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73部分

天赐良配-第73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帝看到楚昭恒,又对颜皇后说:“太子是老大,太子妃的人选,你可得上心,挑个好的。”

    “父皇,儿臣还不急,等儿臣身子好了,再说吧。”楚昭恒连忙说道。

    “你也不小了,该娶妻了。朕去看折子,等下你去传旨礼部,选秀的事也该准备起来,我皇家明年可要挑儿媳妇了。”

    元帝今日这一晕,想起至今还没个皇孙承欢膝下,四个成年皇子都还没正妃,有些急了。

    楚昭恒答应了,将元帝送到勤政阁,自己到礼部去,找他们商量如何拟旨和明年的选秀章程。(。)

143章 几家欢喜() 
♂,

    随着元帝让礼部所拟的圣旨颁布,各地都忙碌起来。

    有些是忙着不参选,有些自然就忙着准备参选了。

    普通人家,对皇子正妃是不指望了,但是皇子侧妃、妾室等等,都还有机会啊。

    这其中,最尴尬、最难受的应该是济安伯嫡女刘琴了。

    她也是名动京城的才女,几番闺阁聚会拔过头筹,济安伯堂堂伯爵,家世也不差。

    有才有貌有家世,她也曾想过做哪个皇子正妃的。现在,选皇子妃的圣旨颁下了,她却是名分已定,做了三皇子侧妃。

    而且,她父亲早先觐见元帝时,还提议让她尽早嫁入三皇子府。

    做为侧妃来说,自然是早入府才好,这样,三皇子府没有女主人时,内院就是她这个侧妃做主,当家侧妃和不当家侧妃,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皇子正妃要选了,若是正妃婚期早,可能明年就入府了,到时,她在三皇子府也是根基未稳,名分又差了一头,若正妃还是不容人的,那日子就难过了。

    为了这,她私底下委屈地和母亲哭了好几次,济安伯夫人也是心疼,母女俩怨怪起济安伯来。

    “唉……我难道愿意女儿受这种委屈吗?我难道不想琴儿做正室吗?但是……”济安伯也有无奈啊,济安伯府也是一大家子,但是没什么出息,银钱上难免短缺。南安侯在南边边境的生意,他也参了一股,这事,三皇子已经知道了。

    若是不投入三皇子门下,这事万一抖落出来,元帝可不嫌国库钱多。济安伯府听着是伯爵爵位,但是除了军中故旧,没什么实权,朝中又没同气连枝的,或许就成了第二个封家。

    所以,当林文裕拿着南安侯府发现南诏密探的消息来找他时,他已别无选择。本来他还想,楚昭业若看重自己在军中还有些故旧,颜家又已铁了心保太子,或许能让女儿做他的正妃,可这念头被掐灭了。

    如今,济安伯一家只希望,三皇子正妃,要能容人,家世最好也和自己差不多的才好,最好,三皇子能成事。

    还有指望楚昭业能成事的,当然就是林家了,原本有颜宁挡着,林意柔认命想做表哥的侧妃了。如今颜宁不可能嫁给表哥,那她岂不是有机会做正妃了?

    刘琴的婚期被定为年前,虽然林妃被禁足了,可元帝已经说过三皇子纳侧妃之事,由颜皇后决定。所以,林妃的禁足,并未影响什么。

    腊月二十七,刘琴过门的日子。

    到底是皇家的第一个媳妇,虽然是侧妃,颜皇后还是让人预先送了聘礼入府,迎亲当日,又允许刘琴穿着桃红嫁衣出嫁。

    送嫁就只能从简了,济安伯府的嫁妆却也不少,满满当当二十四抬,一路也是吹吹打打。

    颜宁站在送亲要经过的一家酒楼的楼上雅座,听着外面唢呐声过街,沿街看热闹的百姓也不少。只是,没有新郎迎亲,没有漫天喜钱撒下的热闹,这唢呐声,总是有些单薄。

    她倒是真心为刘琴可惜了一下,原本,自己重生后,李锦娘和刘琴是最先与自己交好的。以后,刘琴就是楚昭业的人了。

    她的身后,站着虹霓和绿衣,还有一个丫鬟,却是林意柔的贴身丫鬟——如意。

    “颜姑娘,奴婢……奴婢不能出来太久的。”如意有些焦躁又有些不安的轻声说道。

    颜宁抬头,慢慢打量着如意,还是以前的老样子,但现在站在自己面前,她可没有那种轻慢之情了。

    “如意,你家姑娘是不是想做三皇子正妃了?”

    “这……这事,奴婢不知道啊。”

    “恩,那你去帮我打听一下吧。”颜宁说着,端起茶,慢慢抿了一口。

    如意却是脸色惨白了。

    她是林家的家生子。她爹,做了林府一家店铺的掌柜,她做了林府嫡女的贴身大丫鬟。

    一家人,在府中也算有头有脸了。

    没想到,她爹竟然迷上赌钱,输红了眼,竟然拿了店铺的钱出来翻本。结果,自然是越输越多。

    更没想到的事,最后,这些欠条、抵押字据,最后,都落在了颜宁手中。

    当前几日,她爹回到府中,求她救命时,她才知道这些事。

    偷了主家的银子,还欠下了上万两的债,这事要是暴露出来,她们一家就被她爹害死了。若是将他们一家发卖出去,她这样的姿色,最后,就可能落到不堪境地。

    所以,她不敢怠慢,今日趁着林意柔让她出门来看看刘琴送亲的热闹,与颜宁见面。

    她还想做个忠心的奴婢,心里对颜宁又有着轻视,自然不肯轻易就范。

    颜宁也不多说,放下茶碗,看着如意藏不住的不安,轻声说:“如意,林意柔对你很好,难怪你要做个忠心护主的奴才了。就是不知道,若林尚书知道你爹做的事,要处置你们一家时,林意柔会不会护你了。到时,我要是让债主说钱不要了,拿你们一家抵债,你说林尚书会答应吗?”

    自己一家要是落到颜宁手中,那,肯定是生死不如了。

    如意不敢再冒险,“颜姑娘,您也知道,我家姑娘不会什么话都跟奴婢说的。只是,听到刘姑娘做侧妃后,她是很高兴的。林妃娘娘被禁足前,还特意让老夫人和夫人进宫去探话过,林妃娘娘也说只要三殿下答应,她是很想让我家姑娘做她的儿媳妇的。”

    “恩,好吧。今日没什么事了,等有事时,我再找你吧。”

    “颜姑娘,我爹他欠下的债……”

    “这些欠条我会先收着的,我不拿出来,你爹不就没事了吗?”颜宁并不急着要如意做什么。

    如意咬了咬嘴唇,无法可想,她不知道颜宁知道这消息,到底有什么用意,也不知道以后颜宁会让自己做什么。

    “你这么机灵,放心吧。我难道还会害你家姑娘吗?我只会让她心想事成而已。好了,你走吧,有什么你觉得我会感兴趣的消息,记得送信过来。虹霓,送如意出去吧。”

    “是。”虹霓应声,笑着对如意说,“如意姐姐,我送你下楼吧。这里人多嘴杂,你可得快点走哦。”

    如意只得行了礼,跟着虹霓离开这间雅座。(。)

144章 除夕宫宴() 
♂,

    刘琴过门三两日,就是除夕了。

    按照大楚规矩,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君臣同庆,宫中欢宴。

    元帝带着一干臣子欢宴,颜皇后带着内外命妇们摆酒。

    为了更热闹些,颜皇后提议,今年让各位命妇们带着家中嫡女赴宴。

    往年席间,皇子们会来向皇后娘娘敬酒的。

    所以,大家猜想,这应该是颜皇后想让皇子们和他们的母妃,有机会见见各家的千金,为明年选皇子妃筹谋着,都赞皇后娘娘想得周到。

    有想得多些的,自然也会想太子今年十七,太子妃未定,后院空虚。

    过了新年,太子就要迁入东宫了,莫非皇后娘娘想选儿媳妇?

    不论是何原因,有意与皇家结亲的人家,都是将女儿盛装打扮,带入宫去。

    秦氏本不欲带颜宁进宫的,可是今年,颜明德要进宫,颜烈到御林军后除夕轮到当值了,自己又要进宫,颜宁一人守岁岂不冷清?

    加上颜宁软磨硬泡要跟着进宫赴宴,秦氏只好带着她了。

    到了宫宴这日,早上居然纷纷扬扬下起雪来。元帝怕大雪影响行走,还下令京都百姓扫雪者有赏。

    各家官员在家吃了团圆饭,到了申时,女眷们都坐上马车,由自家老爷儿子们护送着,一起往宫中行去。

    此时,雪已经停了,街道上也没雪了,一时之间车水马龙,百姓家中爆竹声声,倒是热闹。

    按照规矩,众人递牌子进宫后,先被带到凤禧宫皇后娘娘处请安。若家中有女儿在宫里的,这日也能得到探望的机会。待到申时末,晚宴一干事项准备好了,宫中的內侍们就引大家入席。

    秦氏和颜宁到宫门外下了马车,颜明德往前殿去了,秦氏母女俩跟着宫中內侍进了宫门。

    皇后宫中的惠萍姑姑已经在内宫门那等着了,说颜皇后特地吩咐为秦氏和颜宁准备软轿。

    秦氏和颜宁都觉得这样太招人瞩目,连忙推辞。

    惠萍连忙说:“皇后娘娘看今日大雪,怕大家湿了衣裙,大长公主、安国公夫人她们都是坐着软轿入宫的。”

    颜皇后这次想得倒是周到,怕只有自家嫂子和侄女坐轿落人口实,索性先到的那几家都赐了轿子。

    颜宁听到是这样,就让秦氏坐软轿,自己还是跟在轿子后走着。

    惠萍看她执意如此,也就不再勉强了。

    到了凤禧宫时,有几家已经先到了,如安国公夫人带着李锦娘、世安侯带着两个女儿、武德将军家周老夫人和将军夫人等人,正在凤禧宫中,陪着颜皇后闲谈。

    秦氏携着颜宁进入正殿,请安行礼,又告罪说来迟了。

    颜皇后自然不会怪罪,给秦氏赐坐,又叫过颜宁到身边去说话。

    颜宁看到,颜皇后身边,站着一个穿着绯红宫裙、满面含春的女子,仔细一看,原来是刘琴。

    皇子侧妃原本是轮不到来皇后娘娘身边立规矩伺候的,但如今没其他皇子正妃,刘琴作为儿媳妇,就侍立在皇后身边了。

    看刘琴的神色,看来与楚昭业琴瑟和谐,娇羞的新妇模样,引人瞩目。

    李锦娘原本与刘琴还算交好,如今身份有别,也不能交谈,看到颜宁在自己对面坐下,友好地一笑。

    颜宁看到周围神色,此时若是到姑母身边去,岂不引人遐想?她在颜皇后这里本就熟悉,也不拘束,走到颜皇后身边行礼后,轻声说:“姑母,您和夫人们说话,我去找别家姐姐们聊聊哦。”

    颜皇后自然应允,颜宁走过去与李锦娘攀谈了几句。

    周夫人笑着说:“皇后娘娘允许各家千金们来赴宫宴,是莫大的恩典。就是苦了我们这些没女儿的,只好眼热看着人家母女热闹了。”

    周夫人只养了周玉昆、周玉仑两个儿子。

    颜家和周家是世交,颜皇后未嫁时,与周夫人也相熟,听她这话,笑着说:“宁儿,周夫人眼热了,你快去给她上点眼药清清火。”

    颜宁站起来,走到周夫人面前,凑趣说:“伯母,您别愁,您要担心初一的攒头红包没人要,我后日一早就来。”

    大楚风俗,年初一早上,家有女儿的早起给长辈拜年,要早起去帮母亲攒头伺候梳洗,意味孝道要从头做起。

    而母亲在梳洗好后,得给女儿一个压岁红包,俗称为攒头红包。

    颜宁这一说,秦氏点头赞同:“说得很是。”

    周老夫人也凑趣,嗔怪周夫人:“让你多嘴,后日等着给出一个大红包去。”

    “母亲别心疼,明儿我从私房里给。”周夫人笑着拉过颜宁,凑趣玩笑道。

    一时,满室笑语。

    不过其他夫人们不像秦氏、周夫人,敢在皇后娘娘面前放肆,也只凑个趣,笑着说起女儿比起儿子细致贴心的好处。

    一会儿,宫中以柳贵妃为首的妃嫔们,也都到齐了。

    这种宴席,只有妃位以上才能列席。

    今年,林妃被禁足,刘妃小产还在休养,倒比往年还少了两个。

    柳贵妃如今只是协理宫务,手中权少了,楚昭晖与楚昭业相斗又吃了几次亏,倒把往年的高傲收敛几分。

    只是,刘琴上前请安时,柳贵妃看她那副娇柔样,就有些气不忿,抬眼看了看她的头饰,笑着说:“你是皇家第一个进门的侧妃,也该做好规矩,给后来的做个表率。皇后娘娘是个宽厚人,但是你头上这支金簪,可有点僭越了。”

    柳贵妃说着,又转头对自己的女官吩咐说:“去,把我梳妆盒里那支白玉簪拿过来。”

    刘琴头上戴了一支如意金簪。她也算是新妇,今夜又是除夕,戴着讨个如意吉祥的口才也不算大错。

    但是柳贵妃这样一说,等于讥讽她不知身份了。

    片刻后,侍女送上白玉簪,柳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