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商女传 >

第120部分

商女传-第120部分

小说: 商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朝中的右仆射是谁?”商商想了想,朝中的事情她并不清楚,只是依稀记得应该也有个右仆射吧?只是不知如今是谁担任?这个人的意见在皇上的心目中应该也会有相当的地位吧?

    “如今朝中并无右仆射。”李默摇了摇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左仆射一职便至关重要起来。

    “自高士廉高大人薨后,右仆射一职一直悬空,由房大人兼领,如今房大人又去,左右仆射势必要有人出来担任了。”

    “原来是这样?”商商这才算是弄明白了一些,“我还奇怪为何从未听人提起过右仆射大人呢!原来是并无人任职。”

    “嗯!所以这次任职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太子与长孙大人的商议也正是为了此事。”李默微微有些皱眉,这事确实不好办,一时之间太子和他都有些拿不准由何人担任会比较好。

    若是按目前局势,由长孙无忌担任是最好不过,只不过若是提出他来,只怕也是阻力最大的,吴王断不会让长孙无忌再次登上左右仆射这个掌握大唐命脉的位置,但如果要换个人来的话他又实在担心其人不足以压制住吴王在朝中的势力。

    “皇上属意的人中可有长孙大人?”商商微低了头思忖片刻,方抬起头问道。

    “听长孙大人话中意思,想必是有的,只是涉及自身他不好说罢。”李默有些不明白商商的意思。

    “ 唔那倒也是,以长孙大人跟随皇上的资历来看,这个尚书左仆射的职位倒是实至名归,只不过由于他与太子的关系,吴王必不会让他称心就是了,若是真由长孙大人执掌了朝政,估计他也就离死不远了。”

    商商低声咕哝着。并不是她刻意将长孙无忌说的狠毒无比,只是实在是因为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最有名的就是在高宗一朝制造了那个极为有名的谋反案,将包括李恪在内的很多李姓子孙全都拉扯了进去,这是不容置疑的。

    “你说什么?”李默狐疑的看着商商,她的低语声音太小,李默一时也没有听清。

    “哦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吴王既然也盯着这两个位置,那你们何不用这两个位置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呢?”商商看着李默随口道。

    “吸引他的注意力?”李默眼中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但一时之间却又抓不住。

    “是啊!你们只管放手让他来夺这个位置,只需注意不要让他真的得手,你们再将长孙大人摆到中书省去,待到争到不可开交时,大可由太子在皇上面前进言,找个理由让这两个位置空置,位置空了,事情还得有人做嘛,到时便大可由长孙大人代理,不就完了,当初房大人不也代理了右仆射事务么?又不是没有先例!”

    商商不以为然的看了看李默。什么官位什么职权?都是虚的!在其位不能执其事的多了去了,长孙无忌只要有皇上的支持,代理一下左右仆射的职务不是顺理成章的么?

    “商商!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法子可省了我们不少事了,若是筹谋得再完善些,让那些皇子党们全都落空也不是没可能。”李默面带惊喜的看着商商。

    李默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忍不住笑着上前一步环住了商商,在她的颊上轻啄了一口。

    商商的这一番话让李默茅塞顿开。与其同李恪正面交锋争个不可开交,在皇上面前落下个不能容人的印象,倒不如这样声东击西一下,既可以达到目的,又落了个好名声。岂不是两全其美?

    “你做什么呢?”商商被他的突然袭击弄得大羞,忙伸手按在李默的胸口,将他推了开去。

    “我怎么早没发现你这么聪明呢?”李默笑着逗她道。

    “那是你笨!”商商粉颊生晕,斜睨了他一眼,心中却软软的。

    她原本并不愿介入这样的事情里,可看着李默为难她又不忍心,终于还是说了些不应该说的话。只不知这对于李恪来说是好还是坏,若是能让他彻底打消了某些念头,不知以后的他会不会过得好些?

    凭心而论,李恪对她并不算坏,还有好几次曾经为她解过围,她这算不算恩将仇报呢?看着李默兴冲冲的转身回后院,商商的心里反而不能平静了。现在她只希望自己的这番话不会造成太过糟糕的后果,但愿在遭受几次挫折之后李恪可以放弃自己的坚持。

    商商微扬着头,看着头顶上树叶间零星落下的阳光。如果有些事真的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请允许她自私一些吧!

    李默与李治是一体两面的,如果李治不能踏上巅峰,那么李默必然也会陪着他没顶!她的心没有那么大,只是想着有一个人可以陪着她走遍天涯!

    “你既然让我无法选择的来到了这里,那么就请你允许我在这冷清的日子里偷些快活吧!”

    商商抬起皓腕,半遮着射在面上的阳光,口中轻轻的呢喃着。只不知老天爷是否听到了她的要求,只见那婆娑绿影中,光影在不停的斑驳跳动。

    梁国公府的祭奠仍然在闹哄哄的继续着,各路朝臣们各施解数纷纷粉墨登场,把个梁国公府俨然变成了朝廷内斗的最前线,住在梁国公府客房里陪灵的三皇子吴王李恪和太子李治显然成了这场热闹漩涡的最中心。

    泾渭分明的朝臣们每天在太子和李恪的客房进进出出,偶然有两方人马碰到,也是各自脸一转,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以表示自己的不屑。

    看着这一场闹剧,商商实在是有些无语。以李世民的英明和手下暗人的数量,连她和李治去吃过臭豆腐都知道,又哪会不知道这些都已经快要闹到明面上的事?这些朝臣们也实在是太把这位英明君主看得轻了!

    不过好在也许是她的主意起了作用,太子门前的热闹只是延续到了第二日就消停了下来,只有李默这个詹事还一直陪在太子的身边,倒象是真正用心拜祭起房玄龄来。虽然皇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从皇上赐下的御膳来看,想必还是十分满意太子的表现的。

    李恪虽然也有些察觉到了皇上的态度,但目前大事当前,他也就顾不得了。只要将尚书左仆射或右仆射这两个位置弄到手一个,他在朝中的份量便会大涨,到时就是太子也得让他三分,何愁没有机会扳回父皇的信任呢?

    李恪站在房里遥望着南厢太子李治居住的客房,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如果这次的事不能成功的话,他的劣势便成定局,到时想要扳回局势只怕是千难万难!

    “成败便在此一举了!李治!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李恪喃喃自语道。

    从入v以来一直没有要过票票、打赏什么的,呃还是喊一喊吧!马尾还是不太适应,诸位亲们如果有喜欢我的文的,请不要吝啬手中的票票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十五章 何事不可决() 
三天的罢朝之期转眼即过,长安城在一片缟素之下风云涌动。

    经过了三日的辛苦谋划,三皇子李恪几乎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走上了金碧辉煌的甘露殿,以他的身后,是一长排支持他的人。这些人里有各大世家的子弟,也有前朝旧臣。

    李治的低调在这个时候充分的表现了出来,三日后的这次早朝,太子一党的几位股肱之臣,以李靖为首全部称病,除了一个孤军奋战的长孙无 忌,太子党剩下的就只有一些手无实权的空头勋贵。

    这样的阵容实在是让李恪皱眉!虽然他从来没有小瞧太子的意思,但是李治这样的安排是不是也太不把他这个吴王放在眼里了?难道他认为就凭这些手中毫无实权的爵爷们就能左右朝中宰相花落谁家么?

    御阶上的黄门官看了看到齐的众人,拉长了腔调唱道:“皇上驾到!”

    随着阶下的众人山呼万岁,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九珠天子朝冠,容色有些憔悴的李世民慢慢的踏上了御阶,转到御座上坐下了。

    “平身!”

    李世民有些虚弱的微喘着气,面色有些潮红起来。也许是房玄龄的离世给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这几天他都有些食不知味睡不安枕。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突然变得虚弱起来。

    他不由自嘲的笑了笑,也许自己是老了,不知道会不会跟着房玄龄一起去了啊?

    “众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黄门官斜瞥了一眼皇上的脸色,语气里带着些提醒的意味。

    早上刚出来的时候韦贵妃就叮嘱过,皇上这两天看着身子不好,可千万不能累着,但愿他这声隐含提醒的话,底下那些祖宗们能明白些,不然遭罪的可就是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了!

    “臣褚遂良有本启奏!”黄门官的话音还没落,阶下众朝臣中便闪出了一个紫衣的人影。

    李世民强打起精神看着褚遂良,心里明白他必是为了悬空的左右仆射之职。房玄龄既已辞世,左右仆射迟早得有人接手。想到此李世民强压下心头的那一声叹息,微抬了抬手,示意褚遂良起身。

    “褚爱卿有本便奏来吧。”

    李治看着龙座上李世民苍白的脸色,不由得有些担心。这个时候就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会不会太急了?看父皇的样子,象是身体有些不妥,如果朝中争论太激烈会不会激怒父皇?要是将父皇气病了就得不偿失了!

    李恪看着李世民的脸色也有些难看。父皇表现出来的健康状况让他不禁有些忧心,如果在李世民健康的时候不能改变既定的太子人选,待到李世民卧病的话,他手中又没有兵权,到那时恐怕什么都晚了!

    “回皇上,臣以为,梁国公病逝,举国哀恸,然大唐地广人稠,无宰相理政实为不妥,皇上罢朝三日之期已到,应及早另择贤能之人担任左右仆射之职,以安民心。”

    褚遂良挤了挤眼,捏着手中白玉圭不紧不慢的说了一段。

    这段话是太子和他们早就商量好的,虽说是要声东击西,但如果完全没有一点对抗的就让李恪出招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要以策万全嘛!

    “臣附议!”

    褚遂良一通话说出来,下面阶下的朝臣们异口同声的在下面支援,不管是太子党也好,吴王党也好,这个左右仆射的改任都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只是人选来说只怕就没有那么统一了。

    “不知众位爱卿可有人选供朕参议?”

    李世民居高临下的看着大殿上穿着各色朝服的官员们,心知肚明这些表情各异的人都在打着什么算盘。这是看房玄龄死了,在想着怎么瓜分他留下的权力呢!一群狼崽子!

    皇上的一句话出口,下面的朝臣们立时炸了锅,交头接耳的、小声嚷嚷的,一时间吵得大殿里象是飞进了一大群的蚊子,嗡嗡声不绝于耳。

    黄门官看着皇上脸色不善,连忙一摆手中拂尘,一声高喝:“大殿之上不得喧哗!”

    随着这一声高喝,甘露殿里的朝臣们这才总算是找回了一点自己做大臣的样子,纷纷挺胸凸肚,站得那叫一个直。

    “皇上!臣李世绩举长孙无忌为左仆射,替代已故梁国公掌尚书省事。”一绺长髯的李世绩毫不避讳的直言奏道。

    在他看来,与唐皇和这些兄弟们一直同生共死的长孙无忌作为左仆射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这些人里,魏征和杜如晦是早就不在了,从文的也就只剩下了这个长孙无忌,不举他还举谁?

    站在李绩身后的老臣们虽然没有了李靖的代领,但也是一片附和之声,李绩这些话实在是说到了他们的心里。

    李世民淡笑着看了看李绩,他的心思李世民这个做皇帝的又怎么会不明白呢?其实在李世民的心里也是属意由长孙无忌来坐这个相位的,只是他还要看看朝中众人的意思。

    眼见着李绩抢了个先站出班中大声嚷出了长孙无忌的名字,支持李恪的杨师道便急了。他是隋室旧臣,如今又尚了桂阳公主,如果想要重现祖宗荣光除了靠李恪别无他法。如果李恪此事失败的话,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杨氏一族。

    看了看李绩退回朝班中,杨师道整了整身子,出班奏道:“皇上,臣杨师道与李大人之见略有不同,臣举吴王李恪为左仆射,吴王英武,年少有才,当为左仆射不二人选。”

    李恪听得杨师道所言,眼中也爆起了慑人的光亮,那双眼象是含着无尽的希冀,看着龙座上的李世民。

    这一次,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同意他所请?李恪看着坐在御座上脸色有些苍白的李世民,心下暗暗思忖。

    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出一个足以与长孙无忌抗衡的人来担当左仆射这个大任,李恪是断不会自己跳出来争夺这个位置的。

    但是长孙无忌背后虽死犹生长孙皇后的影响力实在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