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496部分

六宫凤华-第496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事,皇上也早有心理准备。”赵奇接过话茬,目光坚定:“哪怕有内乱,削藩之事也非行不可!”

    “到底该站在哪一边,父亲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skbshge

第995章 道合(一)() 
陆府。

    长身玉立温润如玉的青年男子,站在书房里。

    对面站立的,是一个六旬左右的老人。这个老人须发半白,皱纹满面,一双眼睛看似温和,实则精锐深沉。

    “孙儿未和祖父商议,自作主张,上了奏折。”青年男子低头拱手请罪:“请祖父责罚。”

    这个青年男子,正是陆迟。

    六旬老人,正是陆迟的祖父,大齐的首辅陆阁老。

    朝堂上发生的一幕,令陆阁老十分震惊。不过,陆阁老能做首辅,自有过人的城府和胸襟。既未像陈尚书那般当朝失仪,也未像赵阁老那般惊愕行于色。

    这一日下午,陆阁老像往常一样在内阁议事。待到傍晚时分,才回了陆府。回来没多久,陆迟也从宫中回来了。

    祖孙两个颇有默契地进了书房“谈心”。

    陆阁老目光一扫,掠过陆迟的脸孔,心里一时不知是何滋味。

    陆迟是他最器重最喜爱的嫡长孙,也是陆家未来的家主。陈湛略显浮躁冲动,赵奇稍有些跳脱,不够沉稳。相较之下,陆迟沉稳持重思虑周全行事缜密。

    陆阁老常以长孙为傲。

    万万没想到,长孙不动则已,一动就是这等棘手头痛的大事!

    陆阁老定定地看着陆迟,良久才沉声张口:“子毓,削藩之事,皇上准备多久了?”

    陆迟抬头,深深看了陆阁老一眼:“六年半。”

    陆阁老:“……”

    现在是建业七年,皇上登基六年有余。这么说来,皇上是从登基之日起,便有此打算了。却一直隐忍未发。先花了数年功夫,一点一点地掌控朝堂,培养提任亲信的年轻官员。直至今时今日,时机成熟,才开始动手。

    这份耐力,这份隐忍,这份心计,委实令人心惊。

    陆阁老又沉默了许久。

    陆迟低声说道:“祖父浸淫官场数十载,如今身为大齐首辅,位极人臣。新帝登基后,对祖父一直礼遇有加。”

    “身为臣子,为国尽忠,为君分忧,是理所应当之事。”

    “削藩之事,对国朝是大大有益之事。其中利害,无需孙儿多说,想来祖父定能想清楚。”皇上已经下定决心。该如何做,请祖父深思斟酌。”

    ……

    天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一个年轻力盛又有抱负的君王,想有所作为,想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亦是难免。天子下定决心要削藩,身为臣子,只有两条路。

    要么追随天子,要么和天子唱反调百般阻挠。墙头草两边倒的行为万万要不得,随时有掉落墙头粉身碎骨的危险。

    该如何选择?

    明暗不定的烛火下,陆阁老的神色晦暗不明。

    陆迟不再多言,悄然退了出去。

    陆家已是大齐顶尖名门,深蒙帝恩。只是,文臣的荣光想一代代的延续下去,绝不是易事。

    勋贵世家,有爵位和世袭的福贵。将门靠的是对皇上的忠心赤诚,一旦有战事,便要领兵上阵杀敌,抛头颅洒热血,所立下的战功,亦会惠及子孙后辈。

    而文臣们,靠着科举晋身。在位时风光赫赫,一旦告老致仕了,家族便会面临衰败的困境。

    也因此,文臣官宦之家,对儿孙的教导皆十分严格精心。在自己老迈致仕之前,能有儿孙辈的在朝堂官场展露头角,便能延续家族的荣光和地位。

    陆迟年轻有为,又是天子心腹。他追随天子,陆家其实也没了第二个选择,也不可能有第二个选择了。

    陆阁老在书房里独坐了许久,忽地叹了一声,不无自嘲地低语:“没想到,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他一直以为的性情随和胸无大志的天子,原来只是韬光养晦。城府之深,连他也被蒙骗住了。

    如今,天子的宝剑已出鞘,光芒四射,谁能抵挡?

    ……

    隔日,陈言官告病不出。

    消息传进众官员耳中,众官员不由得暗暗咋舌。陈尚书下手可真够狠的,这可是亲儿子啊!

    相较之下,赵阁老陆阁老就温和多了。赵奇好端端地出现在人前,陆迟更是毫发无伤,被天子召进宫伴驾议事去了。

    有好事胆大的,少不得要在陈尚书面前戏谑嘲弄几句:“陈尚书,令公子病得如何?不如我介绍一位京城名医给陈言官看诊如何?”

    “听闻皇上赏了太医去陈府为陈言官看诊治伤……不对,是治病。倒不必你我多事了。”

    陈尚书气头一过,也在懊恼自己冲动手重,让别人看了热闹。在得知赵奇和陆迟皆安然无事进宫伴驾后,心里就更懊恼后悔了。

    天子执意要削藩,谁也挡不住。既然如此,追随天子摇旗呐喊显然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个暴躁冲动的脾气,可真收一收了。

    过了几日,小朝会上商榷完政事后,天子主动留下了陈尚书,亲切地问询起陈湛的“病情”:“……朕不便出宫,不然,就登门探望他了。不知他现在身体如何?”

    陈尚书脸皮再厚再老,也禁不住天子这般询问,耳后有些火辣辣的。咳嗽一声应道:“多谢皇上关心。陈湛病的不重,再有一两日就能恢复如初,进宫伴驾了。”

    盛鸿温和笑道:“如此就好。朕每日政事繁忙,身边离不得陈湛。待他病愈了,让他进宫来见朕便是。”

    陈尚书老脸也有些发热了,唯唯诺诺地应是。

    出了移清殿后,陈尚书抬手,擦了擦额上的汗珠。

    当日晚上,陈尚书一回府,就沉着脸去了陈湛的屋子里。

    陈湛年轻力壮,挨几棍子受些皮肉苦而已,有宫中疗伤的药膏敷着,每日躺在床榻上好吃好睡好喝,养得面色红润,精神好极了。

    一见亲爹来了,陈湛立刻收敛笑容,挤出宝宝心里真苦的表情来,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父亲。”

    陈尚书:“……”

    陈尚书看得气不打一处来,瞪了一眼过去:“混账!就那么一点皮肉伤,哪里要整日躺着要人伺候?明日就给我起身下榻,进宫伴驾去!”

    ……

    skbshge

第996章 道合(二)() 
陈湛的“病”飞快地痊愈,第二日就进宫觐见。

    盛鸿扫了红光满面的陈湛一眼,戏谑打趣:“听闻陈尚书心狠手辣,亲自打了你三十棍子,将你打得皮开肉绽,屁股差点开了花。看来,传闻不可尽信啊!”

    陈湛咧嘴一笑:“那些好事胡乱传言的,也太夸张了。才三棍子而已。那是我亲爹,哪里舍得打我三十棍子!我可是陈家长子,以后陈家的荣光皆系在我身上。”

    然后,肃容正色道:“我已经是皇上的人了。以后,请皇上多多提携微臣,如此才不负微臣对皇上的一片心意。”

    陆迟赵奇连连搓胳膊的鸡皮疙瘩。

    就见盛鸿正色应了回去:“我生是明曦的人,死是明曦的鬼。不管有谁爱慕心仪于我,我都不会动心。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陈湛:“……”

    陆迟赵奇:“……”

    比厚颜无耻,陈湛再一次落败。

    陆迟赵奇被肉麻的快吐出来了,各自一脸痛苦忍耐。

    盛鸿洋洋自得,开怀一笑。

    身为天子,每日要正襟危坐,冷静克制,展现在人前的,永远是喜怒不辨威严天成的脸孔。

    一两年,三五年,未来的数年都要这样,想想都是件令人绝望的事。

    好在还有几个知心好友。在他们面前,盛鸿可以卸下天子的威严,嬉笑肆意片刻。

    说笑片刻,盛鸿和三人说起了正事。

    “那一日大朝会上的奏折,已经见了成效。”盛鸿眸光闪动,沉声说道:“这几日里,陆续有官员上了奏折,奏请削藩。”

    朝堂里从来不缺见风使舵逢迎拍马之人。天子削藩之意坚定,窥出端倪的官员们,很快就有人揣摩圣意,上了奏折。

    可以想见,将有越来越多的臣子表态。

    反正,这大齐是天子的。天子不怕内乱,他们身为臣子,阻拦不住,也只有追随天子其后了。

    陆迟低声道:“祖父也已动摇。不出数日,他就会想清楚了。”

    陆阁老身为首辅,是文臣之首。一旦陆阁老彻底站队表态,将会彻底影响到朝堂动向。

    盛鸿赞许地看了陆迟一眼:“辛苦你了。”

    陆迟笑了一笑:“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陆家。祖父以后总能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

    “我爹也慢慢转过劲来了。”赵奇低声笑道:“这几日,我劝了他两回。我的话,他也该听进去了。”

    盛鸿对赵奇投以欣赏的目光:“辛苦辛苦。”

    陈湛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我父亲比较固执,这几日一直在气头上。我没敢吭声。不过,等过些时日,朝堂风向彻底变了,他就能转过劲来了。”

    盛鸿倒没戳他的心窝,笑着说道:“不急,此事徐徐图之。”

    ……

    这一日正午,天子留陆迟三人在移清殿里用午膳。

    这等殊荣恩宠,放眼朝堂,无人能及。

    便是阁老尚书们,也很少被留膳。

    陆迟赵奇陈湛三人,时常被召进宫伴驾。三人官职皆不高,却是天子近臣。且时常陪伴天子议论政事,简在帝心这四个字,简直就是为他们三个量身定制而成。

    朝堂动向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上奏折的官员越来越多,数日之内,奏请削藩的奏折摞了高高的一摞。

    礼部尚书谢钧,也上了一封奏折。紧接着,萧尚书也上了奏折。倒是几位阁老,依旧“沉稳持重”,暂时未曾表态。

    不过,众官员皆知晓,削藩势成,已不可阻挡。

    大齐的十余位藩王,也在这数日里收到了消息。各自或愤怒或悲愤或惊慌或绝望,不一而足。

    藩王们私下多有联系,在收到朝堂动静风声后,立刻和各自交好的藩王紧急联系,商议对策。

    只是,藩地多在偏远之地,彼此通信传递消息并不便利。短时间内,全部联系上是不可能的。更遑论商议对策了。

    而朝中,已经有官员上了具体的削藩章程。阁老们没有赞成,也未反对,任由这些奏折呈到了圣前。

    盛鸿看过这些奏折后,并未批复,而是将这些奏折一起送进了内阁。让几位阁老一起看完奏折,再行议事。

    五位阁老花了半日功夫,将奏折一一过目。一时无人张口说话。

    过了许久,颜阁老咳嗽一声,低声道:“待会儿,皇上要召我等去移清殿议事。若问起削藩之事,我等该如何回应?”

    从天子流露削藩之意起,已有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来,天子的手段一波接着一波,步步紧逼。他们几个阁老,各自心意动摇,低头让步是迟早的事。

    方阁老略一踌躇,低声说道:“大势所趋,我以为,顺着圣心便可。”

    方阁老此言一出,赵阁老率先松了口气,低声道:“我亦有此意。”

    接下来,就剩李阁老和陆阁老了。

    李阁老年纪老迈,头发渐渐稀疏,连带着下巴上的胡须也稀稀疏疏,只剩几根。就这几根山羊须,李阁老爱惜的很,每日捋得小心翼翼,唯恐不甚捋断了一根。

    大家都在看着李阁老,就连李阁老慢慢腾腾地捋啊捋啊……

    半晌都没吭声。

    方阁老等人暗暗翻了个白眼,又看向陆阁老。

    陆阁老沉吟许久,才张口道:“我等皆是臣子,身为臣子,自当听从圣意。”

    方阁老等人暗暗松了口气,再次看向李阁老。

    李阁老又捋了会儿山羊胡须,点了点头。

    ……

    半个时辰后,众阁老至移清殿议事。

    整整两个时辰,这一场事涉大齐江山社稷的重要议事才结束。

    年轻力盛体力充沛的天子,依旧身材奕奕。几位肱骨老臣,却已呈现出疲惫之态。在天子留膳时,倒是没出言推辞。

    第二日,又是大朝会。

    此次,是众多年轻官员联名上奏折,奏请削藩。附议的官员占了朝堂上的半数之多。就连一直保持沉默的阁老们,也张口附议。

    天子在朝中下了圣旨。

    十余道圣旨,将在最短的时间里由宣旨使带去藩地。令大齐所有藩王在接到圣旨后,率领家眷,在两个月之内进京觐见天子。

    ……

    skbshge

第997章 进宫(一)() 
十余道圣旨,在最快的时间里出了京城,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