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66部分

天赐良配-第66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轻蔑一笑,“刘唤自己不成材,也不知好好教教子女。”

    元帝说这话时,没想过刘妃也是南安侯的女儿,

    康保可不敢忘记,所以,这话他可不敢乱接了,只笑着说:“圣上英明,有了这次教诲,南安伯肯定受教了。”

    元帝点了点头,想到颜宁在南州长了大楚威风,问道:“你去传颜烈时,颜宁还在皇后那吗?”

    “在呢,今儿颜姑娘进宫请安,听说带了不少南州的土产给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长久没见,肯定想念得紧。”

    元帝当然知道,皇后对娘家的这侄女是很疼爱的,“你去,把前几日进贡来的那把玉剑给颜宁送去,就说她在南州做的好,这是朕这个姑父送她玩的。还有,她也不小了,像南安侯那个女儿的事,就该少搭理。玉器和石器碰,碰赢了不算有面子,万一有个损伤,不是平白伤了玉质?”

    “是,奴才这就送过去,皇后娘娘见了,也一定高兴。”康保奉承的说道,叫过一个小太监在边上伺候,自己躬身行礼,下去送东西了。

    元帝这话要是传出去,刘莹可就不用做人了,颜宁既然是金玉之质,那刘莹不就是瓦砾石块了?

    元帝点点头,又拿起一本奏折看起来。

    颜宁在颜皇后那里,收到了元帝的赏赐。

    她当着康保的面,打开匣子,拿起那把玉剑。

    那剑大概半尺多长,两指宽度,玉质温润细腻,显然是把玩之物,她嘟了嘟嘴,“皇姑父要赏我宝剑,也不给我一把削铁如泥的,这把玉剑,只能摆着看看。”

    颜皇后看她失望的样子,笑着说,“女孩子家,你多少也文静点。你喜欢好剑,回头让恒儿去给你找几把。”

    康保笑着说,“圣上知道姑娘在南州的事了,说姑娘虽然年幼,大是大非上很明白,圣上很高兴呢。还特意交代奴才,说姑娘好比这玉剑,不要没事去和石器碰。”

    颜皇后也听颜宁说了琼玉公主的事和刘莹的事,知道元帝是褒奖颜宁,顺便安抚她不要和刘莹一般见识。(。)

129章 扇坠礼物() 
♂,

    颜宁听了颜皇后和康保的话,点头称是,没想到元帝居然要赏自己,看来陈侍郎为自己说了不少好话啊。

    心里想着,她嘴上一副庆幸的口气,“我还以为绑了那南诏女官,回来皇姑父要罚我呢。早知道有赏,我把那人揍几顿。”

    “我的好姑娘,这种事哪要您动手呢,揍人这种事,您吩咐下面奴才去做就是了。”康保笑着叫道。

    几人说了几句闲话,颜宁又从堆在颜皇后桌上的一堆盒子里,拿出几盒,“康公公,这两盒我二哥和我特意带回来孝敬皇姑父的。”又拿了一个稍小的盒子,“这盒,是给康公公您的礼物。”

    “奴才也有啊?谢谢姑娘记挂着奴才。”

    康保没想到颜宁还送自己东西。这颜姑娘虽然没架子,但是也不通世故,给奴才送礼的事,好像自己这儿是头一份?

    他身为御前总管,当然不缺人送礼,但是,当着皇后娘娘的面,说有一盒是特意送他的礼。这份脸面,就难得了。

    颜皇后本就是个仁厚的人,压根不会多想。

    其实康保的身份,在这宫里,差一点的主子,还不如他这奴才威风呢。

    所以,对于颜宁特意带的礼物,他只是受宠若惊,但对礼的轻重,其实并没看在眼里。

    康保两个小太监捧着几个盒子,笑眯眯地走了。

    颜宁看看天色近午,告辞离去了。

    颜皇后如今管着宫务,也没以前闲了,嘱咐颜宁没事多进宫来请安,就让人送她离宫。

    回到家中,听说杨宏文提议,元帝赐了颜烈一部《大楚法典》,忍不住笑的打跌。

    秦氏看她笑的,嗔怪地问:“是不是你又撺掇你二哥闯下的祸?”

    “母亲就冤枉我,怎么是我撺掇的?”颜宁不服气地说,“二哥拿了这赏赐,可以闭门读书,将来进大理寺去做个推官算了。”

    “什么推官?我要是做了推官,就把你嫁到蛮夷去,眼不见为净。”颜烈听到她幸灾乐祸的话,叫了起来。

    “哼!嫁哪里,父亲母亲会管的,你说了才不算呢。”颜宁撇了撇嘴。

    每次她这动作一出来,颜烈就被她气的火冒三丈。

    他们正在家中花园的暖阁上,一时绕着暖阁一个追一个躲,王嬷嬷在后边一会儿叫着“二公子小心”,一会儿叫着“姑娘别绊着”,秦氏也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满屋子丫鬟婆子不知该站哪儿才不会被波及。

    兄妹两人正吵着,颜明德引着楚昭恒走进暖阁,大声咳嗽了一下,两人才停了下来。

    太子楚昭恒进到暖阁,一屋子的丫鬟婆子连忙行礼。

    “太子殿下来了!”秦氏也笑着站起,想要行君臣之礼。

    “舅母,这里又没有外人,何必客气。”楚昭恒连忙作势半扶,不让秦氏行下礼去。

    “太子哥哥,你终于来啦。”颜宁却是高兴的叫着,丢开颜烈,跑过来。

    “咳咳,像什么样子!还不给殿下行礼!”颜明德在边上提醒,“君臣之礼不可废,你要是在外面也这个样子,被人参个大不敬之罪怎么办?”

    颜宁吐吐舌头,“那大不了我也抱一部法典回家。”又转头向楚昭恒行了个福礼,“臣女见过太子殿下。”

    一屋子人看她那福礼,都是摇头失笑,秦氏恨恨地数落,“明儿我就进宫,请皇后娘娘赐个管教嬷嬷来,好好教导一下你的礼仪。”

    这话每次颜宁行礼不好时,秦氏就要说一遍,这么多年也没见来过一个管教嬷嬷,颜宁早不当回事了。

    “太子殿下,要不就在此处看诊吧?”几人不再说笑了,颜明德正色问道。

    秦氏看楚昭恒点头了,转头叫过王嬷嬷,让她亲自去请孙神医,自己带着其他丫鬟退下了。她临行前犹豫了一下,看颜宁正兴致勃勃的拉着她父亲和太子,说她上午得到赏赐的事,也就不再叫她离开了。

    颜宁说到南州的事,就想起自己在珍宝阁买的那块扇坠来,转头吩咐,“绿衣,你快去把我在南州买的扇坠拿过来,就放在红色盒子里的那块。”

    绿衣一向是管颜宁大大小小物件的,自然知道是哪块,连忙去取了来。

    颜宁拿着那红盒子,递给楚昭恒:“太子哥哥,我特意帮你挑的礼物哦。你看这扇坠,上面这花纹,特像荆河风景。这次去南州,我可见识到荆河楠江是什么样的了。等你身子好了,可以去玩,风景很好呢。”

    楚昭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白底墨纹的玉扇坠,玉质普通,但是花纹的确像颜宁说的,就像一副水墨山水画,高兴的收起来,“等回去我就换上。”

    “大冬天的送扇坠,你傻啊。”颜烈鄙视了一句。

    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颜明德瞪了眼睛,“你闭嘴!太子面前像什么样子!光看你说嘴,怎么没见你带点礼物回来?”

    楚昭恒做和事佬,“这个好看,夏天做扇坠,冬天我让人打上璎珞,又可以做玉佩,都能用。”

    颜烈听到颜明德的话,要不是打不过,真想跟自己老子干一架啊。难道他和颜宁一起带回来的那几车东西,都没他什么事了?

    再听楚昭恒这么说,无话可说了,看着颜宁得意样干瞪眼。

    幸好王嬷嬷这时带着孙神医到了,在暖阁门口禀告道:“老爷,孙神医到了。”

    “好,快请进来。”

    孙神医穿着一身厚实的棉袄,外面又披了一件大毛披风,头上还带着护耳棉袄,整个像个圆球,鼻子还冻得红红的,一走进暖阁,被炭火暖风一熏,连打了几个喷嚏。

    有外人在,有颜明德在这里,颜烈和颜宁都不敢坐着了,站到了颜明德身后。楚昭恒坐到客座上座。

    颜明德请孙神医坐下,知道他久在南边,一定不惯北边的严寒,连忙要吩咐人再加炭盆。

    “不用了,不用了,炭火熏多了也不好。”孙神医连连摆手。

    颜明德才作罢了,指着楚昭恒说道,“神医,这是我外甥,自小有寒疾,想麻烦神医给调理一二。”(。)

130章 太子仁心() 
♂,

    孙神医进门时,就看到一个年轻人一身银色锦袍,腰缠玉带,头上一支白玉发簪。

    他坐在客座上首,脸上带着平和微笑,一看就是气度不凡。

    做医生的,望闻问切惯了,都有一双利眼。

    楚昭恒虽然未穿宫中服饰,但是那一身锦缎就非凡品,再加上进京之前,楚谟早告知他,颜家请他进京,就是为了给太子楚昭恒看诊寒疾的。

    所以,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必是当今太子楚昭恒了,这太子爷听说也病了多年,看精神倒还好。尤其是脸上神色淡然平和,显然是心胸开阔之人。

    既然颜明德不说明楚昭恒的身份,孙神医也不说破,“待老夫先把把脉,这位公子,请把手伸出来。”

    楚昭恒伸出右手,孙神医把脉片刻,却是咦了一声,“请换左手。”

    待他把完左手脉搏,眼神惊疑不定的看了楚昭恒半晌。

    “神医,可是小可的病有何不妥?”楚昭恒笑着问道。

    “这位公子,你的寒疾深入脏腑,要排出得费些功夫,但要康复还是不难的。只是……”孙神医沉吟片刻,说道,“只是,我看你好像有中毒迹象,不知能否放点血,让我拿回去细细研究一下?”

    中毒?

    屋中已没有其他人,颜明德、颜烈和颜宁听说要放血验毒,都是脸色凝重。

    楚昭恒点点头,“自然可以。”他眼神示意颜烈。

    颜烈让王嬷嬷去准备一把干净的匕首,又备好金疮药、杯子等物,拿了进来。

    孙神医毫不手软,拿起匕首在楚昭恒胳膊上划了一刀,在空杯子里放了半盅血,看看王嬷嬷拿来的金疮药。很嫌弃的放在一边,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一个药瓶,给楚昭恒的伤口上倒了一些。

    他的药止血效果倒真不错,须臾之间,伤口的血就止住了。

    他看了楚昭恒半晌,笑道,“这位公子还真放心,万一老朽这药里有毒呢?”

    他既然猜到楚昭恒就是当今太子了,自然知道皇家之人戒备心重,为了皇位,亲兄弟之间刀兵相见都是常事,暗杀下毒更是不计其数。也许楚昭恒这毒就是他哪个兄弟下的手呢!

    这样的人,自己初次相见,居然就敢用自己的药,倒是好胆量。

    “神医不是说小可已经可能中毒了吗?既然已经有毒了,就算您药里有毒,也不差多一种。”楚昭恒也说笑道。

    他看看自己伤口,赞叹的说道,“神医这药止血有奇效,为何不多配点?要是边关将士能作为军中常备之药,大楚将士或许能少不少阵亡之人。”

    的确,战场之上阵亡的将士,尤其是士兵,很多不是因为伤势过重,而是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军中的金疮药,止血没有这样快,伤口过大时,就算撒一把上去,可能血还是止不住。

    颜家三人都是在玉阳关战场看过,就算年纪小点的颜宁,也看到过士兵失血过多,血竭而死的事。

    孙神医听到楚昭恒的话,肃然起敬,“公子是个悲悯之人!不是老朽吝啬这药方,只是这方子里有些配药过于贵重,不是日常常备可用的。”

    “孙神医,”楚昭恒站起,长揖一拜,“神医医术过人,不知能否拜托您一事?”

    “公子的病不用担心,这毒待老朽……”

    “不是为了小可的病。”楚昭恒正色道,“小可小拜托神医,改进军中金疮药的配方,增强止血疗效,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若是能成,那就是我大楚将士之福了。”楚昭恒抱拳郑重拜托。

    孙神医一愣,没想到楚昭恒听说自己寒疾可治没有狂喜,听说自己中毒没有忧心,反而心心念念边关将士,也站起来郑重应道:“老朽必当效力!”

    “如此就拜托孙神医了。”楚昭恒听了,高兴的说道。

    颜明德听到楚昭恒的拜托,暗暗点头,太子有此仁心,是边关将士之福啊。

    但是想到楚昭恒除了寒疾沉珂,竟然还可能中毒了,那心又重重提起,“孙神医,我外甥身上的毒,您看……”

    “这毒少见,老朽还不能确认,得拿这些血回去看看才知道。不过公子所中之毒不深,老朽斗胆猜测,应该是下毒之人不是公子贴身伺候的,只能伺机下毒,毒量无法把握,所以公子还能活动如常啊。”

    孙神医这话,其实有些僭越了,毕竟他一个大夫,猜测下毒人身份总是不妥的。只是听了刚才楚昭恒的话,这样的太子登基,才是百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