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446部分

六宫凤华-第446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潇潇满心疑惑,待屏退宫女内侍后,直截了当地问道:“皇姐之前和母后大吵一架,莫非就是因为瑾儿的亲事?”

    谢明曦点点头应道:“正是。”

    赵长卿忍不住插嘴道:“母后为瑾儿相中的是哪一家的公子?”

    谢明曦扯了扯唇角,淡淡道:“听闻是相中了楚大公子。”

    妯娌三个面面相觑,沉默了片刻。萧语晗目中闪过一丝讥讽,张口说道:“顾家是书香门第,自不想和武将结亲。和赵家才是正经的门当户对。”

    尹潇潇迅速接了话茬:“三嫂说得没错。”

    赵长卿意味深长地说道:“顾大人亲自为瑾儿挑的亲事,自不会差。”

    谁也没提起顾舒瑾的郡主身份。

    谢明曦眸光掠过妯娌们的脸孔,微微一笑:“想来母后又是激动高兴过了度,才会昏迷过去。待母后醒了,我们可别忘了恭贺母后一声才是。”

    萧语晗赵长卿尹潇潇:“……”

    这是要往俞太后的痛处继续捅刀撒盐,唯恐不气死俞太后啊!

    罢了!捅刀也好,撒盐也罢。既选定了帝后这一边,总不能再左右摇摆。索性一条道走到黑。

    萧语晗第一个笑着附和:“弟妹说的是。”

    尹潇潇赵长卿也一并笑着应下。

    妯娌四人,又闲话片刻,才各自散去。

    ……

    谢明曦无需在汤药里下什么迷药。

    俞太后此次昏迷了整整三日才醒。醒来后,虚弱得几乎无法张口说话。再有赵院使的“精心照料”,俞太后怕是再无病愈之日了。

    昌平公主哭了几日,肠子都快悔青了。待俞太后醒了之后,在床榻边跪了半日。

    俞太后闭上双目,并未理睬昌平公主。

    昌平公主哭肿了一双眼,跪青了膝盖。却也未曾改口。顾舒瑾的亲事,就此定下。

    顾家和赵家结亲之事,虽未摆在明面上,私下已悄然传开。

    赵阁老对这门亲事颇为满意。

    顾家在朝堂上站错了队,渐渐式微。不过,有顾山长在,帝后显然没有彻底拔除顾家之意。

    顾舒瑾是大齐郡主,相貌出众,聪慧过人。有这么一个长孙媳,赵阁老夫妻两个做梦都想笑上一回。

    至于顾家,对这门亲事就更满意了。

    赵大公子家世出众,才貌品性俱佳。更重要的是,赵家和陆家来往密切,赵奇是当今天子的好友兼亲信。顾家和赵家结亲,也意味着顾家和俞家斩断关系,投向了天子这一边。

    在家族兴衰存亡面前,所谓的昔日情谊,也就不值一提了。

    顾家已倒戈,俞顾两党彻底分崩离析。俞太后在宫外再无依仗,宫中的势力也迅速被剪除了大半。假以时日,便能肃之一清。

    转眼间,便过了国丧期。

    谢明曦心情颇佳,写了信去蜀地,让顾山长收拾行李,和阿萝一起回京。

    skbshge

第894章 折磨() 
一个月后。

    晨起时,盛鸿忍不住念叨一句:“山长和阿萝应该快到京城了吧!”

    谢明曦神色柔和,眼眸中闪出温柔的光彩:“哪有这么快。师父年岁大了,阿萝还小,我在信中叮嘱过,无需急着赶路。一切以稳妥为要。少说也得要一个多月才能到京城。”

    廉姝媛亲自领着两千蜀兵,护送顾山长和阿萝归京。

    周全在一个月前,便翘首以盼娇妻归来。

    夫妻两人成亲三日,廉姝媛便去了军营。隔了数日,廉姝媛又领着蜀兵去了蜀地。夫妻两个聚少离多,眼巴巴地等着重逢团聚。

    谢明曦和盛鸿,也同样等得心焦如焚。几乎一日日数着过日子。

    帝后穿戴整齐后,先去慈宁宫,给李太皇太后请安。

    自俞太后病倒之后,李太皇太后心情愉悦,身体一日好过一日。如今无需人搀扶,便能在寝宫里转悠一圈。

    帝后到慈宁宫时,李太皇太后正在廊檐下溜达。

    盛鸿笑着快步上前,扶住李太皇太后的胳膊:“皇祖母怎么也不多睡会儿,这么早便起身了?”

    李太皇太后满额皱纹如菊花般舒展,咧嘴笑道:“哀家老了,睡不着,索性早些起身转转。明曦也说了,多转转,对哀家的身体也有好处。”

    说话还是断断续续,不甚流畅。不过,从一字不能言到现在磕磕巴巴地说上几句,进步十分明显。

    一边说一边看向谢明曦,目光柔和又慈爱。

    谢明曦微笑着上前,扶住李太皇太后的另一侧胳膊:“皇祖母身子骨越来越硬朗,孙媳心中也觉快慰。”

    李太皇太后在帝后的搀扶下,慢悠悠地在廊檐下转了一圈,照例要问上一句:“太后的身子骨可好些了?”

    谢明曦故意轻叹一声:“赵院使说了,母后忧思成疾,心情时有起伏,对养病颇为不利。这一个月下来,没见好转,倒有些病重沉疴之兆。”

    “孙媳心里也忧急得很呢!”

    几个儿媳轮番去“伺疾”,时不时说几句刺一刺俞太后的心窝。俞太后哪里还能静心养病?

    不被气死就算不错了!

    李太皇太后听在耳中,别提多快意了。嘴角咧得更高了些,口中却叹道:“哀家这里没什么,你去福临宫里瞧瞧,让太医好生照料太后。”

    死了一了百了,生不如死地活着,才是最大的折磨。

    谢明曦只当没听出李太皇太后话中的恶毒之意,微笑着应下了。

    ……

    帝后两人出了慈宁宫,又去了福临宫。

    福临宫里飘溢着特有的苦涩药味,混合着驱逐阴湿的檀香味,形成了一股强烈的难以形容的气息。

    俞太后目光暗淡,一脸病容,怏怏无力地躺在床榻上。

    帝后来了,萧语晗等人立刻让开床榻边的位置。静观每日都会上演的好戏。

    “母后今日感觉可好些了?”谢皇后声音柔和,满面关心。

    紧接着,便是天子盛鸿孝顺又关切的询问:“母后早晨的药喝过了吗?儿臣伺候母后喝药。”

    最厌憎的两张脸孔在眼前晃动,耳边不停响起两人“关切”的声音。这对俞太后来说,如同刑罚一般。刑罚不算重,远没到要命的地步。

    不过,每天总要来上一回。

    如同钝刀割肉。

    俞太后习惯性地气血翻涌一回,压根没有配合帝后做戏的兴致,直接闭上双目。

    帝后半分尴尬的意思都没有,就这么待在床榻边,继续细语安慰。

    待将俞太后恶心得够了,盛鸿才道:“儿臣先去上朝。待散朝后有空了,再来陪伴母后。”

    天子离开了,谢皇后却未离开,多停留了一炷香时辰。将赵院使等一众太医宣召过来,问一回病症。

    总之,做足了门面功夫。任谁也挑不出半点不是来。

    别人怎么想尹潇潇不知道,她自己对谢明曦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换了是她,她可没有这等城府和演技。

    谢明曦轻声问萧语晗:“皇姐今日可曾进宫?”

    萧语晗迅速看了俞太后一眼,轻声应道:“顾赵两家结亲,这些时日正忙着过定之类。皇姐已连着几日未曾进宫了。”

    听到昌平公主的名讳,俞太后额上青筋跳了一跳。很快,面无表情地将头扭到了内侧。

    赵长卿和尹潇潇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因顾舒瑾的亲事,昌平公主和俞太后算是彻底离了心。一个月前将俞太后气得病症加重,之后,每次昌平公主进宫,俞太后都拒之不见。

    昌平公主吃了几回闭门羹后,进宫也愈发少了。

    刘御史告了长病假,依附俞家的官员几乎散得干干净净,顾家的倒戈,对俞太后亦是沉重的一击。至此,俞太后对朝堂几乎再无影响力。

    后宫中,谢明曦手段亦是高明。先将俞太后的人手打发出宫,然后甄选年轻出色的女官进宫。

    宫中本就有女官,协助管理后宫。不过,女官的品级并不高,所有的权利也都来自于掌权者。有点类似于内宅后院里的管事娘子之类。

    如今,谢明曦在后宫中设下尚宫尚仪尚服等六局一司,协助自己管理宫廷。掌管六局一司的女官,皆有正式的官职。其中官职最高的是五品尚宫。

    甄选女官皆是谢明曦一手操持。设六局一司也是谢明曦亲力亲为。有天子鼎力支持,此事颇为顺遂,也未在朝中惹来多少非议。

    身为当家主母,想怎么选管家娘子就怎么选。提高品级多发工钱,也是当家主母的分内之事。轮不到朝臣们说三道四。

    当然,也有个别直觉敏锐嗅觉灵敏的,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不过,最多是以为谢皇后为了压制俞太后,才会大肆提拔任用“新人”。

    谁也不会想到,帝后将以女官取代内侍宦官。

    此时的朝臣们,也绝不会料到数年之后的情景。

    宫中优秀出色的女官们紧密围绕在大齐第一位女帝身侧,形成了一股对朝堂有巨大影响力的势力。

    被后世誉为“业昭盛世”的大齐朝,从建业二年开始!

    skbshge

第895章 归京(一)() 
等待的时光,总是格外漫长难熬。

    谢明曦近来十分繁忙,也无暇整日思念若渴伤春悲秋就是了。

    后宫新设六局一司,原有的格局俱被打破。谢明曦一边安排人训练经过严格考试甄选进宫的女官们,一边重新定制各种宫规。

    这一批女官,年龄小的十五六岁,年龄大的也只有二十余岁。大多出自普通百姓之家。

    女官待遇颇高,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

    女官并不是终生制。只要在宫中待满十年,便可出宫归家。归家后,依然保留女官品级,终身皆有俸禄。

    如此优渥的条件,着实令人动心。

    官宦千金们要嫁人生子操持内宅,不可能耗费十年最美好的光阴进宫做什么女官……做宫妃还差不多。报考女官的,多是出身寻常家境略贫困的女子。

    招考女官的条件也适当放宽了许多。死了丈夫的寡妇也可以报考。如此一来,年轻守寡的女子们成了报考女官的主力军。

    大齐文风兴盛,因俞太后和顾山长二十余年的努力,女子读书同样蔚然成风。前来报考女官的女子多达上千人。最终只取了前一百名。

    这些都在中宫皇后的职权范围之内。

    偶尔有一两个不开眼的御史言官上奏折弹劾,无需天子张口,就被战斗力强大的林御史谢尚书顾大人等人喷了回去。

    ……

    没错!

    顾大人调转枪头后,很快就成了天子身边的利犬。无需天子暗示,就主动亮出獠牙咬人了。

    在朝堂里混迹几十年,脸皮这种东西,早就被顾大人弃之一旁。

    荣华富贵才是最要紧的,家族兴衰皆在天子一念之间。薄薄的一张脸皮,要来有什么用?

    现在想来,顾大人真为自己之前的不开眼后悔懊恼不已。好在谢皇后对顾山长仰慕亲近,更胜亲娘。天子对顾山长也十分敬重,连带着对顾家也宽容了几分。

    想到即将归京的顾山长,顾大人心中万分庆幸。

    幸好顾山长当年做了明智的决定,收了谢明曦为弟子。

    若非这样,现在的顾家,怕是已经步了俞家的后尘。

    俞光德这个家主,病了几个月,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族内大事小事,皆已是俞光正说了算。

    散朝后,顾大人没急着回顾府,而是去了公主府。

    顾舒瑾的亲事已定下,婚期定在了来年五月。昌平公主放下了最大的一桩心事,近来心情颇佳。

    只要不提起宫中的俞太后。

    顾大人也无提起俞太后的意思。叫来长孙顾清,仔细叮嘱了一番:“……再过些日子,你姑姑便要归京了。”

    “以她的性子,只怕不愿再回顾家。”

    “娴之素来最疼你这个侄儿。你亲自去见她,将她迎回公主府住下。”

    眼下,顾娴之是顾家最大的依仗。笼络得越紧越好。

    顾清也明白这一点,可听到祖父这番话,心中却莫名别扭起来。

    他对姑姑的敬爱发自肺腑,并无半分掺假。

    顾大人见顾清没吭声,便知顾清又犯了清高的犟脾气,用力瞪了过去:“当初我替你取名字,清是清明聪慧之意。没想到,你只会孤傲清高。”

    “你姑姑老有所依,我们顾家有了大靠山。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照我的话去做便是。”

    顾清不情不愿地应下了。

    顾大人在公主府里用完午膳后,才回了顾府。

    昌平公主问及顾大人来意,顾清犹豫了片刻,才低声说出实情。

    顾家倒戈一事,顾清从未明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