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道田 >

第213部分

道田-第213部分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地套在鱼缸上面。

    至于光线减弱会不会对实验又影响,徐毅倒是不太担心,任何生命总是刚出生的时候最脆弱,比如说紫外线,成人也只有长期大剂量受照之下才可能诱发皮肤癌之类的,但是这种刚孵化的鱼卵,只要很弱的紫外线就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看了眼像是敞口木盒一样的鱼缸,徐毅把卧室床头的台灯拿过来,再把帐篷的窗子都给放了下来。

    仔细想了一遍,发现没什么疏漏以后,徐毅这才端着大碗进了空间,直接端到了帐篷里面。

    虽然鱼缸底下的鱼卵看着着实不少,可是等到往外弄的时候,徐毅才发现其实这算起来并没多少。

    就算大半的鱼卵都被自己移到碗里面,其实也不过才三四百枚。这再分到四个鱼缸里面。每个鱼缸里面差不多也就能装百八十枚就不错了。

    这鱼实在不够大。鱼卵也实在不够多呀,这要是不小心点儿,搞不好这实验就得失败了。

    徐毅拿着吸管从大碗里小心地把鱼卵吸出来,再伸到按着鱼缸里面,大致上按着水深每增加差不多两厘米左右,在鱼缸中间的鹅卵石上放上五粒鱼卵。

    这样不止能够对比出鱼卵在空间水以及自来水里的孵化率,同时还能对比出不同光线下各种鱼卵孵化的情况。

    这样,如果鱼卵的孵化数量跟水深相关的话。那也能同时证明这光线有较强的致畸能力,以后是否自己进到空间里面还得再想办法防晒才行。

    当然因为鱼缸底下铺的是鹅卵石,为了避免所以这活儿挺难的,徐毅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一个个鱼卵移动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忙了好一阵,徐毅才把这些鱼卵全都挪到鱼缸里面,果然,等到最后,几个鱼缸离着最下面都还差了好长一截没有鱼卵,这鱼卵还是太少了!

    徐毅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搬起一个里面是自来水的鱼缸,连着下面的木架一起端到外面。走路的时候徐毅差不多都屏住呼吸了,省得鱼缸的水晃动太厉害把鱼卵都震荡得挪动了地方。

    出了帐篷以后,徐毅就把它轻轻地放到工作台上,看到里面的鱼卵根本纹丝不动,徐毅这才放下心来。

    再端了一个装着自来水的鱼缸,挨着之前的鱼缸放好,徐毅才再度回到了帐篷里面。

    剩下的两个鱼缸,徐毅没有再搬出来,只是小心地端起一个架子放到了地上,打开手机的电筒功能,朝着鱼缸里面打量一番。

    看到鱼缸里面鹅卵石上的鱼卵依旧晶莹,完全没有被吸收的迹象就松了一口气,再把另一个也搬了下来。

    这样如果帐篷内外的鱼缸都能孵化的话,应该也能间接地证实一下空间地表不同高度下对鱼卵孵化是否有什么影响吧?

    当然,如果实验失败,那就等那些鱼下次产卵再说。

    徐毅胡乱想着,收拾好东西,随后出了空间。

    拿出手机看看时间,徐毅找出严培民的号码,直接拨了过去。

    严培民说想要发生肿瘤的那些鱼,自己得把这样的鱼挑出来,不过怎么分辨自己就不知道了。

    电话通了,不过响了两声就被挂掉了。徐毅也不以为意,或者他现在不方便接听电话吧。

    不出两分钟,徐毅的电话响了起来,果然是严培民。

    电话接起来,就听到严培民笑着问自己:“老三,你怎么有空儿打电话过来了?胖子刚才让我问你是不是又有啥好吃的了。”

    不过徐毅上次做的饼还真的不错,其实不止是胖子,几个人偶尔也都碎碎念呢,只不过大伙儿也知道徐毅事情太多,外加着还得考试,实在张不开嘴让他再忙这些东西。

    徐毅笑笑说到:“呃,别管那个吃货了,他不会又放弃治疗,开始睡懒觉了吧?”

    严培民笑着说到:“漏漏漏,要么说爱情是推动世界变革的第一动力,要说如果不是胖子,恐怕我们今天都只好窝在宿舍看书呢。”

    徐毅笑着问到:“这话怎么说呢?”

    “今天教室都有课,还是胖子跑完步直接跑到图书馆来占桌的,要不我们今天都没地方看书了。”

    “哦,这还真不错。”徐毅笑着点点头,直接切入正题:“老四,我拿回来那几条鱼都产卵了,我想问你这些斑马鱼大概多长时间能看出来有肿瘤?”

    “产卵啦,孵出来多少?”

    徐毅笑着说:“还没孵化呢,鱼卵嘛,可能有几百个,具体数量我也搞不清。”

    “嗯,这还真不少,要不要我现场观摩指导一下?”

    “少扯淡了,这都忙着考试呢,等着咱们考试完事儿再说吧。”徐毅哪儿敢让严培民过来呀,这回头万一多了,解释起来麻烦;随口推脱到。

    严培民也点点头:“这鱼大多数发病差不多要半个月左右,也就这时候发病的鱼比较好往外挑,实验用着也正好,那些发病晚的,基本也没啥用了。”

    “嗯,那我到时候挑出来给你送去,不过这东西半个月长不多大吧,怎么往外挑呀?”

    严培民说到:“基本长不多大,也不到两厘米长,这时候这鱼还差不多是半透明的。除了消化道基本没啥异常颜色的。迎着光看的话那些已经发病的鱼能看到身子里面一颗颗不规则的暗红色斑块,再晚一点的话,局部的鱼鳞会脱落,出现体表肿块甚至破溃,不过真破溃了不用药的话,基本也该感染挂掉了。”

    “那行,等着到时候我再挑出来给你。”徐毅应承下来,当然如果空间里面孵化失败的话,自己到时候只要说就孵化下来这点就行了。

    两个人又闲聊几句,徐毅就挂了电话。

    盘算了一下,徐毅拿着地图计划了一番,发现时间还能来得及,就骑上车子直接朝着花鸟市场的方向骑了过去。

    徐毅倒不是想去花鸟市场,其实他是想去计量局那里,这样半路上转过去,能节省不少时间。

    他是想去购买一台精度高点儿的电子天平,称量自己的电子秤的剂量范围计量局反正都差不多少,所以徐毅直接就去了上次买秤的那家店里面。

    徐毅在店里打听、查看一番以后,挑了一台量程一千一百克,精确到零点一克的梅特勒…托利多的电子天平。

    尽管这算是一台低端的产品,不过这也足够徐毅使用了。

    跟老板讨价还价之下,最终的价格也差不多是之前电子秤的两倍了,这不由得让徐毅直撇嘴。

    再打开天平,让老板帮自己跟店里面检测过的天平对比起来。

    发现计量基本没什么误差,徐毅就直接交钱,把天平连着盒子直接装进背包,朝着食品市场赶了过去。

    至于强检,徐毅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这东西也不用拿出去使用,根本没有必要再花那冤枉钱。

    到了市场,徐毅直接就去了上次买氯化镁那家店里面,跟老板咨询了一下。

    老板这里都是二十五公斤一袋,一袋只要六百块,一斤三十块。

    徐毅也不多说直接让老板给自己装了一公斤,都不知道这东西到底行不行,一次要用多少,这要再买太多那不是浪费么。

    不过徐毅没讲价,老板也是个爽快人,看在回头客的份上,只收了徐毅五十块。

    想了想,徐毅只是在市场转了一圈,打听了下冰粉籽的价格就赶紧骑着车子回了村里。

    来去匆匆,徐毅赶到家里,时间也不过才用了三个多小时。

    回到屋里洗了把脸,毕竟天气热起来了,再加上徐毅玩了命地蹬车子,所以已经汗流浃背了。

    不过徐毅也顾不上去洗澡了,直接就进了空间里面。

    二十四度的温度下,这些鱼卵想要孵化出来,差不多要七八天的时间,徐毅算计过,自己怎么也用不到那么长的时间,所以才放心地跑了这一趟。

    顾不得放好东西,徐毅直接就跑到了工作台旁边,朝着鱼缸里面看了过去。

    鱼缸里面的水仍然清澈透明,一眼就可以看到缸底。

    徐毅不由得笑了起来,鱼缸底下的卵石上面不少鱼卵都已经变成了白色,很显然,这些都是不能孵化的鱼卵了。

    不过相比而言,更多的鱼卵愈发显得透明,偏向一侧出现了两两相对,针尖大小的黑点。

    很显然,这是刚长出来的鱼眼睛!(未完待续。。)

    。。。

0291 结论() 
徐毅的心里紧绷的那根弦一下子松了下来,哪怕只孵化出来一成,自己也可以根据这个计算出大致的结果来,再培育搜集更多的鱼卵来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

    不过现在看过去,这鱼缸里面孵化的鱼卵明显占了大头儿,结果应该足够让自己满意了。

    徐毅心头大定,这才笑眯眯地弯腰在鱼缸里面仔细查看起来。

    看了一会儿,徐毅得出个结论:俩鱼缸里面孵化情况差不多少,就准备动手把那些变白的鱼卵挑出来。

    当然,这看一眼就判断出的结果也未必真实,最终还得把这实验数据落实到纸面,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结果。

    徐毅拿了纸笔放在鱼缸边上,列出表格以后,才开始用吸管从鱼缸里面把白色的鱼卵吸出来挤到地上。

    不出意外,鱼卵扔到地上,很快就被地面吸收,踪影皆无了。

    往外挑鱼卵的速度明显要比之前往鱼缸里面放的时候快多了,只要小心不把正常的鱼卵戳到或者吸出来就行,没用多久徐毅就把两个鱼缸清理出来。

    徐毅看着表格,拿笔计算一番,发现自己捞出来的鱼卵数量不到总鱼卵量的三成。

    不管是哪一缸鱼卵,挑出来的白色鱼卵数量大致相仿,看不出有什么统计学上的差异。

    即便是按照不同深度来对比分析的话,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变化跟深度相关。

    对于后面这个结论,徐毅一点儿也不奇怪,毕竟两个鱼缸里面紧贴着水面的地方自己都各自放了一组鱼卵。最浅的地方。鱼卵几乎紧贴着水面了。

    之所以这样弄。是因为徐毅有种直觉,只怕这空间里面的光线也没有什么太强烈的紫外线。

    徐毅这段时间没少在空间里面待着,根本就没有被晒黑的感觉,反倒是得到空间以后变得比之前还要白了一点,所以才这样设计的实验。

    如果是外面的阳光下,只怕就晒一天,就算水分不蒸发,这两组鱼卵也不是因为受热过度。恐怕也会因为受到太多的紫外线照射,完全无法孵化出来。

    这些空间里面孵化的鱼卵可是在这样的光线强度下晒了差不多三四天,即便是因为自己把周围给围起来,光强有所降低,这也不是外界环境下日升日落能够比得了的。

    就算紫外线的穿透力再差,在静水中的穿透力也差不多能达到十厘米深。

    真要是这么强的阳光,这么长时间下来,只怕就连四五厘米深的那些鱼卵也没办法孵化吧?

    可是两个鱼缸里面最上面的一组鱼卵也不过各自捞出来一枚白卵来,不过占了百分之二十。

    当然,徐毅也没盲目地认为这才一枚。只占了同组数量的百分之二十,这比百分之三十的整体孵化率更少。所以就能得出接受更强光照的鱼卵孵化率更高这样的结果。

    样本数据太小,无法排除偶然性,误差和可重复性太差。

    随后,徐毅进到帐篷里面,还有两个鱼缸等着自己检查呢。

    全挑拣完成以后,徐毅得出的结果跟外面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帐篷里面空间水的那个鱼缸里,紧贴着水面的那组鱼卵挑出了两枚,这也证明了徐毅的想法:

    样本量太少,结论的偶然性太大,不能说明问题,谁知道这孵化率差异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造成的。

    除此以外,徐毅还得到了预期的结论——地表不同高度下,空间水对鱼卵的孵化基本没什么影响。

    徐毅松了口气,目前得到的结论至少很明确地支持以下的结论:

    从短期照射角度来看,这空间里面的光照,即便仍然存在什么未知的危险因素,至少也要比外面的阳光更安全!

    同样,也证明至少从急性反应而言,空间水的安全性跟自来水相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

    当然,这空间水长期饮用的毒副作用,暂时自己得不到什么有效的结果。

    等到这些鱼卵彻底孵化完成,能够在这水里正常存活,而没有出现明显的畸形、寿命变短,甚至大批量意外死亡等情况出现,自己才能完全相信这空间水的安全性。

    其实人类社会的整体何尝不是采用这个原则来适应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呢。

    就像棉籽油的食用,起初何尝不是为了改善饮食,增强体质,等到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