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商女传 >

第86部分

商女传-第86部分

小说: 商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重的冬日棉裙,倒有些娇怯怯弱不胜衣的味道。

    除了韦贵妃,在座的两位昭容都好奇的看着这位在宫中传说无数的苏司乐。

    原来那首名震大唐的《我的祖国》便是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唱出来的?

    王昭容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有些意外的,原本以为会唱出这样的曲子的必是一个英姿飒爽不让须眉的女子,哪知真人当面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妖娆美人,虽然她没怎么刻意妆扮,但顾盼间自然流露的妩媚风情还是让王昭容心生妒意。

    “你就是那个唱我的祖国的苏司乐吧?”与王昭容的面无表情不同,崔昭容站起身来,走到商商身边绕着她好一阵打量。

    “倒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位美人呢!”崔昭容的年纪也只和商商相仿,脆生生的声音象是出谷的黄莺儿一样,言行间还透着些稚气,远不如王昭容沉稳。

    “起来吧!本宫也是一时兴起。想起你唱得好辞,今日又有崔昭容和王昭容在,便叫了你来。”

    韦贵妃放下手中的茶盏,笑眯眯的看着商商。

    商商在宫中的地位一向比较超然,当然,这也是托了卫国公李靖的福气,即便是韦贵妃如此位冠六宫的人等闲也不敢给她脸色看。

    “多谢贵妃娘娘!崔昭容谬赞!苏兰馨愧不敢当!”商商客气的谦逊了两句,便在小宫女们送过来的春凳上坐了下来,示意福儿将筝放在面前的琴台上。

    “不知娘娘与两位昭容想听什么曲子?”商商调试了两下筝音,出声问道。

    韦贵妃听得商商相问,显然是愣了一下,不过瞬间便醒过神来,笑笑道:“本宫这一时倒也想不起来!不拘什么曲子,你只管唱来就是,在座这两位昭容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你若有什么疑问还可以向她们讨教一二呢!”

    “是!”商商轻声答应,想了想,“这几日雪停风住,红梅倒是开得正好,兰馨便唱一曲咏梅的调子与三位贵人解解闷。”

    抬手抹了两下弦,如水般的筝音便在大殿中响起,时而舒缓如泉,时而急如飞瀑,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

    一段前奏过后,商商开声唱道:“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这首词却是出自苏轼的红梅。商商一向极喜欢苏轼的词,觉得他的词大异于一般的靡丽词风,反而有豪迈之意,读起来很是爽快是以到了大唐这几年,却还依旧记得。

    商商的筝音配合着词意,忽而高亢忽而低徊,有时如白衣女子温婉而舞,有时却如铁马将士击剑而歌,忽急忽缓,似嗔似怨,把殿中诸人的心都撩拨得颤颤的,想着那堆了雪的枝头嫩蕊,一时竟都痴了!

    商商两阙唱罢,才慢慢的放缓曲韵,歇下手来,抬眼看去时,却见殿上三人皆愣愣的怔在那里出声不得。

    过了好半晌,才听得韦贵妃吸进了一口长气,轻笑道:“罢了罢了!早知叫了你来必会如此,本宫等着三月不识肉味吧!”

    听得韦贵妃出声,崔昭容和王昭容这才如梦初醒,两人脸上都带出了些尴尬的红晕,那王昭容面上不显却是心中惊骇,这苏司乐有此绝艺,怎会没有被皇上收入宫中?

    到了这时,她已经完全没有了嫉妒之心,她在晋中虽有才名,但是与苏兰馨一比,那简直是云泥之别。若说我的祖国还能说是市井俚曲的话,这一曲咏梅没有多年的文字浸淫是绝对不可能写得出来的,更何况那相得益彰的筝曲,随便哪一样拿出来,都是她王昭容拍马也及不上的!

    “娘娘!天色已经不早了,您看是就在此处传膳还是——?”韦贵妃身侧的春竹看了看天色,凑到她耳边低声道。

    眼见得到了饭时,王昭容和崔昭容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听了春竹的低语声倒也识趣,两人忙忙的站起身来,朝着韦贵妃一福道:“妹妹们叨扰多时,倒阻了姐姐休息,这便告退了。”

    韦贵妃眼见两人已被商商的才艺震住,知道她们暂时是不敢在宫中兴风作浪了,便也不为己甚,这两位世家选出来的美人新入宫没有多久,旁敲侧击一下也就够了,她也不想做得太明显,便笑了笑命春竹送客。

    商商眼见得两个昭容走了,自己再留着也没那个必要,便也起身告退,韦贵妃笑着让另一个大宫女赐了赏便也放她走了。既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倒是不吝啬赏赐的。

    商商带了福儿一路回畅音苑,想到自己被人当枪使了一回便不由的好笑,看了看御花园就在近旁,想起自己唱的红梅,忽然就有了兴趣,想着到御花园中折两枝梅回屋插瓶,也不枉了自己唱她一回。

    “福儿,你先回去领晚膳吧!我去御花园里折两枝梅就来。”商商挥了挥手令福儿先回,自己却转到一旁的岔道上往御花园而去。

    天寒地冻,御花园里并没有什么人迹,只有一树树枯枝残雪堆积,与春日里的繁盛兴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看得人心里空落落的,空气中的冷意也象是透进了心里,冷彻心肺。

    商商忽然想起在御花园的西北角好象有几株红梅,这时节必然开得正好。

    正绕过一片枝残叶落集满了雪的桃林,前行间,忽听得道旁林中有人声传来,不由心中惊讶,这个时候,各个宫里都要传膳了,除了象她这刚要赶回去吃饭的,谁还会在此处?

    “那你想我如何做呢?”一把低低的女声响起,语声里隐含着羞怯、隐忍、依恋,还有许许多多复杂难明的东西。

    “媚娘!我并不想你如何去做,只是我如今处境艰难,我们――只怕不成的。”又一阵男声隐隐传来。

    商商眼中掠过一抹惊色,下意识的往树后缩了缩身躯,将头伸出树后往林中看去。

    一个杏黄衣衫的人影隐在树后,只有一只修长有力的手伸出来搭在低垂着头的武媚娘肩上,她的肩头微微颤动,似在饮泣。

    “可你让我如何一人待在这深宫之中!哪怕你只许我个明日也好,哪怕你只当哄我也好!”

    “媚娘!我不能哄你!”树后之人惨笑道:“历朝历代,为了这个位子从来都是白骨累累,我又如何能保全身而退?”

    语声刚落,男子略往前踏了半步,一张俊逸的脸立时呈现在商商眼前,那一双秀挺的眉微蹙着,面色青白,双唇紧抿,一脸惨然之色!

    商商听到此处再突然见到此人,已然是大惊失色,一双玉白小手紧紧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这林中男子竟然是他?

第十章 出宫侍疾() 
坐在畅音苑的绣房里,商商依然还觉得心如擂鼓。在御花园里看到的那一幕着实是将她惊得喘不过气来!

    当树后的男子踏上半步,露出隐在树后的半张脸时,商商就惊了一跳,那酷似李世民,却又带着杨妃那股秀丽之气的俊逸男子不是李恪是谁?

    李恪竟会这样大胆!

    一想到李恪眼里的那丝意味不明的暗色光华,商商就不寒而栗。他是在打着什么主意?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与武媚娘在御花园中私自相会?

    如果她没有看到过李恪与武媚娘在杨妃殿中的那次相处,兴许她会觉得这是李恪对武媚娘的情难自禁!

    可是,在看过那一次的漠然以对后,叫她如何相信李恪的真心?在杨妃面前的李恪,眼中的那份漠然可不是装得出来的。

    更何况,武媚娘久居宫中兴许并不清楚。但她可知道!李恪如今哪里象他自己说的那样处境艰难?只怕艰难的该是李治吧!

    自从李靖卧病后,朝中的风向顿时变得极为微妙!原本支持太子李治的势力在失去了卫国公这个大力支持后,显得有些摇摇欲坠,虽然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撑着,可一些在外围摇摆不定的官员却开始变得暧昧不明,更有一些竟然开始与李恪门下之人有所接触。

    这样对太子形成如此大威胁的状况,不就是这个声称处境艰难的吴王李恪给弄出来的!他怎么还好意思说自己处境艰难呢?

    “叩叩叩!”突然而来的敲门声打断了商商的胡思乱想,也把她吓了一跳。

    “苏司乐,天色不早了,您早些用膳吧!”福儿在门外敲着门,小心翼翼的叫着商商。

    商商一回畅音苑便一头扎进了房里,倒是弄得福儿有些莫名其妙,等了半天也不见她出来用膳,自己却又等得饥肠辘辘,这才忍不住叫了一声。

    “呼!”商商出了一口气,福儿的叫声着实吓着了她,还以为自己偷听李恪和武媚娘说话的事被人发现了呢!不过,转念一想又有些好笑,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了?有爷爷教自己的功夫,虽说达不到武林高手的境界,但是,想要不被林中两人发现,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来了!”商商一边答应一边拉过妆台上的铜镜,看了看自己的脸色。还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脸色还算正常。

    拉开门,福儿正等在门边,见她开了门,这才将吃食端进房,与商商一处吃了,又收了膳盒交回御膳房,两人东拉西扯的说了一会闲话,看着天色已晚才洗了洗各自睡了。

    一连好几天,商商都将自己关在房里。一来,是避免再碰到自己不想看到的事,二来,也是卫国公李靖的昏迷不醒让她极为担心,实在没有心思出门闲晃。就连宫中嫔妃们的传召也找了籍口尽量推掉,实在推不掉的,也就只是唱一首曲子应了景便离开,好在宫中嫔妃们都知道她和卫国公的关系,在这个极为敏感的当口上倒也没人怪罪她。

    商商乐得清闲的呆在屋里弹弹琴,整理整理乐谱,再顺便将自己能记得词的一些好歌写下来,以免自己将来忘记,写得累了便练练虬髯客教她的功夫或者做做瑜伽,日子过得倒也轻松写意,若是没有卫国公的事,这样的日子倒也快活。

    “苏司乐!皇上宣您甘露殿觐见。”

    福儿从月洞门口一路小跑进来,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的呼喊着,小脸涨的通红,甚是可爱。

    “皇上召见?”商商有些奇怪,不是前几日才召见过么?怎么又召见?外邦的朝贡使不是早就走了么?宫中最近又没有什么大事,有什么事需要接二连三的召见她?

    疑惑归疑惑,商商还是着意打扮了一下,见皇上可是个技术活儿!不能出纰漏!

    小院门口,一个看起来有些面生的小黄门等在门口,见商商出来,向她行了个礼,便又不吭声的向外便走。商商有心向他打听一下为何皇上会宣她,可一来不熟,二来看他那样子象是不太好说话,便也息了打听的心思,横竖自己又没犯什么事,倒也不怕。

    一路跟着这小黄门左圈右绕,走了好半日,才看到御花园里的一个小亭。

    远远的便看到亭子外立了不少人影,明黄色的缎面屏风围绕着整个亭子围了一圈,将寒风尽数挡在了外面,只不明白,这个一片萧瑟的季节,太宗皇帝为什么要巴巴的跑到御花园里来?这父子俩都有逛残枝败叶的兴致么?

    小黄门带着商商在离小亭外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转过头道:“你且在此地稍等,待我先去复了旨,自会宣你。”

    商商明白的点点头,在原地站住。将手拢在袖中,悄悄的搓了两下,心中暗自埋怨:这个天气,却偏要将她叫来,实在是没有仁君之风!这冷风口里,多站一分钟都会觉得浑身冻得发麻。

    小黄门去了一会,冷风里只听得小亭中隐隐有人声,却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商商正等得有些不耐烦之际,小黄门才不紧不慢的踱了回来,向商商招了招手,示意她跟着自己进去。

    到了小亭外,小黄门向她示意自己上去,便不再上前。

    小亭内燃着炭火,不时发出“哔剥”的炭块炸裂声,凛冽的寒气也被驱散了许多,侍候的太监宫女们送上了热乎乎的小点和热茶后便全都站在小亭外等候传唤。小亭内此时坐着的三人却是商商再熟悉不过的。

    乍一看到李子骞的时候,商商着实是有些惊讶,虽然一向知道作为卫国公李靖长孙的李子骞颇受圣宠,但对于他直面李世民的场面,商商还是有些接受不良,似乎在她的印象里,李子骞就一直是个温和又有担当的哥哥,可现在的一副端正肃然的为臣之像,商商还真有些不习惯。

    相对于李子骞的略微拘谨,一旁的李治就显得自在多了,甚至还有心思瞧着商商轻轻笑了笑。

    “内司乐苏兰馨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商商一边三呼万岁,一边跪了下去,看李治和李子骞的样子,找她来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