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都市之我为宗师 >

第321部分

都市之我为宗师-第321部分

小说: 都市之我为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长宁叹了一声:“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以前只觉得虚妄,但是在现在,我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这个屠刀真的是我们目中所见的屠刀吗?”。。

    孙长宁语气突然变得高渺而幽深:“见神入微,方为如来,六爷,你说应该是这个道理没错吧?”

    六爷点头:“见神入微,所谓见神乃是照见自神诸神,而入微…。。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能见人所不见只物就是入微,于红尘之中窥破尘障,这确实是如来的境界。”

    孙长宁笑了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最常用的一句偈语,但我现在看见了不一样的东西,三教的智慧凌驾众生之上不是没有道理,一句话道破千古诸谜,谁能明白,劝人向善的话语之中还隐含着练武的绝技呢?”

    六爷来了些许兴趣:“怎么说?”

    孙长宁正色:“这放下屠刀,所谓屠刀,即人身自己,能入微者能见诸世屠刀,所谓诸世,就是人体自己。”

    “一碗水中有四万八千虫,这不就是一片尘世吗?人的身体正是所谓‘诸世’,这个屠刀,是人自己的精神,要斩杀的,是自身的不良习惯,亦是肉身中残留的所有浊气与污秽。”

    “练武不比修仙,所谓成佛,对于凡人来说,戒掉了不良嗜好与习惯,并且持续下去,就是成了佛。而对于练武人来说,把自身肉体内一切浊瘴尽数排除,彻底达到纯粹之体,这才是‘成佛’!”

    “屠刀由人而握,斩去一身浊瘴,人出生于天地之间,生来不仅仅自带一口清气,同样还带着一把屠刀!诸世人身浊瘴灭去,靠的就是这把屠刀!能用双目见到这些浊瘴,并且清理浊瘴,这就是所谓‘成佛’!”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道真言十万解() 
语出惊人,六爷被孙长宁的这番话惊到了,他在口中反复咀嚼了一会当中的含义,越想越是心惊。

    三教的思想都是可以推敲的,而正如某句话所说,知道的越多,那么最后得出的结果便越是吓人,因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当中,谁也不知道隐藏了多少道理,谁也不知道还能推敲出多少道理。

    【一道真言十万解!】

    这是在修行界,即三教之中很有名的一句话,出处已经不可考证,但却是一言戳破天机,即古来大德口中的一道真言,依托每个人性格、思维、理解的不同,可能有十万种答案,并且最可怕的是,每一种答案都是符合逻辑的,并且都是正确的。

    古人要告诉你什么,如果是大德,如果是圣人,那么一句话便可以了,到底怎么理解,这需要你自己去悟,所以有人看一篇经文通篇是牛鬼蛇神,有的人看完则是大呼过瘾,就是这个道理。

    也正如古时候苏轼见佛印,心中所见不同,故此眼中所见不同。佛印心中有佛,故此见佛是佛,苏轼心中有狗屎,故此见狗屎是狗屎,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不是在黑苏轼,只是一个寓言故事而已,至于究竟是不是真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大德,圣人的一句话,如果悟出来,胜过万语千言。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故弄玄虚,惹人烦躁,就是因为这样的特性,东土每过一百年才会有大量的经文典籍失传,甚至一些功夫,科技都成为了历史车轮底下的尘灰,而它们本不因该在那里的。

    它们本应该被供奉在历史的马车上,向着后来者展示它们自己的威严与荣光,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和那些垃圾一起被碾碎,后人看见的时候,心痛的哭喊不已。

    孙长宁看着六爷:“所以是这样的,我看见了钥匙,亦或许见到了屠刀,六爷,借用释迦的一句话,这世上人人皆是如来!”

    “如来是心灵的境界,不是肉体的成就!见神入微不是见神不坏,不需要金刚身、罗汉果!如来证道,佛陀三千,难道一个个都是罗汉菩萨升上去的吗?!”

    “六爷,你或许不认为我真的是在修行,但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我或许真的看见了如来的门槛。”

    “只是看见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孙长宁盯着六爷,那好半响,笑道:“六爷,在历史中,释迦牟尼就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是佛经的称呼,是达到了如来境界的觉者,又是他开启了佛家,所以才是佛祖,如来佛祖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

    “而在后世佛教神话中,佛祖有了三位,释迦牟尼不过是现在佛,还有过去佛祖燃灯,未来佛祖弥勒,而如来佛祖又有大日如来善身与不动明王恶身,六爷,你自嘲自己为废物,但却为我开启了道路,当初没有学八极拳,没有学六合神枪,或许很多事情都会不一样。”

    “我想说,造化弄人,如果我是如来,那么您就是燃灯。”

    六爷叹息:“我哪里能算得上燃灯,最多不过是曾经释迦牟尼跟随过的苦修士罢了,你从我这里学到了所有的东西,一如佛祖当年很快从苦修士手中学到了他的智慧。”

    孙长宁看着六爷,眼中酝有深意:“所以,六爷,你肯相信我了吗?”

    六爷不说话,沉默了许久,直至半响后才道:“。。。。只有三次。”

    “就三次。”

    孙长宁竖起手指比了个三,同时长出一口气,笑道:“我会好好珍惜这三次机会的,当然,您也是一样,千万不要抱着不可能治好的心思,万一歪打正着,这三次给您弄好了,调理好了,那么这就好办了,起码活到百岁没有问题。”

    “百岁!你胡言了,即使有那种渡炁的神通,练武的人也从没有说能活到那么久的。。。。当然,我是指我这种寻常的武夫。”

    六爷敲了敲手臂:“筋肉松弛,即使是全盛时期我也不过是个暗劲的小武者罢了,曾经也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练拳变得越发力不从心,我这才明白,或许我有天赋,但很浅薄。”

    “因为浅薄,所以成不了大气候,只能泯然众人,作那滚滚尘埃中的一处罢了。”

    孙长宁笑了笑,又转过头去瞥了一眼门口,那里韩小九已经离开了。

    六爷注意到了孙长宁的小动作,于是他立马便知道了怎么回事,便道:“是小九在门外?原来如此,你谈论了这么多,人人皆是如来,不仅仅是给我说的,还是给小九说的。”

    “是的。”

    孙长宁点点头:“我衷心的希望他能继承您的衣钵。”

    六爷略有苦涩的一笑:“因为你终究不是我这里的徒弟。”

    。。。。。。。

    三日时间,孙长宁来往于六爷和自己的住处,那三次渡炁过去,一次的操纵更甚一次,孙长宁渐渐的看见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精细,精细,精细。。。。。直至入微。

    肾脏之中开始流转炁息,而其余四脏居然开始神奇的协调了起来。

    原本暴乱的阴阳开始回归正规,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征兆,而孙长宁每一次的操纵都格外小心,身上的衣衫都被汗水浸透,天灵上升起白烟,就像是武侠剧里练功到走火入魔的人一样。

    全身的气血隆隆作响,人身这枚大丹缓缓旋转,第一次,第二次,直至第三次,孙长宁距离那“见神入微”的门槛越来越近,当然,这当中也有危险在酝酿。

    越是靠近那道门槛,孙长宁便越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如果要真正踏入“见神入微”,这绝不是丹劲可以做到的,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不是现在的自己可以达到的境界。

    强行去试探,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疯狂,所以孙长宁果断的停止在了一个水平,三次细微的操纵经历,已经让孙长宁可以稍稍控制炁息的走向与流动,在混乱之中寻找平衡,再加以调和。

    六爷的气色越来越好,他同样感到不可思议,原本已经被诊断为没救,包括他自己都在冥冥之中明白了,但却被孙长宁硬生生的扭转了。但六爷也明白,这种操作只有孙长宁可以弄出来,不是谁都能有“神通”在身的。

第六百二十四章 监视者() 
“三次渡炁,受益良多,六爷,我可没有食言,你的五脏之炁已经走上正规,日后好生调理便可以了,这剩下的就是医生们的事情,我不通医道,用这玄学般的手段给你治好,你也别向外面说。”

    孙长宁在第三次炁息渡完之后开口,那浑身上下衣衫已经湿透,如从水塘里打捞出来的一样,而边上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盐水,孙长宁拿起茶壶便仰头喝下。

    如果是正常人,在如此大量的出水后是不能快速饮水的,但是孙长宁不同,他已经是无漏之身,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从身体里被蒸发出来的水汽,那绝对都是精华,损失了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补回去。

    因为渡炁已经停止,所以也不会导致气血的紊乱,丹劲超脱常识,已经达到了寻常意义上的人体极限,罡劲是在真丹之劲上再进一步的变化,肉身本质并没有脱离丹劲。

    而到了浑天,才是真正大变化的开始,丹与罡彻底融合为一,自身即唯一之所,浑然一体,如天包容万物,故称浑天劲。

    头顶一道烟云窜起,六爷握了握拳头,感觉身体中那不可思议的力量,不由得叹了一声,对孙长宁道:“神奇。。。。真的不可思议。”

    他反复的确认,这对于孙长宁究竟有没有损害,而经过孙长宁多次否认之后,再加上这三次渡炁的过程,六爷算是心中彻底放下心来,也就安稳让孙长宁把自己当做“小白鼠”。

    结局是好的,可以说是皆大欢喜,而这几天来,韩小九似乎有了些许变化,他对于孙长宁的称呼改变,居然用上大哥之类的敬语,倒是让孙长宁有些不适应。

    显然,这是之前那一番所谓“如来之辩”影响到了他,并且加上孙长宁耗费自己的炁息与神通力,帮助六爷恢复损伤的肉体,这更让他心中升起一丝尊敬。

    “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了,六爷,那么,我就告辞了?”。。

    “您可一定要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这一次我胜了阴阳五行,但下一次,我可就没有把握了,而且说实话,我对于入微的掌控终究只能停留在那道门槛前,徘徊而不得踏入其中,丹劲终究还是差的远了,即使是真丹也是如此。”

    “成丹便是真人果,然而道家真人无数,佛门佛祖只有三位,当世觉者只有一位,若是真人堪比如来,那么这教派的境界便乱了套。

    孙长宁站起身来:“如来,如来,虽然人人皆可为如来,但说道最后,能踏入其中的人又有几个呢?

    “三教之中,另外两教内,谁对应如来?我要去问一问,寻找答案。”

    韩小九听见这句话,突然开口道:“佛家释迦牟尼是如来,道家之中自然以老聃为尊。”

    “但老聃的称呼呢?太多了。”

    孙长宁摇头:“我说的不是道祖佛祖这种虚头衔,而是真正的,和如来对应的境界。”

    “古时候称呼老聃为‘大圣’,那么‘大圣’是对应‘如来’吗?还是说应该是逍遥游内,庄子所说的‘圣人’,‘神人’,‘至人’呢?”

    六爷咳了一声:“你说的这些,都是三教内的心灵境界,如你所言,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就是第六、第七、第八感,超越常人所不能超越之念,但庄子所说的三重境界应该是广义的,甚至包括了佛家的如来,‘如来’应该是对应‘大圣’,但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

    “毕竟‘道祖骑青牛西去,佛祖驾白马东来’的故事还是很深入人心的。”

    六爷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三人离别,孙长宁从六爷的住处离开,那最后望了一眼,此时那位老人站立院中,悠长的吐出一口清气,随后开始缓缓的打起拳来。

    一下,一下,臂膀沉稳而有力,老人目不转睛,双眸随着拳而移动,而韩小九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注视着自己的师父,注视着那套拳法。

    老人在传拳了。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片春风吹过,有一片桃花盛开,那么在院子中的师徒二人,那当是多么美好的一副画面啊。

    就像是回到了数百年前那样。

    古老的东方,古老的太阳,却亘古不变的照耀着四方。

    希望冉冉升起,其道大光。

    孙长宁把这一幕记在眼中,烙印在脑海深处,于是直到很久以后,六爷在院子里为韩小九舞拳的这一幕仍旧时常被孙长宁回忆起来,即使那时候,很多故人都已经老去。

    珍惜人生命中的每一位过客,一位过客不够起眼,但无数过客汇聚起来,那就是你的人生。

    茫茫红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