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道田 >

第293部分

道田-第293部分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堆在整整齐齐堆在带锯机边上的那些木材,徐毅满意地停下手来欣赏了一会儿,就准备把这些木头再给加工成尺寸合适的木材。

    几根栎木的加工比较简单,徐毅只需要把它们正中心画个十字形再把它们剖开就算完事儿了。

    虽然没办法检测空间里面出产的这些木材的耐压性到底如何,不过在外界的条件下,栎木不管是耐压性还是耐磨性方面都远比松木更好。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栎木太少,徐毅完全不介意把所有的用料全都使用栎木来完成带锯的安装工作。不过现在木材不够用,所以徐毅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铁路在道基上面铺设枕木那种办法。

    徐毅准备先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木板,然后再在木板上面铺设这些栎木当成枕木。即便如此,这也比之前铺设木板更加坚固耐用,而且因为下面铺设木板的面积更大,整体上也使得地面承受的压力比起之前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这样难免在这些枕木中间堆积木屑或者其它杂物难以清理,徐毅准备再在上面相应地铺设一层木板,以便能够彻底地避免这个问题。

    只是这样的话,难免要出现一个问题。这些木板只能横向安装要不然就会顺着轨道的方向。必然使得钢轨下面的木板的压力远超其它部位的地板。天长日久下来难免会让这些木板损坏,再去维修也太麻烦了。为了避免这个情况这些木板就得横向安装,尽可能把钢轨的分量分散开,那就难免需要在这些枕木中间加装一些横撑专门用来支撑这些板材。

    所以,徐毅同样还得再用松木加工出一些跟那些栎木至少在高度上完全相同的木方。

    反复计算几遍,确定自己需要把这些木材如何加工以后,就忙碌着加工起那些木料来。

    那些栎木的木方,自然是被徐毅给整齐地加工成规格完全一致的木方。

    那些红松。徐毅先挑出四根采用了跟那些栎木同样的方式锯开,确保加工以后的木方每条边长都超过十二厘米,这些木材是用来加工地平边框之用的。

    剩下的木头加工方式还得再变一下才行。

    徐毅准备铺设的是一块十四米长五米宽的地平,当然这样的话两面铺设板子,这样就至少得需要总面积达到一百四十平方米的板材。

    有着之前那些去皮时候加工出来的那些窄木板外加着同样厚度的集成材作为基础,所以徐毅也准备同样把这些木头加工成三厘米的木板。

    接近二十五厘米如果刨除锯路的影响,似乎能加工出八块三厘米厚的板子。不过正式加工的时候必须得考虑锯路和后继加工时候需要留出来足够的加工余量,事实上这最多只能加工出七块一寸厚的板子。

    这样也已经不错了,这每块板子加工出来能铺设的面积都快有七平米了,如果只用它们来组装的话。那无疑也意味着自己需要把二十多块板子给加工成板材。不过再加上那十几块集成材以及那一百多块细木条,徐毅最后算出来自己最多也只要加工十二三块松木方就够了。不过为了避免在安装时候有些错漏,板子到时候不够,所以徐毅准备干脆加工出十五块板子。

    剩下的自然就是需要那些用来装钉顶板的松木方的数量了,这就得先确定自己需要的栎木的木方的数量才能确定。

    徐毅走到带锯机旁边数了下上面那些成对排列的钢片数量,外加着每根槽钢下面还得再加一根枕木,再加上两侧,最后计算出结果:自己只需要二十五根枕木就足够用了。

    二十五根枕木加工后的宽度相加正好是两米,这样算来自己每一行龙骨只需要按照十二米长计算就行,这样一根木方按着九宫格方式解开,这样就可以满足三行龙骨的需求,足够铺设一点五米的距离了,再刨除掉左右两侧靠近外缘处各自接近零点五米的距离,自己实际上只要解决差不多只要再把三根破解开就绝对用不光了,这样自己还可以省下十一块松木方,完全可以另作它用。

    至于帐篷里面撤下来的那些木板,徐毅暂时不打算再铺回去了,发现这地面打夯以后还会把这地面完全硬化的特性,徐毅也愈加对自己盖出木屋愈加的有了信心。准备干脆等到以后空了,再去查找些资料再设计盖上几间木屋,自己也可以摆脱那两顶黑咕隆咚的帐篷了。

    计算全部完成,徐毅就加工起来,虽然有些疲倦还有些困乏,不过他还是坚持着把这些木头全都加工好以后,才停了下来直接钻到帐篷里面睡了一觉。

    起床以后,徐毅吃过东西这才神清气爽地继续忙碌起来。

    这些加工好的木板和木方表面都比较粗糙,而且规格上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得再加工一遍才能正式组装。如果放在以前,徐毅肯定还得手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了。不过既然现在有机器可以用,徐毅也没必要非得逞强自己来干这事儿,而且对于这种规则材料,自己的技术肯定不如机器加工准确性更好。

    徐毅把压刨机调整好参数,就把那些木板木方放到里面加工起来。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些设备再怎么先进总归还是小型设备,光是加工这些木板和木方,徐毅就用了十几个小时才完成。

    一直到所有的木材全都被加工完,徐毅停下来准备正式开始组装。

    徐毅先拿着那几块边长全部是十二厘米的木方,徐毅直接把它们放到雕刻机上,在其中一个面上靠近相邻的侧面两厘米处,直接加工出一条深度和宽度都是一厘米的凹槽。这条凹槽,是留着安装上面一层面板时候使用的,只要再在边上的那些板材直接用锯子加工出相应的榫头,就可以插在这条沟里面,这样只要把面板安装上去就能保证它们完全的严实合缝,不会错位。

    全都加工好以后,徐毅就拿着尺子测量一下,随后就把这些木材相应地用锯齿榫连接起来,做出来一个内径为十四米乘四点九米的木框,这个就是以后地平的边框了。

    再分别测量过,确定不管是上下表面的平整以及各个边的长度以及四个角绝对呈直角状态以后,徐毅又在各个连接部位的榫卯侧面用电钻钻了几个孔,这些等到全部完工的时候直接钉进去竹棍就可以保证它们不会移位,而且连接也更加的紧密。

    虽然这样肯定没有相应的燕尾榫结合紧密,不过徐毅考虑到这些木头足够大了,绝对可以胜任自己的需求,自己也没必要再把它给做到那么坚固,如果真在使用中出现什么问题,以后自己可以再把它们重新修整一下,那时候再换成更坚固,更耐磨的材料再考虑这个问题。

    随后,徐毅拿着铅笔分别把这些木框的各个面和各自的顺序标记清楚,随后就把它们再度拆开了。

    毕竟这东西太大了,即便没加工之前的原木自己搬动两块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做成这样一个木框哪怕只有一根原木的材料,自己也绝对没办法搬动。后继的加工还得利用到雕刻机和机床,哪怕自己有这么大的力气,这机床可不是金工的机床,只怕这么重的料压在机器上直接就能把机器的面板给压坏了。

    徐毅直接去搬了两根没加工的木方放在轨道两端,随后就把带锯重新拆开,把除了底座以外的零部件全都搬到不碍事的地方去了。

    那些木皮之类的东西徐毅压根就不准备留着了,毕竟自己这木材获得太容易了,这些木皮再留着的话,必然没有什么太好的用处,不过徐毅暂时也没时间处理它们,只能把它们全都搬到一边。同样再把剩下的几块木方全都搬走,地上的锯末子和碎木屑之类的东西另有用途,所以徐毅就把它们用袋子装了起来,同样也给堆在了一边。

    这片工作区清理干净以后,徐毅照例也把跑车从轨道上面搬了下去。

    拿着一根螺栓垫在那些竹竿上面,把那些固定轨道的竹竿用锤子敲到了下面的板子里,把轨道也给拆了下来。

    徐毅用力搬着轨道的一个堵头,直接把轨道搬起来一尺多高,随后就把之前之前准备好的那块木方塞到轨道下面。小心地把轨道放下来让它垫在木方上面,徐毅就再去了轨道的另一端,同样也把那块木方垫在了轨道下面,使得整条轨道彻底地悬空起来。

    加工了这么多的木材,几块木板上都粘上了不少木屑和细碎的树皮,徐毅拿着扫把打扫起来。直到板子上面完全清理干净,以后,徐毅直接把原本压在轨道下方无法抬起的固定带锯的板子从地上搬起来。果不其然,虽说地面上已经压出来一个浅浅的凹印了。

    这下面的板子面积只有两平米左右,还得再承担一部分轨道压力果然不足以缓解机器高速运转产生的震动现象。

    想必再继续加工几天,这地面还得再被机器给压下去不少,搞不好还得出现偏斜等状况呢。(未完待续。。)

    。。。

0400 画线() 
地上几根原本牢牢地嵌在地上的地脚螺栓,现在却也变得松动异常,那些木块四周还能看到一条宽宽的缝隙。徐毅把它们也从地里拔出来,再清理一下地面,就拿着那些枕木在工作台上把一字排开,用靠尺靠齐在两端五厘米的地方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

    再把每块木头翻转个面,同样画线直到所有的木头四个面全都做好标记以后,徐毅把它们再给拿到了轨道边上。把它们一根根穿到悬空的轨道下面,然后就开始调整它们的位置。

    大体能确保这些木方在轨道外侧留出半米多长,而且全都水平地排列在那些钢片正下方以后,徐毅就拿着靠尺靠在之前画好的细线处,小心地调整着,使枕木头上铅笔线大致都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也就能够确保他们露出来的长度相同也能在板子上保持相对的平行。

    徐毅调整完这些轨道的位置,就小心地把两端架着轨道的木方从撤了出来,让轨道平稳地压在这些木方上面。

    再在轨道两端堵头的位置处同样加上枕木以后,徐毅就把那几根边框搬回来,再搬了几块木方垫在下面,重新把边框组装起来。

    让两个侧边刚好压在那些枕木上面,徐毅挪动着边框的位置,确定木框内侧缘大致能够压在铅笔线的上方。

    把木框前后的位置调整到合适以后,徐毅小心地拿掉支撑着木框的几根木方。

    再拿着靠尺去检查一遍轨道和边框,确定它们每个面都保持着绝对的平直以后,徐毅就拿着角尺和钢板尺一根根地调节垫在最下面的那些枕木的位置。除了确保那些螺栓孔大致上全都能落在枕木的中心线附近以外。徐毅还得调整枕木的位置。使它们跟边框的两个侧面都能保持绝对的垂直。每调整好一根枕木。徐毅就在上面标记出螺孔的位置,而且也在木框的两个侧壁上面在标记好枕木两个侧面的位置。

    反复调整,标记位置再重新检验,徐毅花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确定所有的枕木位置全都铺设到位。

    最终再检查一遍,确定所有结构的位置全都无误,而且所有的标记也都没有错漏。

    徐毅再用尺子测量一遍,在枕木上面留下几条足以确定几根钢轨中心线的线段,这才擦了把额头渗出的汗水。直起腰来揉揉两个因为弯腰时间过长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长出了一口气。

    毕竟这么大的东西,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要是真的哪个步骤没有弄好,只怕等到自己到最后组装的时候就会遇见大麻烦了。

    当然这不过是确定了轨道的位置,徐毅再去测量了下跑车的长度,然后在前面留出来差不多半米长的安全距离,随后同样也在两根轨道上把带锯的安装位置给确定下来。

    徐毅就把轨道拆除,跟带锯的底座一起搬到一边,再把地上的所有东西全都清理干净。就准备正式开始组装了。

    为了便于操作,徐毅把所有要用到的各种设备全都摆在了场地周围。甚至连着那个又笨又重的工作台,他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搬了过来。

    再把那个木头边框拆开搬到工作台上面,徐毅先把几段边框的侧边沿着之前标记的枕木位置在侧面上画出七厘米长的线段,然后再把相邻两条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边长为七乘八厘米的长方形。

    徐毅拿着尺子在这个长方形的上下底从四个角各自向内侧量出一厘米,然后再画了两条直线,形成了一个六厘米宽七厘米长的长方形,随后就在这个长方形里面用铅笔画上了一个x号。

    把侧面全都这样操作以后,徐毅再把这木框翻转了一个面,让底面朝上,随后就以内面上那些线段为基础,在底上向内侧画出一个侧边长为五厘米,以那条棱线与内侧壁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