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商女传 >

第152部分

商女传-第152部分

小说: 商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舅舅!这么晚进宫来,有什么事么?"李治温和的对踏进门来的长孙无忌笑了笑。

    "太子殿下!"长孙无忌对李治作了个揖,撩起袍袖在一旁的软凳上坐了下来,不等宫人上茶便挥手命他们出去了。

    李治挑了挑眉,长孙无忌这般小心,难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烛火下的长孙无忌看起来似乎有些欲言又止,象是不知该怎么说,但是只是片刻的犹豫他便开了口。

    "殿下,默儿将陈刘氏葬在香积寺后是派了何人去乡间寻她的亲人?"

    "舅舅为何有此一问?"李治有些奇怪,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吧?

    "当年是派他身边最为看重的李彦去寻过,但是恰逢大水,人都逃得差不多了,并没有找到。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今日晚间,臣得到消息,吴王去香积寺为皇上和王妃祈福,回程的时候还去了趟荆王别院。"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看着李治,想知道他是什么看法。

    "城中的寺庙这么多,他倒是有兴趣去城外的香积寺?"李治淡淡的笑起来,语声清冷,合着夜半的霜风吹得人心中发凉。

    "老臣也以为他必是有所图,也许是查到了什么也说不定,只不知他们是因何起疑?为何会查到那处去?"长孙无忌看着李治眼中的厉色越来越甚,心中也明白他必然与自己是一样的想法,不由的心中一紧。

    "现在再说这些也是无用,还是想想对策吧!"李治温言劝道。

    长孙无忌的推测不是没有道理。不过现在,着急是没用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查清李恪到底有什么布置,这件事关系到李默生死,可不能掉以轻心!

    "李恪!"李治低低的念着这个兄长的名字,微低的头瞬间抬起。

    就让我们看看,到底这个皇上要由何人来当吧!我不信我得不到我想要的幸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九十五章 值得我争的东西() 
深秋的树叶越来越黄,零落得象是牙齿快落光的迟暮老人,唐皇李世民的病情反而得到了缓和,脸色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渐渐的已能起床坐上半日,虽然不时有些气喘,但精神看起来倒还旺盛。

    经过太医请脉的李世民,终于在昏迷了数日之后第一次开始了坐朝。

    这一年倒是五谷丰登,户部将各省的粮食收成报了上来,俱是风调雨顺、民丰物阜,边关也是一片平静,突厥人似乎在今年突然改变了风格,变得温顺起来,百姓安居、天下太平的喜报让朝中一片赞誉之声,就连吴王和荆王这两个往日惯会同长孙无忌做对的人都低眉敛目,显得格外循规蹈矩,长孙无忌心中最担心的事似乎并没有到来。

    可越是这样,站在太子李治身后的长孙无忌就越觉得忧心忡忡。

    那天晚上,他连夜进东宫,已经将李恪的动向告知了李治和李默,嘱咐他们早做准备,以备吴王突起发难。

    若是真让他将李默的身份掀出来,小则朝中引发一场换太子的风波,大则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大唐,风波一起中原动荡,突厥人再伺机而动马踏中原,到时就是一场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的大难!

    坐在上位的李世民略有些疲惫的看着玉阶下站立两侧的文武百官,脸色有些苍白发青,但是却还勉强撑得住,双眼中的光芒虽有些发飘,但看在阶下的文武百官眼里,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深沉如墨,让人捉摸不透。

    抿了抿嘴,听完了户部冗长的报告,李世民挥了挥手,哑声道:

    “朕尚在病中,下次你们的奏折也该弄得简短些,别让朕等得没了力气!”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这次的病来势汹汹,哪怕是醒来后也常常觉得气促,虽然强撑着每日起身活动,但是精神却始终振奋不起来,更是时常手脚发颤,李世民心里隐隐的就有了些不好的感觉。

    “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户部尚书李纬立时顿首于地,语声哽咽。

    他于贞观二十一年被皇上从司农卿提拔为户部尚书,此后便一直视皇上为伯乐,誓死效忠,如今见皇上垂垂老矣,语声喘息,不由得有些悲从中来。

    “朕并无怪罪你之意,只是我大唐疆域广阔,诸事繁杂,若能华繁为简,每日当能处置更多事务,也能让诸卿更轻松些。”

    李世民笑了笑,举起手挡在嘴前咽下了嗓间的咳嗽。

    “诸卿可还有事启奏,若无事便散朝吧!”

    长孙无忌回头在朝班中扫过一眼,吴王李恪和荆王李元景安安份份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直如老僧入定一般,而杨师道和崔御史等人也并没有什么异动,便不动声色的转过身,不发一言的低下了头。

    站在玉阶上的黄门官高声唱了一声:“退朝!”

    内侍们扶着李世民下了御座,转往后殿上御辇回了含风殿,文武百官们则低着头,流水般的退出了这座金碧辉煌、庄严明亮的高大殿堂。

    吴王和荆王也一声不吭的跟着退了出去,连句话也没有搭,倒是崔御史脸含笑意的和禇遂良走到了一处,两人压低了声音不知说着些什么,只见禇遂良一双浓眉不时的飞扬着,似在说着什么非常得意之事。

    李治与长孙无忌相视一眼,都在心中暗暗打了个突。

    事出反常即为妖,吴王和荆王这两人,就是平日无事也会互相寒喧两句以示亲热,可一连几天,两人在人前都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按如今的情况来看是绝不应该的!

    吴王既得了如此重大的消息,无论如何两人也该多多商量如何处置此事,怎会反而象是疏远了呢?

    “殿下!老臣已命人盯着吴王与荆王了,一有消息,老臣定以最快的速度告知殿下,虽然高祖遗训之事所知之人并不多,但也并非无人知道,还望殿下早早想好应变之策,以防吴王突然发难。”

    长孙无忌走在李治身侧,一双长眉高高隆起,面上一片忧色,两手拢在袖中下意识的不时搓捏着。

    “嗯!”李治拍了拍袖底沾上的浮灰,两眼望着已走远的李恪,眼底的神色变幻莫测。

    有一件事,他没有告诉长孙无忌,也没有告诉默。

    昨日在确认父皇今天会早朝后,他便从含风殿退了出来,挥手遣了小成子去东宫寻李默来见父皇,自己独自一人往御花园走去,他需要一个人静静的想一想。

    刚一转过含风殿往御花园的转角,一个小宫女便冒冒失失的从他背后撞了上来。

    “哎呀!”

    小宫女步履轻盈,却因奔得过快已转不了方向,一头撞到了李治的后背上。饶是他习过武反应快,也让这个小丫头在他后背上不轻不重的擦撞了一下。

    “啊!太子殿下!”

    小宫女一抬头,便见面前的人穿着绣金盘龙袍,心知得罪了贵人,脸色慌慌的便要跪下请罪。

    “不必了。”

    李治伸手轻挥,示意小宫女不必请罪,只是眼神莫测的看着惶恐不已的小丫头。

    梳着双丫髻的小宫女忙不迭的侧身立到了一边,将路让了出来,微低着头,不敢看李治,只是那微红的巴掌大小脸,却显出惊吓过后的可爱红晕。

    “小桃!你冒冒失失的跑什么呢?看把太子殿下撞得!”一把柔媚娇软的声音从两人身后传了过来。

    武媚娘一身浅紫绣金宫装,半挽青丝,头上止插了一只素玉簪,袅袅婷婷的走了过来,瞧着小桃的眼中半是嗔怪半是宠爱。走近了,伸出一只玉指点了点小桃的额头,这才转过身来看向李治。

    “太子殿下,武才人有礼!”

    轻轻施过一礼,也不待李治有所反应,武媚娘便走到李治身侧,伸出一手抚上李治的后背,轻声道:“小桃这丫头素来鲁莽,太子殿下没事吧?”

    李治嘴角含笑眼尾上挑,意味深长的看着眼前风姿绰约的女人。

    从武媚娘一出现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明白了:她是来打探虚实的!这倒也符合李恪的风格,不弄个清楚明白,他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放松了身体,鼻中嗅着武媚娘身上传来的淡淡馨香,李治眼神略有些晃,任由武媚娘的玉手抚上了他宽厚的背,感受着那柔若无骨的轻轻按抚,象是一阵水波漫过他的身体,快要将他溺毙其中。

    “不过是个小丫头,哪里就能将我撞伤了?”

    李治淡淡笑着,待武媚娘摸得差不多了,这才象是恍若未觉两人的暧昧般,将身子稍稍退了开去。

    武媚娘脸含红晕,只感觉到触手处的一片宽厚背肌,哪有半点缠了绷布的样子?只得转了头向小桃道:

    “小桃!还不快退下!”

    对着这样一个丰神俊朗的男子,还与他如此接近,她竟忽然有些害羞起来。她虽与李世民有了夫妻之实,但毕竟李世民已年老体衰,何曾象李治这般风流倜傥?

    恍惚间想起,便是与李恪――似乎也从未这般接近过,更遑论抚上他的后背了,这样想着,脸上的红晕却又更甚,热气蒸腾得象是天边的霞光。不由在心中暗恼李恪给她交待的这件任务。

    小桃知机的福了福身,飞快的退下了。

    李治眼前一亮,只觉得眼前含羞带恼的武媚娘就象是怒放的桃花儿一般,那诱人的满面红霞让这深秋也明媚起来,眼眸似嗔似怒间,一扬眉便是无限风情!不觉心中一时情潮汹涌,直想将她带到一个无人之处,牢牢禁锢起来,再不让他人窥视到这绝艳风情!

    虽然理智上明知武媚娘是李世民所纳才人,但也许是因为知道她心之所属的缘故,李治心中却一直下意识的将她划归在了吴王李恪的名下。所以在他心中,竟从未将武媚娘当作是他的母妃,而是将她当成了他的平辈人,这一刻情思泛滥起来竟有些难以抑制!

    转角处的这方小小天地里寂静无声,远处忙碌的宫人们丝毫没有注意到这方小地方里发生的情思纠缠,收回手的武媚娘有些局促,这样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有些软弱,这是她从未有过的感觉!

    “小心些总是好的,皇上如今病体初愈,若是太子有个闪失,让皇上如何是好?”

    武媚娘的声音格外柔媚,脸上虽然红霞未褪,一双凤眼却抬了起来,瞬也不瞬的看着李治,倔强的不肯放过李治脸上的表情。

    “是么?那才人认为李治会有何闪失呢?”李治眼中光芒一闪,身子却不动声色的往前踏上了两步,将武媚娘纤巧的身子逼进了殿侧的拐角。

    两人的身子隔得如此近,鼻息相闻间一股淡淡幽香直窜入李治的鼻端,引得他心中一荡,忍不住伸出了一只手,抚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粉嫩脸颊。眼前这个女人出落得越发可人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媚娘!你――这是奉命在诱惑我么?”

    入手处一片柔滑,仿如初绽新蕊。李治的声音低哑却清晰可闻,每一字都象是落石般砸进了武媚娘的心湖中,震起翻天巨浪!

    “你--你说什么?媚娘不明白!”武媚娘吃吃的道。

    鼻端处,李治身上强烈的男性气息将她全身都笼罩其中,这个一向温润的男子,如今却象是一头发现了猎物的猛兽一般,浑身上下充满了危险的气息,让她的膝盖忍不住一阵发软,险些贴着墙面滑了下去。

    “去告诉李恪,若是以前,李治不介意将这个位子让予他,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我发现了值得我去争的东西!”

    李治撑起一臂,将武媚娘困在自己胸前,缓缓凑近她颊边,温热的呼吸扑在媚娘的颈侧,成功的引来身下女子一阵战栗,肉眼可见的粉红瞬间便覆盖了那一片幼滑的肌肤,象是在他眼前开出了一朵荼靡的山茶!

    “媚娘……”叹息般的唤了一声媚娘的名字,李治在那裸露的颈侧轻轻的印下了一吻,如篆刻般,将这个心心念念的女子打上了他的烙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九十六章 最后确认() 
人流如织。

    虽说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长安城里的人们却反而喜笑颜开,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增产,便是寻常小户人家手中也比往年多了不少活钱,大姑娘小媳妇们纷纷走上街头挑选自己中意的胭脂香粉或者布料衣裳,无形中街市上的大小摊贩们更是一个个满面红光赚得盆满钵满。

    好不容易才偷得了空出宫来,李默穿了一身没有任何纹饰的藏青色布袍,手中牵着胡服箭袖的商商在街市中缓缓穿行,汇进了喧闹的人流中,在深秋难得的暖阳下静静的享受着这份难得的从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