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金玉良医 >

第172部分

金玉良医-第172部分

小说: 金玉良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漫纳闷归纳闷,还是笑着接过来,曲膝谢过。

    回到东辉院,陆漫打开锦盒一看,吓得眼睛都瞪圆了。这是一根璎珞圈,样式非常简单,就是一根比小指细些的赤金项圈,上面镶着五颗珍珠,左右两边各两颗滚圆饱满的白色南珠,中间是一颗食指指腹那么大的橘红色珍珠,华丽璀璨。这个朝代叫满刺珍珠,前世叫美乐珠。

    据说这颗满刺珍珠是二十几年前满刺国进贡的,当时共进贡了五颗。皇上跟长亭姐弟情深,让内务府打了这根璎珞圈赐给长公主。长公主一般都舍不得戴,只在她过生辰或是参加重大活动时才戴。

    按理,这么珍贵的东西应该传给大房才对。

    女人都喜欢漂亮首饰,可这样首饰有些烫手,陆漫不知道该不该收,想着等姜展唯回来问问他再说。

    紧接着又迎来太子大婚。

    二月初九,太子娶太子妃谢姝。二月十二,又会娶太子良娣刘惜兰。二月十六,再娶太子良媛洪芸。

    因为姜展唯跟太子有亲,似乎私下的关系也不错,太子三次娶媳妇姜展唯都回来送礼恭贺了。陆漫也分别去谢家和刘家添了妆,吃了喜宴。

    当姜展唯看到那个璎珞圈时,也是一怔。听说是长公主进宫谢恩后送的,便了然说道,“你放心收着就是,这是她老人家给我们的补偿。她连这样东西都送给你了,大概是在告诉我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不会去求皇上了。哼,她老人家精明,后辈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也不好意思再去求皇上了。”又扯了扯嘴角,说道,“除了我生母,她老人家也没为我去求过皇上。即使是那件事,也是我用战功换来的,她帮个忙还老大不乐意。”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陆漫有些汗颜,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些笨,总是反应不过来。

    看到姜展唯似又受了伤,眉毛也皱紧了。陆漫伸手在他的眉间轻轻抹着,说道,“三爷总是皱眉毛,都皱出褶子了。”再想到无情的二老爷,又安慰道,“或许三爷今生的长辈缘差了点,但子孙缘好啊……”

    她本想夸夸闺女如何想他亲他,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姜展唯一把抱住,喜道,“漫漫是又怀孕了?”

    姜展唯只要在家就勤奋耕耘,不止是他的那个什么“欲”特别强,也是想让陆漫再怀个孩子。

    陆漫也想怀。她喜欢孩子,而且她现在她的身体也调养得非常好。可不知为什么,怀姜悦一次就“中弹”,而这几月的频繁房事却始终没有怀上。陆漫是个杰出的妇科大夫,也解释不了这种情况。实在要个解释,这或许就是天意吧。

    陆漫摇头说道,“让三爷失望了,没有。”

    姜展唯的确有些失望。又贴着她的耳朵说道,“咱们不气馁,晚上接着造。”

    这个大白话让陆漫这个现代人都不好意思起来。

    一晃进入三月,草长莺飞,桃李烂漫。

    陆漫开始算着姜展魁的归期。

    三月十六,老驸马又“生病”了,这事姜侯爷无意中传给了皇上。第二天上午,太子亲自带着太医院的高院使来探病。

    在鹤鸣堂,陆漫再次为太子看了积症。

    从上年的冬月初到今天年三月中,太子四个多月没有吃水杨丸,被疼痛折磨得晚上睡不着觉,再加上“勤播种”,人瘦得厉害。

    他今天来找陆漫看病,陆漫猜测他的三个女人中应该有人已经怀孕了。只不过怀孕的时间太短,不愿意公布出来。她暗自祈祷,但愿那个人是太子妃。

    长公主看到他的样子,心疼得都流泪了。

    但太子的气色还不错,脸上还有笑容。这也更加证实了陆漫的猜测。

    陆漫觉得他背上的包块似乎比以前又长大了一圈,这或许就是吃了药又停药,停的时间久了,让病情反弹。

    高院使低声说道,“三少夫人,太子殿下的积症似乎更厉害了一些,只得继续吃药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被调戏了() 
陆漫笑道,“当然行了,不止我们要为她烧香,还要代替你两个哥哥,还有姜悦为她烧香。”

    听要去山上玩,连姜悦都激动得不校

    第二上午,陆漫去鹤鸣堂跟长公主告了假。长公主同意了,又让她多带些护院去,还让再带二十个自己的护卫。不过,却是不同意她把姜悦带去。

    道,“让悦儿住来鹤鸣堂,孩子去寺里不好。”

    陆漫笑道,“孙媳不会让她去寺里,只让她在寺后的院里玩即可。”看到长公主不赞成的目光,又笑道,“她已经知道要我们去山里,若不带她去,那可有的闹。”

    长公主一想到那个厉害的重孙女,也是一阵头痛,只得松了口。埋怨道,“你就不应该让她知道。好了,她要去就去吧,要注意安全,别让她磕着碰着。”

    陆漫有些好笑,姜悦应该是这个家里唯一一个长公主没辙的人。

    回了东辉院,她就领人准备东西,又派王大旺和他媳妇去寺里租院子。虽然只在那里住三,但要带的东西却多得出奇,几个饶内外衣裳,床上用品,洗漱用品,茶盅碗筷,几乎所有日常用品都带了,包括马桶。

    这就是贵族的精致生活,无论到哪里,品质都不能降低。

    下晌,陆漫又去看了江氏,给她做了一下全面检查。陆漫本身跟江氏的关系就不错,再加上姜展昆是帮他们去送周氏的棺木。为了让她们放心,陆漫给江氏的检查非常频繁,大概三就会切切脉,摸摸肚子。

    江氏的预产期是三月底四月初,这又是她的第一胎,三夫人和江氏都很紧张。当她们知道陆漫要出去三,更是紧张得不校但人家外祖七十冥寿,要去寺里烧香茹素,自己也不好阻拦。

    陆漫笑着安慰道,“你们莫担心,胎儿长势很好,胎位也正。只要四弟注意不磕着碰着,近几应该不会发作。我把绿绫留下,若有万一她会处理。”

    绿绫现在可是贵妇圈吃得开的香饽饽。许多人家生孩子,都会请她去。

    翌日下晌未时末,陆漫带着两个孩子上了一辆马车,何氏和何承上了一辆马车。何承亲自送他们去,明一早就会回来。

    丫头,婆子,厮,再加上护卫,总共四十几人,护着几个主子浩浩荡荡出了东辉院的大门。

    因为寺庙不许动物去,精明的豌豆黄被打发出去玩了,二狗让人领去了鹤鸣堂。

    一个半时辰后,马车便进了山,沿着盘山路向上走去。

    打开车帘,看到山峦叠嶂,郁郁葱葱,其间褐色的怪石林立,山涧瀑布随处可见,苍翠中还夹杂着一片片一丛丛的烂漫山花,真是美不胜收。

    到来广济寺,并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去了寺后的一个大院子。大院子里有十几个院子,这些都是极富贵人家来寺院烧香茹素租住的。。。

    上午家里就派人来租了一个院,此时院子里的卫生已经打扫干净了。除了贴身服侍的几个婆子、丫头住在院里,其他人都住在这些院子后面,那里有许多厢房,专供这些下人租住。

    院的院门外有一弯溪流,溪流清澈见底,弯弯曲曲把十几个院落几乎都绕遍了。溪边松柏掩映,溪里还有几只白鹭在嘻戏。院子里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古树,树上的鸟儿在唧唧喳喳叫着。院也由这棵古树得名,叫古榕院。

    站在院子里,还能听到泉水的淙淙声。再放眼望去,斜阳的一半已经落入远处的山顶,半个际的火烧云把山间万物都染上了一层玫红。

    陆漫立即喜欢上了这个幽深美丽的地方。

    几人洗漱完毕,就去吃了斋饭。广济寺的斋饭很是出名,也的确味美。

    饭后,就完全黑透了。听王大旺禀报,还有六家人住在这里。这几家,陆漫倒都听过,但并不熟悉。

    一夜无话。

    第二寅时初,陆漫和何氏、何尝姜玖早早起了床,四人带着几个丫头婆子去寺里给何晃和周氏分别烧了高香。何氏去跟着寺里的和尚上早课,何尝陆漫和姜玖又拜了佛祖菩萨,代表何家和姜家各捐了五百两银子的香油钱。之后,何承直接坐车下山。

    此时才刚刚微亮,晨钟敲醒了千山万壑,郁郁葱葱中,白雾笼罩其间,边的朝霞红得似火。湿润的空气,馥郁的花香,这里就是人间仙境。

    陆漫四周望望,就带着姜玖回了自家院,姜悦正睡得香甜,姜玖又上床补觉。

    等到两个姑娘醒了,吃了斋饭,几人就出去游玩

    每何氏都去寺里上早课、晚课,而陆漫则带着孩子玩山玩水。其实陆漫也想在佛门静地读读佛经,陶冶一下心境,但这次带了两个孩子,被她们缠着,这些事她根本做不了。

    第三下午,陆漫想着明一早就该回家了,便领着两个孩子及一大群护卫去了稍远一些的落霞坡玩耍。

    她们几人是坐着轿来的。其实陆漫更想自己走,但王嬷嬷不许,那样会有失她姜三奶奶的身份。

    落霞坡的地势比较平坦,有一大片草地,草地里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远远在山上望去,云蒸霞蔚,绚丽多姿,美得如仙境落入凡间。

    玩尽兴了,几人才上了轿子回了自己院。

    来到院门口,却见一个婆子神色焦急地守在门外。她上前给陆漫施了一个礼,欲言又止。

    陆漫让其他人进院,那个婆子才低声道,“禀报三奶奶,亲家姑太太出事了。”

    陆漫吓了一跳,忙道,“出什么事了,清楚。”

    那个婆子又道,“亲家姑太太下晌在去上晚课的时候,被,被一个男洒戏了。”

    陆漫气得不行,低声喝道,“她带了那么多人,那些人都死了吗?”

    陆漫知道何氏长得招人,接送她去早课有三十几人,晚课也有十几人。她们住的院离寺大门脚程一刻多钟,广济寺的地位又超然,觉得不应该出事。

第三百六十章 诵情诗() 
听了陆漫的喝斥,婆子赶紧解释道,“是在这个大院里出的事,护卫不在场。”

    能住在这里的人,身份肯定超然。陆漫的心沉了下来。问道,“是谁家的人?”

    那个婆子说道,“那人好像昨天才住进来,老奴也不知道是哪一家的……”

    大概申时二刻,何氏领着四个丫头婆子去寺里上晚课。刚走出他们住的小院不远,还没绕过那弯溪水,就与一群人相遇。

    那群人里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那人身着一身华服,长得气宇轩昂。

    他看到何氏,惊艳不已,眼睛似乎都挪不开了。居然还盯着她朗诵了几句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何氏气得脸通红,赶紧低头快步往前走去。

    “那个男人虽然没有继续追姑太太,但老奴看的他眼神……怕是,怕是会有麻烦。”那个婆子低头说道。

    陆漫深吸了几口气,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再跟另外几个人说说,这事万不能传扬出去。若外面有一点风声,决不轻饶。”

    她进了院子,又把大旺媳妇叫来,让她去外面打听打听那个男人是谁。而何氏住的东厢房,门和窗都关得紧紧的。

    想到那个年轻貌美又固执的娘,陆漫直叹气。

    陆漫去敲了敲何氏的门,说道,“娘,我回来了。”

    里面传来何氏有些嘶哑的声音,“哦,娘累了,已经歇下了,晚上不想吃斋。”

    陆漫又道,“娘还好吗?若有病,我给你看看。”

    何氏又道,“没有病,就是有些累了。”

    陆漫只得回了上房。

    大概两刻钟后,大旺媳妇回来了。陆漫一挥手,其他的下人都退了下去。

    大旺媳妇低声说道,“禀三奶奶,奴才打听到了。那个男人是南山侯赵亦,来寺里是为去逝的老太夫人烧香茹素,同来的有一个姨娘,住在海棠轩,与咱们这里隔了几个院子。”

    这个南山侯赵亦陆漫还真听说过,而且名声特别响亮,因为长公主会偶尔会提起他。之前他一直在老家给老太夫人丁忧,好像二月初才回京城,现正在候缺。他还去拜会过长公主,因为陆漫是女眷,没跟他碰上面。

    赵亦跟长公主府的关系很不错。他姑姑是皇上的发妻,在皇上登位前就死了,后被封为元后。先太子是元后的儿子,可惜七岁时溺水而亡。老南山侯早死了,而老太夫人三年前才死,赵亦扶棺回乡丁忧。

    因为对他不在意,他的具体情况陆漫也没有打听过。只听说他比较随性,因为皇上对元后的感情甚深,又怜她死得早,在仕途上对他颇多照顾,丁忧前任胶东省右参政。

    赵家的爵位不是靠军功挣来的,而是因为皇上登基后赐了这个爵位给元后的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