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金玉良医 >

第150部分

金玉良医-第150部分

小说: 金玉良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不会说,陆漫真的猜不到。

    再看看那个匣子,里面装着一些充满异域风情的首饰和挂件,还有两张银票和几锭金锭子。

    陆漫把给她的信打开,信不长,说他若能活着回来,一定会弥补之前未给妻子、儿子、闺女的爱,做个好丈夫、好父亲。若死了,让他们不要伤心,他是为国捐躯,是令他们自豪的英雄。还让陆漫劝何氏和何承,让他们重回陆家。这样,何氏既有家族的呵护,将来才能够埋进陆家祖坟,同他埋在一起,何承也会有一份好前程。他已经把他的意思写信告诉陆老太太和陆大老爷了,他们会为何氏母子行方便,也会对他们母子好……

    陆漫虽然不希望陆放荣死,但他这种鸡同鸭讲的思维方式让人极为反感。最不要脸的是,他死了还想让何氏回陆家,将来跟他埋一起。凭什么啊!他真的以为他的魅力那么强大,何氏到现在还对他痴心不改,连死了都想跟他埋一起?

    小渣渣的姜展唯跟大渣渣的陆放荣一比,妥妥的伟岸丈夫好男人。

    陆漫把东西和信件收去了书案的抽屉里。想着姜展唯说的对,的确不能让陆放荣过多的打搅何氏。不管他死没死,都不能打搅她。

    下晌,何承从同仁堂回来,来找陆漫商量医馆的事情,陆漫便把信件和东西拿给他看了。

    何承看了给他的信,表情越来越严峻,最后把信往桌上一撂。生气地说道,“他怎么能这样想,居然想让娘回陆家给他守寡,还认为这是给娘的一条好出路……”张了张嘴,实在不好说其它的话,又道,“希望他能好好活着,凯旋而归。不过,他写给娘的那封信就不要给娘了吧。不管陆将军回不回来,都不要给她,打乱她平静的生活。至于这个匣子,若他回来,还给他。若他没回来,给陆家。还有,不管前路如何,我和娘都跟陆家都没有任何关系。”

    他跟陆漫的想法不谋而合。

    陆漫又建议道,“和郡王府才给我们送了两头草原肥羊来,你拿半只回去,明晚做羊肉锅子,请李叔、黄伯、贺叔、陈叔他们去吃个饭。那几个是外祖留下的老人,又对你颇多教导,你和娘应该感谢他们。”

    何承原来对母亲和李掌柜的关系持不参与的态度。他们愿意在一起他不反对,但也不会像姐姐那样暗地里撮合。他一直觉得自己以后取妻生子,照样能给母亲一个幸福晚年。

    可是现在看来,陆放荣真的不是良人。若他活着回来,把心软老实的母亲哄过去,母亲下半辈子就苦了。若他死了,因为有他对陆家老太太的交待,陆家时不时地来找母亲,也会打扰母亲平静的生活。

    听了陆漫的话,点头说道,“好,我让吴婶整治出来,明天晚上也请姐姐一家和王嬷嬷一家去青榆院吃饭。”

    姐弟两个又商量了一阵以后怎样为何氏和李掌柜创造相处的机会,怎样给何氏吹耳旁风。

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亭教孙() 
陆漫做那些事倒是无所谓,前世为孤身老父或是老母介绍老伴的儿女大有人在。她工作后就托人为妈妈介绍过老伴,可惜妈妈已经对男人无感,不愿意。若那时真的为妈妈找到另一半该多好,妈妈也不会在自己死后那么孤独难过了。

    但何承就不行了,脸羞得通红,矛盾得不行,连鼻尖上都浸出了汗珠。既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孝,又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是真孝。

    陆漫看到扭捏的样子,取笑道,“看看你羞得,就像给你说媳妇一样。”突然想到谢大奶奶昨天说的话,又道,“杨姐姐跟我说,谢家有个姑娘不错。姑娘是谢老侯爷堂弟的孙女,今年十四岁,性情温柔,长得也不错,父亲当着一个五品武官……”

    何承赶紧打断了陆漫的话,说道,“姐,弟弟还小,先把本事学好了,再说其他。”

    然后,起身招呼院子里的白芷把羊腿拿着回家了。

    随着谢家军大败敌军的消息传到街头巷尾,谢大元帅和姜小将军的英雄事迹也在百姓中传扬开来。各大戏班赶着排练了讴歌他们的几出大戏,说书先生也把他们的英雄事迹编成段子。

    长亭长公主府的两个戏班也连夜写了一出,主角当然是英勇无敌、韬略过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姜小将军了。

    姜展昆听说这个消息后,专门跑去戏班一趟,让戏班加一段“长公主教孙”的戏。还特别说明,要把长公主描写成有大义的老太太。。。

    班主听了大感兴趣,这正是拍马屁的好机会啊,他笑得一脸灿烂地给姜展昆拱手致谢,谢谢四爷为戏班提了一个好素材。他赶紧招集几个“写头”,商量着把戏写出来。

    九月十九晚,东辉院的几个主子、何氏母子都被请去鹤鸣堂吃饭,连带着看歌颂战斗英雄姜展唯及大义祖母长公主的戏。整出戏还没有排出来,但其中一段折子戏先排出来了,这段戏的名字叫《长亭教孙》。

    芙蓉堂里灯火辉煌,十二盏玻璃宫灯全部点亮。主子们不像原来分为男女两大桌吃饭,而是两人一几,在屋里围坐三方。正面坐的是长公主和老驸马,戏子们在中间唱戏。

    还恩典了几个属官和几个有体面的下人,他们也在末尾拥有一方小锦杌,可以坐着看戏。

    戏的内容是,当边关狼烟四起,百姓被鞑子肆意欺凌,长亭长公主知道后心急如焚,夜不成眠。她思前想后,鼓励孙子去从军,还教育孙子要“忠心皇上,从军报国”,并且请求谢大元帅把孙子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孙子听从她的教诲,放弃舒适的生活,从军去边关杀敌……

    这出折子戏只有三个人,就是扮演长亭长公主的著名老旦赛月仙,扮演姜小将军的著名武生玉麒麟,还有扮演谢大元帅的著名老生新玉堂。虽然赶的急,但这三个人基本功扎实,演得真心不错。加上台词写得好,极尽煽情,让人感动。

    特别是扮演长公主的赛月仙,唱腔高亢激扬,把一位深明国家大义、教孙有方、励孙从戎、秉贤授德的英雄祖母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还有那几句台词,听后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展唯孙站堂前听祖母讲,好男人理应当天下名扬。想祖母十余载教孙成长,惟望尔怀大志扶保家帮……”

    可陆漫总也入不了戏。不光是她不喜欢听戏,有些听不懂,还因为她想到当初长公主一次又一次去求谢大帅欲把姜展唯调去中军营的事……

    看到长公主等女人感动得不时用帕子抹着眼泪,几位爷们不时鼓掌叫好,陆漫不觉有些好笑。这就是从生活到艺术的质的升华,想着自己也不应该太较真。

    戏唱完后,长公主喜极,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说戏写得好,戏子演得好。还赏了戏班一百两银子,赛月仙五十两银子,另两个戏子各二十两银子,写戏的“写头”各二十两银子。说明天会带着他们去谢家演唱,以后再让戏班去宫里给皇上唱。

    还专门拿了一件她没上过身的衣裳,让塞月仙穿着唱,又让陆漫也拿一件姜展唯没上过身的新衣裳给玉麒麟穿,这样看着才真实。

    老太太已经听说是姜展昆让加的这段戏,又把姜展昆叫去跟前,拉着他的手笑道,“你这猴儿,本宫早就看出你聪慧,会做人。”又赏了他一套前朝的和田青玉雕花笔洗和笔筒。

    陆漫之前跟姜展昆接触得不多,现在才知道他居然是拍马屁高手,跟三老爷和三夫人一样圆滑精明,讨人喜欢。

    其他主子都呵呵笑着捧长公主的场,三位老爷各赏了戏班、戏子各二十两银子,其他人各赏五两,连不到一岁的姜珍大奶奶都替她赏了五两。自从那次姜展举和大奶奶被姜侯爷、长公主教训过后,会做人多了,表面对姜珍也算疼爱有加。

    老驸马也看得高兴,指着赛月仙说道,“你唱得好,有几分长亭的气势,赏五十两银子。”

    喜得赛月仙福了福。

    他又对新玉堂说,“你唱得也好,像谢家小子,赏二十两银子。”

    新玉堂也赶紧福了福。

    最后他指着玉麒麟说道,“你这个小白脸,只会几招花拳绣腿,就哼哼唧唧地跑这里来丢人现眼,跟唯唯一样讨嫌,一文不值。”

    玉麒麟是戏班头牌武生,演的戏不仅得长公主府人的喜爱,出去演出也收获无数赞誉,甚至皇上、皇后都赏过他银子。虽然他知道是因为老驸马不喜欢三爷牵连到了自己,但自己从五岁就开始练的功夫被说成“花拳绣腿”,“哼哼唧唧”,“丢人现眼”,“一文不值”,还是难过不已,气得流出了眼泪。

    长公主觉得玉麒麟挺冤枉,但也不愿意为了一个戏子扫老驸马的面子。其他后人都是如此想法,也不好吱声。

    陆漫不愿意了,所有人都知道是姜展唯连累了玉麒麟,别人不说话,她却不能不说话。

第三百一十二章 建议() 
陆漫不好公然忤逆老驸马,便看了眼姜悦。小妮子绝对强势,老驸马一直被她死死拿捏在手心里。

    此时小妮子正挤在长公主和老驸马中间,低头扯着玩偶,根本不知道眼前发生的一切,也不知道自己爹爹又被嫌弃了。

    陆漫说道,“悦儿,悦儿,玉麒麟演你爹爹演得好不好啊?”

    姜悦看不懂戏,当然不知道玉麒麟演得好不好,甚至不知道谁是玉麒麟。但在她眼里,只要跟爹爹有联系,不管什么都是最好的。

    她听见娘亲这么问,马上抬头大着嗓门说道,“好,好,爹爹好。”

    “那玉麒麟演爹爹演的好不好?”陆漫又问。

    老驸马掷地有声地说道,“不好。”

    姜悦眼睛一鼓,大声说道,“好!好!”把手里的玩偶扔下,一下爬到老驸马的腿上,双手抱着他的脸不依道,“太太,好,太太,好。”

    姜悦一撒娇,老驸马的心就立马融化了,赶紧没有原则地说道,“好,好,重孙孙说好,就是好。”

    长公主一直想缓和老驸马和姜展唯的关系,哈哈笑道,“驸马爷和小悦儿都说好,那定是好的了。”又对难过着的玉麒麟笑道,“你唱得很好,功夫也好。我展唯孙子的文武双全,你演绎得非常到位。刚刚驸马爷是跟你开玩笑呢,好孩子快莫难过了。来人啊,再赏二十两。”

    长公主一锤定音,众人又纷纷附和起来。

    陆漫又说道,“玉麒麟演得非常好,我再单赏二十两。展唯、玖儿、小悦儿也都喜欢,他们再各赏五两。”

    玉麒麟激动得不行,赶紧作揖感谢。

    这出折子戏后来果真去皇宫演出,得到皇上的大加褒奖。还让宗室妇人向长亭学习,教育子弟要先国后家,不能一味奢侈享乐。

    虽然有些人家知道姜展唯去从军的真实目的,但皇上愿意相信,他们也只能选择相信。有几个死脑筋的朝臣上过几个折子,质疑那出戏的真实性。皇上留住没发,又臭骂了他们一顿,说他们在这举国欢庆迎接英雄凯旋归朝的时刻,造这样的谣言,是让英雄寒心,其心可诛。

    陆漫听说后暗乐不已,这位皇帝的思想也挺超前嘛,还知道树立英模典型。

    其实,也不能说《长亭教孙》是假的。长亭长公主的确很贤德,也常常教导她的子孙要忠君爱国,只不过把她几十年对几代人的教诲集中在一出折子戏里了。姜展唯去从军被包装成爱国大义,跟他在认亲宴上所表现出的爱国大义也算殊途同归。而且,他真的是文武双全的英雄呢。谢老爷子说过,若没有姜展唯领导的黑暴营,仗至少还要再打三年。

    京城乃至大楚各地的戏班也都赶着排这出折子戏,艺术家们把戏里的台字、唱腔又一次次做了改进,使得这出戏更加完善。长亭长公主成了帼国不让须眉的贤良祖母,姜展唯成了孝顺爱国的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这个经典的戏剧也在这个时空里一直传唱下去。当然,这是后话的后话了。

    第二天勤国公谢府请客。长公主府的全体主子,以及东辉院的全体主子,再加上何承母子都携着重礼前去恭贺。

    听说,连皇上和太子都微服去了谢府。谢府的满门荣耀,一时无人能敌。

    不说朝庭开始准备谢家军回京的欢迎仪式及献俘仪式,长公主府和东辉院也开始准备姜展唯回来的各项事务。大量采买彩绫灯笼,给主子、下人买衣买首饰,还要把家里粉刷一新……

    陆漫被人在后面推着,也积极准备着,甚至听了明叔的建议,把才翻新两年的东辉院又重新翻一遍。

    忙忙碌碌中,日子很快滑到了冬月,谢家军就快到京城了。

    陆漫心里还装着另一件大事。

    太子明年二月初九大婚。若他想要健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