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444部分

六宫凤华-第444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对着女儿,也不能说。

    俞太后不肯说,昌平公主也没法子,只得好言宽慰安抚。心里就此埋下了一个疑惑。

    ……

    从这一日起,昌平公主在福临殿里住了下来。

    小郡主顾舒瑾,也一并留了下来。

    有昌平公主在侧,萧语晗赵长卿尹潇潇三人便是来伺疾,也靠不近床榻边。谢明曦每日照例来探望三回,风雨无阻。

    俞太后在宫中经营数十载,耳目众多。

    谢明曦暗中窥伺半年多,已将俞太后的心腹摸了个七七八八。借着初掌宫务之势,雷厉风行的夺了几个女官的职务,另外提拔任用一批。私下嚼舌的宫女内侍,逮住后便是一顿板子。

    短短数日,后宫便“清爽”多了。

    只这样,当然还远远不够。

    谢明曦执掌凤印后,下了第一道施恩的凤旨。宫女年过三旬者,皆可自请出宫。或归家,或婚配嫁人。

    这一道凤旨,在后宫里掀起了无数风浪。

    大齐后宫,从未有过放三旬宫女出宫归家或嫁人的先例。宫女们年少时进宫,要么病死,要么犯错被打死,要么老死宫中。如今施恩令一下,想出宫的宫女们绝不在少数。

    如此一来,宫中原本的格局也被彻底打破。

    当然,也有不愿出宫的大龄宫女。譬如芷兰玉乔,譬如湘蕙琴瑟等等。这些都是伺候主子多年的宫女,在宫中亦有体面,并不愿出宫嫁人。

    谢明曦听之任之,并不勉强。

    自请出宫的宫女,达到三分之一还要多。谢明曦命湘蕙等人一一审查过问,每个宫女赏了笔丰厚的银子,便放出了宫。

    福临宫里的宫女,走了约有四分之一。

    这一道凤旨,也令谢明曦的贤后之名散播开来。

    这一桩事,耗费了月余功夫。

    宫女们走了不少,谢明曦并未急着选宫女入宫。

    天子后宫空悬,只她这个皇后而已。加上李太皇太后俞太后和一众太妃,正经的主子并不多。伺候的宫女内侍却有近千人,一次性放了百余个宫女出宫,宫中各处也能支应。

    这百余个宫女,多是俞太后的人。如此一来,俞太后在宫中的耳目被除掉了大半。

    接下来,谢明曦又下了一道凤旨,令所有年迈体弱的内侍出宫。

    内侍和宫女又自不同。宫女出宫可以归家,可以嫁人。内侍都是净过身的男人,身体残缺,家中也大多无人了。这样放出宫,和驱逐无异。

    再者,年迈体弱以何为标准?

    多少岁算年迈?什么样算体弱?

    一众内侍心中惶惶。

    首当其冲的,便是卢公公。

    论年龄,宫中几乎找不出比卢公公更大的。内侍是一个高危的职业,或因犯错被罚或被迁怒挨罚或是被利用不得善终……总之,能安然终老的少之又少。

    身为三朝元老的卢公公,便成了宫中最年迈的内侍。

    至于体弱,身为内侍,没几个体格强健的。照此标准,宫中内侍得去了大半。

    内侍们人心浮动,惶惶难安。私底下拐弯抹角地搭上魏公公,不惜送重礼,只求魏公公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美言几句,收回成命。

    魏公公一律未应。

    卢公公成了第一个离宫的内侍。

    skbshge

第890章 变革() 
卢公公是伺候了三朝天子的宫中老人,离宫时天子有厚赏,一众内侍给卢公公送行。

    怎么看,也不算凄凉被逐了。

    魏公公告假一日,亲自送卢公公出了宫。

    身为内侍,身体有残缺,大多短寿。像卢公公这般能活至五旬的,已是少见的长寿。卢公公生过一场重病,虽熬了过来,却落下了病根。走路时略有些躬身弯腰。今日出宫,腰背弯得更厉害。

    魏公公早已打点好了马车,扶着卢公公上了马车:“义父坐稳了。”

    义父两个字一入耳,卢公公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将头扭到一侧。过了片刻,才重新转过头来,低声道:“没想到,我会有活着出宫的一日。”

    在数年前,从背叛了建文帝的那一日开始,他就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心理准备。

    那一天在椒房殿外,他被魏公公捉了个现行,以为自己活不过第二日。

    没想到,皇上饶过了他这条性命,只令他离宫。

    魏公公沉默了片刻,才低低地说道:“当年我进宫时,只有十二岁。若不是义父提携照顾,我不会那么快就崭露头角,也不会被派到当年的七皇子殿下身边了。”

    “我有今时今日,多亏了义父。我永不会忘了义父的恩情。”

    “皇上仁厚,肯放义父离宫。义父也当感念皇上仁德。”

    “我替义父置办了一处二进的小院子,又买了两个奴仆,伺候义父衣食起居。”

    “离宫后,义父就将宫里的一切都忘了吧!以后,我会好生孝敬义父,让义父衣食无忧颐养天年。”

    卢公公脑海中闪过芷兰的身影,很快,又自嘲地笑了笑:“你说得没错。我老了,也没几年可活了。以后,我就安心地在小宅子里养老。你得了空闲,来看看我便是。”

    卢公公的离宫,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宫中将会有大批“年迈体弱”的内侍被放出宫。属于俞太后的时代,也将随着宫女内侍们的离宫变成过去……

    这座皇宫,已彻底换了新主人。

    马车缓缓向前。

    卢公公到底没忍住,掀开车帘往后看了一眼。

    朱红色的宫门越来越远。曾生活过数十载的宫廷,也将彻底成为他的回忆。

    卢公公眼眶红了,浑浊的老泪滑了下来。

    ……

    傍晚,魏公公回宫,进了移清殿。

    忙碌了大半日的盛鸿,放下奏折,叫了魏公公过来:“你是否将卢公公安顿好了?”

    魏公公点点头,利落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皇上全了奴才的心意。”

    身为天子,想令一个内侍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宫中,再容易不过。卢公公叛主送信,乱棍打死也不冤。

    盛鸿肯放卢公公离宫,皆是看在魏公公的颜面。

    盛鸿没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随口道:“起身吧!你将卢公公带出了宫,就得好生奉养,更不得出什么差错。”

    卢公公孤身一人离宫,身边的两个奴仆皆是魏公公的人,一个远离宫廷既无权也无势的老太监,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了。

    魏公公感激涕零地应下:“是,奴才一定好好照顾卢公公。”

    盛鸿看着一脸感恩的魏公公,心里有些唏嘘。

    内侍也是人,并不是一味刻薄寡恩狼心狗肺。魏公公对卢公公这个义父有情有义。也正因魏公公是这样的人,他才会愈发器重信任。

    盛鸿默默想着,心里有些模糊的念头,愈发清晰明了。

    当日晚上,盛鸿回了椒房殿后,便和谢明曦商议:“明曦,让男子净身入宫为内侍,有伤天和。对男子来说,也太过残忍了。”

    “我想取缔内侍。以女官取而代之。”

    盛鸿偶尔冒出的主意,总是和常人所想不同。

    谢明曦略有些讶然,定定地看着盛鸿:“你说的是认真的?”

    盛鸿点点头,俊美的脸孔果然一片正经严肃:“你身为女子,无法体会净身对男子的残害。其实,内侍所做之事,让女官来做便可。”

    “如此一来,以后便少了被迫净身入宫的男子。女子进宫为女官,当差做事,也会更仔细更尽心。”

    紧接着,盛鸿便以后世的某朝为例,向谢明曦仔细讲解了女官制度的优势:“……女官不是终身制,就和朝堂选官一样,先考官。待考中女官后,还要有一到两年的学习期。从中甄选出聪慧多才之人,担任要紧的差事。”

    “大齐文风兴盛,女子中不乏饱读诗书才学出众之人。从中择出优秀出众的,不是难事……”

    谢明曦听着也觉新鲜,竖耳聆听。越听越觉得可行。

    盛鸿想以女官取代内侍,不仅是要摒除男子净身为内侍的恶习,也有自己的私心。

    他要立阿萝为皇太女,让阿萝成为大齐第一位女帝。便想着早些为女儿筹谋。以女官取代内侍,为阿萝培养一批忠心可靠得用的人手。

    盛鸿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时辰才住口,接过谢明曦递过来的茶杯,一饮而尽。

    谢明曦默默思忖良久,才道:“此事不可一蹴而就。先在后宫试行。若效果尚可,再慢慢以女官取代内侍的职务。”

    盛鸿心中了然,低声笑道:“温水煮青蛙,这个道理我当然懂。”

    世间以男子为尊,朝堂更是男子的天下。天子身边乍然出现女官,一定会引起朝堂众臣的剧烈反弹。

    倒不如先从后宫开始。

    谢明曦身为中宫皇后,提拔任用几个得力的女官,理所应当。人手“不够用”了,就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几个得用的女官进宫,也不算出格。

    任用女官,给女官定品级发俸禄,这都是后宫“琐事”。中宫皇后掌六宫,在后宫怎么折腾,朝臣们也无话可说。

    待众人慢慢习惯了女官制,他这个天子身边便可以慢慢出现一两个女官了……从跑腿传话,再到当差做事,直至保管御印拟旨传令……

    所有的变革,都是从细微处开始。

    想引以女官制度,更不宜操之过急。

    一步一步,慢慢来。

    skbshge

第891章 离心(一)() 
卢公公的离宫,在后宫中并未掀起什么波澜。便如一块石头落了水,溅起些水花,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水花吞没。

    诸多年迈体弱的内侍,也很快一一离宫。

    躺在床榻上的俞太后,已无力顾及这些。

    熬过炎热的酷暑,进了初秋,俞太后的病症勉强有了起色,在宫女的搀扶下能走动几步。此时的后宫,在两个月内已换了一片天。

    俞太后未再宣召俞家女眷进宫。倒是孝顺的好儿媳谢皇后,主动宣了俞家女眷进宫探望俞太后。

    当然了,进宫之人依旧是王氏。

    王氏进宫一回,俞太后就要被气得多躺两日。

    谢明曦再一次提起要宣俞家女眷进宫“探望”时,昌平公主忍无可忍地说道:“皇后一片‘美意’,母后和我都心领了。不过,母后需精心养病,还是少见外人为好。”

    谢明曦微笑道:“俞家女眷怎么能算外人。母后见一见娘家人,心情岂不更好?”

    昌平公主扯了扯嘴角:“多谢皇后费心,真得不必了。”

    换在往日,被人这般挤兑,昌平公主早已翻脸发作了。

    今非昔比。俞太后失势,被困在福临宫里,昌平公主也如失了羽翼的鸟雀,没了扑腾的力气和底气。

    谢明曦好意“劝慰”一番,见昌平公主态度坚决,才勉强作罢。

    谢明曦坐到床榻边,和俞太后商议起宫中招女官之事:“……这两个月来,儿媳放了百余个宫女和两百余个内侍出宫,如今宫中各处都缺人手。儿媳打算招些年轻的女官入宫。”

    俞太后面无表情地冷笑:“区区小事,皇后做主便是,何须来问哀家。”

    她反对有用吗?

    她安插在宫中各处的内应,几乎被谢明曦拔得干干净净。建文帝在世时任用的内侍,也几乎都被撵出了宫。

    俞家和她这个太后离了心,顾家被接连打压,也快没了声息。刘御史告病后,一直未曾病愈。依附俞顾两党的官员,纷纷离心,不知有多少暗中向天子投诚……

    短短两个月,她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便被劈了枝叶,几乎只剩光秃秃的树干了。

    哪怕她已做好了暂时隐忍退让的心理准备,也万万没料到,奔溃的速度如此之迅捷!

    谢明曦看着神色晦暗目中燃着怒意的俞太后,心情颇为愉悦:“母后既也赞成,儿媳便敢大胆地放手施为了。”

    ……

    谢明曦走后,昌平公主立刻到了床榻边,好言抚慰面孔铁青的俞太后。一边在心中暗暗唏嘘伤怀。

    帝后手段高明,一计接着一计,一招连着一招。俞太后除了愤怒之外,几乎无招架还手之力。

    好在盛鸿对她这个长姐还算尊敬,谢明曦待她也算客气。

    俞太后自病了之后,情绪也越来越起伏多变。此时满面愠怒,目光闪烁不定,忽地落在昌平公主的脸上:“昌平,再有两个月,便过了国丧。瑾儿的亲事也该定下了。”

    昌平公主:“……”

    母女两人曾为此事大吵过一回。

    俞太后重提旧事,昌平公主第一个反应是愤怒,旋即一阵心寒。

    这些时日,她连公主府都未回过,一直守在俞太后的床榻边。喂药喂饭更换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