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淑嘉贵妃传 >

第130部分

淑嘉贵妃传-第130部分

小说: 淑嘉贵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南疆求娶公主事件,把陈家三房的嫡出小姐卷入了这是非中。虽然陈家小姐在内宫没有受到委屈,但终归是受惊不小。

    十娘把宫务都推给慧敏夫人和端贤夫人,对于一直想插手宫务的德庄夫人,十娘在皇帝面前推荐了她来年三月跟着皇帝准备春耕。

    对于能在天下人面前出尽风头,德庄夫人自然是愿意的。是以她在年前就开始忙着了解春耕的相关事宜。

    之后十娘按着皇帝的意思,把陈、杜两家夫人宣召进宫安抚赏赐。

    陈家三房夫人,是十娘继母的三嫂,十娘年少时也曾见过这位夫人。这位夫人是个信守承诺。

    在自己大姐染病逝世后,守着对大姐的诺言,嫁给了自己的姐夫,陈家三老爷。婚后一直无出,视外甥为亲生。直到两个嫡子长大,才有了自己的孩子,陈家三房的嫡出小姐。

    陈家小姐自小就是在父母兄长的爱护下长大,家里的哥哥都比她大很多,祖父母也宠着。难得的是这个小姑娘,被她母亲教导的很懂事。

    小姑娘才十四岁,三月要参加选秀。但对于家里的安排,她多少是知道一点的。陈家分支自从当年二姑姑在宫里被撂牌子远嫁后,就没打算在送女入宫博宠。她去选秀不过是走个过场,被皇帝撂牌子后就可以自行婚嫁。

    前些日子,她好好的被大公主胁迫到宫中,后来更是撞见了良郡王。之后淑佳夫人派人送她回了家,但她到底是害怕的。

    她并不想嫁给皇室中人,皇家媳妇儿规矩多。比起皇家,她更愿意嫁到普通人家去。家里对于杜家再次联姻的请求是暧昧的,因为家里的嫂子中就有杜家的女儿。三番两次的联姻,会遭人猜忌的道理她懂。

    今日母亲和姑姑进宫,带着她来,她也有些害怕。

    听母亲和淑佳夫人叙旧,和姑姑说话,她就安静的在一旁作陪。

    十娘注意到这个小姑娘,招手让她上前来。

    “听本宫和你母亲、姑姑说话闷了吧?”十娘微笑着指着面前的一碟子点心,“今儿不巧,八公主带着六皇子去闹着她三哥出了,不然你们姨甥两个可以一出玩。”

    “臣女听娘娘和母亲、姑姑说话就很好。公主孝顺,帮娘娘照顾六皇子。”

    “你这孩子太拘谨了。”十娘安抚道,“不用紧张,说起来,咱们两家有亲,按辈分你还还是叫的本宫一声表姐的。本宫进宫前,还在你家庄子上玩过,倒是有些想那温泉庄子出的梅花酿了。”

    “娘娘也去臣女家京郊的庄子上骑马泡温泉,喝梅花酿过?臣女家跑马场今年被松哥哥带着人又扩建了,大了好多,跑马特别怯意。”

    “表哥啊。”十娘想到被皇帝调到京畿大营的陈松,微微愣神。

    “这丫头,被臣妇宠坏了。什么都敢说,让娘娘见笑了。”陈三夫人接到小姑子的示意,忙岔开话题。

    “舅母过谦了,表妹懂事,女孩子就该多跑动,身子才健康。陈家表妹性子活泼,本宫挺喜欢她的。舅母可有给表妹说人家?”

    “小女要参加今年的选秀,不敢私下说亲。”陈家三夫人心里一突,还是谨慎的答道。

    虽然小姑子有私下透露过给他家诚哥儿求娶的意思,但家里也有顾虑。小姑子嫁入杜家后,杜家三房的七娘也嫁入了陈家。

    两家已近是亲上加亲的关系,如今杜家这位四房的嫡女得宠,做到了从一品夫人,代掌凤印。正一品贵妃的位置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她膝下有皇子二人,远嫁的七公主身后站着昆桑,关键时刻借兵给哥哥弟弟也不是不可能。

    跟杜家结亲,就意味着卷入了皇子的争斗,被人贴上良郡王党的标签。陈家从军,在南疆驻扎,被人觊觎兵权多年能保全,不过是因为从不站队。

    只是她也明白,胳臂是拧不过大腿的。她小姑子教养过这淑佳夫人几年,两人情分不一般,如果是这位夫人求皇上下旨。他们家还真是没有别的办法去躲。

    “今儿见了表妹,倒是让本宫想到了许多年前的高兴事儿,这串蜜蜡,是皇上赏赐本宫的,送给表妹了。”十娘褪下手腕上带着的蜜蜡手串,缠到了陈家小姐手上。

    “太贵重了,臣女不能要。”小姑娘忙推辞道。

    “本宫跟表妹有缘,就当作是见面礼了。”十娘一语双关道。

    小姑娘还要推辞,被十娘一句话阻止,“表妹可是看不上表姐的见面礼?那不如表妹说说喜欢什么,本宫让若敏开了库房任表妹挑选。”

    “不是的,这就很好了。娘娘不用麻烦,是臣女不会说话,让您费心了。”小姑娘忙带好手上的蜜蜡,“谢娘娘赏赐,臣女很喜欢。”

    “喜欢就好。”十娘对着小姑娘笑道,“头一回来本宫宫里,本宫这瑶华宫后面的小花园梨花开的不错,也有梅花,让若敏带你逛逛。麻烦表妹帮本宫折枝梅花插瓶装扮屋子。本宫再跟你母妃、姑姑说会儿话。”

    “诺,臣女先告退了。”小姑娘虽然忐忑,还是听话跟着十娘身边的若敏退下。

    待陈家小姐出了殿门,十娘重新看向陈三夫人。

    “表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前些日子,被我家不懂事的孩子吓着了。我这个当庶母的,也管教不了。但她父皇听说后,倒是跟本宫一样的想法,得给陈家赔个不是。”

    “娘娘严重了,小女被您保护的很好,陈家感激娘娘的回护。”陈三夫人忙道,“也是小女贪玩,听着大公主要带她进宫玩,就顾不得其他了。”

    这话是给皇家面子,毕竟大公主公然要挟劫持世家大臣之女进宫,甚至想要破坏陈、杜两家的关系,是事实。不能跟皇家争对错,但不代表自家一点气性也没有。

    “错了就是错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她是元后嫡女,自有嫡母亲自教导,眼下皇后不在京中,自然得由她父皇教导。本宫一介宫妃,也不方便插手。可是本宫想着,那好歹是本宫的表妹。也不能白白的被人欺负去。她不是要算计表妹的婚事么,那本宫就让她知道,什么是血脉情分。她想下手本宫就让她再没有下手的机会。”

    “娘娘!”陈家三夫人急道,这淑佳夫人是把她女儿当作和大公主相搏的工具,如果,如果她让自己女人入宫……

    “舅母莫急,杜家不需要送女入宫帮着本宫固宠,陈家更不用。本宫问舅母可有给表妹说人家,就是想做个媒人,给表妹指门亲事。”

    陈三夫人后背的冷汗浸透了里衣,这宫中生活多年的宫妃,当然不是当年手段稚嫩的孤女。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当真厉害。

    先是以入宫为借口,在给予指婚。陈家不答应也不行,不想跟杜家再联姻,那么就跟皇家直接扯上关系如何?

    “不知道娘娘想给小女说的是哪家人家?”陈三夫人让自己镇定下来,“多谢娘娘的美意,只小女的婚事,臣妇一个妇道人家做不得主,还得她父亲和祖父同意。”

    “舅母,咱们亲上加亲如何?”十娘眼睛里的笑意让陈三夫人坐立不安,不敢再吭声。

    “舅母看我家如何?”十娘看陈三夫人脸色惊恐,放过了继续敲打,继续开口道,“本宫的亲弟弟,不知道够不够资格娶陈家三房的嫡出小姐?”

    “娘娘比臣妇这当娘的还急着诚哥儿的婚事,这在急也得等姐儿参加完选秀。这会子急巴巴的跟三嫂商量,她又做不得主。何必为难你三舅母?”

    “母亲可冤枉我了,我这不是怕陈家小姐被别人定了去?想着仗势欺人先下手为强啊。”

    十娘自己噗嗤一笑,“倒是吓着舅母。舅母不用担心三舅舅和外祖母那,本宫已经跟皇上请旨了。皇上待选秀结束就会下旨给九弟和表妹赐婚。”

    “娘娘此话当真?”陈四夫人问道,“不该坏了规矩的。”

    “我还能骗母亲不成,您跟三舅母莫声张,皇上就是为着规矩,才不会立刻赐婚的。选秀过后,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得什么。本宫也是高兴,才不瞒着你们。您二人可以先开始准备着一些过定的事儿。”

    “臣妇谢娘娘恩典。”陈四夫人拉了三嫂的衣衫后,带头跪下谢恩。

    陈三夫人当下也明白过来,圣旨已经允诺的事儿,当时板上钉钉的事儿,只好跟着跪下谢恩。

    “母妃和三舅母快起来。这事儿先别告诉表妹,小妹子不经事,被人套话了就不好了。”十娘叮嘱道。

    “臣妇省得。”

    “娘娘放心,臣妇醒的。先前娘娘说到大公主的身份,到是让臣妇想起了一件事。过了年,娘娘也快生了。您这次怀孕,皇上并没有晋您的位分,那不管是皇子还是小公主带来,皇上高兴之下必定给您晋位。您可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

    陈氏看继女不声不响的帮自己办成了儿子的婚事,自然高兴。也愿意给十娘提个醒,出个主意。

    “您贵不可言,不防让其他娘娘也沾沾您的喜气。这宫里太平,对小孩子也好。”陈三夫人自然明白陈氏话中的意思,既然已经无法更改,不如多在这位娘娘面前买个好。

    “本宫懂了。多谢母亲、舅母提醒。”十娘倒是真的忘记这一遭,经二人提醒,方才想出了大封后宫的主意,这是后话。

    “快过年了,家里都忙,本宫就不留二位了。”十娘对着殿外拍拍手,司槿画屏捧着托盘进来,

    “这是前些日子各国进贡来的稀罕东西,给家里的人赏玩吧。还有几坛子屠苏酒,让家中的外祖叔伯舅舅兄弟们尝尝。本宫一并派人给家中送去。”

    二人再次谢恩后,若敏也带着陈家姑娘折好了梅花进来,十娘命人小心收好。

    亲自起身送三人出瑶华宫,再有辛巳亲自送她们出宫。

    随着年前最后一次宣召世家夫人入宫后,瑶华宫淑佳夫人闭了宫门,开始精心养胎。

    年底皇帝大封后宫的旨意,在十娘的推动下成形。

    熙嘉二十五年在岁月的齿轮拨转下如期到来。

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 
熙嘉二十五年,大年刚过,宫中还是一边喜气热闹的时候,凤城八百里加紧奏报传来,给这个年节带上了肃杀的意味。

    皇帝急召八王、良郡王、二皇子和兵部养心殿议事,商量对策。

    良郡王慕遥,自然跟他八叔一样早早的受到了消息,明白皇帝震怒的原因。

    凤阳王趁着年节,出其不意,率部绕过北道口,继续北上回师凤城。沿途烧杀抢掠,百姓居无定所,受战火流离之苦。

    杜子诚率部截杀失败,折损了不少人手,只好派兵在沿途驻扎,先救治百姓伤兵。

    慕辛寅坐镇凤城,要防着凤城的凤阳王世子和白家发起攻击,腾不出人手增援杜九。故而上书皇帝,请求增援,以保住凤城、南锣。。

    皇帝把奏报递给率先递给二皇子,众人传阅奏报。目光被奏报上的内容所震惊。

    “众位爱卿,有何良计?”皇帝待众人明白当下的形势后,开口问道。

    “杜小将年轻,失了北道口,此乃祸源。”兵部侍郎开口道,盯着良郡王吃人的目光,头皮发麻的继续说下去,“当初,他率兵追击凤阳王残部,兵部就不赞同。”

    “既然兵部这么有先见之明,不妨各位大人说说眼下之局面如何破解?”慕遥虚心的问道。

    “良郡王严重了。”兵部尚书威严道,“兵部并无针对任何人的意思。杜小将虽然出身西北杜家,但年纪尚青,将兵才干和守着凤成多年且城府颇深的凤阳王比,还是多有不足。”

    “兵部不是不赞同派人追击凤阳王,只是这人选上是要多斟酌的。当时坐镇中军主持大局的人,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即刻派了杜小将上阵,会导致今日之祸端,实属预料。”

    “大人是在说本皇子不顾大局?那么,请大人告知,本皇子应该怎么做?”一直阴沉着脸并未说话的二皇子,忍不住呛声道。

    八王当日禀诏秘密回京,凤城是由他坐镇值守。当初派出杜子诚沿路追击凤阳王,一是中军那些老油条他压住不住,无人可派;二来,就是想借着凤阳王挫挫杜子诚和杜家,以及杜家身后的淑妃的锐气;第三,才是他不得不为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密旨宣召八叔回京的时候,也给他出了个难题。

    他的好父皇,一早已经算定了凤阳王必弃下妻儿南下,他下旨让想法子送杜九去南锣。

    谁能想到,之后杜九在南锣,收拢了人心,安抚了百姓,又征召百姓入伍,训练新兵,稳住了局面。慕遥南下后,更是处处帮衬,舅甥二人倒是暂时压制住了凤阳王。

    可恨,慕辛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