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福贵 >

第141部分

福贵-第141部分

小说: 福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奴婢,安排她干活,不遵命还哭哭啼啼,按着以往薛朗的性子,定会直接将人丢出去,主子身边不留无用之人,可看着眼前瘦弱的人,薛朗却说不出狠话来。

    每每看到虫儿,他都会想起那串手链,想起姐姐,想起家人。

    虫儿一哭,他感觉自己似乎听到了家人在哭,那感觉,揪着心脏,让他根本无法对虫儿说出狠话。

    “唉!只是让你去小姐身边伺候,又不是不要你,哭什么?”薛朗无奈,扶起虫儿,见她一脸眼泪,不自觉的伸手过去,给她擦眼泪。

    虫儿听到小姐二字,立马想起了多日前,玄墨特别上心的那个女子,顿时浸着泪珠儿的眼睛里透出光亮,她重重点头,表示自己愿意去服侍小姐。

    她受主人的命令,来玄墨身边已有数日,却总不能近身,不能近身谈何为主子办事,她太清楚主子的手段,若再不传点靠谱的消息出去,她必定会受到极重的惩罚。

    不过,若是将她安置在那位小姐跟前的话,以玄墨对那位小姐的重视程度,见面只在早晚,能见到玄墨,必定有机会探听到有价值的东西。

    实际上,只要能知道林福儿的位置,将林福儿的消息告诉自个儿的主子,也足够主子赞赏了。。。

    可是不知为何,虫儿心中,并不情愿将那位温柔女子的消息,透漏给主子。

    怀着这种心情,虫儿被送往京城诸葛府。

    、、、、、、、

    京城皇宫内,皇帝陛下撑着身子在国宴上饮了一杯酒,当时便一阵眩晕,险些晕死当场,知道自己情况不妙,赶紧撤回寝殿。

    一进寝殿,一口血直接喷了出去。

    太后知道皇帝的情况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皇帝正值壮年,执掌着华国的天下,撑着慕容家的荣耀,他还有大把的时光,一旦有个什么好歹,华国的天下就完了。

第293章:无解() 
太后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也心疼儿子被毒折磨的形容憔悴,这件事倘若放在往日,倒是可以寻访民间名医,可偏偏在朝拜大典的占卜之后。

    朝臣本就心中不稳,这档口皇帝中毒的事,一旦被知道,定会引的人心惶惶、朝局不稳。

    看着昏睡过去的儿子,太后抹掉眼泪,黑着脸回了宫,命人唤舒妃过来,皇帝是喝了舒妃送过去的参汤后,才出了事的。

    出事后,皇帝将重心放在了隐瞒他中毒、性命恐受到威胁的事情上,虽着人调查下毒之事,却并未责难舒妃,甚至连盘问几句都没有。

    皇帝没工夫,太后却有的是工夫。

    面对太后神情间的阴云,舒妃有些心慌,却完全搞不清楚状况,不过眼前人是华国最尊贵的女人,加上皇帝极为孝顺,她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得生生受着。

    “太后娘娘万安!”舒妃撇开丫鬟,规规矩矩的给太后行了个礼。

    太后心里挂念着儿子,恼怒舒妃送的那碗参汤,只冷冷的看着舒妃,久久都未发一言。

    太后不发话,舒妃就只能规规矩矩的半曲着身子,这姿势可不好受。

    片刻后,舒妃撑的身形打颤,几乎撑不住了,太后才缓缓说道:“起身吧!”

    舒妃身边的大宫女见自家主子动弹不得,赶紧上前搀扶,将人扶着坐下,腿脚上的酸麻还为缓解,便听到太后说道:“舒妃,哀家今儿让人煲了参汤,可这会儿又不想喝了,念在你平日对哀家还算孝顺,这碗参汤就赏你了。”

    话音落下,太后宫中的嬷嬷便端着一个木盘,上面放着参汤,端到了舒妃面前。

    看到熟悉的瓷蛊和玉碗,舒妃的脸色腾的一下布上了一层红晕,心也随之噗通噗通直跳,她给皇帝送参汤的事,太后知道了?

    可是,后宫嫔妃给皇帝送吃食,并不是不能说的秘密,为何她送个参汤,太后却不高兴了?

    心中虽然诸多疑惑,但瞧着太后的架势,舒妃不敢违逆,终是红着脸起身谢恩,然后结过了嬷嬷端过来的参汤,拿着勺子舀着,一口一口的喝了下去。

    整个过程,她的神情举动,没有丝毫破绽。

    参汤是舒妃送的,虽说没人会傻到下毒手还用自己的手,可舒妃是最大嫌疑人却是无疑的,索性就拿舒妃做筏子,若这是成了,便免了她的罪责。

    “好了,哀家乏了,扶你们主子下去吧!”太后摆摆手说道。

    这就放行了?舒妃更加疑惑了,太后专门叫她过来,就是为了给她喝参汤?似乎、哪里不对。

    揣着糊涂来,带着糊涂走,舒妃折回的半道上,突然脸色一变,捂着肚子,分分钟嘴边流出一抹血线,人倾倒了下去。

    “来人,快来人,来人啊……”舒妃身边的大宫女吓得大呼。

    周围有人瞧见,纷纷聚到跟前,请太医的、送舒妃回宫的,一时间热火朝天,等将舒妃送到殿内,那舒妃身边的大宫女才发现,竟然不是舒妃居住的宫殿,而是暖阁。

    暖阁,平日里,只有皇帝及其最宠爱的妃子,才能居住的地方。

    见舒妃被送到这里,大宫女紧忙给昏迷中的舒妃说:“娘娘,娘娘,您睁开眼瞧瞧,陛下听说您身体不舒服,将您挪到了暖阁修养,陛下是念着您的,您快醒来啊!呜呜~~”

    来给舒妃请脉的,是太医院的一把手,专司皇帝、太后、皇后的张太医,当然,皇帝陛下特别宠爱的妃子,也是能张太医的。

    张太医神色凝重的替舒妃号脉,手指隔着柔软的纱绢触到那微微调动的脉搏时,张太医的瞳孔顿时为之一缩,舒妃所中之毒,与皇帝陛下一般无二。

    这是为何?

    张太医能成为太医院一把手,且在位置上这些年,足可见张太医并非面上这般好相与,他有自己的原则,也很清楚,在宫中任职的禁忌。

    故此,虽觉得蹊跷,依然未发一言,只专心请脉。

    随后按着之前给皇帝陛下解毒的法子,也给舒妃解毒,汤药灌下去,舒妃始终昏迷着,不过情况算是稳定下来了。

    张太医离开时,还想着去给皇上再瞧瞧,刚出门,便被请进了暖阁另一道门。

    皇帝此刻正躺在床榻上,双眸紧闭、人事不省。

    见到皇帝的刹那,张太医瞬时明白过来,皇帝中毒的事不宜宣扬,可有太医频频出入,总会惹人怀疑,给皇帝解毒,得日日服药压制,倘若使上手段,想从他眼皮子地下拿走药渣,根据药渣辨别主子的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现在,倒是不用担心了。

    舒妃是大公主的母妃,向来颇受皇帝宠爱。

    皇帝的宠妃中了毒,被安置在暖阁里,请了张太医时时跟着、盯着,说出去,除了后宫那些嫔妃心中会有些不高兴外,朝臣及有心之人,很难发现内里的实情。

    “张太医,太后娘娘觉着身子不适,您为皇帝请完平安脉,去瞧瞧太后娘娘吧!”太后身边的公公,在暖阁外等了许久,见张太医出来,才上前说道。

    张太医依然跟上,见到太后时,太后直接屏退了左右,开门见山的问道:“张程,皇帝的情况怎么样了?他所中之毒,可有解法?”

    一听这话,张太医心头微震,很快恢复过来,恭敬说道:“回太后,陛下中的毒十分霸道,微臣只能压制,无法根除。”说起这个,张太医垂着脑袋,看上去十分自责。

    无法根除?太后闻言,扶在软垫上的手骤然抓紧,神情也瞬间沉下去,紧着说道:“大胆张程,那毒物,皇帝只喝了一口,怎会如此严重?哼,分明是你微言损听。”

    太后气急怒道,关乎皇帝的性命和华国的天下,听闻皇帝无没治,顿时慌了神。

    张程垂着脑袋,面对太后的责问,他没有反驳。

    “太后娘娘,若是、若是能找到鬼医,由鬼医出手,陛下所中的毒,或许能解。”江湖有两位医中圣手,一位是神医,一位是鬼医,毒,鬼医更为擅长。

    

第294章:太后的安排() 
皇帝中的毒,鬼医能解?

    太后闻言,立马抓住了重点,紧着说:“那张太医可知,在何处能寻到鬼医?”找到鬼医,皇帝的命或许就能保住,张太医的话虽然给了希望,却也告诉太后,皇帝所中之毒,除非找到鬼医,若不然,想解毒怕是很难。

    太后虽是华国最尊贵的女人,但却经历过人生低谷,那次经历,她失去了至亲母家,也深刻认识到,地位、尊崇,那些身外之物,看似繁华实则缥缈,想要更长久的保有这份荣耀,就需时刻保持谨慎谦虚。

    因为这,听张太医提及鬼医时,她虽心中大喜,却也怀起了忐忑之心。

    听闻那些隐世之人,个性通常都会有些古怪,那些人甚少会被金钱权势打动,太后心中直打鼓,很担心这仅剩的希望也破灭掉。

    “回禀太后,听闻半个月前,鬼医似在商州出现过。”商州地处南地,距离京城大约有六百里路,如果现在立马派了人去请,一个来回几天的工夫就能赶回来。

    只是去了能不能找到人,找到人能不能请的动,张太医心中没谱,也不敢说。

    “好!”太后闻言立时说道:“舒妃中毒,陛下恋念她为皇室诞下第一位公主,预不计一切代价请动鬼医先生进宫解毒,来人,去叫禁军统领过来。”

    太后的话,落地有声,明明是借口,却听的张太医禁不住精神抖起。

    太后一介女流之辈,遇到如此大的坎儿,尚且如此稳重处事,他一个男子,又何畏缩?思及此,张太医奏道:“太后娘娘,小儿张子江自幼随微臣习医,微臣代小儿请命,让他随同一起前往商州,请鬼医先生出山。”

    鬼医也是医,张子江自幼学医,或许能成为请动鬼医的突破口。

    相比较让儿子走这一趟,张程更想自己去,可是皇帝的情况,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既然知道了,必定是需要留下,近前照应的。

    自己走不脱,为尽最大努力救治皇帝,便将儿子提了出来。

    他知道,这一提,便是儿子也牵扯进了这件事里,一旦皇帝无救身亡,以太子的年岁,多半会被取代,到时候新皇在上,他们这些曾一心想要救皇帝的人,必定会沦为被清理的目标。

    可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的君主临难,他岂能为了保身而退缩。

    太后一声令下,何百川立马到位,得知皇帝的情况后,何百川整个人都变的焦虑起来,能成为禁军统领,自然是聪明人,太子年幼,皇帝一旦驾崩,整个华国都可能就此瓦解,到时候皇朝重新洗牌,他也必定会成为华国的殉葬品。

    幸亏太后娘娘的法子好,以皇帝的毒血为引,喂舒妃服下,舒妃作为大公主的母妃,向来受到皇帝看重,如今‘皇帝为了舒妃,大动干戈的寻找鬼医’,这事儿完全站的住脚。

    只是与张程顾虑的一样,中毒者换成舒妃的话,他这个禁军统领,想亲自率领部众前去寻找鬼医,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毕竟,禁军的首要任务还是皇帝的安危。

    尤其是,梁王本就对皇权虎视眈眈,一旦皇帝中毒的事稍有泄露,闹不好梁王以及其他隐藏着的、觊觎皇权的野心家,向皇宫发起进宫,到时候……

    想到这些可能,何百川禁不住打了个哆嗦,心头一阵后怕。

    怔愣之时,太后的声音再度响起:“何卿,这是哀家的手书懿旨,你将它教给王将军,他见此物,自会依旨形事。”

    王将军率军驻守在京城五十里外,部下足有五万众,王将军的祖辈曾与太后母家交好,当年皇帝登基,为外祖家平反的时候,王家出力颇多。

    朝中许多人,都以为王家会成为皇帝的心腹。

    可这些年,王家一直被撩在京郊,几乎没有得到多少皇帝的眷顾,如此势态持续了十数年,渐渐的,人们便忘了王家与太后母家昔日的关联。

    何百川接过太后亲自拿出来的懿旨,再结合太后的话,顿时精神一抖,心中大震。

    当今皇帝执政多年,没有啥大的功绩,也没有啥大的错处,与朝臣的相处也十分微妙,甚至于皇帝身边的亲信,是许多人心中的奸佞之人。

    王将军一家多年来默默无闻,偶尔有人提及多年前的事情,还会唏嘘几声,感叹皇家无情。

    可如今看来,貌似实情并非如此。

    太后母家当年蒙受冤屈,那种情况下,太后都能带着皇帝活下来,岂会仅仅因为先皇的宠爱?如今想来,太后定是个极智慧的女人,如此女子亲自教养的帝王,又岂会当真那般不出彩?。。

    看来,朝中定然隐藏着皇帝真正的、值得托付的心腹。

    王将军便是其一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