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福谋 >

第332部分

福谋-第332部分

小说: 福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样几天了?”

    柳福儿眉头皱起。

    “这两天下了学,他们就一道去崔府里,还有书院的先生们,也跟着一起。”

    “胡闹,”柳福儿眉头皱起。

    半晌,她沉声道“去,把库房里的那瓮碧珠酿送去。”

    “娘子,”赤槿不可思议的看她。

    八郎君都已经喝得乐不思蜀了,娘子这么做,岂不是在鼓励他?

    “让你去就去,”柳福儿绷着脸道。

    “是,”赤槿低应着去拿酒。

    柳福儿眸色转深。

    屋角沙漏流得极快,没多会儿便已过了大半。

    柳福儿来到前院正堂安坐。

    又过两刻钟不到,司空八郎随着赤槿进门。

    见到柳福儿,他讪笑道“小妹,这个时辰了,还没睡?”

    柳福儿淡淡睨他,道“现在可是醒了?”

    司空八郎不好意思的呵笑。

    柳福儿轻哼一声,道“时候不早了,先回去吧,有事明天再说。”

    司空八郎已经好些时候没瞧过柳福儿冷脸。

    现下冷不丁一瞧,他心肝都突突。

    赤槿送了司空八郎,回转来,道“娘子,你真是厉害。那酒一送上去,八郎君才喝两杯,就闹着要走了。”

    柳福儿微微的笑,与她一道回去内院。

    碧珠酿主料青竹叶,因其色入青碧,才得此名。

    此酒性寒,可清心火,醒大脑。

    柳福儿送了此酒,就是想要告诉司空八郎,脑子清醒点,别忘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司空八郎是知晓柳福儿打算的,但他生性豪放,又喜好与人结交。

    聊得热络了,不知不觉就有些忘形。

    回去之后,他暗自反省一夜。

    明天一早,他早早来寻柳福儿。

    一见面便道“我错了。”

    柳福儿挑眉,道“大兄这话何意?”

    司空八郎面上微热,低声道“小妹你就莫要臊我了,我知道,这些日子我有些忘形了。”

    柳福儿微笑,道“大兄性情如此,我又不是不知。”

    司空八郎顿时松了口气。

    “只是,”柳福儿话锋一转。

    司空八郎顿时提了一口气。

    “好友相交在乎个心,没必要夜以继日的欢聚吧?”

    “是,”司空八郎耷拉下脑袋。

    余光偷瞄柳福儿,暗道小妹城主当得久了,威严也日益剧增。

    柳福儿见司空八郎已经明了,便点到即止。

    而在靠近书院的府邸里。

    崔家几个郎君也聚在一处。

    秉承食不言寝不语的训诫,几人待到仆从撤了碗盘,崔五才道“经过这几日,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郎君们各自对望,崔九言道“这城里确如八哥所言,百姓安乐,治下也算清明。”

    “只是这书院里的先生却是有些言过其实。”

    崔九微抬下颌,很是自傲。

    崔五道“九弟,你这话可是有些过了。”

    崔九皱眉。

    崔五按住他,道“或许他们的才华不如你出众,但他们有一颗传道授业的心。”

    “他们愿意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城里的百姓。”

    “只要肯学,他们就会教,不管是一遍两遍,还是三遍五遍,他们都会一直耐心的教下去。”

    崔五道“若是你,你能吗?”

    崔九动了动嘴唇,没有吭气。

    崔五笑了笑,道“且说到名师,这里也不是没有。”

    “柳城主膝下有一小郎,你可知他先生是谁?”

    崔九转眼。

    崔五淡声道“是崔大夫之子崔大。”

    是他。

    崔九万没想到柳福儿竟然能请到他过来,面色顿时变了。

    崔五道“现在你还认为,这城里的先生水平不过了了?”

    崔九眨巴着眼。

    半晌,他站起身来,道“他在哪儿?”

    大有立时冲去的模样。

    “莫急,”崔五道“我等是要长留在此的,难道还怕没有机会见到?”

    崔九梗着脖子,不太甘心。

    崔五眯了眯眼,道“或者你就此过去,让柳城主以为,我清河崔家的儿郎不过如此。”

    听到崔五提及出处,崔九顿时蔫了。

    要是因他的莽撞给家族抹黑,尤其还是在博陵崔家跟前,那他就是家族的罪人了。

    解决完最为刺头的弟弟,崔五含笑望向众人。

    “我打算往家里去信,邀叔伯们过来一游,诸位以为如何?”

    郎君们互相对望。

    崔五起身,大步往隔间去。

    大袖随着他走动,飘飘扬扬,甚是飘逸。

    崔九看了眼迟迟无法决断的兄弟们,冷笑着起身,道“没听到吗?博陵崔家都已下了决断。再晚,连汤都喝不到了。”

    他同样奔去书房,往家里写信。

    余下几个郎君也都跟着起身,往自家院子。

    月余之后,崔家陆续有人进了江陵城。

    得到消息的柳福儿很是淡定。

    跟这些事情相比,她更关注宁氏的动静。

    又半月,全四送来消息。

    大抵是崔家动作频频,引得宁氏注意,徐家已有人前往崔家。

    出来时,面色沉沉。

    看样子是没能谈拢。

    在他来信之时,徐家兵力正在调动。

    全四推断,这些兵很有可能是要用来对付崔家。

    搁了来信,柳福儿轻扣指尖。

    半晌,她提笔写信,将分散在淮南一地的兵力全部交与全四。

    命他若有万一,务必护得崔家离开淮南。

    几乎前后脚,崔家几郎君也收到家书。

    崔九连带几个兄弟找到崔五,道“五兄,徐家已经下了最后通牒。”

    “月底之前,要再不把十一送过去,他们可能就要有所行动了。”

    崔五同样也是面色沉沉。

    他了解的比兄弟们还要多一些。

    八郎探知,宁氏在徐家危言耸听,直指崔家以十一为纽带,暗中与江陵勾结。

    所以才引得徐家来人。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出城() 
崔家确有过来江陵的打算。

    但那是在宁氏强势逼迫之下,逼不得已的决定。

    现在却被宁氏拿来大做文章,弄得好像崔家一早谋划着背叛淮南一般。

    试问,若生活安逸,日子富足,谁愿意离开世代生活的熟悉地方,背井离乡的前往他地?

    这等显而易见的事情,却被徐家所有人忽略,只听宁氏一面之词。

    崔五望着众兄弟,缓缓握起拳头。

    不,或许这正是徐家掌权人想要的。

    崔家子弟与淮南世家联姻的不少。

    细算起来,淮南所有世家都与其沾亲带故。

    而今,几方势力都很默契的处于休养状态。

    徐家即便财大气粗,可在接连不休的战事里,也消耗得所剩无几。

    正是需得整顿内里,肃清内部之时。

    崔家经过世代经营,财帛上或许不及徐家,但在名望上,却不让徐家半分。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想来徐家是不想再有人与之比肩,这才信了这么错漏百出的由头,借此震慑其他世家,连带收缴崔家所有,充盈库房。

    崔五的脑中接连闪过许多念头,最终得了这个结论。

    他被自己的念头惊了一跳。

    如此,家里的那些人怕是要危险了。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声音低沉的将推断说出。

    这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皆是一默。

    大家都不是笨蛋,在来寻崔五之时,也多少有点模糊念头。

    只是不曾有崔五想得那般深。

    “不然咱们这就回去,把人接出来?”

    崔九最先反应过来。

    崔五看他一眼,道“现在回去,起码也要半月,只怕徐家已经有所动作了。”

    “且你觉得,那么大个家里,就咱们几个聪明?”

    崔九瞪起眼睛。

    崔五道“便是旁人没想到,三兄也能想到。”

    “我猜,他应该已经在准备了,只是不知还来不来得及。”

    毕竟徐家的目的便是拿下整个崔家。

    他沉沉叹气。

    在座众人面色凝重。

    而此时,淮南崔家。

    崔三正因是否搬迁问题与父亲对峙。

    崔族长实在不舍抛开经营了几百年的势力,想要依靠自家与各姻亲向徐家施压,进而平息此事。

    崔三反驳。

    若徐家真担心这个,就不会放任宁氏百般挑衅,更不会信了宁氏的鬼话,调动兵力了。

    崔族长却认为,这不过是徐家的警告。

    徐家如今地位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稳固,所以才在处理杜家的事情上,再三留情。

    但这也已经让众多世家警惕。

    崔家在淮南几乎等同于标杆的存在。

    若他们再有事,怕是会引起人躁动。

    徐家不会做自掘坟墓之事。

    崔三听得父亲想当然,很是无语。

    这几年,战事频频。

    徐家的内外库早就空了。

    便是崔家不鼓励经商,但底蕴所在,商铺土地一样不少。

    经年积累下来,比杜家强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若真把崔家抄个彻底,徐家接下来几年的军饷也就不愁了。

    而代价也仅仅是一点点动荡而已。

    如今的世道,能安稳过活的地方不多。

    徐家占据富庶之地,又有大批兵士。

    便是世家们自危,在寻到妥善之地之前,也还是要在徐家眼皮子底下过活。

    真到了危及自家的地步,崔家的死活,他们怎么可能会管?

    崔三摆事实讲道理,服崔族长。

    崔族长到底有些意动,便让崔三知会叔伯们先出城与八郎汇合。

    他自己却很坚持的留下。

    崔三无奈,只得听从其吩咐,寻叔伯们。

    听到崔三如此说,叔伯们有些迟疑。

    迁族可是大事,只这般知会一声,实在儿戏。

    崔三也知道这般不对,但失态紧急,八郎那边已经打探出徐家的兵力是从三面包抄而来。

    余下的一面只距离节度使的驻军不足五里。

    这点距离,若徐家来个偷袭,他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崔三让他们先去城外,就当做散心,至于父亲,稍候他会带着一道出来。

    到时是走是留,再做商议。

    众人听得这话,便点头道好。

    崔三又请了阿娘拜访诸位伯娘婶子,大意便是将贵重又小巧的物什带上。

    诸位夫人一早就听自家郎君和儿子说了这事。

    听得叮咛,倒也不意外。

    很快的,一艘艘楼船缓缓行出崔家阜头。

    盯着崔家的探子立刻警觉起来。

    派了人回徐家报信之后,负责此处的都尉留下几人盯着崔府,他带着人跟上船队。

    船队行速不快,丫鬟和仆从在甲板上穿梭。

    待来到出城的卡口时,甲板上已经搭好了造型别致的花台。

    兵士一早得了命令,见到崔家人便刻意拦下。

    都尉接着查验机会,随着兵士一道上船。

    楼上舱室里,与崔族长有几分相似的男人从上下来。

    见到身着重甲,手持枪戟的兵士,男人眯了眯眼,道“怎么回事?”

    兵士忙回头看都尉。

    都尉笑着上前,拱手道“见过崔二老爷。”

    男人淡淡嗯了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都尉道“前日齐府出了桩命案,我等奉命,把守卡口,绝不能放面孔陌生的人出城。”

    他长揖道“还请崔二老爷行个方便。”

    男人定定看了都尉半晌,道“也好,既然是命令,那边执行吧。”

    他吩咐船上的人都来到甲板,道“还请都尉快些,我等还赶着去回峰潭做诗会。”

    都尉瞄了眼高起的花台,呵笑着应声。

    侧目。

    兵士立刻分散开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搜检了个遍。

    都尉抬眼。

    兵士悄悄摇了摇头。

    都尉略一挑眉,转眼看其后几艘船。

    见也没有结果,顿时皱了眉。

    男人将他动作尽收眼底,心里暗自叹了口气,面上则是平平淡淡的道“如此,我等可以走了?”

    都尉笑了笑,眼睛极快的睃了圈周围。

    此时周围过往的船只皆有意无意的慢行。

    都尉拱手,告了个罪,带着人下了船。

    楼船缓缓驶过。

    其中一人低声道“都尉,就这么放了?”

    都尉淡笑,低嗯了声。

    既然想要拿的人和物都不在,也就没必要现在就撕破脸。

    。

第六百四十三章 出不去了() 
船渐渐行得远了。

    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