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98部分

天赐良配-第98部分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明德对楚昭业这主意大为赞赏,“三皇子这主意,将这几条都兼顾了。再说,府库空虚,不找粮商借粮也没法子了。”

    颜宁看父亲毫不掩饰对楚昭业的称赞,心里却觉得沉重。

    楚昭业的确有才,若是他夺嫡失败就安于做个贤臣也就罢了。

    可惜,他是不会安于做个贤臣的。为了皇位,他绝对是不死不休。

    “父亲,那圣上采纳他的办法了?”

    “哪有那么容易啊,再好的法子,总有人扯皮,我看少说也要扯上几天。”

    颜明德对朝中几个文官,是真心看不上。不能纯心谋国,总是盯着私利。

    “对了,圣上训斥了工部尚书。工部尚书辩解说去年曾上折修堤坝,被二殿下驳回了。”

    “二殿下承认啦?”

    “白纸黑字,他不认也不行啊。圣上称赞了三皇子,对二皇子训斥了一顿。”

    工部尚书,前世不肯投在楚昭业门下,被楚昭业借故换了自己人。

    今世,楚昭业提早将他收服了?

    “那工部尚书会不会被罢官啊?”

    “我看尚书是做不了的。不过,他原本也想外放,这次,搞不好能如愿了。”

    “父亲,那楚昭业有没有提到,征收入伍的灾民,收到哪支军中啊?”

    “这倒没说。按往年的惯例,兖州和京外守军肯定要有一部分的。尤其是兖州,那边毗邻北燕,但战事又不多,是练新兵的好地方啊。”

    前世楠江水灾,受灾没这么多,楚昭业也是主持了赈灾,获得了元帝青眼。

    今世,他还是凭此获得赞誉了。

    只是,看他最近作为,又针对太子哥哥,又要拉下楚昭晖,到底目的为何呢?

    颜宁回到蔷薇院,觉得有些心烦。

    楠江水灾,她不能动手脚,这关系到十多万灾民的活命机会,那楚昭业呢?他会顾忌这些人命吗?(。)

194章 奸细八人() 
♂,

    国库空虚,灾情紧急,楚昭业的办法,是最好的法子了。

    随着赈灾进行,三皇子楚昭业的声望,空前高涨。

    而二皇子楚昭晖,却是诸事不顺。工部尚书所说的修堤被阻之事,让他备受指责。

    其实,由于朝廷国库空虚,这种修理楠江、荆河沿岸堤坝的事,哪年不驳回几件的,只是今年他倒霉,偏偏他驳的地方,水灾了。

    元帝将工部尚书外放至楠江边的英州,让他去看着英州大堤去,转手调任秦绍祖为工部尚书。

    秦颜两家是姻亲,元帝的这个调令,让人觉得他是为太子殿下在铺路。

    “殿下,好不容易收了韩望之,您怎么又让他去外任呢?”三皇子府的书房里,林文裕有些奇怪。

    “舅舅,我父皇还在盛年,韩望之在京里也帮不到什么。英州管辖,可是楠江和荆河交汇之处,占着地利呢。”楚昭业却是很满意,“英州,掐着入京的咽喉,若真如我们所料,镇南王已经投向太子了,那么有英州在中间辖制一下,总比让南北一通到底的好。”

    “可是秦绍祖做了工部尚书,他可是颜家的姻亲。”

    “只是姻亲,颜家要是造反,秦家不会跟着发疯的。再说,秦绍祖为官谨慎,还是忠于我父皇多点。调任秦绍祖来京,我父皇这是防着我呢。”

    楚昭业冷笑了一声。元帝用着自己的计策,但是,又怕自己声望过高,朝臣们拥戴。调了秦绍祖,等于向朝臣们摆个姿态。

    对父皇来说,太子、自己和楚昭晖,是一个稳固的三角。只要自己三人缠斗不休,他的皇位就无忧了。现在,太子受伤养病,自己声望高涨,楚昭晖却是节节败退,父皇,是用秦绍祖一事,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呢。

    父皇的帝王心术,运用娴熟地很。

    “楠江水灾的赈灾之法,殿下提的太早了些。”林文裕觉得楚昭业有些光芒毕露了,当初要提出这办法时,自己就有些不赞成。

    毕竟,楚昭业的才能过早显示,会让太子和二皇子的矛头,都调过来。

    “楠江,是大楚的粮仓,那里的百姓们若是流离失所,大楚国内就危矣。若是天下大乱,那我争到的天下,还有什么意思?”

    这天下,毕竟是楚家的的天下,楚昭业不希望自己坐上龙椅时,大楚已经四分五裂了。

    他的父皇,一心想要让大楚在自己手中强盛,将大权收归皇帝之手。而他希望,在自己的手里,大楚能一统天下,什么北燕南诏,都得向大楚俯首称臣。

    要实现这一点,大楚的国力,就不能削弱。像这种粮仓水患的事,决不能容忍。就算为此要暴露几分自己的抱负和才能,也没办法了。

    “那我们接下来……”

    “舅舅,接下来,我们只要好好赈灾就好,其他的,暂时先不用动。”

    “殿下英明。”随着楚昭业日益有主见,林文裕觉得自己对楚昭业的决定,是越加不敢反驳了。而且,大多数时候,楚昭业做出的决策,也是正确的。

    在林文裕和楚昭业讨论时,太子东宫里,太子太傅和少傅也在说起楚昭业赈灾一事。

    “太子殿下,圣上已经准了三皇子的计策,赈灾的人选上,我们提谁好呢?”太傅郑思齐对于楚昭业声望高涨有些忧心。

    “太傅,这事,就让父皇决断吧。我们,只要遵照父皇旨意就好。”楚昭恒摇了摇头,拒绝插手。

    伤口在渐渐好转,他却好像更瘦削了些,原本温润的气质,带上了几丝忧郁。

    “太子殿下还在养病,若还有余力过问朝中之事,岂不是让人觉得太子殿下有假伤之嫌?”封平看太傅还想反驳,在边上插了一句。

    这句提醒了太傅等人,“是老臣心急了,那殿下好好养伤,老臣先告退了。”

    “明福,帮我送太傅他们出去。”楚昭恒让明福帮忙送人,将封平留了下来。

    郑思齐等人也没有异议,他们所做的,都是官面上的事。而殿下的很多私事,是由封平来做的。这,也算是心照不宣的分工了。

    封平看他们都退出去后,拿了一份名单出来,“殿下,这份名单,是东宫目前伺候的人里,有嫌疑的人。”

    楚昭恒示意招福将自己扶起些,半靠在床头,接过那份名单细看,里面写着八个人,每个人下面,蝇头小楷写着各人的履历,还有封平注出的可疑之处。

    “这些人里,这两个是我父皇的人,可以勾掉了。这个,明福说过是可用之人,也可先不管。余下五个,封先生看着安排吧。”楚昭恒指着名单中的三个人,一一解释,示意这三个,封平可以不用监视了。

    封平明白他的意思,将这三个人名记在心里,看着余下五个说,“这几人,应该动一动。”

    “嗯,这些,封先生安排定了,告知明福,让他去办吧。”

    “是!那我这就找明总管去安排。”封平收起名单,也不耽搁,“殿下好好养伤,我这就去安排。”

    封平说着,匆匆走了出去。他最近非常忙,因为找出东宫奸细一事,刻不容缓。他从来到东宫,就开始注意东宫中的楚昭恒从宫中带出来的老人。这些人里,肯定是各方眼线云集。

    在寝宫门口,封平碰上了孙神医师徒。为了给楚昭恒调理,现在,孙神医和封平一样,也是住在东宫没出去过。

    “封先生,太子殿下需要静养。”看到封平,孙神医有些不高兴地提醒道。毕竟他把太医都赶走了,自己来管着太子殿下的养伤和养病之事,若是到时太子殿下没好,岂不是砸了自己的牌子?

    “是,我知道了。孙神医,太子殿下的病?”

    “你要是不来烦,能好的快些。”孙神医没好气地说道。

    楚昭恒中毒一事,除了楚昭恒自己和孙神医,就只有颜明德和颜宁知道了。

    对孙神医的脾气早就有所了解了,封平也不解释,笑笑离开了。(。)

195章 小圆子() 
♂,

    孙神医带着小松,走进寝宫,楚昭恒还在发呆。

    “殿下,该吃药了。”招福看楚昭恒没有反应,俯下身,轻轻叫道。

    “哦,孙神医来了。”楚昭恒回神,又坐起了些,“把药给我吧。”

    孙神医看了半晌,将药碗递给楚昭恒,看他喝完后,丢下一句,“老朽告退了,殿下若是一直消沉着,不如让老朽尽早离宫,回南边去。”

    孙神医说着,也不管楚昭恒反应,失礼地走了几步,又转身说道,“老朽一直觉得太子殿下仁心有德,心怀天下,若是只管消沉,让跟随殿下的人情何以堪?”

    “这老头,太无礼了。”招福看孙神医就这么走了,有些恼火,“殿下太仁慈了,才让这人敢这么嚣张。”

    楚昭恒苦笑着摆摆手,“他说的也是,你将那些奏折抱过来,我先看一些。”

    孙神医气呼呼地离开寝宫,小松紧紧跟着,两人回到东宫住处。

    小松有些后怕的说,“师傅,你怎么对太子殿下发脾气?我听说太子就跟皇帝一样,说砍人脑袋,就砍人脑袋呢。”

    “你戏文看多啦?还不快去煎药!”孙神医懒得与小徒弟解释什么,赶他去煎药。

    他现在给楚昭恒吃的药,是祛除寒疾调理的,每次都要煎足两个时辰。若是火候不到,则药效不够,若是煎得过了,药就要煎没了。

    所以,小松每天从早到晚都得看着药炉,听到要煎药,小松瘪了瘪嘴,“又要煎药,还是待在颜姑娘家时好。”那时,有吃有喝有玩,还有伴。

    “去去去,多大了还想着吃和玩。”孙神医没好气地赶人。

    小松嘀咕归嘀咕,到底不敢耽搁,到后院去老实地看着炉子了。

    为了方便照料太子殿下,他们师徒所住的,是太子寝宫里的一处偏院,出远门右拐直走,就到太子寝宫了。

    住了孙神医,这处偏院,被明福带人收拾了,成了一处药庐,后院,有三口小泥炉,专门为了煎药用的。

    小松动手,将一个药罐洗干净放上药材,又埋头生火,将炉子点上,然后将药罐放到炉子上,拿着蒲扇,开始轻轻扇着。

    “小松,又在煎药啊?”右边的角门处,探进来一个脑袋。

    “小圆子,你又来啦?”小松高兴地招手,“快进来快进来,我又有好吃的松子糖了,是墨阳哥哥托人带给我的,是南边口味的松子糖呢。”

    小圆子,是负责打扫这一片地方的杂役小太监,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小松觉得他长得挺好看挺清秀的。

    其实,这也是小松不知道,能在帝宫里伺候的宫女太监,相貌上是要挑过的。不说漂亮,至少也得干净清秀,不然,万一相貌丑陋吓到宫里的主子们,可怎么得了。

    小圆子听到小松的话,也不推辞,推开角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抓着一把笤帚,“我不能多待,不然等会让总管看到我偷懒,又要挨罚了。”

    小松从怀里掏出一包松子糖,递给小圆子一颗,“你看,这是上次封先生给我带的松子糖,很好吃哦。跟你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一样不?”

    “嗯,好吃!”小圆子含着松子糖,边吃边点头。

    小松刚进东宫没什么朋友,一次吃松子糖的时候,刚巧这角门开着,小圆子从外面走过,贪婪地看了一眼小松丢在地上的糖衣。

    这一眼,被小松看到了,小松被孙神医带着,看多了病人的眼神,察言观色还是很不错的。他立时感觉到小圆子对那糖衣的关注,果然,小圆子说他没被卖进宫前,他娘给他买过这种糖吃,后来娘病死了,他被后娘卖进宫做太监。

    后娘果然都是坏人,小松自己也是被后娘嫌弃,后来被孙神医收养的。听到小圆子的话,同病相怜,在宫里又都没什么朋友,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小圆子居然也是南边人,两人倒是有千里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

    “小圆子,你想家不?我听说宫女以后能放出宫呢。”

    “不想,回家还要挨打,还是宫里好,能吃饱能穿暖。而且,我师傅对我很好。”小圆子断然摇头。

    “是吗?跟我师傅一样吗?我师傅对我也很好,还教我医术呢。师傅说,以后,我就是大神医。”说起师傅,小松从不甘人后,他有个对他好还很有本事的师傅呢。

    “是啊,以后你也要好好孝顺你师傅哦。”小圆子有些感触地拍拍他脑袋。

    “那当然啦。小圆子,你师傅在哪里当差啊?也是在东宫吗?”

    “没,我们这种在宫里做奴才的,在哪当差都是主子说了算。我师傅不在这呢。”

    “那你干嘛不求明总管,把你师傅也调过来啊?这样你们就有伴了,明总管要不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