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金玉良医 >

第70部分

金玉良医-第70部分

小说: 金玉良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老爷涨红了脸,还待要说,一旁的二夫人说了话,“哟,这诗歌里、戏本里才有的巧合,展唯和展唯媳妇居然也遇到了,真是一段佳话呢。”

    三夫人一直感激陆漫,也笑道,“如今二嫂有现成的素材,又可以写一首流芳千古的诗作了。哎哟哟,英雄救美,天定姻缘,男才女貌,听着就好。”

    二夫人对陆漫笑笑,就走了。

    二老爷赶紧狗腿地追了上去。解释道,“夫人,为夫也是想让展唯媳妇知事,守礼,才说她的,本意是为了她好。”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终于讨回来了() 
二夫人冷然说道,“老爷的性子粗枝大叶,又不会盯着儿媳妇瞧,你怎么发现陆氏没戴孝?”

    二老爷说道,“哦,我无意中听见仆妇议论,说昨天陆氏的继母才死,她怎么没戴孝……”话没说完,又恍然说道,“难道是有人故意让我听到的?”

    二夫人轻声揶揄道,“老爷还是很聪明嘛。”又冷哼道,“我不喜欢大宅门的阴私手段,并不代表我傻。她想整治陆氏,却不能把老爷当枪使……”

    在夫人面前丢了脸,二老爷很是郁闷。

    自己崇拜的父亲骂了自己喜欢的三嫂,让姜玖很难受。她一言不发地走在路上,小嘴翘多高。

    姜展魁悄声道,“三嫂,我看见大伯娘院子里的两个婆子在二老爷的后面站了好一会子,八成是她挑嗦的。”

    倒真是个聪明孩子。陆漫也这样觉得,今天长公主给了大夫人没脸,大夫人也只有利用二货老爷在她身上找场子。

    陆漫点头笑道,“八爷猜得极是,肯定是这么回事。”

    自从陆漫知道姜家老祖宗的厉害,她就觉得这两兄弟像足了姜家老祖宗,而二老爷像足了老侯爷那没脑子的渣爹,都属于隔代遗传。

    他们回了兰汀洲,先去东跨院看了新放进来的家具摆设。不说姜玖笑眯了眼,连姜展魁都比较满意,他喜欢那张小书案。

    陆漫让下人这两天好好收拾,把清风院里用得着的东西都搬过来,争取两日后小兄妹正式搬家。

    依然是姜展魁住东屋,小玖儿住西屋,厅屋共用。下人除了值夜的,其他人都住兰汀洲的后罩房。现在下人多了,后罩房住不下,陆漫就把王嬷嬷、柳芽、绿绫调到了后院的西厢耳房住。

    第二天下晌,王嬷嬷带着王小娟回了兰汀洲。

    王小娟只比陆漫大半岁。陆漫是四月二十六的生辰,她是头年年底的生辰,可看着足足大了十几岁。皮肤粗糙暗黄,头发干枯,走路还有些跛。

    这是小陈氏造的孽,也是因为小陆漫而起。

    王小娟一进来就跪下给陆漫磕头,陆漫忙把她拉起来。她的手心有厚厚的茧子,还有许多口子。

    陆漫流泪道,“小娟姐,你受苦了。”

    王小娟哭道,“现在好了,终于脱离那个死鬼了,谢谢三奶奶。”

    柳芽和绿绫把她们劝着坐下,听王嬷嬷讲了经过。

    那家人果真是个难缠的,还想要二百两银子才放王小娟合离。后来护卫去找了里正,里正出面,那家才不敢口狮子大开口,不过还是涨到八十两银子才放人。

    陆漫的意思是,王小娟既然已经脱离了奴籍,就不要再进府做事了。她先在家里把身体养好,若实在闲不住,就去仁和堂帮帮忙,以后遇到好男人,再嫁就是了。

    王嬷嬷也同意。他们如今在后街有个小院子,有主屋有厢房,等到男人儿子媳妇回来,一家人就又团聚了。

    陆漫赏了王小娟两匹绸缎,两根银簪,两根金簪,金镯、银镯各一对,另加二十两银子。

    第二天一早,王嬷嬷、王小娟、小豆子三代便回了家。王嬷嬷还办了几桌席,把柳芽、绿绫、灵芝、兰芝、黄妈妈等兰汀洲的下人请去吃席,还请了厨房大管事朱嬷嬷,以及鹤鸣堂的钱嬷嬷、小环,大奶奶的丫头粉蝶等更有面子的人。这些人都去捧了场,也让人看到王嬷嬷的面子在长公主府的下人中有多大。

    两日后,姜展魁小兄妹正式搬进了兰汀洲的东跨院。为了庆祝,陆漫还在晚上要了桌席面,又让桃儿做了几样拿手小点,请六爷、七爷、九爷、宇哥儿、和姐儿来吃了顿饭。

    从这天开始,陆漫终于又能一个人睡一张大床了。没有姜玖缠着,陆漫学习医书的时间更多了。

    九月初八下晌,柳信来报,李掌柜来说,之前在仁和堂的罗纺布庄已经全部搬走了,卫生也打扫完了,请陆漫明天去看看。

    陆漫极是兴奋,到目前为止,只有仁和堂才是真正属于她的个人领地。

    她给长公主请了个假,说明天想去仁和堂看看,再跟李掌柜谈谈重新开个医馆的事宜。因为姜展魁和姜玖都想去,她就想在姜展唯下课后去,顺道在外面吃个晌饭,争取晚饭前赶回来。

    长公主同意了,她也是姜展唯的意思,若开医馆,暂时不能叫“仁和堂”的名字,陆漫也不能去坐堂……

    陆漫点头允诺。

    第二天午时初,姜展魁下学后就一阵狂跑回了兰汀洲。从鹤鸣堂回来的陆漫和姜玖已经穿戴好,正等着他呢。

    几人带着旗长、豌豆黄、王嬷嬷、王小娟、绿绫、杏儿、小豆子去了前院,车辆和八个护卫、两个婆子已经在前院等着了。

    几人上了车,向仁和堂驶去。

    马车跑了大概半个时辰,来到西大街口,对面就是踏水胡同,而第一个大院子就是仁和堂。

    马车停下。陆漫被扶下车,李掌柜抢先几步上前,给陆漫躬身哭道,“三奶奶,仁和堂终于讨回来了,师傅和我叔叔的在天之灵能安息了。还有师姐,我们没有辜负她的嘱托……”

    李掌柜今天专门打扮了一番,穿着一套半旧棕色长袍,戴着新木簪,留着短须,清秀白皙,很儒雅的一位中年帅哥。若不留胡子,会更显年轻。他今年也才三十岁,刚刚而立之年。

    陆漫的鼻子也酸了,说道,“李叔,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坚守在这里,不离不弃。我代表我外祖和我娘,谢谢你,谢谢已经去逝的老李掌柜。”说完,她还给李掌柜福了福。又道,“仁和堂能够再次回到我手里,李叔和王嬷嬷都功不可没。”

    她擦了流出的眼泪,望向仁和堂。

    这个铺面真的很大,十六扇雕花朱门,两旁还有多个窗户,是旁边铺子的两倍以上。只是有些旧了,门柱和雕花窗上的红漆脱落不少,显得斑驳不堪。

    李掌柜说道,“请人重新粉刷一下,就好看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图案() 
陆漫点头,走上台阶进入大堂。大堂很大,之前这里应该是接待病人和卖药的。两边有十几间屋子,屋子比较小,之前这里应该是诊室。屋里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没有。

    李掌柜说道,“小陈氏夺了仁和堂以后,把咱们之前的东西扔的扔,卖的卖,大堂换成了卖布的摆设,这些小屋租给别人当库房。那些东西我都扔了……”

    陆漫说道,“嗯,咱们再买新的。”

    又去了后院,后院共有两进。二进院子比较大,正前方是一堵粉墙,中间一个月亮门,两旁各四间厢房,院子里有一棵香樟树,几丛翠竹,一个石桌几个石凳。

    穿过月亮门就是一进院子,前方正中间开了一个门,左右各五间倒座。东边是马厩和茅房,西边是三间厢房,中间有两棵柳树,还有一口井。

    李掌柜介绍,库房、制药、厨房、恭房都在一进院子,二进院子原是何御医及掌柜、大夫、制药师傅歇息的地方。他又肉痛地说,“……看病的,制药的物什都没了,可惜了。”

    陆漫又劝道,“李叔莫忧,只要有钱,这些东西都能买到。”

    后院房里的东西也都被李掌柜扔了,包括厨房一些用得上的。他觉得被小陈氏用过,就恶心,不想要。但只一样,就是二进西厢房里的一个大楠木书柜没舍得扔。

    他说,“这个大书柜是早年老爷请木匠来做的,那时我都才几岁。虽然它被小陈氏用过,可我还是舍不得扔掉。”

    大书柜很大,占了半堵墙。棕色漆,由于年份太久,上面的漆也有些变色和脱落了。陆漫注意到六扇门上的雕刻图案很奇怪,不是古代流行的花鸟和兽头,而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一颗四角星,四角星最中间又有个小圆圈,小圆圈里面有个小四角星。大星星是凸出来的,小星星是凹进去的。

    看到这个图形,陆漫不由得心生亲近。仔细想想,原来她脖子上的铜坠就是这个图形。看来,那个铜坠也应该是何晃给何氏的,何氏走之前又给了陆漫。她用手摸了摸着那几个圆圈,又打开厚重的门,里面倒是没有什么异样,跟普通书柜一样。

    她问道,“我外祖原来是住在这间房里的吗?”

    李掌柜点头道,“是的,这间屋是师傅原来的卧房兼书房。”想到何晃,李掌柜的眼圈又红了,说道,“师傅对我们非常好,说话总是和声细语的。他不进宫的时候,就会来这里。每次荷包里都会揣些糖果,让我们背医书,背得好了,就会给我们糖吃。偶尔还会把师姐带来,师姐特别爱笑……”

    随着李掌柜的描述,一个清瘦儒雅、慈祥温和的老者便浮现在陆漫眼前。那么好的长辈,可惜自己无福跟他相处,还命运多舛。

    再想到陆老太太,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陆漫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把这间屋好好拾掇一下给我用,这个柜子不要动,再买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最好再买张罗汉床。”

    李掌柜又问,“这个柜子很旧了,再重新粉刷一下吧?”

    陆漫摇头,“不,就这样,不要动它。还有,把这间屋锁上,等闲人不让进来。”

    说着,让王嬷嬷拿了五百两银子给李掌柜,让他先买两个人,负责看院子和打扫卫生。再按照原来仁和堂的样子,把铺子装修一番,再把东西置办齐,然后招人手。并正式任命他为仁和堂的掌柜,每月月银为二两银子。以后生意好了,再涨薪。

    小陈氏让人加盖的小偏厦还在,那里不要拆,重新装修一下。把连着偏厦那堵墙打通一道门,连着仁和堂的三间屋,做为独立的妇科。凡看妇科的病人,从这里进去。

    陆漫说道,“这个铺子暂时就叫……同仁堂吧,李叔让人制做一块匾挂上去。”

    陆漫取这个名字真心不是克隆前世同仁堂的名字,而是“同仁和堂”的意思。

    李掌柜也知道这里最好不要再叫“仁和堂”,招祸。忙躬身答应,又拿出一个帐本说道,“之前的小仁和堂只卖药,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不需要付房租,我也有进药的路子,除去成本还是有结余。这些年来,共挣了一百二十八两银子,扣除我每个月的花销,以及买小豆子的五两银子,还剩余八十一两银子。前些年小陈氏问过几次,我都说挣不了什么钱,只够我租房子和日常嚼用,没给她。本来是攒着给三奶奶当嫁妆,谁知三奶奶嫁得急,没来得及给。”

    一个大男人十几年只用了四十二两银子,又没有女人照顾日常起居,不知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陆漫没接帐本,说道,“这么多年,委屈李叔了。那些银子,李叔就留着吧,算是我的谢意。”又让王嬷嬷再拿二百两银子给他。

    这些银子是陆漫早想好给李掌柜的。她算了一下,那么个小铺面,根本挣不了多少钱,能供李掌柜日常生活就不错了。李掌柜即使每个月一两银子,十三年也应该一百五十六两。再加上感谢他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就给他一个整数,二百两。

    李掌柜还待客气,被王嬷嬷劝住了。王嬷嬷又把一个包裹递给李掌柜,告诉他里面有陆漫送的四套绸子长衫和两根玉簪,还有她送的两套长衫和一双棉鞋,以及她做的两小罐辣酱。

    李掌柜感动地又一叠声地道谢。他接下了二百两银子和包裹,但还是把那八十一两银子硬塞进了王嬷嬷的手里,说人情和生意,一码归一码……

    真是个君子。想着他是何晃外祖的徒弟,言传身孝,何晃也一定是个品质高洁之人。

    众人参观了一圈,重新站在二进院子的樟树下,陆漫的心情极是复杂。既高兴自己终于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地,可以开个自己喜欢的医馆。又为何晃和何氏难过,哪怕她没见过他们,但此时她对他们也充满了敬意和亲近感。可惜世事无常,何晃以那样一种形式死了,何氏到现在还不知道花落何处,还活着没有。但愿何氏还活着,能够跟着找寻她的人回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 偷鸡摸狗() 
姜展唯和姜玖倒是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