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97部分

天赐良配-第97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三弟,你会嫁入皇宫吗?”楚昭恒脱口而出。

    会吗?前世,是会的,自己嫁进了皇宫,打算一辈子和姑母一样,在宫里度日。可是,楚昭业没给自己这机会。

    今世,自己对皇宫,更惧怕了。

    她摇了摇头,“不会了,太子哥哥,宁儿不能待宫里,宁儿怕死。”怕眼睁睁看着家人死,而自己被关在宫墙里,无能为力。

    “我懂了。”楚昭恒点点头,说了三个字,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自小身子不好,他觉得自己无缘男女****,所以,对所有的男女****,都敬而远之。九岁的颜宁,跟着姨母来到皇宫看他,缠着他玩,缠着他闹,让他枯燥的日子,一下活了。可是,他一直告诉自己,自己是把颜宁当妹妹的。

    随着孙神医来京,告诉自己的病能治愈,他觉得自己的心思再也压不住了。

    这次的苦肉计,颜宁是觉得可以让他摆脱流言,他却还有一层心思,希望趁着这机会,先躲过今年的选妃之事。只要让他再布置一二,势力稳固了,他就再也不怕父皇反对了。

    “太子殿下,臣弟觉得,你要是为了颜宁好,还是尽快选个太子妃吧。”今早,楚昭业来看他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又怎么会不知呢?

    惠萍姑姑来了,说父皇口谕,让颜宁来看自己,自己就知道父皇的心思了。

    亲上加亲,对寻常百姓家来说,是好事。对皇家来说,却未必了。

    父皇当年靠着颜家坐稳了龙椅,如今,他怕自己靠着颜家,将他的龙椅夺了。

    又怕颜家,再出一个皇后,势力更上一层楼。

    让颜宁来探望卧病在床的自己,就是一种明示了:颜宁,只能是楚昭恒的妹妹。

    看着眼前明朗的眉眼,颜宁,长得真不够秀气,性子也不委婉,她像院外的那架蔷薇,开花时就热闹地开着,热烈,不顾他人的眼光。

    他想要护着她,一辈子让她开心地过着,可如今,若想护着她,就只能做她的兄长。

    他若不放手,父皇,就要给颜宁赐婚了吧?(。)

192章 护她一世() 
♂,

    颜宁看着楚昭恒。

    楚昭恒脸色变幻,最后,留在脸上的,是无奈的妥协。太子哥哥这样的聪明人,自然是能看清厉害关系的。

    她安慰道,“太子哥哥,你以后看中谁做太子妃了,告诉我,我帮你去打听,一定要挑个好的。”

    她这话,还不如不说。楚昭恒知道她是好意,可听在耳中却更是难受。

    看着面前毫不掩饰关心的脸,他悠悠问道:“宁儿,你以后,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呢?”

    会嫁给什么样的人?颜宁眼前,出现了楚谟的脸,想起那人执拗地要求在他进京时,让自己去接他。只是,镇南王府?

    颜宁摇摇头,“太子哥哥,宁儿不知道。现在,宁儿只想父亲、母亲、大哥、二哥都好好的,姑母和你也好好的,大家都能好好的活着。”

    “好!”楚昭恒点点头,“你放心吧,大家都会好好活着的。将来,你若有了喜欢的人,告诉我,别忘了,我也是你哥哥呢。”

    “嗯。”颜宁重重点头,“以后有太子哥哥帮我撑腰,我一定要把他收拾地服服帖帖的。把我们家的家规带过去,不许他纳妾,要是敢纳妾,我就揍到他不敢为止。不听话我也揍,反正我二哥说过,我要揍不过,他帮我。”

    “哈哈,那将来那妹婿的日子,一定不好过。放心,颜烈要是揍不过,找我!”楚昭恒大笑着说道,笑声太大,震得他胸口的伤口一阵阵疼痛。

    而伤口的疼痛,又让他眼眶有些发红。笑完了,他吸了口气,“宁儿,你先回去吧,我得躺一会儿,尽快把伤养好。”

    “嗯,那我走了。对了,太子哥哥,喝药一定要小心黑手。”

    “我知道了,放心吧。”楚昭恒说着,略略将头转向床内,声音有些倦意。

    “那我先回去了,过几日再来。”颜宁说着,站了起来,大步走出了寝宫。

    楚昭恒转过头,看着她慢慢走出去,继续靠在床头,一动不动。

    直到招寿走了进来,低声禀告道,“太子殿下,封先生求见。”

    楚昭恒才像如梦初醒一样,“你先打盆水,让我净个面。”

    招寿端了一盆温水进来,楚昭恒也不要他伺候,自己接过面巾,擦了脸,“你让封先生进来吧。”

    封平很快跟着招寿走进寝宫,他如今作为楚昭恒的亲信幕僚,住在东宫内,楚昭恒的寝宫也进出多次了,所以,他走进寝宫后,并未停留,直接走到了太子的床边。

    刚想低头说话,才发现太子殿下的神色有异,他只做不知,退开两步,低声道,“太子殿下,草民找到几个可疑的,想要将他们调动一下。”

    听说他找到了几个可疑的,楚昭恒凝神听他说了几个名字,点点头,叫来明福,“明福,接下来几日,封先生要调人,你听他安排就是。”

    “是!奴才知道了。”明福答应了。

    “殿下,草民想离宫一趟。”封平听说孟良三人受了重伤,心里有些挂念。

    楚昭恒沉吟着,明福大着胆子说道,“封先生,颜姑娘刚才交代奴才,让奴才告诉您,让您这段日子待在东宫。”

    “颜姑娘来过了?”封平意外地问道。

    “是啊,刚刚才走。”楚昭恒应道,“宁儿说得对,你这段日子还是不要出去了,免得有什么意外。”

    封平答应了,却没有离开,欲言又止的犹豫着。

    “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吧。”楚昭恒抬头说道。

    “殿下,是有关太子妃的人选……”封平话一出口,就看到楚昭恒脸色沉了,他咬咬牙,继续说道,“殿下的婚事,牵连甚广,不能草率。郑太傅他们已经多次商议了,草民只是觉得郑太傅所虑,有失偏颇。”

    太傅郑思齐,这段日子与楚昭恒提起几次皇子选秀之事,他觉得楚昭恒应该娶颜宁为太子妃,再娶贵女为侧妃,巩固势力。

    楚昭恒听完一直未表态,郑思齐私下里也与封平提起过,希望他有机会能劝劝太子。

    “你也想劝我……”

    “不,草民是希望殿下不要答应郑太傅的话。”封平失礼地打断了楚昭恒的话,有些失态地着急地说道,“颜宁若做了太子妃,会害了她的。而且,殿下娶不娶颜家女为正妻,草民相信,颜家对殿下的忠心不会变。”

    既然说了,封平索性说个痛快,“殿下,圣上对颜家诸多猜忌,颜家已经算是本朝第一家了,若是再出一个太子妃,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看着是锦上添花的美事,可其实,无异于将颜家置于火上烤啊。到时,圣上对殿下对颜家,都会有顾虑。”

    “你是说郑太傅的提议不好?”楚昭恒没有回应,而是严肃了声音质问道。

    “郑太傅的提议,太过急功近利了。殿下,恕草民直言,圣上春秋正盛,不会容皇子们势力过大的。”

    “你说的是。”楚昭恒点点头,赞同道。

    太傅郑思齐年纪已大,但是遇上楚昭恒后,急于一展抱负,生怕太子失势,别人稍一提议,他就觉得让楚昭恒再娶颜家女是个好事。却忘了,元帝身子一向很好,正当盛年,他自己也是一腔抱负,一心想将大楚上下握在手中,这时候,太子娶了权臣之女,他怎么能放心?

    “宁儿今日来,是奉了我父皇口谕,来探病的。”楚昭恒也不瞒封平,将元帝口谕之事告诉了封平,“你放心吧,我不会将颜家放在火上烤的。”

    “殿下英明。”封平奉承了一句。他原本奇怪,太傅郑思齐提议时,楚昭恒并未否定,甚至还有些向往之色,却又不肯点头。

    现在,看着楚昭恒怅然若失的神色,他忍不住又说道,“只是,颜姑娘有胆有谋,若是嫁给其他皇子……”

    “封平!宁儿嫁给谁,都是我的妹妹。”楚昭恒断然说道,“她想嫁给谁,就可以嫁给谁。”

    “颜姑娘若听到殿下此话,一定高兴,不枉费她一心为殿下谋算。”封平看楚昭恒不似作伪,为颜宁感到高兴。

    “封平,你错了。我说这话,不是因为宁儿为我谋算,而是因为,宁儿,是我妹妹。”(。)

193章 赈灾良谋() 
♂,

    楚昭恒这话说完,封平站直身子,面容肃穆,对他郑重地长揖一礼。

    楚昭恒奇怪地看着他,“封先生,这是为何?”

    封平正色说道,“殿下,封平这命,是颜姑娘救的。虽然封平身份低微,但在心里,已经视颜家如家,视她如亲人,希望她平安喜乐一生。有殿下这话,封平为殿下肝脑涂地,也是高兴的。”

    封平是真心高兴,楚昭恒若是狠心冷情之人,那么展露过谋略的颜宁就危险了。现在,楚昭恒却是不以为意,一心希望颜宁过得好,总算颜宁没选错人啊。

    “你下去吧。去找郑太傅他们,去议事吧。”楚昭恒却是毫无喜色,有些疲累地赶封平离开。

    他未明说,封平却是明白,这议事,议的,自然是太子殿下的婚事,议的是太子妃人选了。

    楚昭恒继续靠在床头,透过床前寝宫的窗,看到的,正是院中的那架蔷薇,虽然无缘婚嫁,但是,他还是感激上天,让颜宁成了他妹妹。

    颜宁离开东宫,回到府中时,颜明德早就回府了。

    秦氏将颜宁叫到正院,颜明德也在正院中,两人显然等她多时了。

    颜宁走进屋里,就看到母亲一脸怜爱地看着自己,有些奇怪,“母亲,出了何事了?”

    “宁儿,如今你大了,也越来越有主见了。你父亲刚才跟母亲说了圣上的口谕,咱们家是皇后娘娘的母族,圣上难免顾忌。你从前喜欢三殿下,如今你对太子殿下的事这么上心,你若是有意……”

    秦氏说得委婉,颜明德可熬不住了,直接说道,“为父今日与皇后娘娘计议过了,你和太子殿下若是有意,就拼着违抗圣意,我们也得成全你们。”

    听到这话,颜宁愕然。

    她以为父亲把自己赶开,和姑母商议,是商议如何消除圣上的猜忌的,没想到商议半天,就商议出这么个结果?

    颜明德看她不说话,以为她还有顾虑,又说道,“为父想过了,我颜家世代忠良,为大楚征战,掌着兵权,为了不让圣上猜忌,只好尽量不掺和政事。但是,若是连儿女的心意都不能成全,我还做的什么父亲。”

    “父亲,女儿和太子哥哥都说过了,女儿视太子哥哥如兄长。”父亲说得大义凛然,颜宁又是感动又是好笑,打断了他的话,将自己刚才在东宫,与太子哥哥说的话说了一遍。

    颜明德和秦氏听了,倒意外了,颜宁无意?

    秦氏倒是高兴,“也好,母亲就觉得你要是嫁入宫里,那日子哪比外面自在,你看你姑母,连你祖母过世都不能……唉……这样最好,这样最好。”

    秦氏咽回的话,颜宁知道是颜老太君临终都未能见姑母一面的遗憾。

    颜明德还一心要成全女儿的痴心,没想到最后,女儿和太子殿下只是兄妹之情?早说嘛,亏他连如何违抗圣命的话都斟酌过了。

    颜宁看父亲有些尴尬的样子,连忙岔开话,问道,“父亲,您今日怎么回来地这么早?”这话问完,她差点咬自己舌头,父亲回家这么早的原因,还要问吗?又没话找话地问道,“朝中有什么事情吗?”

    问到这个,颜明德倒还真有话要说,“宁儿,你还别说,今日早朝上,还真有件事。”

    原来今日早朝上,元帝问起楠江水患的难民赈灾之事。

    赈灾一事由三皇子楚昭业管着。

    楚昭业接手后,盘查户部账册,才发现,大楚国库的空虚,远超过他的预计。

    国库空虚,益州粮库的粮食,居然也是不满的。

    楚昭业早朝上提议,由朝廷出面,向楠江上下的粮商发出诏令,朝廷平价收粮,若愿意卖粮并可拖欠一年粮价,朝廷来年可免一年赋税。

    受灾灾民若是无钱买粮,可先在各自县衙登记领粮,秋收时按粮食时价还钱。

    另外家中若有两个以上青壮劳力,可出一人入行伍。

    这一提议当朝提出来,朝廷官员们一时热议不休。

    元帝难得露出赞赏之意。

    “三皇子倒是有治世之能。如今国库空虚,奸商哄抬粮价,百姓们春播在即无粮下种,青壮劳力们无田可种则容易聚众闹事。”

    颜明德对楚昭业这主意大为赞赏,“三皇子这主意,将这几条都兼顾了。再说,府库空虚,不找粮商借粮也没法子了。”

    颜宁看父亲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