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道田 >

第329部分

道田-第329部分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差多少退休金,费那劲干嘛。”

    去年林正天也报了正高评审,不过差了几分没通过评审。

    许毅听了撇撇嘴,“你不觉得害臊呀,主任那么大年纪还想着争取再进一步,看看你自己这中级都考两年了。不用说,今年又不行了吧,通过的那几科也该作废了……”

    宋立本呵呵干笑两声,自己去考了,不过这成绩……

    “赶上你馨姐怀孕,折腾得我根本没时间看书,人家说怀孕傻三年,我觉得你馨姐怀孕以后,我这脑子就彻底不够用了,估计是传染吧……”

    徐毅暗自撇撇嘴,自己不想考就说不想考呗,今年这理由可是真够溜的。

    县中医院的初、中级医生收入虽然有点差别,但是基本上也相差无几。医生收入,最主要的还是看哪个科室,靠平时的绩效。没什么压力的话,估计宋立本这中级不知道还得拖几年呢。

    林正天快眼看奔六十,从医几十年,单就水平而言,知道的换谁都得翘大拇指。

    别说县城,就算全市每年举办的中医大比武,他带领中医内科每次都能拿回前三的奖励,这就是证明。

    可是水平是一方面,不过职称评审就是另一回事儿了。身在体制之内,只要没退休,但凡有点想法的就没一个人能不把职称和论文当回事儿。

    甚至就算你真的退休了,退休金能拿多少也跟职称挂着钩呢。

    当然,林正天职称是副高,再通过正高也多不多少钱,退休也多不了多少退休金,再弄这职称评审应该也只是达成个心愿吧。

    徐毅合计着等下自己要去找秦国栋,再赶到火车站,时间虽说有点紧巴也应该能来得及,就。不知道今年的评审在哪儿,这个点能不能找到个好点的旅馆了。

    这样想着,他嘴上也不由得有些埋怨“宋哥呀,你办事儿能靠谱儿点么?早点告诉我,也好订房什么的,这个点不一定能找到离评审中心近的地儿呢。”

    毕竟几年交往下来,他也没必要拿宋立本当外人,也不怕他会生气。

    “之前我跟主任说让你帮他订饭店什么的,你也知道主任……”

    “评审中心今年安排在哪儿,我先网上查查订个房间,再去接他。”

    “酒店我早就帮他定好了,刚才还打电话去确认过,要不也不会现在才给你打电话,总不可能让主任提着东西去找旅馆嘛。我就是觉得,主任身体这两年也不算太好,你要没什么事儿能过去就过去一趟,能有人照应着总好点儿。”

    徐毅长出口气,这倒是自己想多了。“这还差不多,你一会儿把主任的车次和住宿的饭店给我发个短信过来,我去接他。”

    “那行,别的没啥事儿,我也得去写病历了。你这一走算是无事一身轻,我们是真的忙得脚打后脑勺了。院里说卫生局正联系报社,准备在《健康报》给县里面的几家医院统一发社会招聘启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招到人。”

    “嗯,宋哥你去忙吧,等这段时间忙完,我下个月能回去一趟,到时候咱再聚聚。”

    “那回来的时候打电话给我。”

    “肯定呀,我还有东西在医院没拿回去呢。”

0445 困局() 
徐毅挂上电话暗自撇撇嘴,规培这事儿才刚开始,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还不清楚。

    假设没有得到空间,自己或许也会如同自己的同学一样,咬着牙走规培那条路子,过三年再回中医院。

    尽管时过境迁,不过想回去的话,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首先一条,三年后也还在院长任期内,主任也可能还会返聘,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应该说还是占了人和这一条。

    总不至于中医内科安置不下,别的科室也一个位置都没有,规培对自己的影响或者也只是晚报到几年。对于自己而言,规培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儿吧,至少那些钱解决了自己燃眉之急,也断了自己去中医院的念头,这也算绝了后顾之忧吧。

    有这么一个空间,只要足够的小心谨慎,哪怕躲到深山老林这辈子也肯定衣食无忧,直接回家肯定也比留在中医院能带来的效益收益更加直接。

    至于留在省城,这并不是自己贪恋省城的繁华和现代化,也不违自己的本心。

    真咬咬牙把这楼卖了,想必千八百万不成问题,有这些钱自己这辈子大富大贵不行,但是衣食无忧是肯定的了。

    只不过这种一锤子买卖,看着收益巨大,却不如自己开店细水长流的收入更高。

    毕竟自己能种的材料,除了籽种和苗木基本就没什么成本,最多也就是自己累点。

    除了做梦,剩下想要赚钱,干什么不得劳心劳力?

    只要别脑子抽得太厉害,自己这基本上还算是怎么都稳赚不赔。

    这样的资金流,显然比把这店卖了更加划算。

    尤其自己想要涉足的农业原本就是低收益的基础产业,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基础种植业越来越难,外加着信息不对等,种什么什么不值钱也不奇怪了。可以说,农业的产业升级也是迫在眉睫不可不做的事情了。

    嘴上说说容易,真的想要升级只怕要面对的更多的未知因素和条件,不管干什么钱总是少不了的。更何况,自己别说门都不知道朝着哪面开的升级产业,就连最基本的种植业,自己眼前的就差不多是个无底洞了。

    自己目前能想到的,只怕也就只在那座清源山,还有山下的几亩薄田而已。

    如果只是那几亩地倒是简单了,最多也就是保护地栽培什么的,不过想想清源山,徐毅就真觉得压力山大了。

    整座清源山,东西接近两千米,最宽的地方也差不多四五百米,总面积更是接近四千亩。

    这是林权证上的数字,按着村里的惯例来说,真实的面积应该还有不小的误差,而且肯定是只大不小。

    清源山也没躲过当初大炼钢铁的劫难,这也使得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最严重的北坡上,很多地方的岩石都裸露出来,就算好一些的南坡,山上土层最厚的地方也不到半米深,想栽种大树不大动干戈改造是不可能了。

    要么是强行改造种树,要么因地制宜种草,可是这么大的面积,别说种树,就算种草有的地方也仍然得覆土改造才行。

    这年头儿人工、籽种化肥什么不要钱?

    假设这楼真的卖掉,算两千万的话,平均到这山头上一亩地估计也就三四百块。虽不至于说杯水车薪,可想把这山改造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估计差的也不少一星半点。

    如果之前没这空间,那恐怕能改造到看得过去的程度就足以自豪了;不过现在有了这么个空间,那自己要求高些过分么?

    这年头儿卖啥啥便宜,买啥啥贵都成基本的套路了。

    认真算的话,这么点儿钱,买树苗都未必够用。

    尤其农林业又是长线投资,不止整个生产周期可能有冰雹、大雪病虫害等等各种天灾,还躲不过市场变动、政策调整等各种人为因素。

    想规避风险,要么是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么就只能想办法缩短生产周期,尽早获得效益。

    前者,别说钱要多少,就连思路自己也没什么太出彩的东西,那就只能靠后者了。

    比如说不考虑太小的树苗,做大树或者嫁接苗移栽,这样定植成活以后,养护个一年半载就能看到效益。

    当然,自己有这么个空间,苗木的事儿肯定没难度,说来想要大树也不过就是比小树多浇一瓢水的事儿。

    对于空间来说,别说常见树种,哪怕什么小叶紫檀、桢楠什么的都没问题。

    真种了这些国家保护品种名录或者进了世界贸易公约名录的珍稀树种,只怕也只能明珠投暗,自己空间种着玩了。真的漫山遍野去移栽成树,要么落入有心人眼中,要么挡了别人财路,自己又不能解释来源的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得了空间这么长时间,缺钱缺得眼睛都发绿的徐毅也没把主意打到类似人参、石斛这些稀缺药材上的原因。

    毕竟不是水果、蔬菜这些,就算再怎么变化,茄子仍然是茄子,最多也就是口感、味道更好,茄子的本味更浓郁。怎么也吃不出黄瓜的味道,更吃不出肉的味道。消化以后更都是一泡屎,跟普通的食材没什么差别。

    但是把食材换成治病救人的药材,徐毅首先顾忌的就是这空间长出的东西,成分和疗效如何?

    有别于现代医学体系,中医所用的中药材大多是天生地长,取之自然的动植物材料,经过长期的反复探索,最终形成的一套治疗规范。

    对于药材的选择讲究个道地药材,存世的历代医书也无不把这奉为圭臬。现代研究发现,不同地域环境引起的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天然变异,会令同一种药材里所含的相同化学成分的含量出现巨大差异。同样的药材产地不同,有效成分含量相差数十倍也不是不可能。

    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话,可能没什么效果,无疑对患者无益。毕竟用了无效的药物,很可能贻误病情,如果疾病进展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但如果有效成分或者有毒有害成分含量过高,那同样不是什么好事儿。毕竟中药是经验医学,用量有变化但是也有一个大致范围,真出现几十倍的含量差异远远超过了用药的调整范围,甚至可能经过炮制过的药材也不能完全保障用药安全。

    这样的药材徐毅也怀疑到底是不是该归类成毒药了。真的给人吃了,吃出人命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市面上一根百年人参就是几百万块,这不过是因为稀缺性导致的炒作行为。

    真正治病的,有多少人会买这些,又有多少人能买得起这些?

    平时能用的野山参、林下参什么的,价钱稍高却也是普罗大众能消费得起的。

    真在空间种植贩卖贵重药材什么的,一星半点肯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真大量贩卖,只怕给自己种下无数祸根。

    除了解释不清来源的问题,只怕自己就进入那些手眼通天的权贵眼中,毕竟“无药可医贫,有钱难买命”

    有钱有权者,对于生命的眷恋更甚于平凡之人,真正的好东西自然都想着收入囊中。

    钱财是身外之物,但是性命交关的东西备着总没错的。

    如果真的是这些人吃药没效果或者吃出问题,怎么想倒霉的都是自己。

    卖那些,怎么都觉得跟与虎谋皮没啥区别。

    就算没这些问题,徐毅也是连自己这关都过不去,那只顾着钱,不讲医德的做派跟图财害命有什么差别?

    所以,真的移栽大树,常见树种仍然是首选,而且是唯一的首选。即便移栽,那也得有合适的办法掩饰才行。

    做生意,总比上班的时间机动灵活一些,能接触到的人也多,办法也肯定更多。

    自己多用心,稳步发展几年,那以后不管这空间还有没有,自己的目的肯定能够达到。

    这样看,按着唯心点的说法就是——自己实在是跟中医院无缘……

    可是,这种神奇的事情不可能落到所有人头上。

    对自己这届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更可能像是堕入一场噩梦。

    找工作本来就不容易,好的单位更是难进,只怕这次错过就真没机会再进去了,这对他的影响只怕难以估算了,真的可能影响他一辈子。

    这样悲催的事情,光自己班里就有几个人。对他们来说,一颗马蹄钉亡了一个帝国也真的发生了。

    毕竟也许本来刚好有机会能进三甲,结果这下被规培,协议作废,可能这机会也就彻底失去了。

    自己班里甚至还有个小伙子,原本签的就是省医院,这下规培了,他咬咬牙决定回老家的县医院,他老家还没推行规培,所以还可以上班。

    他说家里不算富裕,自己还有个在读高中的弟弟,再规陪三年,父母的负担太重了。

    可是他的女友却觉得他选择不对,劝他在省城咬咬牙撑三年,自己也能帮衬一二,这样规培结束,怎么也能找个比县医院更好的工作,最终的收益也肯定比在县医院强。

    不过这伙子也硬不下心来,更觉得这样没名没份就花女人的钱是吃软饭,抬不起头。等着看到规培补贴标准出来后,更是毅然决然地签了就业协议寄回了老家的县医院。

    两个人的矛盾至此激化,为了这个吵了几次,最终只能无奈地分手了。

    也不怪姑娘现实,有情饮水饱一顿当减肥,要是每天喝水顶饿,甚至西北风都喝不起,那还爱尼玛比?

    虽然,这规培对就业影响挺大的,但是对于宋本立寄希望于社会招聘,徐毅却也觉得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