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商女传 >

第226部分

商女传-第226部分

小说: 商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章 行动() 
吴王府的占地不算是所有藩王里面最大的,但在整个长安城来说,无疑是最精致的。几处亭台与流水掩映,间或点缀其中的几株霞光艳艳的桃花,都让这座外墙看起来肃穆森严的王府从骨子里显现出一种靡丽。

    李恪背着手在花木扶疏的小径间缓缓穿行,一身华丽的锦袍几乎与这花树融为了一体,只有偶尔在花枝间露出的那一双凤眼才会不时暴露他的形迹。

    跟在他身后的宇文一身白衣,瘦削颀长的身躯象一个若有似无的影子,无声的在他身后游移,那双黑得有些沉郁的眼此时却带着些许的怅惘。

    站在一株盛放的桃树下,李恪伸手掰下了一枝开得热闹的花枝,若有所思的将嫣红的花瓣凑近鼻端轻轻嗅闻,眼中却没有一点欢喜。

    从那天看到武媚娘在甘露殿出现起,他的整个人就陷入了一种极端的情绪之中。

    一方面,理智在劝着他将一切放下重新来过,另一方面,情感上却又完全不能接受当初那个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女人如今竟然转投了别人的怀抱,而这个别人又曾是与他针锋相对的敌人兼血肉相连的兄弟。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一向与他亲近的高阳居然会遣人送了那样一张让他心惊又心动的贴子过来。

    联合朝中重臣,掌握禁军主力,直接逼宫!

    做了先帝这么久的好儿子,除了当今皇上,只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如今长安的禁军布置。而以大唐向来的重外轻内的习惯,只要能够掌握了禁军,逼宫并不是一件难事!

    如果真的象高阳所说,朝中大部分文臣都已尽入她彀中的话,那么剩下的对付武臣就真的只有交给他了,如果他不能出手的话,高阳必然只能是在一旁干瞪眼,那些拿惯了唐刀的大老爷们可不会象那些没骨气的文臣一般,吃高阳软语温存轻歌曼舞这一套。

    “宇文!”李恪心绪有些复杂的出声唤道。

    宇文听得李恪的轻唤,将视线从远远的一株桃树上拉了回来,投放在李恪面上,却并没有出声。

    “玄奘大师的话……你认为有几分可信?”李恪的话音里带着迟疑,却又透出一丝期待。

    宇文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眼前的李恪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王爷了,受过了唐太宗对于皇位选择的那个打击,如今的李恪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那份自信。

    他这个时候问出这句话,其实不过是想要宇文给他一颗定心丸,可是这颗定心丸真的是他想给就有用的么?

    想到自己族中那些仍心心念念着当初大隋荣光的老人,宇文忍不住在心中重重叹了口气。

    “子不语怪力乱神,玄奘本是佛门弟子,王爷还得问自己。”宇文微微拱了拱手,脸上的笑容淡淡的。

    这次会来长安,宇文实在是身不由己,虽然他早已接了族长之位,但奈何族中那些自恃身份的长老却总是制肘着他,让他不得不违心的做出自己不愿意的事。

    李恪听了宇文的话,嗅着花儿的动作却是突然一顿,面上隐隐露出了一丝苦笑。

    问自己?若是他真能问清自己,又怎么会去寻玄奘?眼前那一片迷雾,两条完全不同的路摆在他面前,到底该如何抉择他却没有一点头绪。

    “苏家的商商五月就要嫁给李默为妻了。”怔然间,李恪忽的想起了回长安后听说的事,遂转回了身,朝着宇文说道。

    宇文的心思他也是明白的,当初因为商商坏了事他也是知道的,只是这个念想如今注定也是要同他一样变成失落了。

    李恪的话象一个小小的石子一般,突然的砸进了宇文的心里,让他原本以为的静谧突然的就泛起了阵阵涟漪。

    “是么?”瞳孔微微缩了缩,宇文若无其事的回道,下垂的袖中手却握成了拳。

    “是啊……”看着宇文强自镇定的脸,李恪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似乎他和宇文都注定是失败的那一个呢!是不是他们就注定只能远远的看着别人双宿双栖,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切?

    为什么?难道他真的就只能做个失败者?

    他不服!他的才能他的出身,哪一样都不会比李治差,凭什么他只能向他叩拜?当初的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个守亭子的小痞子,凭什么他就不能登上那个位子?

    ““宇文!去替我下贴子,我要请几位客人一同出城狩猎。”李恪的眼中忽然冒出了一道近乎于恶狠狠的光。

    宇文静静的看着李恪,眼中没有一点波澜,而李恪也就定定的与宇文对视着,手中紧紧的攥着那一枝盛放的妖娆的桃花,眼中没有一点退缩。

    好半晌,宇文才轻轻的笑了出来,口中应道:“属下明白。”

    李恪没有在他的眼神下退避,只能说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他所要做的也不过就是顺他的意思了,至于结果如何……那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看着宇文白衣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李恪这才低头看向手中的花枝,眼中的光渐渐沉静下来,过了好久,才轻轻道:“你可还在等我?”

    太极宫中的低气压已经持续了好些天了,所有的宫人们都提心吊胆的不敢有一丝错处,唯恐碰在了皇上的枪头上,不小心丢了性命。连一向跟在李治身后亦步亦趋的小成子也绷紧了神经,担心自己出错。

    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场无妄风波还将要继续下去的时候,一向不问世事的王皇后却忽然成为了这整件事的合事佬。

    先是王皇后借着园子里的杏花开了的由头请了武昭仪赏花,还特地找了萧淑妃做陪,就在满园子的人都为这事不解的时候,只有王皇后才明白自己的心里打着什么算盘。

    看着萧淑妃那张飞扬跋扈的脸,她只是在心中暗暗的笑着,可是看着武媚娘那张无可无不可的脸,她却又打从心底里觉得厌恶,然而却对这个女人没有任何办法。

    有了萧淑妃在,所有接下来的一切便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王皇后的所有算计也都变成了现实。

    先是一脸倨傲的萧淑妃为了显摆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借以反衬两位已经失了宠爱满面苍白的女人,不由分说的便遣了身边的大宫女去请李治。

    待到李治得知消息,带着有些复杂的感觉施施然的过来之后,那双眼便再也离不开有些清瘦的武媚娘,可怜的萧淑妃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这场花宴的主角早已经换了人。

    眼看着只是薄施脂粉的武昭仪吸引住了李治的所有目光,让她和王皇后彻底变成了陪衬,萧淑妃的眼中恨得快要喷出火来!

    然而这个苦她却不能说出来,只能自己打落牙齿和血吞,一场好好的女人间的较量,谁让她要多事招来李治呢?

    眼看着坐在一边安之若素的为那两个卿卿我我的人当着陪衬的王皇后眼里那抹幸灾乐祸的光,萧淑妃真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

    待到一席花宴结束,李治的眼里早已只剩下了武媚娘的身影,好在他还懂得掩饰,大手一挥便将藩王们刚刚进上的东西赏给了三人。

    而在宫中郁闷了多天的武媚娘到了这时也终于是喘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再担着心思,虽然如今还惦念着李恪,但至少李治这头已经不用她再担心了,脸上的笑容便也多了一些。

    待得李治一走,憋了一肚子气的萧淑妃便带着一大队人拂袖而去,丝毫没有给王皇后和武昭仪留一点面子。

    “武昭仪!”王皇后从当中的主座上站起身来,眼睛看着坐在侧位的武媚娘,口中轻唤着她的名字。

    今天的这场花宴明显是王皇后的杰作,对于王皇后这种将萧淑妃的性子拿捏的透透的本事,她还是存了三分佩服,再加上这场花宴最后的受益者终归是自己,因此她还是在面上露出了几分恭敬。

    “皇后娘娘!”武媚娘微微躬了躬身笑着答应道。

    “平日若无事,不妨多在宫中走动,我那昭阳殿也是空荡荡的,你若是不嫌弃便多来陪陪我吧!”王皇后上前两步拉住武媚娘的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是!媚娘定会多往娘娘宫中走动!”武媚娘不动声色的将手轻轻拉出来,放在腰间向王皇后行了个礼,状极恭敬。

    王皇后看着武媚娘的模样,眼中闪过了一缕愤恨,然而很快,便被她用淡淡的笑容掩盖了过去。

    随着王皇后坐上凤辇离开,武媚娘提在喉咙口的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回身扶着小宫女的手,安步当车的回了自己的寝殿。

    武媚娘的目光顺着御花园里的繁花枝头一一滑过,心里却默默想着自己的事。

    王皇后的这场花宴来得不早不晚,想必其中定是经过了精心谋划。在这样巧合的时候估出这种示好的动作来,想必不止是王皇后的决定。

    “看来,王家快要出手了啊!”武媚娘口中喃喃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九十一章 洗三() 
即便是早已说明只是家里人自己热闹热闹,并不接待外客,但是知道这天是苏家的大公子洗三的日子,那些心明眼亮的左邻右舍们还是来了不少。

    只看厨道这些年来在长安城的风光,再加上常来常往的那些达官贵人,更甚者还曾有皇帝曾经光临过,哪怕是再傻的人也知道要好好巴结了,更何况是这些早就做生意做成了人精的商户。

    本打算是正常营业的厨道,这一天着实是要忙乱一番了。

    因着绿袖还在月子里,不方便见客人,商商又只是个待嫁的姑娘,于待客上委实是不便,这左邻右舍的女眷们便只是放下了礼物,略看了看孩子,说了两句吉祥话就走了。

    可前院的那些男人们便没了顾忌。一时间,厨道的外院正厅里着实是热闹非凡,原本还打算正常开业的正厅,此时早已成了左邻右舍寒喧来往的地方。

    看到这样的情景,本不打算招摇的苏睿之只得让伙计在门口挂了东主有喜的牌子,除了将本来定下的席面做出来送到订货的府上,其余的散客,一律挡在了门外,留出了正厅让众人安坐。

    待在内院的商商此时正满脸是笑的陪着一早就来了的槐花儿在屋子里逗孩子。

    作为绿袖的大嫂,槐花儿今天特意打扮了一下,头上的发髻梳得油光水滑,虽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花样,但那一头秀发黑油油的,看着让人分外羡慕,发间插着的两枝金钗也是成色不错的足金,精心打成了雏菊的样式,简单又清新,倒是将槐花儿并不特别出色的面貌显出了几分清丽。

    此时,她正抹了抹平常做惯了事的双手,伸出手去抱起了摇篮中睡得正熟的宝宝,一边嘴中不忘轻轻的哼唱着,哄着他。

    “你看这孩子!今天可是大日子呢!他还睡得这么熟!”

    绿袖斜倚在床边,身上早已换上了一身簇新的衫子,满头青丝松松的挽在脑后,露出了清爽的面颊。

    虽然口中不满,她那眼神却满是溺爱的看着躺在嫂子臂弯里熟睡的儿子,哪里有半分不满意的样子?

    商商笑看着绿袖满脸的幸福模样,不由得笑道:“行了!你就别说了,怎么也不象个严母的样子,何苦这样?留着那坏人让我哥做去吧!”

    槐花儿手中一边晃着孩子,一边也笑道:“姑爷哪里能做坏人?只怕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飞了!”

    三人互看了一眼,想起生产后苏敏之看着孩子那眼神,都不由得笑出了声来,屋内一时间笑语嫣嫣,好不热闹!

    “这是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槐花儿正同商商指点着宝宝的眉眼,分辨哪里长得象绿袖,哪里长得象苏敏之,却听得帘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商商转头看去时,却正见到已是一身妇人装扮,明艳照人的初瑶掀了帘子进来,忙上前两步扶住了她的手,笑着招呼道:“初瑶姐姐来了!”

    “恭喜二嫂!喜得贵子!”初瑶由着商商拉了她的手,走到绿袖床前,笑着向她道了福。

    苏敏之的年纪比初瑶要大,她又向来是随着商商叫人,因此便也叫绿袖二嫂。

    绿袖眼见初瑶朝她福下身去,却又不便起来,忙叫道:“快别!咱们都是平辈,何必如此?”一边又冲着商商摆手,示意她将初瑶扶起来。

    初瑶乃是卫国公亲孙,苏敏之却不过是个小官儿,绿袖哪里能受她的礼?

    见绿袖执意不肯受礼,初瑶也不勉强,顺着商商的手站起身,又同绿袖的嫂子槐花儿见过了礼,这才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小锦囊,朝着绿袖递了过去。

    “一点小小心意,给孩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