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福谋 >

第450部分

福谋-第450部分

小说: 福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

    齐妃问。

    “娘娘,那汤我忘了放盐。”

    小丫鬟瞪大眼,一脸惊惶。

    “不碍的,”齐妃淡淡一笑。

    若她没料错,现在的唐皇十有八九就在陪莲妃。

    以莲妃的专断跋扈,定不会让这汤出现在唐皇跟前。

    让让她因此误会自己厨艺不精,倒也不是坏事。

    她很是自在的收拾好自己,歇了。

    碧华殿里,莲妃听了诗情来报,暗暗咬着银牙。

    “她倒是追得紧。”

    “娘娘,”诗情小心看她。

    “要不要,”她试探。

    “不要,”莲妃一口回绝,又缓了下,“至少还不能是现在。”

    诗情了然。

    “把那汤处理了,”莲妃吩咐了声,没等再说,就听内间传来些许动静。

    莲妃立刻示意诗情不要做声。

    她笑吟吟的进去内殿。

    唐皇正从净房出来。

    见她披发娉婷而来,顿时笑了。

    “圣人,可是笑妾形容不整?”

    莲妃软软的撒娇。

    “怎么会?”

    唐皇笑着摸她如丝一般滑的发丝。

    “朕是想起当年。”

    “那会儿朕还年轻,你也正是豆蔻,一晃这么多年,朕老了,你却还如当年。”

    “圣人惯会取笑,”莲妃嘟嘴。

    “再过几年,华儿都要及冠了,我也要如昨日黄花,哪里再敢奢望当年?”

    “爱妃莫要妄自菲薄。”

    唐皇笑着拥她入怀。

    “朕可比你年长好些,如此说来,朕岂不”

    “圣人,”莲妃娇软的叫着,探出春葱样的指尖点住唐皇嘴唇。

    唐皇垂眸,望着脉脉望来的莲妃,忽的咬住。

    莲妃低唤,两眸顿如春水。

    唐皇朗声一笑,扯了她往才刚铺就不久的床榻倒去。

    一夜被翻红浪。

    天明时,内侍过来叫起,诗情入内传话。

    莲妃撑起身体,侧头往还在睡着的唐皇。

    “让他在外面候着。”

    诗情低应,悄悄退去外面。

    莲妃掐着时辰,约莫差不多才轻推唐皇。

    “圣人,该起了。”

    唐皇迷糊的睁开眼,含糊的唔了声。

    有心翻身再睡。

    莲妃忙拉住他,道:“朱大人和几位老大人都来了,怕不是有要事回禀。”

    唐皇眨了几下眼,游离的意识回笼。

    想起这几天就是敲定迁宫事宜的时候。

    他赶忙起身,莲妃在后跟着下床。

    帮他更了衣。

    束好腰带,她温柔的扯平袍脚,退后半步,以着迷的姿态端量。

    “朕走了,等忙完了来看你,”唐皇笑望她道。

    莲妃点头,送他到内殿门口。

    唐皇一路疾行,来到议事的正殿。

    朱宕和几位形同阁老一般的老大人正在闲话。

    听得内侍来报,唐皇已到,便忙自偏门入殿。

    随着内侍的高唱,众人拱手见礼。

    唐皇抬手,示意众人起来。

    待到站定,朱宕上前,将一小本子托与掌中。

    “圣人,这是臣与几位老大人,及礼部一干官员拟定的事项。”

    “还请圣人过目。”

    唐皇微微点头。

    内侍立刻上前,将本子接过来,送到唐皇跟前。

    唐皇素来不喜这些冗长的礼仪,却也知晓是避无可避。

    只是没翻几下,他就一阵头昏脑涨。

    “这我就不看了,此事乃是卿家一手料理,还是卿家与我说说吧。”

    唐皇合上册子,把视线投向朱宕。

    朱宕与唐皇相处也不是一两年了,岂会不知他的毛病?

    他上前一步,道:“禀圣人,此次迁宫乃是近年来的头等大事。”

    “只是,当下并是不十分安稳。”

    “未免有人暗做手脚,我等以为,该分两步来办。”

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站() 
“哦,”唐皇挑眉。

    朱宕言:“我等以为,可先派人扫清前路,待其确认,再恭请圣人动身不迟。”

    唐皇点头。

    “这事,你看着办就是。”

    他看其他几位,“若有事,你等可先于朱大人商议。”

    “议出个定论,再报来与我。”

    众人拱手领命。

    唐皇朝朱宕略一示意,便转回内宫。

    走到半路,空气中暗香浮动。

    唐皇脚下微顿,四下搜寻,却没寻到什么。

    “去芙蓉殿。”

    内侍眉头微动,脚下一转,往另一边游廊行去。

    没多会儿,齐妃便得了唐皇要来的消息。

    她轻蹙眉尖,看了眼天色。

    此时时候尚早,以莲妃脾性,定不会由他留太久。

    她梳拢起散落鬓发,拢好披帛。

    没多会儿,内侍高声唱喏。

    “妾见过圣人,”齐妃急急来到殿边,欠身见礼。

    “爱妃快快轻起,”唐皇笑着将她扶起。

    携她一道入内。

    “朕适才经过一小花园,闻得一缕幽香,似曾相识。”

    “细一想,似乎在你这儿闻过。”

    齐妃浅笑。

    “妾不喜太过浓艳之物,平日总喜采摘些小兰花。”

    “一来可以借着味道熏染屋子,二来也能添些雅致。”

    “只是那花寻常得很,林间草丛,十分常见。”

    唐皇点头,目光微转,果然在屋角插瓶了见一小丛幽蓝小花。

    “就是这个?“

    齐妃点头,抱着花瓶过来。

    唐皇闻了闻,确定就是这味道。

    他笑着抚她秀发,“爱妃好心思。”

    “让你见笑了,”齐妃赧然,“不过是女儿家的小心思罢了。”

    唐皇笑吟吟。

    不论如何,总说明齐妃是花了心思的。

    且这心思是用在他身上。

    两人对坐说了会儿话,齐妃瞧着天色,道:“圣人可要在此用膳?”

    唐皇与她聊得正好,才要点头,就听丫鬟来报,诗情求见。

    唐皇眉头一皱。

    齐妃默了默,笑了。

    “想是姐姐有事,”她笑望唐皇。

    唐煌没有吭气。

    这就是默认了。

    齐妃垂眸。

    心底无悲无喜。

    “还不请进来,”她柔声吩咐。

    唐皇转眸,见齐妃眉宇平和,似乎没有半点不满。

    反倒是小丫鬟满心的不情愿。

    齐妃眉头一皱,不悦的瞪她。

    小丫鬟只得行礼,退去外面。

    很快,诗情踩着小碎步进来。

    见礼之后,唐皇道:“可是莲妃有事?”

    “回圣人话,”诗情道:“今日殿下文章得了先生夸赞,莲妃怕是先生顾及殿下身份,哄他开心,想请您点评,看先生所言是否属实。”

    “这样,”听得是自己儿子的事,唐皇顿时坐不住了。

    只是,几天没见齐妃,他心思又有些活泛。

    “殿下的事再要紧不过,”齐妃起身,“妾送圣人。”

    “齐妃,你,”唐皇皱眉。

    齐妃敛颌见礼,恭顺却又坚决。

    唐皇眼眸定定望她。

    半晌,他起身。

    “好,朕走。”

    他阔步出了大殿。

    齐妃缓缓起身。

    抬眸之时,正与探究望来的诗情看了个对眼。

    诗情急急别开眼,紧随唐皇而去。

    齐妃走到门边,遥望几人远走,轻轻吐气。

    其后,小丫鬟忍不住道:“娘娘,圣人好容易才来一趟,你怎么能就这么赶他走了?”

    “不然呢?”

    齐妃眉色淡淡。

    “便是我留,他就能留下?”

    小丫鬟眨巴眼。

    适才,圣人可不就是这个意思?

    齐妃笑了笑,“我乏了,莫要吵我。”

    她径直进了内殿。

    小丫鬟噘着嘴,跑去厨下告诉同伴,圣人已经起驾,不用准备太多吃食。

    齐妃躺在床上,望着上头承尘,脑中一片空空。

    半晌,几声细微的脚步声靠了过去。

    齐妃侧头,看与自己身量极其相似的娘子。

    “今晚,怕是要麻烦你了。“

    娘子浅浅一笑。

    “这本就是我分内之事,娘娘不必过意不去。“

    齐妃勾了勾嘴角,低叹。

    “这日子也不知几时是头。”

    “快了,”娘子道。

    “你可是听说什么了?”

    齐妃眼眸倏地一亮。

    “倒不是什么确切的信,就是听说,有战船出城了。”

    齐妃颓然。

    蜀地这里虽说没有战事,但唐皇在此,战船进进出出,也是常事。

    娘子见她如此,抿了嘴,没再言语。

    而在治所之外的水道。

    朱小郎立在船舷边,遥望开阔水道。

    其后,都尉确认了河道,来禀。

    “郎君,我等可需要将周围全部清剿干净?”

    “不必,那样消耗太大,以我们现下情况,若逐一剿过,只怕不等到帝都,便已无力为继,”朱小郎摇头。

    都尉拧眉。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不过,他们此番出来就是为了清剿,若就此略过,只怕会有后患。

    不过

    都尉看朱小郎。

    似乎很是胸有成足。

    他踟蹰片刻,终究将话咽下。

    战船行速不慢,没过半月便过了巴州。

    眼见就要进入山南。

    朱小郎这才命兵士准备,以巴州为界,以平扫的方式,向北推进。

    很快,便有三窝水匪被清剿了个干净。

    初战告捷,朱小郎很是意气风发,喝令兵士再接再厉。

    而在距离船队不远的一处水域。

    几家已成其后的水匪大统领汇聚一处,商议如何是好。

    几位大统领也是混了大半辈子的,能在众多水匪中混出头脸,胆识心眼,样样都是不缺。

    而今一碰,各家都不隐瞒,将打探来的消息互通。

    很快,几人便达成一致。

    避其锋芒,待日后,再回来重振。

    几人歃血起誓,日后几人定互帮互助,便各自散了。

    当晚,他们便带着手下散与人海之中。

    只留下空空的寨子。

    周围,几个小头目察觉,悄悄上来。

    发觉内里竟已人去楼空,登时大喜。

    没隔夜就将此地占为己有。

    只是,没等乐呵,便迎来朱家军的痛击。

    这些水匪最大也不过百十人而已,

    又那里是朱家军对手。

    没几个回合,便被清剿干净。

    都尉将战果回报。

    听得只伤了几十人,朱小郎大笑。

    “山南节度使也太废物了,这等水匪竟也能让其为非作歹多年。”

    “我看,他是太安逸了,以后还是让他挪挪地方吧。”

第八百六十二章 准备() 
船队已极快的速度穿过山南。

    都尉望着远处急急赶来的楼船,道:“郎君,真的不见一见?”

    “罢了,”朱小郎不在意的笑。

    此人结局已经注定,他还有要事需要处理,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

    过了山南与京畿相交河道,便是帝都。

    “好一座城池,”遥望高大巍峨如盘踞巨兽的帝都,朱小郎惊叹。

    船队很快驶入卡口。

    兵士一边验看过所,一边派人禀告郡守。

    待到查验完毕,郡守也已抵达。

    他躬身来到为首的战船跟前,请见朱小郎。

    都尉上到舱室请示。

    朱小郎笑了笑,示意放他上来。

    郡守随着都尉来到舱室。

    一进门,便连连施礼。

    朱小郎拱了拱手,示意他落座。

    “郡守在此地驻守,该是有些年头了吧?”

    郡守点头。

    “下官是在振隆元年,”他一顿,忙解释:“便是圣人登位那年,来此地就任的。”

    “这一晃,便是十几年。”

    朱小郎笑。

    “那想来,这周围之事,大人都知晓了。”

    “当不得都,不过略知一二而已。”

    郡守是知道朱家在唐皇心里的地位。

    可越是这样,他越是谨慎小心,不敢托大。

    “如此也尽够了。”

    朱小郎将唐皇准备迁宫一事严明,并道:“我此番不过是来做些准备。”

    “稍后,还会有人过来,倒是便是准备圣人移驾之事。”

    “这可好呢,”郡守没想到竟然是这消息,登时喜得不成。

    朱小郎微笑。

    “某与此地人生地不熟,一干事宜,还请大人多多协助。”

    “不敢当,”郡守赶忙施礼。

    “大人但凡差遣,下官定从命就是。”

    朱小郎就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