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371部分

六宫凤华-第371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安帝心里正不痛快。逮着把柄焉有不发作之理!

    一想到建安帝,盛鸿心里便觉气闷,轻哼一声:“离得这么远,他能奈我何?便是训斥几句,我也听不见。”

    盛鸿酒喝多了,说话颇有些孩子气。

    谢明曦哑然失笑,拿出哄阿萝的语气哄道:“好好好,听不见就是了。”

    盛鸿咧嘴一笑,俊美的容颜在月光下多了一层惑人的光芒。

    谢明曦心尖处似被挠了一挠,下意识地放慢脚步,凝望着盛鸿。

    盛鸿在谢明曦的注视下俊脸愈发红了,眼中闪出亮得惊人的光芒。以自己的身体将谢明曦压至一棵大树下,然后扬声吩咐:“所有人都退下,不得惊扰我和王妃。”

    谢明曦:“……”

    谢明曦白嫩的脸颊泛起一层薄薄的红晕,如同涂抹了一层胭脂一般,在月光下分外醉人。一双似水的眼波似嗔似怪:“你忽然这么喊一声做什么?也不嫌丢人!”

    “有什么丢人的。”盛鸿笑嘻嘻地靠近,口中呼出的温热气息中夹杂着酒气,意外的撩人:“本王要和王妃亲近温存,闲杂人等,一律退散。”

    最后一个字,消逝在彼此的唇舌中。

    少年夫妻,正是恩爱情热之时。稍一亲热撩拨,体内的火苗便腾地燃了起来。

    盛鸿以身体磨蹭着谢明曦,在她唇上沙哑着低语:“明曦,我们就在这……”

    谢明曦面颊如火烧,用力狠狠拧了盛鸿的腰一把:“回屋去!”

    ……

    隔日清晨。

    盛鸿和谢明曦皆迟迟未起。

    从玉扶玉在门外守着,一边低声咕哝:“这都日上三竿了。我们是不是该敲门叫醒王妃?”

    “还是算了吧!昨夜王妃和殿下在园子里待到了深夜才回来。想来是谈心谈得太久了,格外疲累。今日才睡得久了些。”

    “这倒也是,那我们继续守着门便是。”

    这一等,又是半个时辰。

    日头高悬,门终于开了。

    盛鸿满面餍足,神清气爽,心情颇佳,冲从玉扶玉笑道:“王妃也醒了,你们进去伺候王妃穿衣。”

    两人齐声应是。

    谢明曦似耗尽了力气,坐在床榻边懒得动弹,任由从玉扶玉伺候更衣梳洗。用过早饭后,才有了精神体力说话。

    一张口,声音略有些沙哑:“从玉,你去林姐姐秦姐姐颜妹妹那里送个口信,请她们到内堂来。就说我有事要和她们商议。”

    从玉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片刻后,林微微秦思荨颜蓁蓁三人便都来了。

    自颜蓁蓁和秦思荨来了蜀地后,顾山长缺夫子的窘境大为缓解。这几个月来,顾氏书院也逐渐上了正轨。第一批入学的女童们,皆有长足的进步。

    做夫子,教导女童们读书,着实是令人愉悦之事。

    不过,她们能做的事,绝不仅于此。

    “我今日请你们前来,是要和你们商议再开几间女子书院。”谢明曦笑道:“以我们众人之力,广开女子书院,让蜀地所有女童皆可读书识字。”

    林微微第一个抚掌赞成:“好主意!”

    “主意确实极好,只是,想广开女子书院,也不是易事。”秦思荨柔声道:“不说别的,只说夫子人选,便令人头痛。”

    如今的人手,堪堪撑起了顾氏书院而已。

    耗费的银子倒在其次了。

    颜蓁蓁眼珠一转,抢着说道:“缺夫子,便先招夫子。”

    谢明曦赞许地看了颜蓁蓁一眼:“颜妹妹说得没错。我也有此打算。你我四人,只做夫子,颇有些大材小用之嫌。应该腾出更多的精力时间,来做更有用之事。”

    “此事我已和师父商量过了。要建女子书院,先广招夫子。教女童们读书识字,无需学问过高,不拘女子,也可招些有秀才或举人功名的男子来做夫子。便如董夫子一般,在女子书院任夫子。”

    “今年再设四间书院,每间书院招收一百名女童。我们四人,各负责管理其中一间书院。待日后,选出精明能干的夫子任副山长。我们便又能腾出手来,继续再开书院。”

    “如此一来,不出几年,我们便能令蜀地多数十间女子书院。能令所有女童皆自八岁起入书院读书识字。”

    “师父设了一座安养院,专门收容被遗弃或身患重病的女童。今年,我还打算在蜀郡择一处合适的地方建一些作坊,专门招收年轻妇人,教导她们一技之长。亦能赚些银子做家用。”

    “女子地位低下,皆因依附男子之故。若能自给自足,则能慢慢改善自身处境。”

    “读书启智,读书明理,皆非朝夕之功。我盼着你们能和我一起同心协力,推行此事。”

    林微微听得热血沸腾,挽起袖子道:“好!谢妹妹这些话,可算是说进了我的心坎里。这等事,我是定要出力的。有什么只管差遣我便是。”

    秦思荨的目光温柔而坚定:“我愿和夫婿一同来蜀地,正是想一展所学。如此,才不枉夫子多年教导。”

    颜蓁蓁更是激动难抑:“说得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谢姐姐,这等事可不能漏了我。”

    谢明曦莞尔一笑:“当然不会漏了你!现在最缺人手,你想躲也躲不开。”

    skbshge

第742章 名气() 
大齐文武之风皆兴盛。

    不过,读书也好,习武也罢,皆是在繁华富庶之地更兴盛。穷乡僻壤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地方,读书自然难成风气。

    女子想要读书,更是不易。

    蜀地文风不兴,每三年一次的会试,蜀地举子考中进士的寥寥无几。

    盛鸿忙着招兵买马暗中练兵的同时,也未忘了开设官学书院。

    谢明曦也同样忙碌不已。

    有顾氏书院先例在前,无需再摸索,再设四间书院也不是难事。上有所好,下必行焉。蜀地的官员家眷们纷纷登门,表示愿参与其中,为蜀王妃差遣奔走出力。

    有人愿献出别院,有人想捐赠银子,有人举荐自己的亲眷前来做夫子,还有人毛遂自荐愿亲自前来……

    诸如此类种种琐事,皆要谢明曦定夺。

    其中用意,也是显而易见。这是想借着此事,向蜀王妃示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谢明曦深谙此中道理。不管众人怀着什么心思前来,总有示好投诚之意,总是件好事。

    暂且先收下,日后慢慢观察甄别便是。

    新建的四间书院,分散在蜀郡各处,俱挂着顾氏书院的匾额。

    众女眷想拍蜀王妃的马屁,笑着夸赞:“王妃娘娘耗费心思,建了这几间书院,共收了数百名八岁左右的女童入书院读书。不要分文束脩,每日提供孩子一顿午饭,且每季都给孩子准备两身新衣。如此善举,令人敬佩。”

    “是啊!自蜀王妃来了蜀地,蜀地骤然有了新气象。”

    “王妃娘娘心地仁善,蜀地的女童们也是有福了。”

    前来请安的官员女眷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十分热闹。

    谢明曦眉眼含笑,唇角微扬。

    眼前这一幕,颇为眼熟。

    前世执掌后宫时,宫中妃嫔或诰命贵妇们,无一不在她眼前俯首听令。一个个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来揣摩她的心思讨好她。

    不可讳言,这种感觉颇为惬意。

    “王妃娘娘也别太偏心了。何不再设一间好一些的女子书院,容蜀地官员们将家中女儿送来读书?”

    “这个主意极好。恳请王妃娘娘设一间谢氏书院!”

    在众官员女眷殷切的目光下,谢明曦浅浅一笑:“你们所言,也有道理。只是,我每日颇为忙碌,一时无暇顾及此事。”

    众女眷立刻纷纷表示,蜀王妃娘娘只要领头挂名即可,具体事宜,她们皆可以出力。

    谢明曦略一思忖,才应了下来:“诸位一番盛情,我心领了。既是如此,便再设一间顾氏书院,专收蜀地官员千金。”

    话音一落,一个女眷便抢着笑道:“王妃娘娘开设的书院,理应是谢氏书院才对。”

    这个抢话的女眷,是蜀郡通判的夫人周氏。

    谢明曦笑容一敛,淡淡扫了周氏一眼:“开设书院,是我师父的志愿。我如今所作所行,皆是受了师父的教导和影响。所以,不管开设多少间书院,俱是顾氏书院。”

    周氏:“……”

    周氏马屁没拍成,反而碰了一鼻子灰,颇为狼狈,唯唯诺诺地应是:“王妃娘娘说的是。”

    一旁的郡守夫人忙笑着打圆场:“王妃娘娘重情重义,对顾山长敬重一如往昔,委实令人钦佩。”

    众女眷也纷纷出言附和,心里既同情拍错马屁的周氏,又暗暗凛然。

    这位年轻秀美的蜀王妃,看着和善亲切,微笑盈盈。实则有主见有决断有手腕,颇为难缠。日后她们可得多提几分小心才是。

    ……

    这一段插曲,很快传入顾山长耳中。

    顾山长既觉好笑,又觉窝心感动,轻声说道:“其实,那位通判夫人说得也不无道理。她们有意将家中女儿或侄女之类送进书院,冲的是你这个王妃,而不是我。再设书院,确实该叫谢氏书院。”

    谢明曦淡淡一笑:“没有师父的教导引领,我也不会有今时今日。不仅是书院,我新设的药铺就叫顾氏药铺,新设的女红作坊,也是顾氏作坊。”

    “我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我对师父尊敬又爱戴,谁都不能小瞧师父半分。我要让师父真正名扬天下,想做自己想做之事。我还想让师父的名讳被记入史册,让天底下所有被惠及的女子,都记住师父的名讳。”

    顾山长:“……”

    顾山长想数落几句,不知为何,鼻子忽地发酸,眼角一热,声音有些哽咽:“你这孩子,师父一把年纪了,要这等虚名做什么……”

    谢明曦伸手为顾山长擦拭眼角,轻声笑道:“有了名头,做事才更方便。”

    “往日在京城,有太后娘娘处处照拂,无人敢轻视小看师父半分。如今在蜀地,有我在,师父更不会受半分委屈闲气。”

    “师父想做什么,只管放手去做。我会竭尽全力,支持追随师父。”

    这一刻,谢明曦秀美坚定的脸庞上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顾山长心中如被滚热的油浇过,灼烫不已,久久难以平息。

    许久之后,顾山长才点点头道:“好,我们师徒同心协力,好好做出一番事情来。不敢说惠及天下,至少,能令蜀地女子们的生活有所改变。”

    空口说话谁都会,难得是真正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

    谢明曦眉眼微弯,目中漾开笑意。

    又过片刻,顾山长的情绪才真正平复下来。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明曦,你说,我们在蜀地做的这些事传到京城去,众人会如何做想?又会是何等反应?”

    谢明曦挑眉一笑:“我们既未谋逆造反,又未去杀人害人。所做的皆是好事,问心无愧。何惧流言蜚语。”

    “再者,母后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便是皇上,也最多心里不太痛快,总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和母后起争执。”

    和皇权相比,她们所做的确实都算“小事”。

    然而,天底下所有的“大事”,都是由诸多“小事”一点一滴地慢慢汇聚。便如种下一颗种子,细心浇灌,终会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那一日。

    skbshge

第743章 两年() 
时光如水,转眼便是一年多过去。

    从众人离京之日算起,正好两年。

    这两年里,廉夫子将五千驻兵练成了精兵。

    这两年里,盛鸿暗中招募了五万私兵,操练不缀。

    这两年里,蜀地的年轻官员越来越多,县城治理颇见成效。其中,南安县两年之内税赋多交了三成。贵平县人口增多,从中下县变作上县。威远县每年考评亦是优等。不知不觉中,蜀王麾下的人才也日渐增多。不容任何人忽视小觑。

    这两年里,谢明曦等人所做之事,亦是数不胜数。

    顾氏书院开遍了蜀地各处,加起来共有十余间书院。每间书院有几百名女童。此等风气,也极大地带动了蜀地的文风。

    想想看,八九岁的女童都能读书习字,略大些的十岁左右女童能读四书五经。家中有儿子的,自不愿儿子落于人后,再咬牙节俭也要将儿子送去书院读书。街头巷尾四处乱跑的孩童大大减少,几不可见。

    文风兴盛,当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过,于蜀地来说,风气已渐渐形成,着实令人欣喜。

    顾氏安养院共有四处,专门收容被遗弃和身患重病的女童。顾氏药铺也在一年多之内开了数间,另有数间顾氏女红作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