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86部分

天赐良配-第86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得殿下看重,是封平之幸。只是,看来封平没这福气。”

    “福气这种事,是要靠人为的,你看,今日不就见到了?早就想跟你叙叙话了。”楚昭业一点也没对封平的态度有什么不悦,还是慢条斯理地说着,好像,两人是多年的好友一般。

    “封平一个罪人,也从无福结识皇子殿下,不知今日三殿下,要和草民叙谈什么?”

    “封平,你想不想摆脱罪臣之后的名声?”楚昭业也不拐弯抹角,“你也有才能,就甘于埋没市井?我知道,颜宁肯定把你举荐给太子殿下了,只是,太子殿下会违背我父皇的旨意吗?你若进了我三皇子府,将来若有机会,你可以堂堂正正走入仕途。”

    楚昭业的声音,还是不急不缓,但他的话,却让封平一震,摆脱罪人之后,摆脱三代不许入仕的束缚,为封家翻案?

    这些,的确是他梦寐以求的。

    楚昭业看他不开口,笑了笑,又说道,“封平,你流落市井,世安侯退婚。如今,你喜欢秦家姑娘,可秦绍祖夫妇,未必看得上你吧?”

    他竟然知道南州的事?封平只觉得心中一紧,“殿下的消息好灵通啊。”

    “封平,男儿丈夫,生于世间,当快意恩仇,那才叫活得痛快,你要一辈子过现在这样的日子吗?不敢站在人前,时时受人白眼。”

    快意恩仇?

    不再受人白眼?

    楚昭业,的确是很能找人的弱点。

    像封平这样从高高在上的侯府公子,一朝跌落尘埃,受人欺辱,哪会心平气和?最想的,自然是有朝一日,翻身再起,将这些欺辱过自己的人踩于脚下。

    封平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三殿下,您所说的,自然是封平想的。只是,封平还想有家人,有朋友。出来久了,恐他们挂念,封平告辞了。”

    在他心里,颜府是他的第二个家了。

    颜明德豪爽,秦氏温和,颜烈鲁莽热情,颜宁善良直率,还有孟良、孟秀……想起颜家,他心里就会觉得有股暖意。

    封平说着,站起来,长身一礼,拉开雅间的门,走了出去。

    “殿下,就这么让他走了?”李贵有点不明白自家殿下的打算。

    下午听人说封平在街上,三皇子就带着李贵出门,请封平到醉花楼谈话。李贵本来以为收拢不成,殿下会下令杀了他,没想到就这么放他走了?

    “不放他走还能如何?难道当街把人带回府,或者当街杀人?”楚昭业看了李贵一眼。

    “是,奴才犯蠢了。”李贵迟疑片刻,又问道,“殿下,那流言之事……”

    “无妨,颜宁既然有应对的主意,且先看看他们如何做吧。”楚昭业冲李贵摆摆手,自己拿起酒杯,慢慢喝了一杯。他让人守在颜府外面,看着颜府的人进进出出。其中,封平的出门最可疑。他上街几次,到底是为颜宁办什么事呢?

    楚昭业直觉肯定,封平是为颜宁办事,而不是为颜明德办事的。

    封平走出醉花楼,刚好遇上颜府来找他的小厮。

    那小厮一看到封平,就把颜宁说的话说了一遍,“封先生,还好您出来了,不然小的只好到楼里找人了。”

    “好,回去吧。”封平笑着跟小厮回到颜府。

    走进书房,看到颜明德、颜宁都在,还有一个陌生的宫中太监,他想应该就是小厮提起的东宫总管明福了。

    他本想解释今日遇上楚昭业之事,现在,有外人在,他反而不好说了。

    “老爷,您找我有事?”封平只好先向颜明德行礼。

    “封先生,来,这是东宫明福总管,太子殿下请你到东宫一叙。”颜明德拉着封平,走到明福身前,说道。

    “明总管。”封平拱手行礼。

    明福连忙避开,“封先生客气了,奴才哪敢受您的礼。太子殿下等了多时,要不我们现在就去?”

    封平看颜明德和颜宁都微笑点头,也点点头,“多谢太子殿下看重,如此,我们走吧。”

    “封大哥,早去早回啊。”颜宁笑着嘱咐,“晚上二哥和我凑钱给你摆酒。”

    “呵呵,好!”封平知道颜宁是恭贺自己的意思,爽朗一笑,大步跟着明福离开。

    他背影挺直,忽然,很有少年意气飞扬之感。

    “这小子,其实到战场也不错,有股子气势。”颜明德笑着说。

    “父亲,封大哥可不会武,在沙场上,没有他施展的余地。到太子哥哥那里,他才能鹏程万里啊。”前世的封平,是一个很好的谋士,今世,颜宁相信他还是一个很好的谋士。

    “好吧,我闺女看人眼光准,我不说了。”颜明德争辩不过颜宁,往后一坐,“我们还是说说流言的事吧。”

    颜宁本想问问父亲对李锦娘和安国公府如何看,想想还是先算了,与颜明德商议停当后,叫了几个人来细细吩咐了。(。)

170章 突发天灾() 
♂,

    封平成了太子府的幕僚,这消息也就让世安侯觉得自己被打了个大耳光,其余世家并未注意。

    现在,最让大家关注的,还是京城的流言。

    流言,甚嚣尘上。

    由最初的太子乃真龙脱枷,到后来,就传成有百姓说,看到东宫上方有三龙飞过,有一条白龙掉下。

    再联想到太子殿下一直被民间传为病太子,有人觉得这是上天示警,寓意太子殿下肯定命不久矣。

    流言越穿越离谱,官府不得不派人辟谣,提出太子当日雨停日出,乃是天佑大楚的吉兆。

    如此反复几次,流言堪堪止住时,二月初六,金州传来急报,楠江中游的岷山山洪爆发,冲毁两岸良田。

    这份急报,是在初六晚间,送到京城户部的。

    户部今晚,刚好是赵易权当值,他思索片刻,抄录了一个副本,让人送去二皇子府。

    随后,让人去尚书府,将此事告知户部尚书魏公亭。

    魏公亭坐上户部尚书之位后,觉得自己头发都白了大半。

    都说当今天下太平,国富民强。只有他这个户部尚书知道,国库里常年空着大半,南边打仗要钱粮,北边打仗也要钱粮,可税收呢?元帝想要休养生息,只能轻徭薄赋,搞得如今国库越来越穷。

    各地的府库,也是十库九不满,亏空地厉害。

    他一听到天灾就头痛。

    说来他还算走运,做了近十年的户部尚书,居然没遇到过大灾。没想到,今年,好运到头了,居然山洪爆发了。

    楠江两岸,可是大楚的粮仓啊。现在正是开春准备春播之时,洪水一冲,一年的收成就没了。百姓们饿几天肚子还能忍,饿上一年?这,可是要引起民乱的事啊。

    此时,宫门已经落匙,他赶到户部衙门,拿着急报看了半日。

    “这事,你们怎么看?”魏公亭看着自己的两个副手侍郎,问道。

    两个侍郎都知道,这意思是,元帝知道后,肯定要赈灾,到时,该怎么赈灾?

    “大人,属下觉得,可以让金州先开府库赈灾。”户部的闵侍郎是前年刚从外放调上来的。

    “去年金州上缴存粮时,还拖欠了四百万两银子,粮库也不知还有不。”赵易权主管的是各地府库辆银收缴,这事他很清楚。

    “那怎么办?此次山洪,淹了上万亩良田,还不算周围小灾。”

    “前几日听工部的人说,楠江两岸堤坝都多年未修了,若是再江水溃堤,那楠江两岸可就毁了。”闵侍郎说的,魏公亭和赵易权也知道。户部没钱粮,工部想修堤坝自然也不行。

    “这样吧,你们两先拟个章程,就说从益州、金州府库调钱粮赈灾。”魏公亭最后拍板道,“明日早朝时,再将此事上报吧。”

    “尚书大人,此事,您看,要不要告诉四殿下一声?”四皇子楚昭钰,如今领着户部的差使。

    “恩,闵侍郎提醒的是。这样吧,你亲自去四皇子府上,将此事告知四殿下。”魏公亭自然同意,“若四殿下要连夜入宫上报圣上,你就陪四殿下入宫去。”

    “是!属下这就去。”闵侍郎连忙拿起急报,向四皇子府上去。

    魏公亭看他那副着急的样子,轻蔑地一笑,转头看到赵易权正一脸沉思地站在面前,想想朝廷的事,又笑不出来了。

    谁也别笑谁啊,这年头,谁不是想巴着大树好乘凉呢?自己做官以来,一直讲求公心,忠于圣上。可是,有时,世事不从人愿啊。

    他站起来,拍了拍赵易权的肩膀,回家去了。

    这日晚上,几位的案头,都放着一份急报的抄录副本。

    楚昭晖拿到抄录的副本,正在找幕僚商议时,赵易权亲自到了二皇子府。

    楚昭晖看着这内容,正忍不住哈哈大笑,“赵侍郎你来的正好,魏公亭对此事打算如何处置啊?”

    “魏尚书也是没办法,要赈灾就要钱粮,如今少的就是钱粮,朝廷能省的都省了。”

    “北方反正没大战事,可以裁军嘛。楚昭恒,这是老天爷都要你倒霉啊。”

    赵易权点点头,“二殿下,居然有这么凑巧的事,真是天都要让太子陷入泥潭啊。只是,这事,要不先看看三皇子那边的动静?”

    “你放心吧,我还不知道他,他也不会放过这种让太子倒霉的机会的。”楚昭晖嗤笑道。

    “二殿下,属下看,您应该亲自去告诉三殿下这消息。”一个幕僚觉得,这时应该先联手三皇子,扳倒太子的好。

    “让我去找他?哼,不用了,他做他的,爷做爷的事。”楚昭晖一想到林家的事,还是膈应到不行,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

    “二殿下,太子殿下才是当前要对付的啊。”

    “爷知道,有了前面的流言,再有这天灾,还怕楚昭恒不倒霉吗?”楚昭晖觉得,就算不联手楚昭业,也足够扳倒楚昭恒了。

    那幕僚看楚昭晖之意已决,也不再多说了。

    赵易权看楚昭晖这样,只觉得有些心灰,“二殿下,臣出来多时,得先赶回衙门去了。”

    “好,你回去后,让魏公亭尽快将此事上奏我父皇才是。”楚昭晖也不留他,户部尚书魏公亭态度一直含糊不清,这次,看看他还能持中不。

    赵易权领命,心事重重地离开二皇子府。

    因为自己的夫人是柳贵妃的亲姐姐,他,只能是二皇子一派了。

    他上了官轿,沉思着如今的局面。

    忽然,行到十字街道时,轿子停了下来。

    “何事?”他在轿内问道。

    一个侍卫上前拦住了他,“赵侍郎,我家殿下请赵侍郎过府一叙。”

    赵易权听说是楚昭业的人,不敢怠慢,掀起官轿看去,却是楚昭业正站在一盏街灯之下,对他含笑点头。

    此时长街之上,行人已少,他的官轿四周,站了五六个三皇子府的侍卫,他看着楚昭业的架势,心下不安,却不得不去,“敢不从命!”

    他说着,重新上了官轿,楚昭业也上了自己的轿子,一行人转过街角,向三皇子府走去。(。)

171章 输家赢家() 
♂,

    第二日早朝上,魏公亭出列,上奏了金州急报。

    听说楠江两岸上万亩良田被毁,满朝哗然。

    一时有参奏工部未能及时维修堤岸的,有参奏金州未能及早发现险情的。

    指责了半天,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赈灾。金州两岸百姓数十万,至少要有十几万人无家可归了。

    魏公亭将昨夜拟定的方案说出来,元帝果然下令赈灾,让金州和益州两地开官仓放粮安置灾民。

    魏公亭虽然觉得两地官仓都放空了,也未必够养灾民一年的,但是这当口上,还是不要给元帝添堵了。

    这时,钦天监俞大鸿出班上奏,“圣上,臣等夜观天象,有子星犯帝星,引起天象大乱,才有这洪水之灾。”

    俞大鸿忽然跳出来说天象,百官们有些吃惊。

    当年,元帝还只是皇子时,当时的钦天监卷入夺嫡,帮的是当时的大皇子,说大皇子是天命所归云云,先帝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都属意大皇子。

    后来,元帝娶了颜家颜明心做正妻,得了颜家支持,当仁不让地做了太子,又顺利登基。

    自那以后,大楚钦天监的作用,就是报个天象、测测黄道吉日了。

    要不是朝廷需要有人测天象,估计元帝都能把钦天监上下给一起撤了。

    大楚的朝堂上,已经有很多年没见钦天监出来说话了,今日,钦天监居然又出来凑热闹了?

    “天象?子星犯帝星?”元帝淡淡地问道,“是昨夜犯的?还是犯了很久了?”

    这,真是当众调侃了。

    俞大鸿咬咬牙,跪下禀报道,“子星犯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