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龙腾 >

第108部分

乱世龙腾-第108部分

小说: 乱世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乘亦率五百精兵跟随,在平叛战争中,秦良玉初露锋芒,“连破金筑七塞,取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历四十一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云阳狱中,朝庭因秦良玉屡立战功,遂令袭职,代领石柱宣抚使。从此秦良玉卸裙钗、易冠带。侍女卫队皆戎装雄服,南征北讨,声威远震。 天启元年白杆兵和酉阳土司配合明军,渡浑河与清兵血战。是役虽因寡不敌众,邦屏阵亡,未能取胜,但却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杀敌数千。重创清兵。被除数誉为“辽左用兵来第一血战”。 崇桢二年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次年又向东攻占永平、滦州、迁安三城,形势极为险峻。崇桢皇帝匆忙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勤王。秦良玉闻讯,火速“出家财济饷”,两次率白杆兵兼程北上。当时各地先后赶来的十余万官军,均屯驻在蓟门近畿一带,互相观望,畏缩不前。独秦良玉所部率先奋勇出击,在友军配合下,奋力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对北京地威胁。为此,崇桢皇帝特在平台召见,赐一品服、彩币羊酒,并亲自赋诗四首褒奖。云:“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自从明灭亡以后,秦良玉一没有选择忠于南明王朝,也没有接受李无庸派人送去的招降书,而是选择在四川与张献忠对峙,驱逐张献忠,收复四川。不过没想到的是岁月不饶人,年龄决定这位巾帼英雄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离开了人世。

“只可惜了,有些人还不如一老夫人呢!”施琅冷笑道:“臣听说前明的阁老以及他的江左三大家已经投降清军了,充做修明史副总裁,其余众人也都有封赏,真是遗笑千年了。”

“怎么,你这么恨他,等进了北京你再好好收拾他就是了。”李无庸虽然面带笑容,但是任何人闻言皆觉的浑身发冷。跟随李无庸久了,都知道李无庸的性格,飞鸟尽,走狗烹地事情虽然做不出来,但是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了,无论是背叛了自己,还是背叛了国家,都是必死无疑,就更不提钱谦益背叛了自己的民族。背叛了自己的民族,连生死都在自己的手中。李无庸的一番话已经决定了钱谦益和他所谓地江左三大家的命运了。

“陛下,我大军真的能突破大沽口的防线吗?”赵镜波疑问道。

“朕也不知道。”李无庸摇了摇头。他之所以想从大沽口进攻,一方面是因为那里离北京最近,突破天津、通州就可以了,而另一方面,他在脑海里曾经记得同样是炮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法联军也是从那里突破的,如今他也想在那里试试看。

“尊侯,在本朝中,论水战,你说第二没人说第一,在没有什么帮助的情况下,你有几成的把握夺取大沽口?”

对于皇帝的夸奖,施琅并没有任何的高兴地神色。反而是皱着眉头,显然李无庸地问题很难给予一个很好的答复。“陛下,臣曾经在大沽口驻扎过,要是那里地炮台建的十分完备的,臣以为还是改道的好。不过索尼听说不过是个马上的将军,对于炮台的事情恐怕了解的也并非那么清楚,臣以为还是有机会的。”

“好,既然尊侯这么说,朕心里也有底了。”李无庸大喜:“传旨,加速前进。”

龙生九子 第一百八十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一)

第一百八十回大决战之大沽口(一)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六十公里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 ,加强大沽口海防战备,开始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其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型炮台 炮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白灰灌浆非常坚固 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十二座、土垒十三座 ,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而如今清军大将索尼受命重建大沽口炮台,共建炮台六座,其中三座在南岸,两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称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三门,另有小炮台二十五座台用木材和青砖砌成后。如此一来就构成了大沽口的防御体系。索尼在给多尔辊的奏折上曾吹嘘说::“此乃固若经汤,乃又一山海关也。”

炎黄十年三月十八日,宁静的天津大沽口炮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就照耀在这里,淡红色的光辉照耀着黑森森的炮口,而守夜的清兵却觉得是最舒服的时刻已经来临。因为他们可以睡觉了,伍长陈祖得举起发麻的右手揉了揉眼睛,然后打了个哈欠,眼睛不经意间朝远处的大海望去,不望不知道。一望吓了一跳。无数地战船朝大沽口炮台驶来,为首的旗舰上隐约可见的是雄鹰剑盾旗,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是南边的唐帝国的旗帜,而再看那旗帜底色,赫然是金黄色。

“李无庸来了。”陈祖得下意识的喊了起来。而手下地士兵也跟着喊了起来,不一会儿。驻守在大沽口的索尼也知道消息了,按住心里地惊慌。大声吼道:“慌什么?各人站好个人的位置。”旁边的亲兵也纷纷跟上来维持秩序,大沽口很快的又平静了下来,这里有五千大军,这里有坚固的炮台,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

“吩咐德魁和纳勒和来中军大帐来议事。”索尼见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对左右吩咐道。德魁和纳勒和都是正牌子的满人,以前都是跟随豪格打过硬仗地。这次索尼奉多尔衮之命建造大沽口炮台以及沿海河炮台,这两人也是被多尔衮派来的镇守大沽口炮台的,一方面自己确实无兵可用,而另一方面也是想削弱豪格实力的。

索尼虽然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是自己以前也曾支持过豪格的,更何况这个时候也是非常时期,对两人也是大加笼络,平日里三人也是称兄道弟的。虽然二人平日里也曾骚扰一下附近的居民,索尼也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但眼下却不同了,李无庸大军来犯,大沽口是京畿要塞,失去了大沽口。就等着京畿地失陷吧!这个时候,索尼也顾不上许多了,也摆出了钦差的架势,吩咐亲兵传令。

“标下拜见军门。”德魁和纳勒和在回来的路上也知道李无庸前来进犯的事情,所以进了中军大帐也老实了起来。

“李无庸这次有数百艘战船,舢板也有一百左右,本将观其规模大概有三万之众,人数大大的多于我军,两位将军是久经沙场,以为如何是好?”索尼严肃的望着二人。

“还能怎么办。不就是打嘛!那摄政王扼守黄河北岸。也不知道那李无庸是怎么到这里来地。”德魁满脸的落腮胡子,嗡声嗡气的说道。

“德魁将军。小心说话。”同样是豪格手下,同样是被发配到这里来的纳勒和提醒自己的袍泽,尽管大帐内只有三个人。

索尼叹了口气,并没有解释纳勒和的怀疑,论能力豪格实在是不如多尔衮,更何况大位已定,他索尼所效忠的是福临,之所以听从多尔衮的调遣,也不过是国事的需要而已。

“李无庸成名十载,却非平常人物,此次居然在摄政王的眼皮底下钻了出来,可见此人地厉害了,虽然我等拥有大沽口天险,还是小心地好,大沽口关系重大,失去了大沽口,摄政王就是背后受敌了,而我们满州人也只能返回那黑山白水之间了。望两位将军看在朝廷的面子上,小心为上。”

两将见索尼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只得拱了拱手,表示听从调遣。

而这个时候,李无庸带领着施琅等将,也站在旗舰上,用千里眼观看着大沽口炮台,好半响,施琅才放下手中地千里镜叹息道:“这个索尼也确实是个人物,虽然是仓促建造,却能建成如此规模,也是十分的难得了。”施琅以前曾奉命驻守在天津,对于大沽口这个军事重地当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了,不过由于当时的唐军水师强大,在海面上几乎没有可敌之人,对于大沽口的炮台也没有任何的修整,如今通过千里镜的观察才知道如今的大沽口炮台已经不是原来的大沽口炮台了。

“错落有致,攻防兼备,炮台以方型和圆型为主,分南北两岸,扼守咽喉,这个索尼倒还真的厉害,如此炮台倒也称的上是固若经汤了。”赵镜波也在旁边说道。

“朕曾听闻索尼在写给多尔衮的折子里说大沽口炮台是山海关第二。”李无庸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微笑道:“不过到底能不能称的上是山海关第二,也得试一试才知道,不过朕就不相信,他索尼一个满州人能够建造一个可以与山海关相媲美的要塞来。传旨,令舰队用左舷炮攻击两岸炮台。”

镇守南面炮台的是德魁,镇守北面炮台地是纳勒和。左炮台由都司德祥等率部防守,右炮台由游击陈毅等率部防守,而钦差大臣索尼却坐镇中军,手中拿着令旗,眼睛死死的锁住海面上的唐军,等待着唐军舰队进入射程,就会挥动手中的令旗。发起进攻的号召,他就不相信。凭借他半年多的心血,加上大沽口的有利地形挡不住李无庸地大军。

“军门,对方进攻了。”其实不用亲兵说他也知道,那大炮声响的几里路都听地到。更何况是在前线的他呢!

“吩咐几位将军,那不过是李无庸的试探而已,敌人没有到射程之内,不允许暴露大炮所在位置。”索尼冷静的吩咐道。虽然他很少上战场。但是毕竟是满人出身,天生就是在马上生活的,对战争有着天生的敏感,他们打仗很少凭借是兵法,他们凭借是本能或者说是在打猎的时候所获得地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敌人就是自己的猎物,每次捕捉猎物的时候。总得等到猎物走进自己布置的陷阱的时候才出动,而狡猾的猎物在感觉到危险的时候,总得想法设法的试探半响,然后再行动,李无庸如今地情况就是在试探,他想试探自己炮台的位置。打的最远的距离,然后再想法设法的破解自己苦心经营的大沽口防御圈。

望着毫无反映地大沽口炮台,看着那漫天的黑烟,李无庸笑道:“这个索尼虽然是很文臣,但是却也不是简单的人物,论心计城府,倒也还是不错的,朕如此挑衅,他居然连大炮都不敢回一下,生怕朕知道了他大炮的位置了。倒是一个人物。多尔衮也确实有识人之明。”

“论识人之明。天下无出陛下左右的,那索尼虽然是个人物。但是比起陛下来,恐怕是差点远了。”赵镜波跟在李无庸身后,不经意间拍了一个马屁。

“陛下,臣以为既然对方等待着我军进入射程方才进攻,不如我军就将计就计,派出一只战舰,率领十几艘舢板前往进攻,好yin*对方出击,如何?”施琅在旁边出声道。

“恩,还是尊侯说的对,不愧是我朝水师第一名将,就按照尊侯的吩咐去做。让刘国轩去试探一下。”李无庸赞赏道。若论陆上工夫,李无庸不怕任何人,但是若论水上工夫,不得不承认施琅为水上第一。

“军门,敌人派出一只舰队出来了。”亲兵前来报道。

“命令南北两炮台,在对方进入射程后不可开炮,在对方即将退出的时候方可开炮。”索尼思索片刻方回答道:“传命放火船。”

就在刘国轩十分好奇对方还没有动静的时候,身边地亲兵大喊道:“将军,看,对方放了火船来了。”

刘国轩连忙望入海口望去,果见海面上一片通红,四五十只火船、火筏正在顺流而下,眼看着就要冲上来了。

“命小艇上前,把这些挡事地拨开,命令做左右舷炮朝南北炮台进攻。”刘国轩赶紧吩咐道。

“传军门令,开炮。”这个时候大沽口炮台也等到了索尼的进攻命令。

“将军,我军一条舢板被击了。”

“将军,舰艇左侧被击中,大火已经被扑灭。”

“将军…”

传入刘国轩耳朵里地基本上都是坏消息,如果有好消息的话,那就是前面的火船已经被清理出去了,但是相对于损失来说,这根本不是胜利。

“轰。”刘国轩心里一惊,陛下前来支援了。有如此大的口径的大炮,也只有旗舰“唐风”号才有的。

事实上也确实是李无庸前来志愿了,在旗舰上,李无庸一直在注视着这只探子舰队,当他看到索尼用火船前来进攻的时候,他就知道不好了,这个时候用火船进攻,不是为了烧毁舰队,而是用来拖住舰队,让它停靠在一定的位置,好方便两岸炮台的进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刘国轩率领的舰队就是一个活靶子,当下李无庸也顾不得损失了,率领主力前来支援。

而实际上,李无庸这个时候前来支援显然是凭借感情用事,但是上天好象都是帮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