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513部分

六宫凤华-第513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饭的侍卫早得了叮嘱,一脸为难地说道:“请王爷息怒!今日的早饭只有这个,小的只管送饭,哪里管得了厨子做什么。”

    江夏王顿时暴怒,起身踢了碗,骂足了半日。

    早饭当然是没吃。

    其余藩王也同样骂骂咧咧,各自满面怒火。

    饿了半日,等到午饭一看,六菜一汤,每一样菜肴里的辣椒都占了半盘之多。看着清淡的肉汤,喝上一口,便呛了出来。辣味直冲喉咙。

    就连米饭里,也丧心病狂地放了尖尖的红椒。红白相间,看着便令人头皮发麻。

    这他妈谁能吃得下去?

    大牢里又传来一阵疯狂的叫骂声。

    继续饿!

    到了晚饭,就不用描述了……

    性情最火爆易怒的江夏王,也被饿得够呛,忍辱负重地吃了几口。结果被辣得眼泪鼻涕横流。

    一连三日,皆是如此。

    藩王们吃得苦不堪言。

    更可怕的是,顿顿饭食辣不可言,肠胃根本禁不住,便秘也是难免的事……

    平日汾阳郡王和安王,一天至少也要进牢房三回。可这三日,却连个影子都没露。

    ……

    三日后,汾阳郡王和安王各自进了牢房。

    还没张口,就被瘦了一圈满脸火气的藩王们怒骂一通:“呸,亏你有脸,使出这种下作手段。这样的饭食,谁能吃得下去!本王要是被饿出个好歹来,做鬼也要拖上你。”

    汾阳郡王脸皮厚得很,挨骂也不动气,故作无奈地应道:“王叔们别恼。宗人府里新换了一位蜀地名厨,做的都是蜀地名菜。你们一时吃不惯而已,待适应几日就好了。”

    汾阳郡王有唾面自干的胸襟,被骂得狗血淋头,也不介怀。

    到了年轻气盛的安王这儿,可就没那么好脾气了。

    江夏王骂得口沫横飞,安王气死人不偿命地咧嘴笑道:“蜀地菜肴,能做出三千多道。够吃上一年不重样的。江夏王不妨慢慢品味美味。”

    江夏王气不可抑,伸脚便踹。

    藩王们并未犯大错,既无镣铐也无枷锁。

    安王动也没动,身后的御林侍卫面无表情地冲上前,轻轻松松地拦下了怒不可遏状若疯狂的江夏王。安王趁机退出牢房外。

    牢房喀嚓一声,又锁上了。

    安王在牢房外怡然自得,冲口鼻快要喷出火星的江夏王徐徐一笑:“那三万精兵,江夏王可知来路?”

    江夏王狠狠呸了一口,矢口否认:“远在千里之外,和本王毫无关系,本王怎么知道。”

    安王冷笑一声,不再多问,拂袖而去。

    ……

    skbshge

第1030章 臣服() 
又过数日。

    汾阳郡王坐镇宗人府,安王独自进了移清殿觐见天子。

    尹大将军在几日前便已领着三万援兵去了河靖城。与此同时,河靖城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往京城。

    神卫军大败一场,又被烧了半数粮草,士气低落,又接连打了两场败仗。

    更雪上加霜的是,周勇连着几日不眠不休,气火攻心,竟然病倒了。两军对阵,一方主将病倒,且粮草不足将士士气不振,情形着实不妙。接连吃败仗,也是难免。

    朝中弹劾主将周勇的奏折,也摞了半人高。有言辞激烈的,直接怒骂战败皆是周勇之过。这等人,根本不配为主将,应该卸了官职,直接押往京城问罪。

    这些奏折,皆被天子留中不发。

    不过,这些时日,盛鸿的心情显然并不美妙。每日早起晚睡,有紧急军情战报,半夜被叫醒也是常有的事。那张俊美无双的脸孔,也憔悴黯淡了不少。

    “几日不见,皇兄清瘦憔悴了。”安王的语气中满是心疼。

    盛鸿心中一暖,放下奏折:“战事紧急,别说我了,朝中百官,有哪一个能吃得好睡得香?人人都跟着烦心忧虑。你不是也瘦了许多?”

    “你今日特意进宫,莫非是藩王们那边有人肯张口说话了?”

    安王挑眉笑道:“藩王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和汾阳郡王日日在宗人府里,和他们耗着,看谁更有耐力。”

    “这半个多月,我让蜀地名厨好生‘伺候’一众藩王。这一招果然颇见成效。已有两位藩王忍不住,私下和我吐了口。招认那一日大朝会闹事,是受了江夏王指使。”

    说着,安王呈上两份证词。

    盛鸿接了证词,迅速浏览一遍,目中闪过冷意:“果然是江夏王。”

    藩王们归京后,表面看似臣服,实则从未真正消停安分过。盛鸿在各藩王府皆安插了眼线。不过,有些机密要紧之事,是眼线查探不到的。

    众藩王里,最可疑的就是江夏王。

    “他们两个不但招认出了江夏王,还愿意将藩地的私兵一并献给朝廷。”安王又说了一桩好消息:“今日我进宫,就是向皇兄禀报此事。”

    “他们的私兵都不算多,一个有五千左右,另一个有八千私兵。他们平日靠的是私印调派私兵。现在已将私印存放的位置都说了出来。皇兄派人去验明真伪,便知真假。”

    盛鸿舒展眉头,起身走了过来,拍了拍安王的肩膀:“好!做得好!”

    这可是开了个好头。

    就如挖墙一般。再坚固的城墙,只要有了裂口,彻底溃裂是迟早的事。

    安王咧嘴笑了起来:“能为皇兄出力分忧就好。”

    白净清秀的脸孔已褪去了稚嫩轻浮之气,眼眸坚定而沉着。

    安王是真的长大成熟了,很快便能独当一面了。

    盛鸿心中十分快慰,又用力拍了安王一记。

    安王被拍得嗷嗷直叫唤:“皇兄高兴归高兴,也别一个劲地拍我啊!我这脆弱的小肩膀,哪里禁得住皇兄用力一拍!我这就去椒房殿,找皇嫂告状去!”

    盛鸿哈哈一笑,伸脚踹了油嘴滑舌的安王:“去去去,只管去告状!看你皇嫂到底向着谁!”

    ……

    安王出了移清殿后,果然又去了椒房殿,委屈地揉着肩膀抖着腿告状:“……皇嫂你看,皇兄就会欺负我。拍我肩膀不说,还踹了我一腿。”

    谢明曦也被逗乐了。

    她和盛鸿成亲的时候,安王还是个孩童。这些年,安王安分守己,她这个做嫂子的,对撒娇卖乖的小叔子硬不起心肠来,也颇有些偏疼。

    “待你皇兄回来,我一定好好数落他一顿,给你出气。”谢明曦笑着哄道。

    安王乐得眉开眼笑:“还是皇嫂最疼我了。”

    说笑几句后,安王将两位藩王指认江夏王之事告诉谢明曦。

    谢明曦眸光一闪,扯了扯嘴角:“既是如此,你将两位藩王放出宗人府。我今日便令人将那两位藩王妃送回府去。也不必再封着藩王府了。”

    就是要让所有藩王都看着,向天子投诚才有好日子过。

    不然,就在宗人府的大牢里住着,日日吃蜀地佳肴吧!

    安王收敛笑容,正色应下。

    ……

    谢明曦的动作十分利索。当日,便命人将两位藩王妃送回藩王府,各自还有厚赏。

    两位藩王妃被如此优待,颇有些心惊肉跳。直至自家的王爷出了宗人府回了府中,才安了心。老夫老妻躲过一劫,见面抱头痛哭。

    “宗人府那里,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我已经连着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能入口的饭菜了。日日肚痛难耐。这个安王,实在太狡诈太阴险了。”

    “我在宫里,每日也是胆战心惊,吃不好睡不香。王爷交了私兵也好。以后,就不必提心吊胆了,安心过日子便是。”

    隔日,两位藩王又去了陈留王府。

    一直养病的陈留王,见了两位藩王。三人私下里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两位藩王离开陈留王府的时候,神色倒是格外平静释然。

    正如盛鸿所料,挖墙脚最难的是第一步。迈出第一步后,第二步第三步就要容易多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陆续又有三位藩王低头认罪,且交了私兵。

    盛鸿有意施恩,并未追究到底,令汾阳郡王送藩王回府。谢明曦也在最快的时间里送藩王妃回府。一切待遇,和往日并无不同。

    不肯低头认罪的藩王们,继续在宗人府的大牢里苦熬。藩王妃们也不得自由,继续在宫中“小住”。

    两相比较,由不得人心不浮动。

    江夏王是打定主意一条道走到黑了,可别的藩王还有退缩的余地。时日久了,吃了诸多苦头的藩王里,有人指证江夏王,言明那三万私兵,正是江夏王暗中指使。

    招认指证的,是和江夏王一直过从甚密的南安王。

    盛鸿看了证词后,面色沉凝如水,寒声下旨:“来人,宣南安王江夏王立刻进宫。”

    skbshge

第1031章 立威(一)() 
深秋时节,阵阵凉风迎面吹拂。

    被“请”出大牢的南安王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被冷风一吹,瑟瑟作抖。

    在一众藩王里,南安王还算年轻,今年未到五旬。在宗人府的大牢里待了足足两个月,吃食辣味冲天,难以下咽。又接连闹肚子,一日一日不见好。原本身宽体胖养尊处优的南安王,瘦得快脱了形迹。

    总算出了宗人府。

    两个月没见过太阳的南安王,贪婪地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连刺目的阳光也觉得格外美妙顺眼。

    天子亲兵统领周全亲自前来,上百名身高力壮的御林侍卫腰持长刀,目光炯炯地盯着南安王。

    周全还算客气:“南安王请上马车。”

    南安王此时哪里还有半分嚣张跋扈,挤出笑容应了,在侍卫们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这一辆马车先行。一盏茶后,江夏王也被“请”了出来。

    江夏王也瘦了一大圈,脸上的肉松松垮垮,额上眼角皱纹堆积,一双眼睛依然闪着凶狠冷厉的光芒,张口便怒骂安王。

    众侍卫听的心头火气,安王亲兵更是心火直冒,下意识地握紧了长刀的刀柄。

    安王冲亲兵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冷静下来,不要轻举妄动。

    江夏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不过,江夏王显然并无低头做人的自觉,冲着安王狠狠呸了一口。

    安王冷笑一声:“江夏王老当益壮,精神得很啊!走吧!随我进宫去!”

    为什么忽然要进宫?

    盛鸿想干什么?

    江夏王瞳孔骤然收缩,却不肯将心虚露在脸上,趾高气昂地冷笑道:“去就去!我对大齐忠心耿耿,从无半点谋逆之心。皇上又能奈我何!”

    安王懒得和一个必死之人啰嗦,一挥手,两个侍卫上前,将江夏王“送”上了马车。

    一路上,江夏王就没消停过。口中骂骂咧咧个没完。

    安王一概置之不理。

    进了宫后,安王领着江夏王到了移清殿的偏殿里等候。这一等,就是半日。

    江夏王心中惊疑不定,故作不耐地追问:“皇上不是要召见我吗?为什么一直将我晾在偏殿里?”

    南安王私下告发指证江夏王之事,无人知晓。身在大牢里的江夏王亦是一无所知。不过,江夏王此时已隐隐察觉到了不妙。

    安王睥睨满面惊疑的江夏王一眼,冷冷一笑:“皇兄正在处理要事,等忙完了,自会召你觐见。你老老实实等着便是。”

    话音刚落,魏公公的身影便出现在两人面前:“皇上有旨,请江夏王进殿。”

    ……

    江夏王心跳不宁,面上强做镇定,随着魏公公和安王一起进了正殿。

    年轻俊美的天子盛鸿,端坐在龙椅上。

    汾阳郡王阴沉着脸站在正殿左侧。身侧还有十几位宗室亲王郡王,几位被放出宗人府的藩王也在一旁。就连一直告病不出的陈留王也来了。

    右侧站着的,则是陆阁老李阁老等人。朝中有分量的文官武将都在。

    一个熟悉的身影,跪在天子面前。

    江夏王一见这个身影,头脑里便轰地一声,如惊雷炸响。

    跪在天子面前的,正是和江夏王走动最为密切的南安王。

    南安王和江夏王关系不同旁人,他们是嫡亲的堂兄弟,各自的生母是嫡亲的姐妹,从血缘关系而论,远比别的藩王亲近。

    这些年,南安王处处以江夏王马首是瞻。江夏王有了反意,第一个拉拢过来的,也正是南安王。

    别的藩王不知江夏王做过什么,南安王却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藏着私印和手令的书房密室,也唯有南安王知道如何开启。

    现在南安王跪在这儿,意味着什么?

    南安王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眼中有些愧疚,更多的却是庆幸和释然:“江夏王兄,你在半年前暗中下令,命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