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碧游宫老中医 >

第25部分

碧游宫老中医-第25部分

小说: 碧游宫老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天还是没能成功请动罗睺帮他诊断一下,倒是神念之中隔水的那道红影,在诛仙四剑认主过后,望去越发清晰了一些,是个红衣少年人。他叹了一声,改了主意,再不愿多留,便踏着夜雾离去了。

    他离山过后许久,殿前那株枝叶婆娑的菩提树,方微微地颤了颤。

    无风,明月中天。

    ……

    盘古身化万物之时,左眼化为太阳星,右眼化作太阴星,亘古经行于中天。仿佛是日月代替了这开天辟地、立于洪荒中央顶天立地的巨人,如故地俯瞰洪荒大地。

    今夜月圆,海上潮生。

    原本逢值这样的夜晚,会有群龙踏着浪潮嬉游其上,直至天明方散。它们于夜间吞吐的气息,在空中聚作海市蜃楼,常常数天不散。经此量劫,龙族皆躲藏于七海水下的宫宇中不出,这样的奇景,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木之巫神句芒立于高崖之上,湿冷的海风吹来,身着白衣青带皆丝毫不动。这是在虞渊之乱中被巨浪毁去的木巫部落旧地,大水退去后,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无论是当时恐怖的灾难,亦或是之前部族于此地长久的汲营,都了无痕迹,唯剩孤崖高峙大海。

    后来在东海之滨重建部族的时候,也没有将地方择选在原处,只有句芒偶尔心中犹疑不决的时候,会回到这里,静一静心神。

    这也是镇元子离开之后,句芒方养出的习惯。在局势稍定之后,镇元子便打算外出游历;而族中日渐繁盛,东海之滨渐渐有了人烟鼎盛之状,又分出了几个旁附的村落,他并抽不开身,便也只能饯别。

    终究是各行其道。

    句芒并没有察觉到,此时正有两道金光,飞掠过东海之上,最终没入扶桑。

    此时明月已至中天,再过得半夜,就该是扶桑日出的时候了。

    这两道金光落定后,先后现出形貌来,正是三足金乌所化的帝俊、太一。他们诞生于太阳星中,又在虞渊之乱里,被迫出外游历——倒还不如说是逃窜。

    立于扶桑神木之下的少女颇为意外地迎上前来,待看清楚两人的模样,不由噗得笑出声来,先前想问的话都抛到一边,只道:“怎么弄成了这幅样子?”

    帝俊与太一本为兄弟,两人形容相似,皆是袍饰华美。这样讲究的打扮,却因为袍袖沾染了海上的夜雾,尽数湿透,发冠衣带也都不在原处,颇有些狼狈,生得较为文弱的太一苦笑道:“路上若是以金乌的原形,只怕大晚上的就要天现二日了,到时候你和常羲定然会一道来揍我们,便也只好这般。御风又走不快,赶得一急就成了这样,哎,你快别笑了。”

    旁边的帝俊一言不发地,先飞快打理好了自己的样貌,好歹看起来不很狼狈了,又按下太一,来帮他整理发冠,口中轻轻道:“还是谨慎些为好,这是我的主意,倒是失策了。”

    这少女生着一双湛金的瞳眸,红衣白裳,披着华丽的帛带,正是日御之神,名为羲和,她与太阴星中的神祇常羲为双生姊妹,常人若是提起太阴星与太阳星,一般便称呼她俩为日神与月神。她闻言也收拢了笑意,露出了一番无奈的神色,道:“回来一趟还要这般辛苦,可别再麻烦了。”

    太一挣扎着还想抬头,道:“不成,大不了让我与帝俊轮流回来,也就罢了。”

    帝俊按下他的脑袋,冷冷道:“叫我兄长。”

    太一不由更挣扎了起来,又被帝俊镇压下去,白白让羲和看了场好戏。待太一整装完毕,他们衣上的湿迹也都干的差不多了,毕竟是身处高热的扶桑之地,而太阳星正栖于此。

    距离日出的时辰也没有很久了,若要叙旧,当然得要抓紧时间才行。

    他们兄弟这么一闹,倒是让适才沉重的气氛消了不少,羲和将两人引进去,一边笑道:“你们一走,每天可无趣了许多,最近啊,就连从中天过去的时候,也没有人与我打招呼了。”

    帝俊垂着眼道:“你看起来精神不错,身体可养好了?”

    太阳星三日不出,说是羲和的主意,不如说是那一天她降于虞渊的时候,在一片混乱之中受了伤,连着三天都无力离开扶桑,御日升落。于此帝俊一直十分自责,认为是自己先前所行的险招败露,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羲和也多少明白他的心情,她于指尖绽开了一朵灿金的花,随手簪到帝俊冠上,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道:“已经无碍了。”她停了停,目光落定在自己的指尖,飞快地继续道:“何况你做的事,我与太一都是一同商议过的,出了问题,怎么能归责到你一个人身上呢?”

    帝俊复又不再说话了,心里估摸着该揽的罪责还是照样,并不会如羲和所安慰的这么想,太一多少也明白,转了话头递了好一包东西给羲和,道:“这是我与帝俊在地上行走的时候搜罗的有趣玩意儿,拿来给你,要是能喜欢那就最好了。”

    羲和会意,也随太一转了话题,笑他:“上回你溜出去说是带回来的好东西,结果是个大蜃,说吐息能成海市,正好让我看看先前无法见到的东海月圆奇景,结果它吐的汽儿没成型就被烤干了,在太阳星上没待几天就被热跑了。”

    太一摆手道:“这会定然不会犯这样的错了,有特别喜欢的可要和我说,下次换我和帝俊轮流回来,可带不了这么多了,免得错过。”

    帝俊忽而打断太一絮絮说的话,还是固执地纠正他某个称呼:“叫我兄长。”

    一边的羲和大笑了起来。

    这三人自盘古身化万物之后,便于太阳星上朝夕相处,彼此已如家人,并没有太客套。羲和还是挑拣出了几样自己喜欢的告诉太一,不过口中依旧坚持既然路途辛苦,还要偷摸着,这两人还是尽量少回太阳星的好。

    羲和道:“我一天天地看过来,重天九阙确实已经空无一人了,但是你也知道,九重天外,更有三十三天,”她皱起眉,道,“这几天我过中天的时候,因离得近,隐约察觉到,三十三天之外,有些异常变动。”

    她轻轻叹了口气,道:“小心为上罢。”

    游子尚且思乡,帝俊与太一,难道就不想回到太阳星吗?他们当时被迫出扶桑东游,她当然也十分担心想念,却还是更希望他们能够平安为好。

    已到了日出的时候了,偷摸着回来探望的两人,也不得不匆匆离开扶桑。

    东海之上,太阳星缓缓升起,烧了半天遍海灿烂的云霞,太一注意到兄长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天穹之中,却并非是在注目太阳星。他顺着帝俊的视线望过去,今日空中万里无云,从海面上望去,那里就像是青碧的琉璃之中浮动的几道金光。

    那是已然旷无一人的凤族九阙。

第36章 花镜第四卷() 
海面上破碎的粼光,映在帝俊的眉目之间,他沉默地望向九阙,眼中仿佛燃起了一簇明火。没有宣诸于口的话语,太一却仿佛明了他兄长此刻心中所想。这对兄弟踏着日升之时的海上云,借此隐蔽身形,久久地望向中天,至云霞散去,方埋首离开。

    重天九阙空悬,若有朝一日他们成为其中主宰——今日的种种仓皇遭际,将再也不会遇到了吧?

    先不说来去匆匆的帝俊与太一,在这一天的薄暮时分,羲和心事重重地降于虞渊的时候,发现有个稀客正在那里候着她。

    那是月神常羲。

    她几乎更诧异了,忙问对方所为何事而来,是不是出了什么摆不平的岔子,这么一想不由更头疼,这些天几乎就没甚么顺心的事。

    羲和其实并不太经常见到常羲。她们虽为双生姊妹,却因为一个是日御之神、一个是月御之神,各守昼夜,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常羲平日里几乎足步不出太阴星,记得只有在太一化形成功的时候,她才趁夜来过一次扶桑道贺——至于日落之地的虞渊这里,距离常羲属领之地更是遥远,羲和完全想不出她妹妹匆匆来此的理由。

    常羲沉吟了一下,简略道:“事关九阙。”

    羲和挑起眉,拉住对方匆匆便走——自上次变乱之后,她总觉附近并不太平。在路上,常羲方将事情细细地解释清楚。

    “知道你在意这事,我路过的时候也帮着看了下,”就如同帝俊与太一般,因是同出于日月的双生,常羲生得与羲和颇为相似,但比之容貌上一目了然的这些,两人立至一处后,更显出了种种殊异来。“穿着红衣——但不是元凤。他一直徘徊在南天门,离中天太远了,认不出是谁。”

    常羲告诉羲和,在这几天里入夜的时候,早已空寂无人的重天九阙,曾经的凤族宫殿里,出现了一个人。

    这无疑极不寻常,羲和紧紧皱起眉,她最后道:“今天夜里,由我随你一起去罢。”

    闻言,常羲神色莫测地看了她一会儿,月神的眸光清明,却映不出羲和一丝一毫的影子。羲和回以轻柔的微笑:帝俊与太一被掩藏得很好的野心,她清楚地看在眼里,并且毫不介意地相助此事,在所不辞。

    常羲最后答应了下来。

    俯瞰天上宫宇,深夜一片寂静。

    掩藏在太阴星的辉光之中,羲和正悄悄地在心中算,再过去一段,从第五重天东方宮宇的琉璃尖越过去,便能远远地望到南天门了。日月经行的途径,在中天这一段几无差别,这段路羲和也熟得很,原本生出的一点慌乱情绪,也渐渐平复了下来。她甚而抽空转头觑了一眼常羲,见对方正闭着眼,像是睡去了,像是很放心把什么都交给自己一般。

    羲和微微怔愣,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柔软了下来,最终归于一声叹息。同招摇于几方势力交错之下艰难求存的帝俊、太一与她不同,深居简出的常羲几乎完全避开了这一切纷争,她其实……羲和正转着种种念头,眼前忽而一阔,南天门已然映入眼中了,她漫不经意地望过去,却正正对上一双眼。

    “……?!”南天门处果然有人踪,然而那一瞬间,那种果然如此的笃定的情绪很快如同泡影般消失,那人远远地望过来一眼,却让羲和生出了几分难言的仓皇。

    那人着了一身玄墨颜色,却并未就此泯灭于夜色之中。他踏着浩瀚的星海,披一肩月色,正含着笑望过来……望向太阴星,又仿佛很怅然。与他神色不相称的,是先于目光交接便兜头拢下的浩大气机,与其中凛冽的剑意。

    随后那墨衣散发之人便收回了目光,仿佛刚才只是瞭一眼皎皎明月般,羲和注意到他提着剑,另一手拿着个青碧的物事,正递与身旁的人。

    她发现直到这时,另一个人才像是刚刚出现在她视野之中一般,但其实他一直背对着这方向立于天门之前,未动分毫——分明这人身着红衣,正该是一身灿烂夺目才对。

    ……

    这是通天第一次来到天上。

    从前也不是没使过御风踏云的手段,多用在赶路,感觉上同从前居于青岩的时候乘驭的羽墨雕,并无太大差别。当他真正站定在南天门前,四下环顾,种种情形无一提醒着他已身处重天之上,踏着明霞离火,云絮翻涌掩盖了足面,视线飘飘摆摆地全然落不到实处,随之而来的荒谬感觉,不由更为显著——而他正站在这里,将这一切不动声色地收入眼底。

    他现在倒是可以确切地估算出,天去地者,确实是有九万里有余的。这里说的天,是指九重天中最下方的一重,紫薇星遥对北斗之辰之处,即为南天门所在,也就是通天现下身处之所。

    昔年凤族迁至天上,修筑宫殿的时候,并特地没有取什么名字,因为是依托九重天而筑的宫阙,自南天门入,至中天最高处,便统称九阙了。南天门是唯一可以出入九阙之处,几乎要低入层云之中,下临浩瀚星海;而最高处的中天,手可摘及日月。

    通天饶有趣味地打量了南天门一番,口中问:“除了看得清楚些,也瞧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值当你特地跑一趟九阙么?”

    无人回答,大约是懒得纠正这外行人的看法了,通天也不介意,又瞭了一会儿,待到看得累了,方才转过身去,看到同伴的模样,不由微微一笑——红云驱出了好大一块无丝毫云絮的地方,站在边上看俯瞰星海,看得入了神,差点就要不顾形象俯趴下去细细地瞧了。

    跑来九阙观星这事儿,红云这也不是头一天了。往常四处攀山头,哪有人便在九重天上,就近俯瞰群星来的自在?他试过一回后便意犹未尽地连着去了好几个晚上,往常他其实颇置噱凤族迁于九天致使南方星辰退避,扰乱星图的事儿的,眼下真享了点好处,又不太在意了。

    通天却是昨日途中偶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