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之老来子 >

第70部分

红楼之老来子-第70部分

小说: 红楼之老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不知贾敬也是无辜,当初他也是年少气盛,看不惯那帮老儒每日里倚老卖老,还对自己指手画脚,这才愤而辞官的。单说脑子,能考上二甲进士的,他能是个傻子吗?

    圣人说完看了一眼雍王说道:“要是将来有朝一日,你——哎,多照应照应你的侄儿侄女们。不要叫我失望!”这句话,便有些托孤的意思在里边了。

    雍王闻言,心中大喜过望,忙跪下来,说道:“是,儿子明白。”虽然心中激动万分,但是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叫人察觉。

    圣人说了这么多话,也觉得有些疲乏了,方挥挥手说道:“也罢,你先下去吧!”

    雍王心里欢喜,行了礼便下去了。

第102章 夫妻闲谈储位选() 
此后几日,圣人虽说不声响,但是暗地里却把许多事情下放给了九皇子。

    朝中百官,有那等汲汲钻营的,自然,也有慧眼发现这件事的,心里一惊,但是却有不敢言语,只是在之后,对九王愈发恭敬了。

    这之中,自然有包括贾攸。

    下朝归家,他换下朝服,沐浴一番,换上家常衣服出来,正觉得浑身舒坦。

    见到妻子正在收拾些玩器,笑道:“珊儿,你这是在收拾些什么?”

    苏灵珊回过头来,说道:“这不是瑾哥儿媳妇快生了,我先给我的乖孙儿备下些东西。”

    贾攸一听这话,好奇道:“有些什么。”

    苏灵珊说:“好些都是当年瑾哥儿和瑄姐儿当年出生的时候,亲戚家送来的,一些金银器具,看着都不大鲜亮了,正好这个时候拿出来炸一炸,不好的给融了。倒是几个玩器,颇为精巧,你看这个拨浪鼓,是用上好的乌木做的,这么些年了都没坏,当年两个孩子常常争着玩呢!拿出来洗干净了放在日头下晒晒,也不错。”

    贾攸一听,笑道:“小师妹,为夫真该好好庆幸自己娶了你这样一个勤俭持家的贤内助!”这倒是实情,他们这样的人家,还真没有把儿子辈的玩器留到给孙子用的。多是当时现买的,左右不差这几个钱。

    苏灵珊白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道:“师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是这等看重钱财,小气吝啬地连给孙辈买玩器的钱都不舍得出的祖母吗?”

    贾攸一听,知道她有些恼了,忙上前安抚。成婚这么些年,他对自己的妻子也有所了解,知道她处事向来大方,主要是她有钱,手头松,不爱计较这些三瓜两枣的,这次不过是打趣一下罢了。

    好在老夫老妻这么多年,他对哄好媳妇很有心得,连连作饶,不一会儿,便将苏灵珊哄得笑出声来。

    苏灵珊方才解释道:“咱们家虽然不缺钱,但是也不能乱扔啊!越是这些东西,方才显出底蕴来。况且,就拿这个拨浪鼓来说,这可是当年九皇子送来的,料子讲究,便是再传个三五百年都不在话下,据说还是他小时候用过的,咱们要是贸贸然地把它丢了,被发现了,不是不给人家面子吗!再说,你想,这父子两个同玩过的拨浪鼓,多有趣。看着这个拨浪鼓,我就想起来当年瑾哥儿和瑄姐儿。便是我孙子不用,我拿来做个念想也可以啊!”

    贾攸见妻子说了一大通,无奈道:“行行行,就你有理,是为夫错了。”就这件小事,她就叽叽喳喳说了一大堆道理,果然跟妻子没法讲理,他心里有些哭笑不得。

    转头又回想到了什么,凝神道:“你说这拨浪鼓是九皇子送来的。”

    苏灵珊见他有些严肃的表情,不解道:“是啊,我还记得当年因为两个孩子特别喜欢,我还专门回送了一部上好的佛经在回礼里。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当年苏灵珊诞下贾家第二对龙凤胎,那时候贾代善还在世,贾家也是风头正劲,送礼的人可不在少数。还有人私下扼腕,京城这二十年里有名有姓的人家诞下的龙凤胎不过四五对,贾家也不知道是什么风水,竟然占了两对。

    因此,不管是想来讨好贾家的,或是想要蹭点福气的,都往贾家三房这里送了不少礼。宫中也有赏赐,几位皇子不知道是看在圣人的面子上,还是自己想要交好贾家,也都备下了重礼。

    若非这个拨浪鼓孩子们喜欢,又是九皇子幼时的玩器,苏灵珊专门回过礼,她还不一定记得住呢!

    贾攸见妻子神情,安抚道:“无碍,只是想到了些事情。”

    苏灵珊见状,知道他心里必定是有些想法,也不言语,良久,见他长叹一口气,方才问道:“师兄,到底怎么了?你和我说说!”

    贾攸见左右无人,方才低声对妻子说道:“储君之位,必是九皇子无疑了。”

    苏灵珊一惊,说道:“师兄,这话可不能乱说,再说,圣人都未言语,你怎么知道的。”

    贾攸长叹一口气,说道:“我本以为,凭着我们几家先前的救驾之功,可以保咱们几家几年内无恙。只是这段时间,我发觉圣人上朝的时候越来越短了,常常不过半个多时辰便下朝了。”

    苏灵珊不解道:“这我倒是听说过,不是说圣人是因为太子之事,气伤了神,这才有些精力不济吗?”

    贾攸说道:“朝堂上诸人都是这般想的,以为等到圣人恢复了便好,只是我注意到,这半个月来,九皇子留在宫里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奏折上的朱批,却不是圣人的笔迹。”

    苏灵珊讶异道:“你是说!”

    贾攸点点头说道:“有些人以为是新换了一个司礼监太监,但是我记得,那分明是雍王殿下的笔迹。由此可见,圣人必定有所属意!”

    苏灵珊一想,也觉得有理,要知道披阅奏折,那可是圣人才有的权利,顶多有太子从旁边协助。圣人便是精力不济,即便是放权给几个司礼监的太监,也不大可能让有即位可能的皇子沾手。由此可见,圣人的确心有所属。

    苏灵珊问道:“我对雍王殿下了解不多,只是他在朝堂上风评不错,左右咱们家不站队,只要别上去一个人神共愤的昏君就好。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咱们家会有什么影响!”别像是向皇十二子那般的飞扬跋扈,瞧不起人的傲慢样子便好。

    说什么甄家和贾家是老亲,要守望相助。别说两家人好几代没联姻了,老亲也只是当年两家人在金陵时的老黄历。贾家是一门两国公,甄家算什么?出了个奉圣夫人罢了。不过仗着自己奶大了圣人,有那么一份子情谊在,便在江南作威作福当个土皇帝。

    就这样,皇十二子上门来拉拢自家时候的那个脸色,真心不好看。苏灵珊因为是个女眷,不好见外男,但是只在里间听到寥寥几句对话,便知道这是个小聪明不少,却无大智慧的人,的确不堪大任。

    没有注意到苏灵珊的想法,贾攸说道:“雍王殿下素来低调,在朝堂中也不算显眼,但是却没有敢轻视他。当初他在六部轮转了个遍,竟然没出岔子,可见是个实干的,下面的人糊弄不了他,十分精明。至于影响吗?咱们府上的元春还在雍王殿下的府里呢!”

    苏灵珊一回神,说道:“是啊,我都差点忘了,元大姑娘还在雍王的府上呢!听说过得还不错。”实在不是她这个做婶娘的冷心,实在是一来,自己有自己的子女要关照,对几个侄儿侄女,不过略略关注,尽了本分便可,也不好做的太过,叫人家亲生爹娘不好做;

    二来雍王府虽说不像大内皇宫那般森严,但是出入也十分严格,等闲进不去,自己只知道大侄女在里边没吃苦便也就罢了;

    三来她自己也有些怨言,二哥二嫂自个儿没本事,竟然想着指望卖闺女,京中但凡是有见识、疼女儿的人家谁舍得把自己的闺女往宫里送,多是些没落勋贵,只指望着攀附些裙带关系。结果贾家二房这么一做,知道的是二房猪油蒙了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荣国府男人没出息。偏生当时贾攸夫妻远在西南,消息不便利。当夫妻两个回京之后,当时苏灵珊出门做客,可是听了一耳朵的风凉话。

    四来,元春当时的处境不可谓不尴尬,国公府出来的嫡孙女,竟然在宫里没个着落,险些累得底下的妹妹们婚事艰难。最好还是自己的丈夫出力,使了不少劲这才把她弄出宫来,嫁了雍王这才算玩。

    虽说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己对元春这个侄女的观感还不错,但是想到她的爹娘,自己真是无话可说了,就这样还埋怨自己夫妻两个不出力,简直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只是,这样一来,二房的二哥二嫂,怕是就要抖起来了。

    贾攸不理会妻子的想头,说道:“无碍,左右雍王已经有了嫡子且已经站住了,便是咱们家元春再生下皇孙,凭借咱们家的能力,也能够保住他们母子。”

    苏灵珊听了这话,点点头,似乎是赞同他的话。但是内心深处却撇撇嘴,师兄真是天真,你还以为是自己给人家庇护,指不定过几日,人家还不领情,以为是自己的面子大,你是被人家照拂呢!

    只是她心里虽然这样想,却没有说出来,毕竟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虽说有本事,可到底只是男人,对女人们的想法未免有些天真,哪里知道内宅女人们的真正的内心想法,说了想来他也不会相信。

    算了,自己注意些便好了。苏灵珊心里默默想到。反正二嫂那些手段,自己也都见识过,翻不出花去。

    良久,贾攸方才说道:“无事,你安心吧!雍王殿下把自己用过的玩器送来,想来对咱们家观感不差。且我上次为元春一事见过他了,的确是个好的。不必担忧!”

    正当贾攸夫妇在房里谈着私房话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在宫里,也有一对父子的谈话,涉及到了贾家几人。

第103章 圣人心意贾母询() 
“父皇,扬州巡盐御史林海的折子,他禀报了江南的几处异动,江南世家似乎有些串联。”雍王捧着一个折子恭敬地说道。

    圣人坐在上首,原先是微微合着双眼,闻言睁开眼睛,精光一闪,看得雍王殿下心里一惊,所以说打着盹的狮子也是狮子,这番威势!

    只听到圣人说道:“这帮家伙,怕是得了什么消息了。”

    雍王点头道:“应当是这样。”虽说圣人的病症都被保密,但是这几日,圣人在众人面前出现的时间的确短了些,不得不让人怀疑。

    那些大臣便也就罢了,圣人的几个儿子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感觉到了自己面圣的时间越发少了,而老九在宫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也不傻,自然在自己的心中有所揣测。

    更有些心慌的,早早预备谋划起来,说起来,江南的异动可能就是这般原因造成的。

    圣人显然也想到了这番原因,他叹口气道:“到底是老了,以往我年轻的时候,谁敢做这些小动作?”

    雍王忙劝慰圣人要安心静养,又说道:“父皇,那您看这林海的折子,我瞧着这折子里,林海似乎有些退意。”

    这是自然,说到底,这都是你们徒家的家务事,他一个外臣参合进来算什么?要是他前脚苦心巴拉把人家扳倒了,后脚两兄弟和好如初,自己怎么办?更别说,江南风云再起,几大家族似乎都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取林海而代之。

    毕竟,所谓“大业”不就是用银子堆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吗?巡盐御史这个位置着实紧要。若是有林海在江南盯着,他们一年的流水便至少要少个上百万两银子。利润如此丰厚,也难怪他们瞧林海不顺眼,光是暗杀便是好几拨了。

    圣人问道:“你怎么看这件事?”

    雍王说道:“林海到底在江南也已经快十年了,虽说父皇信赖他,但是到底这么些年过去了,江南这两年也不太平,他有些力不从心也是正常的,听闻他的一双儿女都送到京中贾家了,可见也算是尽心了!”

    圣人闻言,说道:“你这是替他说话了!”

    见雍王似乎有些不安,笑道:“无碍,林海是个好的,想来你也是起了爱才之心。这么些年,他对我也算是忠心耿耿,在盐务上也有一手,有能力,不是那等贪得无厌之人,不然我也不放心把他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这么久。也罢,要是可以,不要叫他没个下场。”圣人心知肚明,林海是绝对忠于自己的,毕竟自己在他周围放了好几个暗卫,既有保护之意,也有监视之意。若是他立场摇摆不定,自己早就发现了,怎么可能放心他?

    雍王见状,松了口气,他现在看着前途大好,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惹怒父皇,让他怀疑自己结党营私。若是真的便也就罢了,偏生自己这回只是想要给贾攸送个人情,把自己搭进去便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