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之老来子 >

第31部分

红楼之老来子-第31部分

小说: 红楼之老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代善其实是有些担忧的,他有些心疼儿子,想要走走关系给贾攸疏通疏通。却被苏士昭劝阻,坦言文武殊途,贾攸若是真想要被文官们接纳,就必须要有这么一遭。

    代善这才按捺下想为儿子出头的心。

    但是另一方面,令他欣慰的是,尽管遇着不少麻烦,但是贾攸丝毫没有想要借助自己和他先生的影响的念头,反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坚持,一步步地改变了周边人对他的看法。

    这让他对儿子越发满意了,是个能成大事的。

    贾攸就这般按部就班地做着他的从六品翰林院编撰。

    尽管先前并没有分配到什么任务,但是当贾攸的处境好转之后,他自然也就被一视同仁。对此,这掌院李吉仁大人自然有些不甘心,但是他也无法。

    近半年来,他可谓是焦头烂额,因为在先前殿试结果上没有按着圣人的意思来,圣人对他的观感可不太好。为了挽回圣人对他的印象,他不得不出头,参了不少人,送上不少把柄,平白地得罪一大帮子人,折损了不少人脉。又有代善、苏士昭,他们可不是什么软柿子,暗地里不知道给他下了不少绊子。

    再加上,他对自己的“族侄”实在是太过于上心了,倒是惹得老妻怀疑,几个儿子也觉得不公。他们倒也不是什么纨绔子弟,只是相较之下于不擅长念书罢了。眼看父亲将资源都给了莫名其妙的“族侄”,自然心有不甘,在家里闹开来了。

    而那李晨星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他自然是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为了前途,他也知道必须要隐藏好这个秘密。只是这也不妨碍他觉得李大人帮他是理所应当的。

    尽管有李吉仁的暗中资助,但是没有父亲的孩子自然会受点委屈。他自然觉得是李吉仁欠了他的。只是他自幼就早熟,知晓如何才能为自己谋划更多的好处。这点他在山东老家做的可谓是炉火纯青,利用自己孤儿寡母的形象谋了不少好处。

    因而他假做自己不知情的模样,说起幼年没有父亲的困苦。引得李大人越发内疚,为他各种谋划奔走。

    如此一来,几个儿子自然更是不满了。要知道,李大人的老泰山今年八十许了,可还是健在的,李夫人娘家还是颇有些势力的。

    李大人忙着安抚家中老妻儿子,忙着对付朝中暗箭,忙着为“私生子”谋划前程,虽然对贾攸十分不满,但确实是无暇他顾了。

    翻过年来,贾攸算是在翰林院中立稳了脚跟。

    只是这个年,贾家过得的确是不大顺畅。

    首先,贾攸的大嫂张氏,她的身子越发衰败了,明眼人都能看出她的脸色一天天差下去。终于在一天清晨,她吐了血。贾家忙请了太医前来,太医诊断之后表示是生产亏了身子,想来是不好了。若是静心保养,大概还有半年的时间。

    此时已经快十岁的贾瑚,自然已经记事了,自然明白太医的意思,他抱着自己四岁的弟弟贾琏,伏在张氏的床边痛哭流涕。得知发妻的状况的贾赦,看着病床上的虚弱的妻子和一双儿子,不知怎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当年她穿着大红嫁衣嫁给自己的时候,那般温柔可亲。可如今,只能无力地躺在这里。

    他慌张极了。尽管贪花好色,但是他从未想到过会失去妻子。

    十年来夫妻两个恩爱、争执、温馨的画面一幅幅在他脑海里闪过。想到近些年来夫妻之间感情的冷淡,自己对妻子的忽视,他满心的后悔和痛苦。但是已经无济于事了。这个他曾经认为会伴他一世的女人躺在床上,虚弱无力,她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无能好色而生气,而指责,但是他的内心,却是一点欣喜都没有。

    坐在妻子的床边,拥着一双儿子,贾赦眼里满是痛苦。

    贾攸没有想到,看上去好色风流的大哥,内心里真正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大嫂。

    可惜了。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哥,贾攸心想道,不知怜取眼前人,现在后悔也晚了。他内心暗暗发誓,自己决不能辜负妻子。

    整个贾府,这个年虽然过得还算热闹,但是因为张氏的病情,大家的心里还是有些伤感,自然低调了许多。

    但是好在,过了年,便有好消息来了,贾敏怀孕了。

第51章 贾敏有孕张氏亡() 
贾敏和林海成婚已经半年多了,她虽然是国公府千金,但是一点没有什么刁蛮的习气。况且平日里她行事落落大方、处事公正,下人们若是犯了错,不论是自己从贾家带来的陪房还是林家原来的下人,都是一视同仁。对丈夫林海,她与之琴瑟和鸣,夫妻恩爱;对婆婆江氏,她也是恭敬有加。

    因此,不过半年多的功夫,她便已经得到了林家上下满满的誉美之词。可以说,她在林家过得如鱼得水。只是有一样事情总是不如意,那便是子嗣问题。

    寻常人家,媳妇进门半年多,倒也不必着急子嗣问题。只是这林家,林海的岁数也大了,林母一直急着抱孙子,她对儿媳妇相当满意,见到林海夫妇如此恩爱,更是盼着孙子了。因而,言语间不面带出些口风。

    对此,贾敏自然有些着急。虽说有母亲、弟弟劝阻不必担心,丈夫也说不急,但是婆婆殷切的目光她也不能忽视。

    好在大年夜这日晚上,林家没什么旁的主子,自然只有林海夫妇并林母三人坐了一桌吃年夜饭。

    贾敏刚夹到一筷子鱼肉准备吃时,突然,感觉一股腥味扑鼻而来,肚子里面一阵翻滚,忍不住干呕了起来。旁边的丫头们忙围了上去服侍。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住了林海,他看着妻子反胃的表现,有些着急,忙叫人去请大夫。却不妨林母看着贾敏的反应,联系到那一筷子鱼肉,眼睛一亮,欢喜道:“快快,去请个善仁堂的童大夫!”

    林海愣住了,这善仁堂的童大夫不是最擅长妇科吗?他又不傻,转眼就想到了可能性,欣喜若狂,说道:“快去啊!”

    大过年的,那童大夫自然是不愿意出诊的,但是医者父母心,况且,这林府可不是小门小户,现在的林家大奶奶可是荣国府出来的,自然不敢耽误,背了个药箱就匆匆赶来了。

    果不其然,童大夫把了把脉,笑道:“恭喜老夫人、林大人了,林夫人这是喜脉。已经有了一个半月了。”一句话,满屋子的人都喜气洋洋。

    因为还未满三个月,胎还没有坐稳,因而林家人自然不愿意大肆往外宣扬。只是贾敏还是偷偷遣人会荣国府知会了贾母一声。贾母得知消息之后大喜,但是知道女儿胎还没坐稳,倒也不好往外传,只是暗自欣喜,这一胎无论是男是女,女儿可算是在林家立稳脚跟了。

    虽说张氏的病情让整个荣国府都有些承重,但是之后传来的贾敏的好消息的确吹散了不少阴霾。

    大概是因为妻子的病情,贾赦难得意识到了自己对发妻的感情,这段日子以来一直守护、陪伴在妻子的床前。

    贾母得知后,只是叹气。说实话,早些年,虽然两个儿子之间他更偏疼二儿子政儿些,概因那时总是政儿显得更为上进些。但是平心而论,随着阿佑和阿缘的出生,自己重心都转向了这一双儿女。加上政儿这些年表现地越发平庸,她在两个儿子之间自然也没有什么偏向。

    而两个儿媳妇之间一比较,显然还是大儿媳张氏更得她心意。如今见大儿媳身子骨竟成了这般,心中还是有些伤感的。更重要的是,两个孙子,如今岁数都不大,就即将要失去母亲,着实可怜。

    但是最令贾母吃惊的是,没想到自己的大儿子竟还是个痴情的,虽然表现的晚了些。张氏的娘家人已经来看了好几回,虽然有些不满自家好好的女儿嫁到贾家,年纪轻轻就命不久矣。

    但是,若是凭心而论,贾家还真没有什么对不起张氏的地方。贾赦虽说不成器,但是有荣国公在前面撑着,自然不碍事;荣国府家大业大、豪富,张氏也没吃过什么苦;贾赦虽然好色,但是也没有到宠妾灭妻的地步,对发妻还是很敬重的;婆婆贾母也不是那等胡搅蛮缠的恶婆婆;膝下还有一双儿子。

    只能说是时运不济罢了。

    如今,见贾赦悲痛欲绝的样子,纵然先前对他的不争气有些不满的张家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张氏对自己的身体自然是了解的,在病床上,她也没有停下为儿子们的谋划。尽管对贾赦这段时间的表现有些惊讶,也有些感动。但是,张氏也知道,自己的丈夫作为袭爵的嫡长子,将来定是要续娶的,贾赦现在看来对她有情,但是谁知道将来、以后的事情呢?

    因此,她不能将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终于,在一日张家人来时,她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的嫁妆安排好了。

    所有她的陪嫁中的物件都封存起来,铺子全部放租,田庄由自己忠心的陪房看护,所有收益全部用来购置田地。直到贾琏成婚了,她的嫁妆一分为二交给两兄弟。她的贴身丫头、嬷嬷放到贾瑚、贾琏两兄弟身边。立了字据,连同嫁妆单子,一式三份,贾赦手上有一份,贾母保存一份,张家也拿一分。

    只是在众人不知道的时候,她又求了贾攸收下一份嫁妆单子,以防万一。

    贾攸虽然觉得大嫂担心过头了,但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到底收下了这张单子,也是为了安她的心。

    拖了大半年,张氏终于去了。

    贾瑚抱着母亲的牌位痛哭,尽管贾琏还小,有些不懂事,但是懵懵懂懂的,他还是意识到了什么,也开始嚎啕大哭。

    贾赦死了发妻,大受打击,十分消沉,整个人都是一蹶不振的。

    贾敏原先和这个嫂子最为要好,知她去了,难过了许久,倒是很想来给大嫂上一炷香。但是无奈,她这一胎的怀相不大好,吃什么吐什么,胎有些不稳。林母自然不放心她来,只是叫她在灵堂,门口上一炷香便回去了,也是避免冲撞了什么。对此,贾母自然是满心赞同,虽然儿媳妇去了她有些伤心,但是死人哪里比得上活人重要。

    自己女儿的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因而她千叮咛万嘱咐叫贾敏不要伤心,好好安胎才是最为紧要的。

    因为贾瑚、贾琏骤然失了母亲,贾赦一个大男人,自然也不好照顾两个孩子。代善夫妻索性就将孙子带在了身边亲自教导。

    对此,王氏倒是有些不满。作为一个失了丈夫的心的女人,她能够搂到怀里的只有钱和孩子了。她又不傻,自然知道要好好拢住孩子的心。因而这小半年来,对自己的一双儿女,她都是亲力亲为的,不愿意假手于人。

    作为一个母亲,她自然是不愿意叫儿女离开自己的身边,长在祖母祖父的膝下。只是这样一来,她又有些心有不甘。

    王氏是个精于算计的女人,虽然先前犯蠢,但是吃了教训之后安分守己了许多,倒是叫贾母刮目相看。她心里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

    她打的,就是代善夫妻的私房的主意。作为荣国府的当家夫妇,这两人的私房产业自然是不容小觑的。王氏自己也有些着急,三兄弟中,自家二爷现如今最没本事,既不能像老大一般承袭爵位,也不能像老三一样自己打拼出个前程来,所能抓到手的,期望的,自然是多捞些银子。

    为此,她经常叫一双儿女到老人面前奉承,只盼望着将来多分点。可是谁成想,大房的两个孩子直接就养到了老爷太太的跟前,这日日亲近的,将来不知道要占多大的便宜。王氏愤愤不平地想到。当她不知道当年的老大就是因为养在老太太膝下,因而最得宠,老太太临终前分私房的时候老大独占了一大半。他家二爷和老三只得了一部分。

    贾家三兄弟都是有自己的私产的,这点王氏是知道的,就是当年老太太去了之后分给几个孙子的。代善夫妻也不贪图儿子们的这点产业,在贾赦、贾政成婚之后就将属于他们的这部分交给了他们。至于贾攸的,虽然还未成婚,但是他是贾家第二代中最早出仕的,因而早在贾攸中了乡试解元之后,代善就把老太太当年分给他的产业交还给了他。这也是为了让儿子们成婚或是出仕之后能够有些自己的私房钱。

    毕竟荣国府虽然豪富,但是每位爷每个月的月钱都是有定数的。放在寻常人家自然是笔天文数字,但是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就完全不够看了。

    拿贾赦来说,他要是看上了什么字画、扇面,随便一幅都要几十、上百两银子,光靠那点月钱自然不够。当然,也可以直接叫人送到荣国府要钱。只是代善近些年来经常查账,几个儿子的支出都看在眼里,若是叫父亲发觉自己到处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