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358部分

六宫凤华-第358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建书院及安养院之类的事,倒不必急在一时,待选好合适的地点慢慢建也不迟。

    顾山长笑道:“几位夫子也觉太过清闲,前几日便和我商榷过了。先写几分招收学生的告示,看报名的学生有多少。”

    考试肯定是要的。

    不过,蜀地不比京城。女子读书尚未成风气,偌大的蜀郡,竟只有一座女子书院,且只收官宦千金。

    顾山长思来想去,决定先设一所平民女子书院,多招收一些学生。只设三年课程,课程也设置得浅薄一些。如此一来,招生的标准自然要大大降低。

    “入学的学生,需年过八岁。”谢明曦笑着接了话茬:“只要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便可前来报名。至于试卷,也要出得简单一些。能识字,会书写便可。”

    这标准还真够低的。

    林微微忍不住笑叹:“当年我们为了考莲池书院,不知耗费多少力气。”

    可不是么?

    谢明曦揶揄地笑道:“尤其是林姐姐,在莲池书院外昏倒了三年。若不是遇到了我,怕是无缘就读莲池书院了。”

    思及往事,林微微目中闪过笑意。

    就是那一回相遇,令她和谢明曦相识,结为好友。

    一转眼,已是数年前的往事了。

    林微微有些唏嘘:“时光如水,韶华易逝。此话半分不假。你我相识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转眼已是七年多了。”

    短短几句话,也勾起了顾山长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不知俞太后在宫中过得如何……

    这个念头一闪过脑海,顾山长便自嘲地笑了一笑。

    身为一朝太后,权倾六宫,帝后俱低头诚服。李太皇太后整日躺在床榻上不言不动,就像木雕一般,再也威胁不到俞太后半分。

    俞太后终于如愿以偿,又岂会不好?

    自己就别胡乱操心了。

    说来也巧。

    顾山长心中惦记俞太后一回,不出两日,俞太后的信便送到了蜀王府。

    skbshge

第715章 不愿() 
顾山长和俞太后自幼一起长大,对她的笔迹再熟悉不过。

    此时顾山长坐在明亮的烛火前,目光缓缓掠过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涌起阵阵唏嘘。

    人的年龄阅历不同,提笔落墨时,亦会有细微的不同。

    当年的俞莲娘,天资聪颖,自信骄傲,落笔时如龙飞凤舞。后来的俞皇后,隐忍压抑,字迹也圆润了许多。

    如今的俞太后,无需再隐忍收敛,笔锋锐利,锋芒毕露。字里行间透出令人心惊的杀伐果断。

    顾山长定定神开始看信。

    信上倒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既未提起京城变故,也未言及宫中形势。只如老友谈心一般,说些生活琐事。

    诸如“你走之后我心中甚是挂念”“去了蜀地后你只字都无也太过吝啬笔墨了”之类。又随口问起了蜀地的生活。

    看完信后,顾山长心情略有好转,扬了扬嘴角,提笔写了回信。

    ……

    蜀郡至京城,快马加鞭日夜行程。

    十二日后,这封信到了椒房殿。

    芷兰小心翼翼地捧着信,走到正殿外。

    正殿里,丽太妃正跪在俞太后面前,涕泪俱下地哭泣求情:“……定是有人暗中要陷害宁王,设下这一局,将污水都泼到宁王身上。太后娘娘是亲眼看着宁王长大的,对宁王的心情脾气最是熟悉。恳请太后娘娘为宁王做主啊!”

    宁王被关在宗人府两月有余。

    自安公公招认后,宁王已彻底落入下风,情势颇为不妙。哪怕有宁王党羽暗中出力奔走,也呈现出了颓然之势。

    今日,朝中已有御史奏请天子,已“谋害手足”的罪名问罪宁王。

    建安帝假模假样地将这份奏折留中不发。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建安帝对宁王动手是迟早的事。丽太妃每日都要来椒房殿哭诉哀求一回。

    俞太后眉目冷肃,额上的皱纹愈发深了,透着无情和冰冷。

    “朝堂之事,自有皇上定夺。哀家不会随意插手过问。”

    “如果宁王真的无辜,查明原委后,皇上定会还他清白。反之,他也休想逃过严惩责罚!你在哀家这儿哭哭啼啼的,半分用处皆无,退下吧!”

    丽太妃泪眼婆娑地继续恳求:“太后娘娘……”

    俞太后目光冷冷一扫:“退下!”

    丽太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踉跄着退出了椒房殿。

    ……

    芷兰没心情同情可怜这位丽太妃,立刻捧着信进了殿内,恭敬地说道:“启禀太后娘娘,蜀王府派人送了信进宫。这是顾山长写给太后娘娘的信。”

    听到顾山长的名讳,俞太后眉头略略舒展,目光也温和了许多:“将信呈到哀家面前来吧!”

    贴身伺候俞太后数年,芷兰对俞太后的性情脾气颇为熟悉。见俞太后心情颇佳,芷兰也微微笑了起来,恭敬地将信呈了过去。

    俞太后接过信,瞥了秀丽端庄的芷兰一眼,忽地说了一句:“哀家听闻,卢公公病了。”

    芷兰身子一颤,低声应是。

    对俞太后来说,如今的卢公公其实也没太大用处了。不能贴身伺候建安帝,不得天子器重,能打探到的消息颇为有限。

    宫中内侍多的是,以俞太后的手段,想示好拉拢买通几个,委实不是难事。

    “芷兰,”俞太后淡淡问道:“你若不愿再和卢公公结对食,哀家吩咐一声,卢公公便会识趣,不会再来缠着你了。”

    芷兰身子又是一颤,面孔低垂,看不清目中的情绪:“奴婢斗胆,禀报太后娘娘,奴婢愿和卢公公继续结对食。”

    意料之外的答案,令俞太后略有些讶然。

    俞太后定定地看着芷兰:“芷兰,你还年轻,卢公公比你大了二十岁,如今又在病中,能活到哪一日尚未可知。哀家只问你这一回,你可得清楚了,再回哀家的话。”

    换了别人,俞太后根本不会费这个口舌。

    芷兰没有抬头,声音低柔却坚定:“奴婢已经想清楚了。”

    俞太后哑然片刻,挥挥手,示意芷兰退下。

    收到好友来信,是一桩令人愉悦之事。俞太后拆开信,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莲娘,见信安好。”

    “自来了蜀地后,我心情颇为舒畅。蜀地吃食偏辣,一开始我颇为不惯,现在渐觉滋味颇佳。”

    “我打算开设女子书院,不问门第,专收些平民百姓家的女童,教导她们读书识字明白事理。书院名字我也想好了,就叫顾氏书院。”

    “我还打算,日后建一处安养院,专门收容被遗弃的女童。再设一处医馆,专为贫穷无力请大夫的女子治病……”

    洋洋洒洒,写满了三页信纸。

    眼前仿佛出现了顾山长自信奕奕满目神采的脸孔。

    俞太后眉头全然舒展,目中满是笑意。

    这个娴之,去了蜀地后如鱼得水,畅快之极啊!

    只看好友如此开怀,当日放蜀王夫妇去蜀地就藩也值得了。

    ……

    退出椒房殿后,芷兰便去了卢公公的住处。

    一路上遇到的宫女内侍,无不热情热络地上前寒暄套近乎。年龄小一些的叫“芷兰姐姐”,年龄大一些的也同样厚颜称呼芷兰姐姐。

    芷兰已稳居俞太后身边第一人的宝座。就连在宫中行走的太医们,见了芷兰也格外客气。

    卢公公生病,也是芷兰私下去了太医院,求了一位太医暗中开的药方。否则,宫中内侍一病,就只有扔着等死的份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太监正在廊檐下熬药。见了芷兰,忙笑着来见礼:“芷兰姐姐来了。”

    芷兰颇为和气,轻声笑道:“每日熬三次药,还要伺候吃喝换衣,辛苦你了。”

    小太监颇有些受宠若惊:“伺候义父是应该的。”

    卢公公曾收过几个义子,最有出息的,便是魏公公,如今已随蜀王去了蜀地。这个小太监,是卢公公三年前收下的义子。

    如今卢公公病着,这个小太监还算有良心,每日伺候得颇为周到。

    ……当然了,芷兰日日都来,他也不敢不尽心。

    芷兰笑了一笑,也不说破,伸手推门而入。

    skbshge

第716章 患难() 
一股混合着药味闷味的难闻气味迎面扑来。

    然后,屋子里响起了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芷兰来不及蹙眉,快步上前,

    坐在床榻上的卢公公几乎要将心肺都咳了出来。芷兰扶住他的胳膊,另外一只手为他轻拍后背。

    卢公公咳了许久,直至咳出一口浓痰,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疲倦又颓然地靠在被褥上,冲芷兰挤出一个笑容:“你日日在太后娘娘身边当差,就别总惦记我了。”

    内侍身体残缺,寿命本就比普通男子短一些。这一病,似掏空了卢公公聚存了多年的精力,短短几日,便显出了颓然老态。

    此时这一笑,满额满面俱是皱纹。

    他如同行将腐朽的木头,而眼前的芷兰,依然身形苗条,面容秀丽温雅。

    卢公公心里又是欣慰,又觉分外酸楚。

    “我得了空闲就来看看你。”芷兰柔声说道:“我要当差,也不能整日陪着你伺候你。你心中别不高兴才是。”

    结为对食,便如世俗夫妻一般。彼此相伴,彼此照顾,生老病死皆有所依。

    芷兰吩咐一声下去,门外的小太监很快送了一碗热粥来。芷兰一勺一勺喂卢公公喝下,又以丝帕为他擦拭嘴角。

    看着温柔体贴如昔的芷兰,卢公公心中酸楚之意更甚。心中盘亘了多日的念头,终于吐出了口:“芷兰,你别再管我了。”

    “你是太后娘娘身边最亲信得力之人,年轻貌美,前程似锦。陪在我这个病重的残缺之人身边,又是何必。”

    “你走吧!以后,别再来看我了。我不怪你,也不怨你……”

    话未说完,已被芷兰打断:“病中之人总会胡思乱想。你什么都别说了,好生歇着,我明日再来看你。”

    卢公公目中浑浊的老泪在闪动:“芷兰……你这又是何苦!”

    “当年,是我心中仰慕你。仗着太后娘娘对我有几分倚重,我才得以和你结为对食。我知道,你心里一直都不情愿。”

    “我比你大了二十岁,是身体残缺之人,根本算不得男人。我根本配不上你!”

    “这几年,能和你时常见面说话,能得你时时温柔照顾衣食起居,我心中已经毫无遗憾了。”

    “芷兰,你就走吧!以后都别再来了。”

    ……

    深藏于心底的话说出口之后,卢公公双目泛红。

    芷兰霍然站直身子,一直温柔沉静的脸庞也溢满了激动的红潮:“好,你今日既将话说开,我倒要和你说个明白。”

    “当日我不情愿和你结对食,你向太后娘娘百般央求。我应了娘娘的话,和你结了对食。便将你视做一生的依靠。我比你年轻,你病了我伺候你,你死了我替你打理身后事,这都是应该的。”

    “你现在说这些话是何意?难道我芷兰在你心中,就是那等狼心狗肺无情无义翻脸无情之人吗?”

    “你要撵我走!我偏偏不走!我就是要天天来看你,天天来伺候你!你愿不愿意都得高高兴兴地等我来。”

    芷兰边说边哭,泪水不停滑落面颊。

    卢公公全身颤抖,老泪纵横。想说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他挣扎着起身下榻,紧紧搂住了芷兰。仿佛寒冬腊月里攥紧了唯一能取暖御寒之物。又如溺水之人抱住了救命的稻草。

    自建文帝死后,卢公公被新帝百般打压磨搓。昔日风光不再,短短半年,便落魄不堪。可芷兰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侧,众内侍顾忌着芷兰和椒房殿,倒不敢对他太过分。顶多是言语奚落讥讽罢了。

    卢公公在宫中风光十余年,一朝落地这等田地,心中阴郁憋闷,不必细述。前些时日,被建安帝寻衅罚跪了两个时辰,跪后晕厥倒地,然后便一病不起。

    他的病,大半都是心病。

    和芷兰交好的宫女如玉乔等人,背地里都在劝芷兰和卢公公早些了断。这些,卢公公也都知晓。

    他总存着一丝私心,舍不得和芷兰分开。现在他这一病,还不知能不能熬过去。何必再拖着芷兰不放?

    他忍着心痛如割,装作坦然大度地让芷兰走。却未想到,芷兰竟如此有情有义……

    “芷兰,现在我遭的罪,都是我应该受的。”

    哭了一场后,卢公公情绪稍稍平稳下来,沙哑着说道:“先帝待我一直信任有加,我辜负了先帝的信任,暗中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现在,我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