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宫凤华 >

第528部分

六宫凤华-第528部分

小说: 六宫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赵长卿,因谢赵两家联姻之事,赵长卿对储位有所图谋,平日和椒房殿来往也愈发密切。此事一出,赵长卿的嫌疑颇大。

    饶是赵长卿冷静沉稳,也有些坐不住了,到了贤太妃的寝宫来商议对策。

    “我也从未做过这等事。”赵长卿蹙着眉头低声说道:“我虽不愿眼见着天子选纳宫妃,也不会用这等卑劣手段。”

    贤太妃看着心思缜密精明的儿媳,忍不住追问了一句:“真不是你做的?”

    婆媳两个,竟是互相疑心起对方来。

    赵长卿无奈地笑了笑:“母妃,我行事素来谨慎,岂敢轻举妄动。”

    贤太妃和赵长卿沉默对视片刻。

    此事她们没沾手,那么到底是何人所为?

    是静太妃?还是端太妃?是尹潇潇,还是宫外的安王夫妇?抑或是昌平公主?

    萧语晗膝下只有一女,行此事没半分好处。显然不是萧语晗所为。

    半晌,贤太妃才低声道:“我观皇后行事,老谋深算,城府极深,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不留情。你我既然都没沾手此事,倒也无需惊惧。”

    “接下来这段时日,你说话行事也多加几分小心。”

    赵长卿呼出一口气:“母妃说的是。”

    婆媳两个商议片刻,又说起了梅太妃:“……梅太妃这回可是被折腾得不轻。我前几日去寒香宫探病,梅太妃一脸病容,不知要养多久才能痊愈。”

    “寒香宫里的宫人都被换了,只剩下一个老宫女琴瑟。梅太妃便是痊愈了,也没了耳目手脚,想做什么也是有心无力。”

    可不是么?

    梅太妃从来都不是谢明曦的对手。这两年来,婆媳关系不和睦,时有隔阂。谢明曦看在天子的颜面上,对梅太妃多有容让。此次趁着这个机会,正大光明地一举斩断了梅太妃的人手。可谓高明之极。

    赵长卿心里隐约掠过一个猜想,暗暗心惊不已。

    不过,她并未将这个猜想说出口。

    贤太妃唏嘘片刻,叮嘱赵长卿:“储位之事,不必心急。谢明曦生不出皇子来,天子总要立储。霁哥儿年龄最长,行事也最沉稳,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耐心等上几年,便是十年八年也等得起。”

    赵长卿低声应下。

    ……

    尹潇潇也去了静太妃的寝宫,见了静太妃张口便问:“寒香宫之事,是不是母妃所为?”

    静太妃没什么好气地哼了一声:“你既无争夺诸位之心,我费那个劲做什么。”

    婆媳两个原本相处还算和睦,不过,自去年因过继之事生出分歧闹腾了一回,便冷淡了不少。

    静太妃说话夹枪带棒,尹潇潇只当没听见:“母妃和此事无关便好。皇后的手段,母妃也是清楚的,还是别去招惹为好。”

    静太妃:“……”

    其中的道理,静太妃焉能不知?

    可看着尹潇潇平静坦然的脸孔,静太妃便气不打一处来。少不得又旧话重提:“皇上不纳宫妃,皇后一直无孕无子。待到了立储之时,便只有过继。霖哥儿……”

    尹潇潇忍着心头火气,皱眉打断了静太妃:“这些话,母妃不必再说了。我的丈夫你的儿子是怎么死的?母妃该不会忘了吧!”

    “那张龙椅,谁爱坐谁做,总之,我绝不容霖哥儿去争抢。我只要我的霖哥儿安然长大,平安一世。”

    说完,板着脸孔行了一礼,就这么走了。

    静太妃:“……”

    这个不识好歹的犟头!

    她满心盘算,也是为了霖哥儿好!瞧瞧尹潇潇那副样子,倒像是她要害她们母子一般!

    静太妃气得脸都黑了,砸了一整套茶壶茶碗。

    ……

    尹潇潇的心情也没好哪儿去,索性去寻萧语晗说话解闷。

    萧语晗颇为善解人意,眼见着尹潇潇一脸气闷,心知她在静太妃那里受了气,也不多问,只说些孩子的闲话。

    “……孩子们一日日长大了,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转眼的功夫,我们都快老了。”

    尹潇潇定定神,随口笑道:“我们都风华正茂,哪里称得上一个老字?”

    萧语晗笑道:“再过几年,霖哥儿便能娶了媳妇回来孝敬你了。到时候,孙子孙女齐整整地喊祖母,想不服老也不行。”

    尹潇潇遥想那样的情景,不由得笑了起来。

    闲话许久,尹潇潇心里的那口闷气才散。忍不住叹道:“我只想安生过日子,可这宫里宫外的,总不消停。”

    萧语晗扯了扯嘴角,目中却没多少笑意:“为了龙椅,当年你我的夫婿手足相残,连着鲁王宁王,也一并死了。皇位之争,从来都是如此。”

    尹潇潇脸上的笑意也退去,喃喃低语:“是啊!所以,我绝不会容我的霖哥儿走他父亲的老路。”

    “我不要他去争抢什么,我只愿他平安无事。”

    萧语晗看着尹潇潇,目光里露出一丝怜惜:“凡事岂能尽如人意。有些事,便是你不想,也避不过去。”

    一旦天子决定过继侄儿,霖哥儿霆哥儿和霁哥儿便会成为彼此的对手。这一场风波,已将来临。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收拾(三)() 
这一回,尹潇潇沉默得更久。

    身为天家儿媳,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皇权的残酷。

    在至高无上的权利面前,想保持一颗平常心,谈何容易?她能稳得住,静太妃显然是“稳不住”的。

    还有霖哥儿霆哥儿,已是热血冲动意气风发的少年。他们若生出争储之心,也不算稀奇。她能不能拦得住,也不好说……

    “你也别发愁了。”萧语晗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车到山前总有路。你无算计谋害人之心,胸怀坦荡,帝后眼清目明,心里清楚得很。”

    尹潇潇打起精神笑道:“三嫂说的是。”

    妯娌两个,也少不得议论此事的幕后主使。

    现在看来,贤太妃和赵长卿的嫌疑最大。其次,便是端太妃和安王夫妇。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

    “说不定,这些都是皇后手笔。”

    尹潇潇不喜阴谋算计。不过,她也不傻,仔细一想,便疑心到了谢明曦的身上:“设下这一局,杀鸡儆猴,那些心思不正的女眷再不敢领着女儿进宫。又给了梅太妃一记警告。”

    “这两年,梅太妃时常刻薄刁难皇后。以皇后的性情脾气,能忍这么久,已算颇有耐心了。”

    萧语晗也有所猜疑,口中却道:“这等话可不能乱说。若是传进寒香宫里,便是犯了宫中忌讳。不知又要惹出多少是非。”

    看破不说破,才是正理。

    尹潇潇点点头:“我也只在你面前说说而已,换了别人,我一个字都不会提。”

    ……

    端太妃也被吓得心肝俱颤,主动去了一趟椒房殿:“皇后,寒香宫之事,我可是半点都没沾过手。”

    谢明曦瞥了神色不宁的端太妃一眼,闲闲一笑:“既是如此,端太妃为何这般忐忑难安,急着主动来辩白?”

    端太妃:“……”

    还不是怕谢明曦“找”出点证据来,将这事赖在她身上么?

    毕竟,她曾生出过将哥儿送进椒房殿里养大的念头。以谢明曦的精明厉害,怕是早就心中有数,找个机会收拾她也不稀奇……

    当然,这些话,端太妃万万说不出口。只得陪笑:“宫中出了这等事,委实令人恼恨。我这个太妃,没能耐帮皇后的忙,也不敢给皇后添乱。”

    谢明曦淡淡地说道:“端太妃太过自谦了。安王是皇上的手足,亦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端太妃安安稳稳地在宫里待着,安王才能踏实安心地当差。”

    “若端太妃出个什么差错,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动了不该动的心思。第一个为难的,便是安王。”

    “端太妃一片慈母心,岂能忍心令安王忧心?”

    几句话,说得端太妃额上的冷汗都下来了:“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安王和皇上是亲兄弟,皇上用人不疑,重用安王,是安王的福气。我这个亲娘,也只有为儿子高兴的。绝不会做出让儿子为难的事来。”

    谢明曦微微一笑:“端太妃果然是一片慈母心肠。”

    端太妃继续陪笑,不敢再问询寒香宫之事。

    谢明曦倒是体贴,主动说道:“寒香宫里出了这等事,确实可恼。万幸周姑娘安然无事,本宫也不想再深究此事了。”

    “本宫已打发人去贤太妃静太妃的寝宫,让贤太妃静太妃都安心些。”

    “端太妃主动来了,本宫颇觉欣慰。想来,此事和端太妃没什么关联。端太妃只管放宽心,此事就算过去了。”

    一炷香后,端太妃出了椒房殿,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

    ……

    这一日过后,几位太妃一起告病。

    谢明曦亲自前去,一一探病,好言好语宽慰。

    这一“宽慰”,贤太妃静太妃端太妃直接就病到了年底……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梅太妃是真的病得不轻,将养了一个月,才勉强能下榻。人瘦了一圈,面色也不及往日。胃口不佳,每日恹恹的不说话。

    琴瑟是四十多岁的老宫女了。精力远不及年轻的时候,想整日守在梅太妃的身边,奈何有心无力。只得任由谢皇后派来的宫女伺候梅太妃。

    这些年轻宫女,伺候得十分精心,谁也挑不出不是来。

    可梅太妃还是日复一日的憔悴消瘦下来。

    其中原因,不难猜测。

    亲信心腹被一扫而空,身边都是谢明曦的人。想和琴瑟说话,打发她们下去,一个个便跪下请罪,说是奉皇后娘娘之命,不能擅离左右。

    当年俞太后在世时,梅太妃没少领略过这等磨搓人的手段。自从儿子登基为帝,俞太后又死了,梅太妃过得顺心舒畅。

    没想到,今时今日,又被磨搓得萎靡不振。

    谢明曦表面功夫做得周全,每日早晚皆来探望,但凡太医开方,必要过问。倒是盛鸿,这些时日来得少了。

    倒不是盛鸿不孝顺。只是朝中近来出了一桩大事。

    晋地干旱,闹了大灾荒,饥民颇多。当地的官员倒是及时开仓放粮了,奈何粮少灾民多。且有粮商从中屯粮,想趁着灾荒之年大赚一笔。灾民们被饿得狠了,无法可想,便聚众冲进粮商家中,抢了粮,也杀了人。

    如此一来,便生出了民乱。这伙灾民,从一开始的数百人,迅速发展壮大至万余人。当地仅有三千驻军,竟被这伙灾民击溃,杀了大半。

    至此,灾民也彻底成了民匪。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占了当地的官衙,将官衙里的官员全部关押起来做了人质。

    消息传进朝中,天子震怒不已,立刻召集重臣进宫商议对策,派兵前去平乱。

    这些时日,盛鸿每日早起晚睡,有时晚上议事太迟,便在移清殿里睡下。连回椒房殿的时间都没有,自然也无暇来寒香宫探望梅太妃了。

    没有儿子撑腰的梅太妃,岂是谢明曦的对手?

    这一日,谢明曦照例前来探病,温言款款,一派关切:“母妃病症略见好转,只是面色不佳,人也清瘦了许多。”

    梅太妃看着谢明曦,思潮起伏,一时无言,半晌才道:“皇后,哀家有话和你单独说。”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怒叱() 
所有宫女都退了出去。

    湘蕙和琴瑟也不例外。

    琴瑟担心主子,临退出去之前,投去忧心的一瞥。待退到门外,关了门,琴瑟忍不住轻叹一声。

    湘蕙和琴瑟自少时相识,情分深厚,不同旁人,轻声安抚道:“太妃娘娘和皇后娘娘有话要单独说,你我不便在一旁伺候,在门外守着便是。”

    琴瑟抬眼看了过来,目光复杂难言,半晌才低声道:“太妃娘娘这一个月来少食少言,夜里难以安寝,心事重重。”

    梅太妃的心事从而何来?

    琴瑟和湘蕙心知肚明。

    以梅太妃的心性手段,如何能是谢明曦对手!事到如今,梅太妃只余下苦苦挣扎的份,想不退让低头也不可能了。

    昔日两人皆是梅太妃身边的人,如今却是各为其主。

    湘蕙避重就轻地说道:“皇后娘娘对太妃娘娘素来恭敬孝顺,不会令太妃娘娘难堪,你不必忧心。”

    琴瑟苦笑一声,不再多言。

    ……

    寝室里一片安静。

    一脸病容的梅太妃,半躺半坐着。谢明曦坐在床榻边的椅子上,和梅太妃四目相对。

    梅太妃的目光有些飘忽。谢明曦的目光平静从容。

    许久,梅太妃才打破沉默:“在周姑娘的茶水里下迷药之事,是你的手笔。”

    谢明曦露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