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道田 >

第2部分

道田-第2部分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山村人口少,所以这里的卫生站平时没有医生坐诊,村民也认可这样,毕竟村里也不富裕,没钱去请一个医生常驻在这儿,再说了,走小路的话,翻过一座山就到乡里了,很方便,所以这卫生站也就摆在这儿,基本就是个摆设,以前也就是每年秋收完了以后,县中医院下来给村民做个体检用个半天,不过这时候光这两间也不够用,连旁边的村委会都是临时空出来当作临时的体检室。这几年徐毅寒暑假会在中医院实习,这回来几天也在这儿给大伙儿看看毛病啥的,再就是给村里储备了点儿常用药和急诊用药,这才算派上点儿用场。

    “徐毅回来了,三胖怎么样了?”没等进门,王树贵在大街上就喊了一声。

    “没事儿,就是还没醒酒呢,这熊孩子,看这亏吃了以后还敢不敢再没事儿瞎跑了。”说话间,一个稍微有些瘦,三十多岁的男人走出来,徐毅打量一眼,看到是三胖爸爸,就冲他笑笑,叫了声“树和叔。”

    三胖爸爸叫王树和,山里结婚都早,所以尽管这王树和才30出头儿,这儿子虚岁都七岁了。

    “这熊孩子一点儿都不给人省心,这回又得麻烦你了,这头上缝针才拆线一个月,这好了伤疤忘了疼,谁也没留神,这就往山上跑。”

    “这有什么麻烦的,不就是跑一趟么,三胖儿没事儿就好。”徐毅冲着王树和笑笑,推门进了医务室。

    医务室只有一里一外两间。正对门一套办公桌椅,两把凳子权作诊断室,里面一间靠墙摆了一张检查床,村长和三胖他妈妈站在床前说着话。

    “婶子,我看看三胖儿。三爷,帮我把药柜打开,把血压计和听诊器拿来。”

    村长答应着掏出一串钥匙,到里面找出药柜的钥匙,徐毅则跟王树和老婆点点头,然后走过去,拆开纱布把伤口上面捣烂的半枝莲移开看了眼伤口,然后伸手给孩子把了下脉。看着躺在床上的三胖,伸巴掌照着他的屁股轻轻给了两巴掌:“这时候刚暖和,这长虫、蝎子什么都跑出来了,没事儿别往山上跑,这也就仗着这蛇毒xìng不大,没出啥事儿,这要是竹叶青啥的,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树和叔,婶子你们放心吧,这毒血挤得挺干净的,这时候的半枝莲药效也挺好的,就算不吃药也没事儿,不过我都带回来了,吃几粒清一下毒素也好。”说着,徐毅拿出药瓶,倒了几粒出来,拿着个杯子倒了点水,摸摸杯子不太热,就把药给小胖子喂了下去。

    “这孩子,你这不是把完脉了嘛,还要血压计这些东西干啥?”

    呵呵,我这不是习惯了嘛,在医院都要写病历,然后要把这些填上去的,职业病。说着徐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行了,你既然回来了,那就顺便开个诊吧,这段时间王树立也经常说自己可能发风湿了,我说让他去中医院找你,他还不好意思去,我去叫他,你给看看?照我看呀,这人一天三顿不离酒,估计还是你说的那啥酸增高,哪门子的风湿!”

    “是尿酸增高,那三爷血压计和听诊器就放这儿吧,再把四nǎinǎi她们几个高血压,还有心脏病的都叫过来,我再都给看看,然后到时候回去时候抽空去药店买了药,等谁再到县城时候都给捎回来就行。”

    “嗯。”村长答应着,推门向外走。

    “对了,三爷,你把药柜钥匙给我,我检查下里面常备的药,看看药的效期,可别放过期和放坏了,那样搞不好要吃出毛病的,再看看还有啥药缺了少了的,等回去也一起买了,我这急急忙忙回来,钥匙都忘带了。”

    “那你先拾掇药柜,我去找人。”说着村长拍下一串钥匙,去隔壁广播室里开了喇叭,一个个名字都叫了一遍,让她们到医务室来。”

    村里面老年人多,农村卫生条件差,平时也不懂得保养,再加上看病不方便,小病都是咬咬牙,吃点止疼片熬过去,结果一来二去的,这小病也都留下病根儿了,等着年纪大点儿,体质差了,再发出来就都是慢xìng病了。不过今年徐毅在县中医院生产实习,离着村子近,来回跑得也勤快,开chūn时候,还给他们都再做了个体检,把那些秋天体检没发现,或者新发出毛病。

    所以回来时候都给检查诊治过,这次不过就是例行检查一下,等着几个老人家都休息好了,没那么喘了,就给量量血压,听下心率,再对照之前的情况,检查下这段时间的用药效果,再斟酌着给一两个人更换了下平时吃的药,再一个个记到自己的黑本子里面。所以这次检查也倒是没用多长时间都给检查完,不过一个上午也就这么过去了。

    等着再回头看那三胖子,早就没事儿了,不过徐毅没发话,他也不敢爬起来,上次缝针,把这孩子给吓到了,徐毅回来给他拆线时候,他爸妈两个人都差点儿没按住他,看着徐毅咧着嘴哭起来就没完。

    这孩子躺着也躺不住,无聊地在检查床上滚来滚去,做着各种小动作,不过徐毅没时间搭理他,别人也怕打扰徐毅,所以也就没人搭理他。

    看到徐毅看过来,三胖儿一下子就老实了,赶紧低下头。

    徐毅把他拉过来,把他腿上的纱布给他重新包好,叫他等三天以后再拿下来,也别沾了水把纱布弄湿了,就把他也打发回去,却把王树和两口子和村长都给留下来。

    “树和叔、婶子,还有三爷,这开chūn没多久,蛇虫鼠蚁刚从洞穴里爬出来,到处找吃的,积攒了一冬天的毒素,像今天这还好,如果换成竹叶青或者是金环蛇,这可就不好说了,这三胖儿还有理成这些毛孩子都皮的要死,还是多留神点儿,别出啥幺蛾子,再说了这三胖子也到岁数了,该送去读小学了,不能再这么大撒手,由着他们闹了。”

    “等到秋天开学我就把他送到乡里去跟着学前班的孩子混吧,这也不管能学到啥,至少有老师看着,不能出啥大事儿。这死孩子就是欠揍,整天上蹿下跳的,难怪人家说这‘七岁八岁讨狗嫌’,等会儿回去我就给他熟熟皮子!”

    “也不用再等到秋天,这学前班也有小班的,也就是随便教教坐姿啥的,你现在送去也行呀,这跟着学一学期,多少总能学点东西。”

    “嗯,等会儿我也去你树奇叔他家跟他说下,这两天闲下来了,都送去上学前班,还那几个小的也是,都让家长看紧点儿。”

    。。。

0003 清源() 
“你三nǎi来叫咱们吃饭了,走吧,到我那儿吃去。”

    “别呀,三叔,还是让小毅上我那儿吃去吧,这一早上也没歇着,让你婶子回去杀只鸡,等下三叔也来。”王树和听了就着急了,转身就要打发老婆回家做饭。

    “你得了吧,这都几点了,你家那都是老母鸡,这真的炖鸡的话,你是想吃中饭还是吃晚饭呢,再说了,这大热天的,吃鸡肉不得腻歪歪的呀,我看要请你就晚上请,小毅一会儿去我那儿对付下就行了,你也赶紧回家去吧,省得这三胖儿不听话,再拆纱布玩,这要是化脓了不是遭罪还给小毅添麻烦么。”

    “那我回去了,等晚上小毅上我家吃饭呀,三叔你也来。”

    “树和叔,我就不去了,等会儿我吃完饭,回山上去看看,前段时间这连天雨,我得去看看屋瓦漏没漏雨,再拿两件衣服就回医院去了,昨晚上新入院一个病人的病历我还没写呢。科里面这段时间人手不足,我是真没时间。”

    “合同还没签么,能留在中医院吧?小毅,你得长点儿心眼儿,早点儿把合同签下来,要不这不是不准成么,不过就算不留在中医院也不要紧,我看你看病的本事比专家都不差啥了,不行自己开个诊所,好像也不少赚钱。你看乡里面小王大夫,这都当年的赤脚医生,这一年给人看病都赚不老少钱呢。”

    “中医院这儿就业协议去年九月就签了,不过这合同不行,这得我拿到毕业证书以后才能签的,要不卫生局和人事局也都不认可,签了也白签。”

    “嗯,那你就好好表现,看电视都说现在这大学生找工作都老难了,说什么就业率啥的,我也不懂,不过我也看懂了,意思就是说找工作不容易。”

    “我知道的,嘿嘿,他们真不要我,我就回来种地。”

    他们三个说着玩笑,不过村长老伴听不下去了:“净没个正经儿的,这怎么就扯到种地上了,小毅水平这么高,怎么可能留不了县中医院,你们就没个正行的。小毅,走,跟三nǎi回家吃饭去。”

    中午回家去的话,现做饭肯定也来不及了,所以徐毅也没推辞,就跟着村长到他家里随便吃顿饭,天气热,所以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煮得稀烂的大米稀饭配着凉拌的茄子,连着干掉两大碗稀饭,徐毅吃得一身是汗。

    吃了饭,徐毅帮着三nǎinǎi收拾了桌子,就端着个大茶缸,抓上把茶叶跟村长到院子里的梨树下杀了两盘象棋,等着消食儿了,就起身告辞,沿着村里的路向西走去。

    徐毅没住在村里,现在一个人住在清源山下的清源观里面。

    清源山,原本是一座无名山,解放前,一个四处云游的老道从山外来到此处,发现这座山山上怪石林立,松柏成林,周围的群山又都较之逊sè,益发显得这山生出些一峰独秀的韵味,偏生山下又是一条清澈的山溪又如玉带一般从山北穿入下方一片沼泽,云蒸雾绕间,山野之间飞禽走兽身影更是增添许多的乡野趣味。

    这老道就在山南的山脚下修建了两座茅草房,旁边肯了几亩薄田,将茅庐起名清源观,在此供奉三清。

    说来这无名山峰脚下,正是诸多山民进山狩猎砍柴必经之地,没等道观建好,北边王家屯的就都知道这里来了个老道,不过这山向来是无主之物,老道也没做什么放火焚山,败坏民风的恶事儿,只是一座道观,建了也就建了,没谁会太在意?

    此地民风一向强悍,大多不信神鬼之说,所以如果只是这样,那么估计这道观也就只能算是一个老道自己清修的场所罢了。

    不过这山民在深山老林子里面讨生活,难免磕碰或者是受了瘴气,又或者是被毒虫野兽咬伤什么的。

    老道喜欢在河边打太极拳,每每看到有人架着伤病者下得山来,也不多话,只是停了手,指着房门,让人把伤者架到观内坐了,观其起sè,或施以金针或施以是药石,又或者熏蒸、放血不一而足,轻轻松松地就给治了。

    这下山民们才知道,原来这看着清瘦,须发皆白的老道原来身负不得了的岐黄之术。

    如是几年,这受益者越来越多,老道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十里八乡的乡民都知道这无名山下有个清源观,观里的老道治病本事很高,一传再传,更有远在百里之外的人慕名前来看病。

    观因人而名,这无名山也因观而名,被叫做清源山。

    远近的乡民受了老道的恩惠,想要给些金银什么的老道人家也是不收,就连那些从山里带来的山珍,老道也是翻检过后,只把能够入药的一些东西收了,别的一律退回,仍是坚持着在自己的几亩薄地上耕作,土里刨食儿。

    乡民淳朴,终是怀了感激之心,想着这些黄白之物不能报答老道,那便不如起座大的道观吧。

    所以在几个乡绅牵头之下,十里八乡的山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背马驮的,从山外运来青砖碧瓦,将这原本两间茅草房,只是供奉着三清排位的简陋道观不断扩建起来,不过十数年光景,硬是把这道观给扩建成一座前后五六进,有着数十间房屋,供奉着重金求来,用黄杨木jīng工雕刻,再用红木、金箔等装裱得富贵堂皇,威武霸气的的三清四御,十方天尊的一座大观。

    更有一干自觉落魄或者看破红尘者也愿落脚于此,蓄发修行起来,一来二去的,观里最多时候修士不下百人之众。

    强极则辱,盛极必衰是为古训,鼎盛之下的清源观终难免一劫。

    解放初期,省里号召大力兴修水利,一条玉带一般的山溪被拦腰截断,从道观下方开挖出的的人工渠改道向南边大山里流去,将大坝下方的一片沼泽全部晒得干了起来,终被垦荒成田。

    又没几年,又作兴着大炼钢铁,这清源山一带离着县城不远,所以山中飞快地建起了无数炭窑,不过数月间,连着清源山在内,方圆数十里的山头上的树木砍伐一空,全都变成炼钢炉里的木炭。

    就算这样,也没影响到清源观,甚至就连“破四旧”时候,全国各地到处打砸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抓捕僧侣、道士等的行为也没波及到这清源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