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商女传 >

第105部分

商女传-第105部分

小说: 商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眼神复杂的看了看坐在一旁对商商一往情深的李默,忽然笑了起来:

    “好!好一个苏司乐!朕真是小看了你!想不到你竟还有如此才艺!”

    李世民顿了顿,扬了扬手:“来人!赏苏司乐宫缎十匹,宫纱十匹,黄金百两,另赐朱雀筝一具。”

    随着李世民的笑声一起,场中的气氛顿时一松,众人也都附和着笑了起来。

    韦贵妃虽然有些不满商商的赏赐比韦曼柔重得多,但她不是笨人。从皇上有些诡异的态度,她也隐约觉出了些什么,便也没有再多说,只以眼神示意自己的侄女稍安勿躁。也许韦曼柔还是有机会的。

    商商迎视着李世民的目光,神情一片安然,丝毫没有因为李世民前后迥异的态度而产生哪怕一点点变化。

    她不愿搅入复杂的境地,更不愿让人当作众矢之的!但是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些人或事是不能放弃的!李默便是如此!既然想要同他携手终老,那么接下来的便只有义无反顾!

    “微臣谢皇上赏赐!”商商福下身谢了赏,带着淡淡的笑坐下了。

    随着后背的汗慢慢风干,商商渐渐安下心来。这一仗……似乎是她赢了!?

    初瑶看着一脸淡泊宁静的商商,咬着唇想要说什么却终于没有说出口。刚才的怪异气氛她也有所察觉,她只是单纯,却并不是傻。但是商商既然不想说,她便也没有再问。

    李世民身侧的李默依然一脸云淡风清的模样,偶尔看向商商的眼神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熟知他的李治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欣喜和安详。

    有了商商的珠玉在前,接下来的曲水流觞突然变得让众人觉得乏味了起来,再加上主位上李世民的意兴阑珊,众人也都变得有些心不在焉,这场被众人期待甚高的太子选美宴最后竟只得草草收了场。

    起身摆驾离开时,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跪在一地丽人中的商商,起身招过宫人,附耳低声吩咐了一句什么,那宫人便转身去了。

    远远跪着的李默始终回避着李世民殷切的目光。经过商商的一番劝谏,李默固执的心中已有了一些松动,可明知道李世民很希望他能跟他回宫,他的第一反应却仍是选择了回避。

    也许这么多年,他下意识的忽略和疏远已经让某些事变成了一种习惯,一时之间只怕很难改得过来了。

    “李大人留步!”站起身正要随在商商身后离开的李默闻声停下了脚步。

    就在李默身旁不远处,一直静静停着的王辇旁,一身赭袍的李恪正微笑着看着他。

    “王爷有何吩咐?”虽然不怎么想同李恪打交道,但李默还是停了下来,以他现在的身份,拒绝一个王爷是相当不智的。

    “不知李大人可有兴趣与本王一同去喝两杯?”李恪的笑容停在脸上。

    从刚才宴席上李默坐在李世民身侧开始,李恪就隐约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虽然不太清楚李默为何得皇上青眼有加,但他直觉的认为这其中一定有原因,而这个原因他若想从皇上口中得到答案显然是不现实的,还不如从李默这里下手,兴许会有些许可能。

    “下官手边还有些事情要办,今日只怕不能陪王爷尽兴了!不如改日下官在雁归楼订一桌上好席面向王爷赔罪?”李默礼貌的侧过身子,对于这个三皇子,他一向是有所警惕的。

    以才干来说,李恪无疑是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中最能干的;而作为杨妃的儿子,虽然这位前朝公主一向低调,但这样的背景也导致了李恪在朝中的势力已经足以与李治分庭抗礼,这样的一个人物,显然会是李治的劲敌!

    “事情哪里做得完?今日的曲江之宴,本王见你也并未尽兴,只是陪本王饮两杯清酒,不会连这也不行吧?”想起自己在宴席中偶然瞥见的李默瞧商商的眼神,李恪便有些不快,话也说得有些生硬了起来。

    原本以为商商是太子的禁脔,在暂时不想与他正面交锋的情况下,李恪不得已的退了半步,但李默与商商同在一处他可不止一次看见了,那次元宵之夜几人的相遇他可是记忆犹新呢!

    本来他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太子没有时间相陪所以才派了李默来照顾,但是看今天两人眉眼间的来去似乎又并非如此。

    “既如此,李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抬眼淡淡的扫了李恪一眼。既然推托不过,那么唯一的办法便只有同意了。

    商商远远的看着李默上了李恪的车驾,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便过去探问,只得跟初瑶一同带着圣上的赏赐回了卫国公府。

    吃过了晚饭,商商便坐着车出了卫国公府,看望过了哥哥、绿袖和虬髯客,便趁着宫门落钥前回了宫。她有职司在身,若无特殊事情,在宫外留宿是违制的,她可不想在这个李世民等着抓她小辫子的时候出什么意外。

    坐在雁归楼二楼的李默百无聊赖的看着眼前正卖力演唱的妖娆歌姬,从商商作出《我的祖国》和长短句辞后,坊间便大受此风影响,这歌姬所唱也是这般曲风,只是辞却差了不止一筹。

    有一筷没一筷的吃着盘里的菜肴,李默的表情依然没什么变化。李恪的邀请他无法拒绝,但却对这个三皇子热情不起来。这种明显带着试探性的应酬他实在是兴趣缺缺。

    一曲既终,李恪回过了脸来看着从进来以后一直没有出声的李默。

    不知为什么,他对李默总有一种熟悉感,他总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与他一样的一双眼睛,可是到底是哪里呢?

    “不知为何,本王对李大人一直有种一见如故之感,总觉得象是在哪里见过大人一般,也真是奇了!”李恪微摇了摇头,自己也有些奇怪自己的感觉。

    李默心中一凛。李恪的这种感觉他当然明白,虽说易容面具精妙,但却有一点是很难改变……那就是眼睛的形状。他与李治是双生子,两人形貌本就一样。李恪与李治常见面,自然会对李治的双眼有种熟悉感。

    如今李恪会想不出来只是因为他并没有往这上面想去,但若有一天让他想起来了,那无异于是一颗埋在土里的爆竹,一旦触发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李默冒不起这个险!

    “王爷实在是抬举李默了,下官只是生得平常而已,这大街上和下官长象差不多的人实在是多不胜数!”

    李默洒然一笑,端起面前的酒盏,向着李恪抬手致意,酒到杯干。

    “哦?是么?”李恪不置可否的饮干了杯中的酒。

    虽然李默说的不无道理,他的长相也确实只能算是平常,有些腊黄的脸,平平无奇的五官,但不知为何,那双眼睛却总是让他觉得有些心惊。

    “李大人在太子东宫任詹事多年,实在是劳苦功高,看今日情景,大人也极得皇上看重,难道就没有想过升升官么?”李恪夹了一口菜放进口中,这句话是试探也是直言。

    对于李默,李恪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据宇文靖查探到的消息,太子东宫中的许多暗事似乎都是此人负责,他手下还有一批实力颇为不弱的高手。

    “呵呵呵!王爷谬赞了!”李默呵呵一笑,对于李恪的话并不接招。

    李恪的试探他心知肚明。这位吴王可不止一次派暗人来查探过太子别苑,对于他的身份必然也知晓一二,如今却又来说这番话,可不是多余么?

    李恪淡淡一笑,李默的不接招他并不意外。若是李默会如此容易就被他收买,那李治只怕早就已经死了不知多少回了!

    “本王是否谬赞,相信李大人心里一定比本王清楚!”李恪端起杯子饮了一口。

    “李大人似乎与苏司乐极为相熟啊?”李恪状似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注意着李默的表情。

    李默眉头一跳,面对这种话题的突变,下意识的轻笑了一声。看来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吧?

    商商啊!商商!看来你的魅惑之力还真是无远弗及呢!就连这位一向自视甚高的吴王似乎都对你另眼相看啊!

第三十六章 我们去拜祭皇后吧()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贞观二十二年的春天也渐渐的进入了尾声。

    从那次曲水流觞之后,不知为何,为太子选侧妃这件事就忽然的偃旗息鼓了。韦贵妃奇怪之余也曾旁敲侧击的在皇上面前提起,但所得到的却不过是皇上的顾左右而言他。

    几次探听无果后,宫中得了消息的各殿贵人们便也都歇了心思,安安份份的做起了自己平日里常做的消遣。

    商商也就渐渐的忙了起来,时常会被各殿贵人宣诏去唱首曲子或者跳个舞什么的。好在是选侧妃的事没了消息,商商在曲江宴上的出色表现才没有惹来宫中诸人的忌惮,不然的话,光是那些明的暗的冷箭,商商只怕都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去应付。

    这样的忙忙碌碌一晃三月就过去了,转眼间便到了四月的两个重要日子。

    在如今的大唐,如果说有一件事是和四月初八浴佛节同样重要的话,恐怕就得算是长孙皇后的死祭了。每年的这一日,当今皇上总会茹素礼佛,为长孙皇后祭陵。

    长安城内的各大寺庙皆会遵照宫中旨意,大开水陆道场,为已逝的长孙皇后念经祈福;各处坊间更会选出代表参加各大寺庙中的放生仪式,更有诸多牢中罪犯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辈也皆会在这一日得到赦免或减刑。

    总之,长孙皇后虽然英年早逝,却也福泽了许多升斗小民。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商商的两个哥哥。

    长孙皇后死祭的前一日,朝中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执,原因就在于太子为长孙皇后的死祭提出的赦免部分贱民罪籍的奏折。李恪门下的一班御史们在皇上面前大谈以仁治国不如以法治国,坚决反对赦免罪籍之人以施恩的作法,甚至还借此影射太子过于仁厚,容易上了奸佞小人的当。

    一时间朝堂上针锋相对、口沫横飞,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吵闹声几乎满宫皆闻。满殿大臣皆被卷进了这次的口舌之争。

    高居主位的李世民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将李治与李恪一顿训斥,拂袖而去。

    甘露殿上的一番吵闹商商并不是十分清楚,只听领午膳回来的福儿说了个大概。这才知道李治和李默原本打算在长孙皇后死祭时作的文章只怕并不是那么顺利。

    “苏司乐,皇上叫你去都说了些什么?怎么你一回来就好象不太高兴的样子。”商商身旁的福儿有些好奇的问道。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商商陷入这样神思恍惚的境地,不由的有些担心。

    福儿好奇的问话打断了商商的思绪,她回过神来冲着福儿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想起一些事来,自己走了神。”

    商商拿过一旁的食盒,装了两样桌上的点心递给福儿:“你去外面树荫下坐会吧,这里我来就好。”

    打发走了福儿,商商继续坐下来收拾着木箱里的东西,换季了,有些衣裳得装进箱子里,夏天的衣裳也该拿出来了。

    一边忙着手上的事,可商商的脑子里却并没有闲着。李世民的话一直在她的脑中翻滚。

    这个久居上位的老人,哪怕是在大病之后,也仍然有着非比寻常的精明。李治三兄弟的动作没有哪一点能瞒过这个居高临下的老人。

    就单凭方才在空旷的大殿上李世民的一番话,商商也很快就明白了,她想让两个哥哥转为良籍不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只要他李世民在位一天,只怕这件事都只能是遥遥无期。

    她也并没有想到李世民会毫不避讳的将李默的身份揭了开来。这让她有种掉进了陷阱的感觉,在后世看的那么多影视作品中,作为一个身份低微的龙套角色,知道的越多,往往就死得越快,这几乎是不变的定律!

    而她这个龙套,不仅是知道了秘密,还被拥有秘密的人掌握着命脉,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复杂状况?

    虽然李世民提出的交换条件是极有诱惑力的,但是却又无形的为她和李默制造出了一种隔阂,让原本单纯的情感中掺杂上了利益的交换。商商敏感的觉得,有些东西象是在这一刻起了变化。

    至于说这个变化是好还是坏,商商暂时还说不上来。

    “如果你想你的哥哥脱出贱籍,那么,你必须做到朕要你去做的事,每做到一件,你的哥哥就可以早一日脱出贱籍!直到你将朕要你做到的事全部做完,你的哥哥们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世良民了!”

    李世民冷冷的话语始终在商商的脑子里回响,弄得她的脑中快要乱成了一锅粥。

    “现在是第一件,你必须说服默儿到他母后的陵前祭扫!你若是做好了,朕答应你的事就会先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