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65部分

天赐良配-第65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圣上,您是知道草民和舍妹性子的。”

    这话出来,元帝也撑不住笑了,的确,颜烈和颜宁揍人倒是常事,陷害?那还真是新闻。这两人就没长这根筋吧?

    楚昭钰知道,父皇是信了颜烈的话了,相信他们两人不会陷害南安侯。

    其实,刚接到外祖父信时,他也纳闷,那么,这主意会不会是颜明德,甚至是太子出的?自己让人暗算颜宁,被他们发现了,他们就想杀了南安侯泄愤?

    若真是这样……再看颜明德那眼神,他觉得后背有冷汗渗出。

    元帝也不信是颜家兄妹陷害了南安侯,可陈侍郎的奏折里,也提到了颜家兄妹当日闯入南安侯府,才凑巧发现了南诏密探,“昭钰,你还怀疑是颜烈陷害你外祖父?”

    他转头,看着站在下首的四皇子楚昭钰,问道。

    “儿臣只是不信南安侯会与南诏密探勾结,倒不是怀疑颜烈陷害。”

    “那个密探,街上百姓都说,是以前一个南诏美人密探,举荐给南安侯的,在南安侯府下面的店铺做了好几年掌柜了。哦,那个女密探,前几年被当街处斩了。”颜烈又给南安侯飞了几刀。

    “这事,朕也知道了。”元帝拍着那奏折,点头道,“南安侯身为侯爵,不思谨言慎行、报效朝廷,理应重罚。不过,刘妃有孕,不宜受刺激,朕也想为幼子积福,就先将南安侯降为伯爵,革除世袭吧。昭钰,你看这处罚如何?”

    他不问别人,单问楚昭钰。自然是知道南安侯为自己犯不上违法,若真勾结了南诏,那必定跟自己这第四子有关。

    若是深查下去,他担心最后会是楚昭钰勾结南诏,那到时,难道要自己杀子吗?

    虎毒尚且不食子,元帝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下不了这手。

    何况,刘妃又怀上身孕,在后宫苦苦请求,太医说都动了胎气。

    元帝只好做一次糊涂人,对南安侯之事,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楚昭钰看到元帝那幽深的目光,自然知道自己这父皇心中的怀疑,的确,若南安侯坐实通敌之罪,无论谁,都会怀疑是和自己有关啊。

    他连忙点头道:“父皇英明,自有圣断。儿臣听父皇的。不过,颜烈擅闯侯爵府,藐视朝廷命官,应该严惩。”

    这种时候,退缩也不能退的太多,他越是一副理直气壮要为外祖讨个说法的样子,越能说明他问心无愧。(。)

127章 杨中丞妙招() 
♂,

    “四弟,要不是颜烈去了一趟侯府,那南诏密探也不会被发现。说起来颜烈还应该是有功呢。”楚昭业说道。

    南安侯降爵,只是听起来罚的重,却没伤什么筋骨。真要按通敌罪论处,就算满门抄斩也不为过。

    看来,父皇心里,对自己这几个儿子都还在观望,所以,舍不得打压哪一个啊。

    既然父皇要做个慈父,那他们这几个儿子,也只能到此为止,不再多提了。

    楚昭恒和楚昭晖自然也看出元帝的意思,南安侯府发现南诏密探一事,就到此为止了,也不再多话。

    楚昭恒是因为其中还牵扯到颜烈和颜宁,这可是他的表弟表妹,多说显得他公报私仇。

    楚昭晖是没把楚昭钰放眼里,这个四弟,在他心里,离皇位不说差个十万八千里,那也是比自己差了一大截,南安侯更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是南安侯还是南安伯,压根没差别。

    “三哥,若照这么说,以后都可以仗着勇武擅闯朝廷命官府邸了?太子殿下,您说呢?”楚昭钰听到楚昭业的话,不服气的辩驳,又直接问站在上首的楚昭恒。

    楚昭恒说道:“颜烈是不是擅闯侯府,我们在这说也不算。不过,若他真的擅闯侯府了,那自然是有错的,但他发现南诏密探又是有大功的。父皇,儿臣觉得,不如就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杨宏文,你看呢?”元帝不置可否,转向右边问道。

    右边,站着几个尚书,杨宏文这个御史中丞也赫然在列。

    颜烈刚才就看到杨宏文了,一看到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就暗暗头痛。现在听到元帝问他意见,头更痛了。

    果然……

    “圣上,臣认为无心之功不为功,所以,颜烈就算有功也不当赏!至于说擅闯,臣看南安侯和颜烈的说辞,也无法判断两人何人的话可信。”

    这话,看过南州来的奏折的几人,都是点头认可。

    毕竟陈侍郎的奏折里提到,他查访过当日亲见的百姓,都说没看到颜二公子闯门。又暗示颜烈有功,幸好他们在侯府发现了南诏密探云云。

    颜烈听了,暗自欣喜,今天这杨二本,是打算大发慈悲,放自己一马了?

    哪知道杨宏文看了他一眼,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就算颜烈此次未曾擅闯,但是防患于未然还是可行的。圣上若是先赐他法典一部,让他细细研读。臣相信,有了御赐法典,颜烈必能成为知法守礼之人。”

    颜烈一听杨二本这建议,苦了脸,法典啊!

    《大楚法典》开国时沿用前朝法典,经过太祖那代召集名儒和刑官一一推论,重新编撰誊写,如今一共二十卷,堆起来厚厚一摞,可是能砸死人的。

    大家一听杨宏文这建议,倒是新奇,关键,不偏不倚,也不能说错啊。

    颜烈一听,苦着脸叫道:“圣上,草民真的冤枉啊!南安侯府的门房可以作证,草民真的是让他们去禀告过的啊。”

    楚昭钰哼了一声,“难道南安侯冤枉你了?他说被你当街殴打,闯入府邸,侯府体面荡然无存。”

    “四殿下,您不能因为那是您外祖父,就逼草民认下这错啊。他说草民殴打他,草民还说他殴打我呢。要不,让南安侯爷进京,让太医验验伤?”

    这……这简直是无赖啊,楚昭钰气得仰倒。等刘唤进京来,那伤还能验出来吗?就算打断的是骨头,估计都要长好一半了吧?

    颜烈看他不做声了,又对元帝求道,“圣上,草民真的冤枉啊,好歹我还抓到个南诏密探,这要在两军阵前,抓到密探可是一等功啊,您看那法典……”

    元帝听了他和楚昭钰两人的话,已是笑着摇头,如今再听他这话,笑了,对颜明德说:“明德啊,我记得阿煦当年可是文武全才,你可不能让阿烈荒废了。”

    皇后颜明心是颜煦和颜烈的亲姑姑,论起亲戚来,元帝是他们的姑父。所以,元帝有时也跟着皇后叫颜家几个孩子的小名。

    不过颜煦也好颜烈也罢,在元帝面前一向谨守君臣之礼,只称圣上,倒是颜宁,偶尔会叫元帝皇姑父。

    颜明德躬身道,“是臣教子无方,待回府去,一定督促他好好读书。”

    就冲着抓密探的功劳,颜烈就算真闯了南安侯府,也没法重罚。所以,元帝乐得听从杨宏文的建议:“杨宏文这建议好,朕准了!颜烈,朕赐你大楚法典一部,相信好好研读后,一定能成为知法守法之人。”

    “是!草民谢过圣上,一定不负圣上厚望,回府好好研读。”颜烈不敢放肆,只能领旨谢恩。可脸上那苦意,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早听说颜大将军的次子不喜读书,果然如此啊。

    “今日就议到这里吧,你们都下去吧。”元帝看看议的也差不多了,让大家退下。

    看颜烈转身要走,他倒想起一事,“明德,阿烈今年十五了吧?明年你打算让他去玉阳关?”

    颜家的男孩子,从小等于是在战场上长大的,到了十五岁,肯定是要到军中历练的。

    听到是问颜烈这事,这也算是颜家家事了,几个尚书大臣纷纷告退了。

    其他人走后,颜明德回到:“回圣上,打算过完年,开春就送他去玉阳关,跟他哥哥一起历练历练去。”

    楚昭业插嘴说:“颜烈还年轻,大将军真是忍心啊。何不让他在禁卫军中历练历练,再到边关呢?”

    禁卫军是天子亲卫,也算天子近臣了。

    楚昭业这提议,听起来倒是好意。

    楚昭晖觉得他是向颜家示好,忍不住嗤笑一声,“三弟,你为颜烈考虑的还真周到。”

    楚昭钰也觉得他是示好,暗自可惜,怎么就没把颜宁杀死呢?若是她死了,楚昭业再示好,也没有指望了啊。

    颜明德回禀道,“多谢三殿下好意。只是犬子无状,还是让他去边关吃点苦头,或许能长进些。”

    元帝不置可否的笑笑。(。)

128章 有赏有罚() 
♂,

    看到元帝未再说话,颜明德拉着颜烈告退,几个皇子也跟着告退离开,各自去办差了。

    如今,太子楚昭恒跟着自己学习朝政,楚昭晖在兵部,楚昭业在户部,楚昭钰在工部,各自学习办差。

    走出勤政阁,颜明德走在前面,颜烈跟在父亲边上,老实的低头,显然在听他父亲训斥。

    元帝失笑地摇了摇头,撇开颜烈颜家人的身份不谈,他倒是挺喜欢他的赤子之心的。

    他的目光又转向自己那几个儿子们的背影,几人离开勤政阁后,各自有礼的告辞分开,分道而行。

    兄友弟恭?对皇家子弟来说,那只是个美梦而已。

    自己渐渐老了,儿子们却已经成年了。

    现在,都离宫建府,忙着办差建功立业,或许,还忙着收拢朝中势力?元帝自然知道,他的儿子们虎视眈眈,都盯着自己身下这把椅子呢。

    太子楚昭恒身后有颜家,三皇子楚昭业身后有林家,楚昭晖和楚昭钰背后的势力单薄了点,但是也会不甘心罢手。

    他自己是怎么登上皇位的,还记忆犹新,自己的儿子们,也要开始厮杀了吧?

    接到南州的奏折后,他也曾怀疑,是不是一向胆小的秦绍祖,也站队了?

    楚昭恒这个太子声望渐起,其他几个皇子们不甘心。太子趁着颜烈南下的机会,收拾一个无关轻重的南安侯,给楚昭钰一个下马威。顺便,也警告其他皇子不要觊觎太子之位?

    只是,若不是太子安排的,那……南安侯府的南诏人,是真如南安侯自辩的,糊涂的任用了,还是他是明知故犯、故意包庇呢?

    现在,看颜烈那样子,他想这可能真是凑巧了。

    颜烈和颜宁,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那性子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再说,那个南诏密探在南州隐匿多年,秦绍祖若知道,早就抓了,哪可能等颜烈和颜宁到了再下手?量秦绍祖还没这个胆子。

    刘莹和颜宁闹的两出,也瞒不过人。南安侯那女儿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哪知道颜烈和颜宁在京城都没多少人敢惹啊。

    颜宁本就是不肯吃亏的性子,颜烈一看到宝贝妹妹被欺负,当年连楚昭晖都敢揍,脾气上来,哪管南安侯是什么侯爷啊!

    康保看元帝心情很好,换上一杯茶水后,凑趣地问道,“圣上,奴才等下就给颜二公子把《大楚法典》送去?”

    “恩,越早送过去越好。”元帝想到颜烈那张苦着的脸,难得有点恶作剧的心情,“就说朕说的,让他好好看书,下次朕还要考他呢。”

    “哎呦,那颜二公子非愁白头发不可。估计他下次再也不敢鲁莽了。”康保夸张的叫道。

    他是元帝身边伺候的老人了,当年元帝还是皇子时,就已经跟在身边了,所以也敢和元帝闲聊几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下次要是再有人挑衅,他还会照打不误。颜烈啊,就是匹野马,还护短。颜宁那不肯吃亏的莽撞性子,一半是颜明德宠的,还有一半,就是她这两个哥哥宠出来的。”

    “什么都瞒不过圣上的眼睛,南安侯,哦,不,南安伯,现在可能后悔死了。”

    “哼!这么多年,他们在南州坐井观天,镇南王府又没人主事,南州就属他南安侯爵位高。以为天大地大,他南安侯府最大呢,刘唤不成材啊。”

    说起颜宁,元帝想起陈侍郎奏折所提到的,在迎接南诏使臣的接风宴上,琼玉公主对大楚的诰命们无礼,还是颜宁绑了那女官,大大的杀了南诏人的威风。

    当时陈侍郎以为是秦绍祖夫人王氏下令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颜宁下的手,奏折里连着一起提了。

    元帝觉得,颜烈也好,颜宁也好,在小事上胡闹,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明白的,就是性子野了点。

    拍了拍有关南安侯的那份奏折,陈侍郎还提到南安侯女儿刘莹结交琼玉公主,肆意逢迎,有失体统。

    他轻蔑一笑,“刘唤自己不成材,也不知好好教教子女。”

    元帝说这话时,没想过刘妃也是南安侯的女儿,

    康保可不敢忘记,所以,这话他可不敢乱接了,只笑着说:“圣上英明,有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