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158部分

六宫凤华-第158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俞皇后心思沉重颇多操劳,再精心保养,眉眼间也有了岁月的痕迹。

    顾山长额头光洁,眼角只有几丝清浅的皱纹,今日又梳着少女发式,看着年轻许多。

    顾山长颇为洒脱,挑眉自嘲:“我又未成亲嫁人,便是到了八十岁,也照样梳着少女发式。”

    然后,冲着小郡主眨眨眼:“以后我们两个梳一样的发式。”

    小郡主笑嘻嘻地应好。

    俞皇后和昌平公主俱都笑了起来。

    顾清也闷声轻笑。

    姑姑离家已十余年,他平日和姑姑相处时间并不多。一个月中也只见上一回而已。姑侄两个的感情却极佳。

    他由衷地敬重喜爱品性高洁的姑姑。祖父私底下交代的“差事”,他大多敷衍了事,有些根本不在姑姑面前提起。

    姑姑天生便该做莲池书院的山长,根本不该入俗事浊流。什么早日回顾家为顾家谋算富贵之类的劝说,他根本羞于出口。

    也正因他有廉耻之心和回护之意,姑姑才真心接纳他。

    可笑可叹祖父枉为父亲,只想着算计女儿,令姑姑彻底寒了心,再不愿来往。

    ……

    “阿清,”顾山长含笑看了过来:“你怎么一直不吭声?”

    顾清定定神笑道:“我是在想,姑姑今日进宫,为何不将弟子一并带进宫来?”

    俞皇后心里微微一动,看向顾山长。

    顾山长倒没什么异样,随口笑道:“我问了她,她说年少识浅,不懂宫中规矩,不敢同行。我便一个人来了。”

    俞皇后将心头那一丝异样按捺下去,笑着说道:“我也是谢明曦的夫子。她见了我有什么可害怕的。说到底,她是不想进宫才对。”

    顾山长对弟子颇为回护,立刻说道:“她不想来,便随她,何必勉强。”

    顾清故意泛酸:“姑姑如今最疼的是弟子,不是我这个侄儿了。”

    顾山长露齿一笑:“你心中有数便是,何苦说出口来讨嫌。”

    众人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自在。

    可惜,很快扫兴的人便来了。

    卢公公腆着脸来送口信:“皇上听闻顾山长今日进宫,颇为高兴,特意让奴才来送信。片刻便会驾临。”

    建文帝要来,众人只有感恩戴德的份儿。

    顾山长什么也没说,神色却冷淡了下来。

    顾山长对建文帝的心结,由来已久。

    当年若不是建文帝坚持要娶俞皇后为妻,俞莲池也不必无辜枉死。

    费劲心思娶回俞莲娘,却未好好珍惜。左一个嫔妃,右一个庶子。就这也好意思自夸天子情深……

    呸!

    厚颜无耻!

    天下第一渣男!

    skbshge

第312章 鄙夷() 
顾山长的脾气,在座众人当然都清楚。

    卢公公一退下,俞皇后便软声央求:“娴之,待会儿皇上驾临,你装也装得恭敬些。免得皇上心中不快。”

    顾清也低声恳求:“是啊,姑姑,在皇上面前,你可别犯犟脾气。”

    顾山长哂然一笑:“在天子面前,我等升斗小民如何敢造次唐突!你们多虑了!”

    她还未清高不识时务至将天子视为无物的地步。该有的礼数,半点不会少。

    只是,她也绝不会阿谀谄媚笑脸逢迎就是了。

    俞皇后看着满脸不以为然的好友,暗暗苦笑一声。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宇间掠过一丝阴霾。

    ……

    片刻后,建文帝驾临椒房殿。

    建文帝并未穿龙袍,穿的是常服。独属于天子的威压也随之缓和了几分。英俊的脸孔上满是笑意:“家宴不拘常礼,都不必行礼了。”

    只有在椒房殿,建文帝才会放下天子架势,像个寻常的丈夫和父亲。

    这是天子的恩宠,也是俞皇后屹立中宫数年不倒的最大依仗!

    俞皇后目中含笑,果然未行礼。

    昌平公主一家三口显然也习惯了建文帝的恩宠,各自笑着应了。

    顾山长却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莲池书院山长顾娴之,见过皇上。”

    众人:“……”

    和谐融洽的气氛下,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在扫建文帝的兴致。

    好在建文帝认识顾山长也不是一两年,对她的性情脾气同样知之甚深,也未介怀:“顾山长请起身。”

    待顾山长站直身体,建文帝又笑道:“你和莲娘知交多年,夫妻一体,莲娘的好友,便是朕的好友。在朕面前,你不必这般拘谨。”

    顾山长淡淡应道:“我无德无能,如何敢以皇上好友自居。皇上这般抬爱,我只有惶恐,委实不敢受之。”

    建文帝:“……”

    ……

    一把年纪了不肯嫁人坚持独身的女子,大抵都有些孤僻古怪。

    算了,还是别计较了。

    建文帝不再去碰软钉子,转而和俞皇后闲话:“莲娘,这些日子宫中琐事繁多,辛苦你了。”

    俞皇后笑道:“这是臣妾份内之事,何言辛苦。”然后,又故意嗔道:“皇上莫非是嫌臣妾无能,想将操持宫务之事交给嫔妃们不成?”

    建文帝显然很吃这一套,立刻笑道:“这怎么会。你是朕的贤内助,宫中一切交于你手,朕放心得很。后宫诸妃,不及你万一。”

    俞皇后舒展眉头,嘴角弯起。

    一旁的顾山长面无表情,心里呵呵。

    嘴上说得倒是好听!实际行动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后宫嫔妃不及俞皇后万一,还不是照样一个接着一个的临幸,生出一堆庶出的皇子公主来?

    渣男!

    天下第一渣男!

    建文帝又看向昌平公主。

    对着最宠爱的长女,建文帝神色更是温和:“昌平,朕看你近来面色似有些不佳,莫非是身子不适?”

    昌平公主笑着应道:“父皇为政事日夜操劳,还要为女儿操心,女儿实在不孝。女儿在去岁末偶感风寒,如今已痊愈,父皇不必忧心。”

    女儿生病了,当爹的都不知道。就这也好意思摆出慈父嘴脸?

    顾山长心里又是呵呵一声。

    总之,当顾山长看一个男子不顺眼的时候,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渣。

    当然,这样的“荣幸”,也只落在了建文帝身上。

    像董翰林之流,于顾山长而言,犹如跳梁小丑,连被鄙夷唾弃的资格都没有。

    ……

    能和当朝帝后和大齐公主驸马同席,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更是无上的荣耀。

    可惜,顾山长显然对这样的圣眷兴致缺缺。

    “家宴”一结束,顾山长便张口告退。

    建文帝还未离开,俞皇后不便亲自相送,只得吩咐昌平公主和顾清送顾山长出宫。

    “娴之年龄大了,这脾气也愈发古怪了。”

    建文帝憋了一晚,显然也有些不满不快。只是,身为男子总得有些气度,不便和妻子最好的朋友斤斤计较。故作玩笑似地说道:“女子还是应该嫁人生子,性子也能柔顺些。”

    俞皇后此次却未顺着建文帝说话,淡淡张口:“娴之不愿嫁人,自有她的缘故。性情刚硬些,也未碍着任何人。莲池书院,万幸有她撑着。否则,也无今时今日。”

    建文帝注视着俞皇后,半晌才道:“莲娘,你已经很久没这般和我说过话了。”

    年少恩爱情浓,常直呼你我。

    不知从何时起,他习惯了自称朕,她也习惯了自称臣妾。离得再近,也如隔着一层朦胧的薄纱,看彼此总有些模糊。

    这一声我,似打破了无形的禁锢,令两人迅速靠近。

    俞皇后心弦微颤,抬眼看向建文帝:“皇上……”

    “直呼你我便是。”建文帝迅速打断俞皇后,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唏嘘:“莲娘,我们自少相识,当年是同窗,后来两心相许,历经辛苦,方结为夫妻。”

    “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俞莲娘,世上无任何女子能和你相提并论。”

    “我是天子,也是你的丈夫。在我面前,你想说什么都无妨。无需顾虑重重,更不必怕失礼激怒于我。”

    “不管何时何地,发生何事。我都不会怪罪你。你这般小心翼翼,我看着只觉心痛。”

    ……

    建文帝说得动情,俞皇后也听得鼻酸,眼中依稀闪出水光,哽咽着喊了声:“元仲”。

    建文帝伸手,将俞皇后揽入怀中。他们都已不再年轻,怀抱没有了年少时的激烈情热,却更温暖舒适。

    俞皇后将头靠在建文帝的胸前,听着熟悉的心跳声,心中涌起了久违的甜意暖意。

    静静地依偎片刻,建文帝才张了口:“莲娘,还有几日便是上元节。每年宫中都会有灯会,到时候将莲池书院的所有学生都召进宫。有她们相陪,你也一定格外欢喜。”

    俞皇后的笑容陡然凝结在嘴角。

    前一刻还觉得温暖甜蜜的怀抱,这一刻冷如寒潭。

    她身在其中,冰冷入骨。

    ……

    skbshge

第313章 凤旨(一)() 
怀中的身躯有刹那的僵硬。

    建文帝似无所察,兀自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莲娘,你在莲池书院为夫子,精心教导学生。今年,便让她们一起进宫赏花灯。”

    “传出去,亦是宫中盛事,更是莲池书院所有学生的体面。”

    “女子书院的名头,也会越来越响亮。于莲池书院,也是一桩喜事。”

    俞皇后的头依旧伏在建文帝胸前,身形未动。

    建文帝看不到俞皇后的脸,自不知俞皇后此时的神色为何。说了半天,俞皇后也无什么反应。

    建文帝顿了片刻,又低声道:“其实,我也存了几分私心。”

    “过了一个年头,三皇儿四皇儿都已十四,五皇儿也有十三岁了。再过两年,便要大婚。挑选皇子妃之事,非同一般。”

    “我想着,不如趁着此次上元节,提前相看一回。若有中意的,暗中观察两年,看看为人品性,可堪为皇子妃。”

    这个理由,确实合情合理。

    二皇子妃赵长卿,便是莲池书院的学生。两年前随母进椒房殿请安,和二皇子打了照面。二皇子见之倾心,主动向建文帝张口求娶。

    赵家是书香门第,赵长卿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赵长卿美貌多才聪慧过人,是俞皇后最喜欢的弟子。

    建文帝很快点头应允。俞皇后亲自下凤旨赐婚。

    这桩婚事,成了京城佳话。

    莲池书院里的一众少女们,也对赵长卿嫁为皇子妃的际遇艳羡不已。若有正大光明进宫请安的机会,谁也不会错过。

    此事,俞皇后没有半分拒绝的理由。

    俞皇后终于张口应下:“臣妾谨遵皇上之命。”

    称呼忽然又回到了皇上和臣妾。

    刚才刹那间的亲密无影无踪。

    建文帝似想张口解释什么,又无从说起。索性闭口不言。

    ……

    隔日,椒房殿里的一道凤旨传进莲池书院,半日之内传遍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宫中的上元灯会,莲池书院所有学生皆要奉召入宫!

    老天!

    这不就是变相的挑选皇子妃盛会吗?

    老天!

    为什么人家有女儿在莲池书院就读,自己家中偏偏没有?

    这等喜事,为什么落不到自己家身上?

    这一日,家中有女儿在莲池书院读书的欣喜若狂暗暗摩拳擦掌。反之,则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身为鸿卢寺卿的谢钧,得知这一喜讯后,简直喜翻了心。

    莲池书院的一众少女,谁人能比谢明曦更出众?俞皇后挑选皇子妃,谢明曦必会入选。等上几年出嫁正合适。

    唯一的遗憾,便是谢明曦的庶出身份。区区四品官员的庶女,做皇子正妃实在有些勉强……

    好在谢明曦如今是顾山长唯一的弟子。这一层身份,足以弥补庶出的不足。

    同僚邀去喝酒,谢钧不假思索地婉言谢绝,很快回了谢府。

    这一个年头,谢明曦每日去莲池书院,随顾山长学习。风雪无阻,无一日例外。对此,谢钧半点意见都没有,巴不得谢明曦和顾山长越亲近越好。

    谢老太爷见谢钧满面喜色,忙追问是什么事。

    谢钧一脸喜色压抑不住,低声将事情的原委道来。

    不愧是嫡亲的父子,谢老太爷眼睛立刻一亮,激动又兴奋地低语:“这可太好了!明娘定能入选皇子妃。”

    诸皇子大多未成年,既未立储君,也未封王。若能为皇子妃,将来或有可能再进一步……便是日后为藩王妃,也足以光耀门庭,令根底浅薄的谢家立足京城了。

    太好了!

    简直是上苍赐予谢家的大好机会啊!

    谢钧咧嘴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