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福谋 >

第139部分

福谋-第139部分

小说: 福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大也坐直了,问她,“你什么意思?”

    唐氏冷淡的别开脸,心里的火让她脑袋一阵阵发胀。

    梁大定定的看了她半晌,忽的冷笑一声,站起来提步走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敌人的敌人也未必是朋友() 
翌日一早,唐氏才刚起来,就听丹桂急忙忙道:“娘子,郎君派人过来传话,说要把娘子行李尽快装船。”

    唐氏气得脸色发青,但她用力抿住嘴角,不肯服输的道:“既然郎君发话,那还不赶快?”

    “娘子,”成女史过来道:“郎君这般刻意,便是想要搁台阶。娘子给了便是,何必与他硬顶?”

    “但这次不同,”唐氏闭了眼,缓了会儿,道:“我能感觉得出,郎君心里觉得,引乱军入城,毁我唐氏基业,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看成女史道:“他是我唐氏的郎子,更是唐家的臣子,但他的所思所想却再不为我唐家所用。”

    她轻缓的吐了口气,道:“那我嫁进梁家,又为了什么?”

    “娘子,”成女史上前一步,道:“娘子是公主,可也更是锟儿的阿娘。”

    她拱手道:“容奴说句大不敬的话,如今唐皇都已避去山南,自享安乐,娘子也该为自己,为小郎君多多考虑了。”

    唐氏侧目,道:“怎么?见我唐家衰败,生了外心?”

    成女史急忙跪倒,连称不敢。

    唐氏轻哼了声,道:“即便圣人去了山南,可他还是皇帝,这天下也还是我唐家的,梁家也不过是供我等驱使的鹰犬,便是我不让步,他又能奈我何?”

    成女史垂下眼眸,心里却道,若她当真这么想,又为何昨晚一夜未眠?

    行礼很快的装到船上。

    唐氏一身华贵裙衫,缓步出门。

    待到走到角门,只见曲三娘带着沈女官过来。

    曲三娘赶忙屈膝见礼。

    唐氏只冷淡的扫了眼,便径直走过。

    待到唐氏走远,沈女官道:“娘子,咱们真的要跟她一起去汴州吗?”

    曲三娘道:“郎君都已经发话了,又再三交代平伯,我若说什么,岂不是显得太矫情?”

    沈女官叹气,扶着手抚腹部的曲三娘在后跟从。

    而在距离帝都不远的河中府,司空八郎准备着迎亲事宜。

    待到成亲那日,司空八郎从舅兄手中接过孟五娘,一路吹吹打打的绕了半座城才登船。

    嫁妆陆续的抬上大船,足足装了两大船,才起航。

    待到离开河中府,司空八郎遥拜了舅兄,才回到舱里。

    隔壁舱室,孟五娘掀开盖头,小声的吩咐丫鬟锦书给她拿些吃食。

    锦书拿出一早就备好的点心匣子。

    孟五娘才要吃,想想又分出一半,道:“送去那边一些。”

    锦书会意的笑。

    孟五娘脸一红,不好意思其起来。

    锦书越过孟五娘爱吃的,挑出一大半,拿去隔壁。

    仲六正候在门口,见锦书过来,便拦下。

    锦书将匣子给他,道:“这是我家娘子让我送来的。”

    她说完,便转身走了。

    仲六打开匣子看了眼,见都是些吃食,便送了进去。

    司空八郎这两天紧张的谁不着觉,这会儿正有些迷糊。

    看到仲六进来,他道:“怎么了?”

    仲六将匣子搁到桌上,道:“孟夫人送来的。”

    “什么?”

    司空八郎懒洋洋的爬起来。

    仲六看了眼窗户,小声道:“米饺和甜糕。”

    司空八郎过去桌边,掀开盒子瞄了眼。

    雪白的米饺,白白胖胖,上面还带着层油光,甜糕是一层米一层绿豆沙堆叠起来,上面还撒着好些糖霜,瞧着便觉得清凉。

    司空八郎不喜甜食,即便甜糕卖相诱人,也还是坚决地推开。

    仲六去拿蘸料和浆水,待到回来,就见米饺的碟子已经空了。

    喝完浆水,司空八郎很满足,“明早之前别打搅我。”

    仲六收拾桌子,问:“这甜糕……”

    司空八郎一摆手,“归你了。”

    仲六笑着道谢,将碗盘收了,解决自己的晚饭。

    大船绕过帝都,往陕州行去。

    待到半夜,将将赶到陕州卡口。

    仲六将过所交由兵士审核,正要回去,就听身后有人喊他。

    他站过来脸,正看到平伯急忙忙追过来。

    眼见着人都到了跟前,他也不好再躲,便道:“平管家也回汴州?”

    平伯笑着点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仲六却道:“我家郎君正等着我,平管家若是没事,我就先走一步了。“

    “仲郎君,我实是有事,”平伯急忙接口。

    仲六顿住脚,万般的不情愿。

    平伯笑了笑,佯作没看到仲六的抗拒,道:“是这样,过浅滩时,船帮蹭了下,如今有些漏水,所以我想……”

    仲六瞪大了眼睛,道:“平管家,我们郎君是来接新嫁娘的,你该不会要我们把船让给你吧?”

    “不是,”平伯道:“只是想问,能否帮忙,把人一并带回去。”

    仲六搔了搔脑袋,迟疑道:“平管家,要说旁人,这忙能帮也就帮了。可这个唐氏……”

    他古怪的纠结了下,朝平伯递了个你懂的眼神,摇头道:“不方便。”

    平伯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但想到曲娘子越发不好的脸色,又道:“那能否帮忙把曲娘子带回去?”

    他强调,“只她主仆二人。”

    仲六眨巴眨巴眼。

    平伯道:“也不需刻意安排,只要有个容身地方便可。”

    仲六一听这话,便猜出这人的身份,他点头答应。

    平伯大喜,道:“我这就去请她。”

    他急忙去后面叫人,身形之快,完全不似老人。

    很快的,曲三娘带着沈女官随平伯过来。

    仲六拱手一礼,请两人上了后面的大船。

    待到回去前面的嫁船,仲六在舱门外徘徊了下,还是把司空八郎叫醒。

    司空八郎本还有些不耐烦,但听仲六说拒了唐氏,反而捎上那个妾室,他不由一乐。

    他吩咐仲六,“让那边照顾一下孕妇饮食,万勿委屈了。”

    仲六忙答应着出门。

    司空八郎呵呵一笑。

    唐氏可是曾经很积极给福娘添堵,他不回报一二,怎么可以。

    后面的船很快收到信号,船娘拾掇了自己,便来敲响曲三娘的舱门。。。

    听到是司空八郎特地交代,曲三娘微微一笑。

    沈女史看了眼她,柔声道:“我家娘子不害口,只是用不得凉的。”

    船娘表示知道,转身去给曲三娘做宵夜去了。

    关上舱门,沈女史道:“这个司空家倒是个好的盟友。”

    “别鲁莽,”曲三娘道:“还是静观其变吧。”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远赴淮南() 
一连行了几天,船终于驶进汴州地界。

    一早接了信,候在距离司空家不远阜头的鼓乐队陆续上来。

    随着一声羌笛之声,鼓声阵阵。

    河岸两盘摆摊戏耍的都闻声望来,当看到是司空家的大船,其上还披红挂彩,便搁了手里的活计,来到水边大声唱喜庆和乐的歌谣。

    司空八郎一身喜庆来到船头,朝两岸的百姓团团作揖。

    百姓们的声音顺势大了许多,又嗓门高,胆子大的,还跳着脚的叫着恭喜。

    仲六带着几个壮汉,搬了十来筐的铜钱,一把把撒向河道两边。

    船舱里,孟五娘听到几乎响彻半边天的声音,不由讶然。

    锦书悄悄溜出去,看了会儿,便回来回禀。

    “娘子,郎君在撒钱呢,岸两边都挤满了人。”

    孟五娘悄悄撩开一点窗子,见船正悠悠往阜头上靠。

    她急忙落了窗子,去抓团扇。

    锦书笑嘻嘻的拿了盖头来,给她盖好。

    大船轻轻一震,显然是靠上了岸。

    没多会儿,全福夫人便带着人过来。

    一番忙活,孟五娘被人簇拥着上了红毡,一路直奔司空家的大门。

    而在后面的那艘船上,曲三娘一直安静的看着,直到众人远去,喧嚣远离。

    沈女史扶着她,小声道:“娘子,这里风大,咱们还是先回舱吧。”

    曲三娘回过神,笑了笑,顺着沈女史的力道进去。

    司空家的宅院里,一派热闹。

    仲六忙活了好一会儿,直到夜色暗沉,才想起船上还有旁人。

    他赶紧去寻汪氏,告知情况。

    汪氏皱眉,却又不能不管,便道:“把她请去客院暂歇一晚,明早送她进城。”

    仲六赶忙过去安排。

    司空茂进来,见汪氏面色不虞,便道:“怎么了,大喜的日子,怎么还不高兴了?”

    汪氏转过脸。

    司空茂酒意迷蒙的歪坐到她身旁,将身体一部分重量靠到她身上。

    汪氏道:“梁大的那个妾跟着八郎的船一块回来的,我让人安排了,明早就送走。”

    司空茂点头,赞道:“娘子处事周全。”

    “就会油嘴滑舌,”汪氏嗔他一眼,起身帮他宽衣,又让丫鬟去将熬了许久的醒酒汤端来。

    喝完之后,司空茂半歪着身子,被汪氏服侍得妥帖了,才躺下来。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色微明,汪氏便把司空茂拽了起来。

    喝了新妇的改口茶,司空茂教训司空八郎一番,汪氏则道:“以后我就把八郎交给你了。”

    孟五娘脸颊泛红,娴雅的微垂着头,低低应声。

    汪氏见她这般,不由笑着递上个小匣,道:“这是当年你婆婆给我的,现在交给你。”

    孟五娘有些动容。

    才要推拒,就见汪氏笑道:“这是一对手镯,只是有些年头,你可要好生保管哦。”

    孟五娘忙正色保证一定将镯子保管妥当。

    汪氏笑着让她起身,带这新婚小夫妻和司空茂一起去见其他族人。

    远嫁而来的新妇,最初几天总是在忙乱中度过,所以一定要谨言慎行,保证不出纰漏。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婆母打好关系,这关系到她以后在内宅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孟五娘在出嫁前便是这般被韩夫人再三的告诫着。

    她也是这般准备。

    却不想三天才过,在晨起请安时,汪氏就笑眯眯的道:“收拾些常穿的衣裳,跟八郎去淮南吧。”

    孟五娘呆住。

    完全摸不到状况。

    她转头看司空八郎,发现他笑容特别灿烂。

    她的心顿时一跳,一股危机感瞬时爬了上来。

    待到回去院子,司空八郎便急巴巴的让孟五娘动作快些。

    孟五娘忍了心里的异样,缓声道:“我有好些东西都在箱笼里,需得打开挑出来,才能整理。”

    “不必那么麻烦,”司空八郎道:“你先带着些常用的,余下的让锦书收拾好了再拿过去。”

    孟五娘抿了下嘴,道:“怎么这么急?可是那边有事?”

    司空八郎哈了声,道:“也不是什么急事。”

    他道:“我去外院看看有什么要带的。”

    他快步出了院子。

    孟五娘捏着披帛,小声道:“他到底急个什么劲啊。”

    锦书过来道:“娘子,怎么办?”

    “能怎么办,收拾呗,”孟五娘进了内室,往柜子边去。

    锦书转了转眼睛,溜出门。

    孟五娘收拾一会儿,不知不觉开始走神。

    锦书悄声回来,道:“娘子,十娘子好像也跟咱们一起去。”

    “什么?”

    孟五娘道:“你确定?”

    锦书点头,道:“她院子里的人也在收拾呢。”

    这下孟五娘就更奇怪了。

    但既然是带着妹妹一起,想来不是自己想得那般。

    她表情重又轻松起来,道:“让你收拾东西,你却乱跑。”

    “时间都耽误了,还不赶快?”

    锦书笑嘻嘻的应是,没多会儿便将箱笼打包好。

    傍晚时,司空八郎回来,见准备得差不多了,便去寻仲六,交代明天出发。

    第二天一早,司空八郎夫妻和司空十娘一道拜别司空茂和汪氏。

    汪氏拉着十娘的手,再三交代。

    孟五娘听了几句,是在叮咛她照顾好谁。

    她念头微转,转头看面色严肃,低低说话的司空父子。

    莫不是淮南那里有人急需照顾,所以他们才这么着急?

    孟五娘有些羞愧。

    婆母若有意为难,就不会在初一见面之时就把祖传的手镯给她,更不会亲切的带着她认识族人,是她心眼小,把事情想左了,也把人想得太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