也不与他一般见识了。

    被楚昭恒念叨的颜烈和颜宁,此时已经在南州整装待发了。

    日子说慢是慢,真过起来却是很快,十月十五,转眼即到。

    因着南边战事,秦府的气氛略显低沉。但是,到颜烈和颜宁走的这天,大家还是一早就为他们忙活着送行。

    秦老夫人昨夜已经拉着颜烈和颜宁,嘱咐了路上注意之事。

    一早上,又将颜烈和颜宁叫到面前,从头细细嘱咐了一遍。

    秦绍祖唯恐颜宁路上再出意外,叫了颜栓过去商议,又亲自拿了几张官府文凭,让颜栓带着。

    王氏虽然不满颜宁插手秦婉如的婚事,可想到小姑秦五娘,倒是把那不满收了几分,打点了三大车南州的土产土仪,让颜烈和颜宁带回京去分发。

    秦府的其他人,如苏氏、云氏等,自然也是嘱咐的嘱咐,送礼的送礼。

    最意外的,就是镇南王府居然也知道了颜烈和颜宁返京的消息,昨夜镇南王府的管家,代镇南王给颜烈和颜宁送了几箱东西当饯别礼。又分别拿了两个小箱子,说是世子爷出征前准备的,交代等他们走前,送给颜烈和颜宁做礼物。

    颜烈连忙代表妹妹一起,拜谢了王爷的好意。

    秦家姐妹两人和颜宁处了这段日子,更是舍不得。

    秦妍如昨夜就恹恹的,这日早上来到松荣苑送行时,眼眶都红了,“宁儿,我可真舍不得你走。”

    她拉着颜宁的手不放,惹得颜宁也差点红了眼眶。

    秦婉如更是眼皮浮肿,她舍不得颜宁,又想到封平也要回京了。今日送别,却连一面也见不到。她恨不得跟着一起上路才好。

    原本她还偷偷为封平做了一双鞋子,想今日亲手送给他的。可是如今见不到面,只好把颜宁拖到花厅外,把包袱塞给她,“你……你帮我交给他哦。”

    “他是谁啊?”颜宁促狭地问。

    “宁儿!”秦妍如不依地瞪过来,只是那眼神,一点威慑都没有。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一定亲手交给封大哥,行了吧?”颜宁笑着答应。

    秦婉如才把手从包袱上移开了。

    颜宁拿着鞋子,一看就做的很精心,心里一阵嘀咕:昨夜外祖母还拉着自己说姑娘家得学点针织女红,大表姐这是显摆自己女红好吗?一双鞋子,随便让哪个丫鬟给封平送去就是了,还偏要自己转交。

    她让绿衣把包袱收好,送到自己的马车上,又走回花厅。

    秦老夫人看众人还拉着颜宁说话说个没完,倒是催促道:“好了,你们别误了他们出门的时辰,如今冬天了,日短夜长。要是耽搁了时辰,晚上就错过宿头了。”又对秦家姐妹说,“你们两个,送你们宁儿妹妹到二门去。也别舍不得了,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就去京里见面了。”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秦婉如可不是要进京的?

    颜宁看着大表姐直笑,秦婉如脸都红了,偏还不能说什么。

    王氏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却勉强了很多。

    “我也送宁儿出门去吧。”云氏站起来,主动请缨。

    “好,你这做嫂子的,也去送吧。”

    “外祖母,您要保重身体,我们走啦。”颜烈、颜宁给秦老夫人磕了头,又向秦绍祖等人一一告别,才出门而去。

    秦府大门外,颜拴早就带着人,将东西装上马车等着了。

    车马数,倒是比来时还多了几辆。

    孙神医自然一起上京。

    颜宁看他年纪不小了,特意让准备了一辆大马车,供孙神医和他小童乘坐。

    还有一辆小马车上,关着汪福顺。这人由孟良和孟秀轮流看管着。昨夜从镇南王府别院悄悄送过来后,就没别人看到过。

    大家只知道一只铁笼子放马车里,有时有哼哼声,却不知是何物。

    颜烈和颜宁在二门与秦家女眷告别,走到侧门,这一早上,直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离开南州城。

    上了路,颜宁就从马车里拿出这双鞋的包袱,扔给了封平,“呶,封大哥,我大表姐特意给你做的。”说到特意两字,倒是想起楚谟来,也不知他在南边打仗打的如何了。

    封平拿着那双鞋,心里酸涩惊喜,自从家没了后,已经很久没人特意为自己做鞋了。

    他郑重的收进包袱里,到底舍不得穿。(。)

120章 风雪路人() 
♂,

    献给Linda晓洲的月票打赏加更

    ~~

    冬日潇潇,落叶瑟瑟。

    他们离开京城时还是夏末,如今已经是冬日了。

    来时因为颜宁荆河遇险之事,颜烈一路上逼着她坐马车休养,不许出来。所以这一路,颜宁都没能从马车中出来透口气。

    如今,颜宁像脱笼之鸟,出了南州城,她就换上男装,和颜烈封平等人一起骑马奔行了。

    孟秀看姑娘在马上那英姿,跟他哥嘀咕“咱家姑娘的衣裳,男装比女装还多、还好看”,这话落到虹霓耳里,狠狠剜了他好几眼。

    孟良为博佳人一笑,对着孟秀一通老拳,害得孟秀见到虹霓就犯怵。

    颜宁知道这事,乐不可支,私下问过虹霓打算何时出嫁。

    其实虹霓今年也才十四岁,颜宁觉得她出嫁还早,不过早筹谋早好嘛,将虹霓嫁出去,也了了自己一桩心事。

    虹霓一向大方的人,也被问得羞红了脸,自家姑娘才十二岁吧,怎么问话像夫人一样?“姑娘……奴婢,还早,他说,姑娘答应他去军中历练,他要我等他立了军功回来……”

    又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啊!

    颜宁正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落在后面的孟良,又去看看封平,真是两傻子,有美人不知道早点娶回家去。

    封平和孟良被她看的很莫名。

    远离南州城,越往北走,天气越加寒冷。

    幸好开始几天都是晴天,太阳晒着,大家也不觉得冷,一群人骑马赶路,比来时的速度快了不少。

    没想到过了宁城后,一连遇上两场大雨,那天气,一下就冷了。

    北风吹到脸上,感觉如刀刮过,寒意直透到骨子里。

    路上行人渐渐少了,官道上走一天,可能都碰不到一个人影。毕竟大冬天的,没有急事,谁都不愿意出来挨冻啊。

    颜家人大多都在玉阳关待过的,这点寒意,和关外一比,压根不够看的。像孟秀这样,看到同伴戴上鹿皮护耳帽子和围脖,还取笑人家娇气。

    颜烈和颜宁虽然不怕冷,可颜栓和李嫂子看着天气,生怕他们冻着,硬是劝着他们都坐马车,不让他们在骑马了。算算路程,时间还比较宽裕,赶路速度也慢了下来。

    每日早起赶路,到下午天阴时就找地方住宿,姜汤是每天必备着了。

    从南州到荆楠码头,走的官道,驿站客栈都不少,住宿倒还方便。来时因为与赵大海和楚谟同行,沿途自有人安排打点,如今只有自己这一行人了,颜栓觉得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一路上,打点食宿,安排行程,处处精心,生怕哪里出了岔子,让两个小主人受委屈了。

    颜烈坐车无聊,拉着封平和他同坐闲聊。

    封平倒是很有先生样,坐马车闲着,就每日安排颜烈看书,有时还拿史上人物为例与他讲解世事人情,让颜烈叫苦不已。

    颜宁倒是很支持,有时也跑到他们马车上听封平讲古。

    李嫂子虽然觉得颜宁这样与外男同坐一车不合适,不过,架不住自家姑娘和公子一句“封大哥又不是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