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之老来子 >

第66部分

红楼之老来子-第66部分

小说: 红楼之老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攸叹了口气说道:“敬大哥,既然你将这件事说出来,我就几点想头,你听听!”

    贾敬大喜,说道:“你说。”

    贾攸说道:“首先,自古出嫁从夫,蓉哥儿媳妇既然嫁到了咱们家,那便是咱们贾家的媳妇,再怎么样,也要护住她,明白吗?”

    贾敬尽管心里有些犯嘀咕,但还是点头应了。

    贾攸继续说道:“如果不出所料,圣人对此事必是清楚的。”

    见贾敬有些不敢相信,贾攸冷冷说道:“当初这件事做的便不隐秘,况且圣人对太子多有关注,太子的行踪时时都有人上报,圣人怎么会不清楚有这么个孩子在?不过——”

    “不过什么?”贾敬问道。

    贾攸说道:“秦氏的生母,是不是当年名满天下的清袖姑娘?”

    贾敬好奇道:“咦,老弟你怎么知道?”

    贾攸道:“太子能够亲自出面为秦氏定下婚事,纵然有想要拉拢咱们两家的念头,未尝也没有看重这秦氏的意思。秦氏不过一个小女孩儿罢了,东宫这么多皇子皇孙,轮得着她受宠?想来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可偏偏她的生母备受宠爱却不能入东宫,只一个可能:贱藉出身!能让太子爷那般眼高于顶的人看重又不能带进东宫的,只有当年那位清袖姑娘了吧?毕竟当年也有些风声传出来。”

    见到贾攸不过须臾便将这孙媳妇秦氏的来历分析地一清二楚,贾敬心中赞叹:不愧是我贾家千里驹!难怪当年二叔和父亲都这么看重他!

    贾敬此人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己虽然学识不错,但是为人处世,与人相交都有些不足,这也是为何自己明明高中进士却辞官不做归家的原因:不过是受不了人家的冷待呗!

    而贾攸是真正的八面玲珑,说是知交遍天下也不为过。

    不过贾攸说这些有什么用,为今之计最要紧的便是消弭这个隐患。贾敬不解地看向贾攸,满脸疑惑。

    贾攸于是解释说道:“圣人之所以放任皇家血脉流落在外,不外乎是她生母的地位太低,况嫁到贾家来也算是个不错的下场了。不过是个女儿家,纵使有着皇家血脉,那也是说值钱就值钱,说不值钱便不值钱。咱们现在,最要紧的便是,要人知道咱们没和太子一系站在一起,只是不巧在太子的威逼下娶了太子的私生女。更要紧的是,咱们贾家是个厚道人家,纵然太子失势,也不会苛待了自己媳妇。”

    贾敬知道贾攸说的有理,但还是有些担心道:“话虽如此,可是谁会相信咱们和太子并无牵扯啊?”

    贾攸叹了口气,说道:“不需要太多人相信,只要圣人和下一任圣人不在意,咱们便可以无忧了。”

    贾敬道:“你是说?”

    贾攸说道:“秦氏这件事,圣人必是早就知道了。好在此番太子事发,我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圣人是相信我的,也算是个投名状,让圣人相信我们没有牵扯其中。我明日里递牌子进宫,向圣人陈情,想来圣人大度,不会过于计较,毕竟这也是当初他默许的!”

    “至于之后——”

    “之后什么?”贾敬此时的心里,那是一上一下的。

    贾攸说道:“之后你们便循规蹈矩的,万事别出风头,叫上面人别想起你们来。等新帝继位,必是要大赦天下,将来少不得对太子一脉有些恩赏,到时候,你便可以彻底安心了。”

    贾敬为难道:“这么说,我们宁国府是要沉寂一段时间了?”

    贾攸毫不客气地说道:“你看看珍哥儿父子两个,哪个是有出息的?与其叫他们像现在这般每日里花天酒地的,败坏府上名声和家业,还不如严加管束,莫叫他们两个在外边胡来。没听见别人说吗?宁公府也就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干净了。藏污纳秽,珍哥儿着实需要些管教”

    贾敬一听这话,虽然觉得贾攸说的太直接,不给面子,但是到底是读书人,不由红了脸。说实话,就贾珍和贾蓉这样的,纵使是自己的儿孙,自己也绝对看不过眼,不过眼不见心净罢了。

    但被贾攸这样直接说出来,还是有些难为情,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管教无方,才叫竖子无状!

    他惭愧道:“是为兄我教子无方了!”

    贾攸又说道:“敬大哥在城外苦修多年,也该回京了吧!”就是因为贾敬在城外修道,才使得宁国府里贾珍无人管束,越发胡作妄为起来。

    贾敬明白贾攸的言下之意,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人在尘世中,吃着五谷杂粮,总是六根不净啊!宁国府的家业,总不能败在自己的手上,遂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贾攸见状算是松了口气,若是贾敬回府,想来东府的情况会好些,毕竟自己再怎么势大,东府才是族长一脉,自己平日里也不好管教贾珍。这样一来,自己只要尽力得到圣人的默许,贾家就安全多了。

    至于宁国府诸人,交给敬大哥管教便是。想来珍哥儿再怎么胡天胡地,在他老子面前也不敢乱来了。要知道贾敬的脾气可不怎么好,发起火来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打断了腿再说。

    兄弟两个商量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定下计划:由贾攸代为入宫请罪。

    至于贾敬,他对城外的道观确实有几分不舍,需要好好收拾查点一番才能返京,还要寻个好些的由头返京。

    如此种种,才算是放下心来。

第97章 事情解决安人心() 
贾攸特意等了几日方才递牌子进宫。

    果然不出所料,尽管被太子一事气急,缓了几天之后,圣人暴怒的心情总算是平复了不少。回过神来,静下心来,圣人这才开始回顾此番事故。

    太子伏诛一事着实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在此之前,父子两个关系极其恶劣,但是之后,老迈的圣人难免回顾起往事。想到温柔娴淑的妻子,当年在自己面前牙牙学语的儿子,长大后愈发成材成为自己的骄傲的太子,直至后来愈发冷漠的储君。

    “夫君,你说这孩子将来出生之后会更像谁啊?”摸着肚子笑得一脸温柔的皇后满怀期待地询问。

    “爹爹,先生夸我字学得好。其实父皇写的好多了。”跌跌撞撞进来的小太子的童言稚语。

    “父皇,儿子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这次的差事,儿子一定给您办妥了。”意气风发的太子的豪言壮语。

    “圣上,儿臣遵旨。儿臣告退!”毕恭毕敬半点没有亲昵的语气,冷漠走出大殿的太子只留下一道背影。

    ……

    越回忆,越伤感。这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啊!父子两个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圣人忆及往日的温情,越发念起了太子的好,连着几日,不是下旨要工部选一处僻静的上好宅子,便是给原太子的亲眷赐金银玉帛,叫别人知道自己还是看顾着人家的。

    好在他虽然伤感,脑子还没有糊涂,没有叫太子长子入宫来陪伴,叫人生出“皇长孙”的心思。但是这也叫其余皇子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尤其是那几个严词要惩戒太子的。

    太子事败身亡,身为弟弟的他们要说没生出什么不可言说的心思,没人会相信,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样是天王贵胄,一样的皇子皇孙,既然血脉最高贵的太子坏了事,那么他们自然也是有机会的。

    只是看到这两日圣人做派,他们心里怕是心知肚明,父皇他,还是惦念着那个死了的,心里便是再愤愤不平也只能按下不提。别的不说,老二当日可是丢了大脸。

    话说回来,贾攸上秉此事的时候,赶上圣人□□着太子的好。

    忽然听到贾攸的请罪之语,想到太子遗留在外的那个私生女,又不免回忆了当时自己的强硬不许,太子据理力争不成,无奈下在外置了外宅,心里软了软,叹口气道:“那孩子,快二十了吧!”一晃便是二十年啊!

    贾攸低着头,说道:“回圣人的话,秦氏今年恰恰双十。”

    圣人看着跪在下首的贾攸,心里也清楚他来的目的,也知道贾攸一向来对自己忠心耿耿,不会为了讨好太子而去求娶这么一位私生女。

    当初的事情他也知晓,的确是太子有些逼迫,如今人家担心,确实是有些道理的。想到贾攸多次曾向自己暗示过太子一事,也知道贾家必定不会背叛自己。又想到那秦氏到底是太子血脉。

    他说道:“即使如此,那秦氏便好好呆在贾家吧!莫亏待了她,到底是——”言未尽,但是贾攸明白圣人的意思,知道此事已经在圣人面前过过明路了,想来无碍,算是放下心来。

    他恭敬道:“是,臣明白了。”

    看着恭敬在一旁的贾攸,圣人也不愿意为难他,摘下身边的玉佩说道:“这玉佩,交给秦氏,将来也算是有个依靠。”

    贾攸见状大喜,的确,圣人这便算是了结了,只是下一任帝王,谁知道是个什么性子呢?有了这块玉佩,至少可以保下贾家一次,连连谢恩。

    刚出宫门,就见到贾敬领着贾珍立在宫门外等候。

    贾攸见状有些不解,贾珍怎么来了?贾敬尴尬说道:“这不孝子竟是早就知晓了蓉哥儿媳妇的事,我申饬了他好几遍,正巧赶上要来接你,索性带着来了。”

    看了一眼贾攸的脸色,见他神色还算安定,有些放下心来,问道:“怎么样,圣人怎么说?”

    贾攸皱了皱眉头,珍哥儿这人可不大妥当啊?但还是笑着说道:“好消息,咱们回府说。”

    在东府议事的书房里,贾攸拿出玉佩来说道:“圣人言及此事。说了,不再追究,但要我们好好照料蓉哥儿媳妇,还赏下了这块随身佩戴的玉佩。珍哥儿,你把这玉佩带回去给蓉哥儿媳妇,她一向来聪慧,必是知道何意!”

    见贾敬一脸欢欣而贾珍一脸阴晴不定的神色,他肃穆地说道:“我且和你说清楚,别以为太子去了便可以肆意欺侮人家,说到底,人家才是天王贵胄,皇家血脉,便是沦落到咱们家,那也有人看着呢!”

    贾敬闻言也是警告说道:“你叔叔说的是,不许随意小瞧了人家!”

    贾珍讪笑着说道:“攸三叔放心,我一贯来都疼爱她,断然不敢亏待了他。”心中却有些暗暗庆幸,多亏了自己收起了那些心思,还以为太子坏了事,没成想人家竟然还有人看顾着。

    罢了罢了,横竖自己也不缺美人,只是可惜自己没福分。

    贾攸和贾敬完全没有想到贾珍内心的龌龊念头,若是知道,怕是会气得一佛升天。他只是点拨贾珍,不要以为人家失势了便轻慢人家。

    了却了一桩心事,贾攸说了几句话便回了西府,好在贾敬和贾珍两人还算知分寸,这件隐秘之事,在贾攸的三令五申之下,连连赌咒发誓不往外传。贾攸也牢牢把住了口风,未对他人吐露。

    却说东府秦可卿得了贾珍赐下来的那枚玉佩,看到上边的苍龙玉佩,心里不由一定,连日里来的不安都总算是定了下来。

    自从太子谋反之后,公公贾珍看自己的神色便有些不对劲,这眼神,自己完全不敢深想,也不敢和旁人分说。况且这个时机,恰好印证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猜测。

    自己虽说是被人认为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回来的,但是自己的父亲家里清贫,自己却是从来没有吃过苦,还有专门的教养嬷嬷教导自己的规矩,吃的用的,俱是上上等。原先自己毫无所知,可是嫁到贾家这些年,却发觉自己过去竟然过着如此不符合自家家境的生活,心中难免有些疑虑。

    要知道,自己在家用的许多东西,在现在的婆家贾家也不是能够轻易得到的。因为这样,即便自己出身不好,但是在一众贵妇圈内从未漏过怯。落落大方,满府无一个不赞的。别人都说自己行事周全大方,但是自己清楚,不过是见识的多罢了。

    再加上自己的那几十台丰厚的嫁妆,虽然有风言风语是贾家替自己操办的,但是其中许多的内造的,宫制的器皿着实不可小看。

    秦氏素来聪慧,自然对自己的身世有些揣测。

    尤其是赶在这个当口,太子殿下一死,公公对自己的态度便大变,想来自己与东宫必然是有些瓜葛的。

    正惴惴不安自己会不会被贾家杀人灭口,更在担忧着公公越来越□□裸不掩饰的眼神,她这几日可算是心力交瘁。

    但是正当这时,自己竟然得了这块玉佩,便知道这必是圣人赐下的,也算是自己的一个护身符,有了这个,想来自公公也会收敛一二。

    她心知肚明,这既是自己的身份凭证,二来,将来贾家若是有些什么祸事,有了这个,也能够保下一丝血脉,难怪今日公公和祖父看着自己的眼神格外温煦。

    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