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暮雪重重 >

第103部分

暮雪重重-第103部分

小说: 暮雪重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如此?何须如此?他从不解渐渐变得替她不值:我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你如此对待,你又知晓我经历过什么?

    “待那姓刀的离去,我们便回去找到段先生的尸首,将他安葬妥当。”他握住岑可宣的手,眼中是深深的愧疚。

    岑可宣摇着头,轻声说道:“他是为了救我而死,我却什么都不能为他做。”她恍惚想起自认识以来的一点一滴,越发觉得难以接受,“他似乎有许多话要对我说,一直未来得及开口,我却再没有机会听了。”她闭上眼睛,眼泪顺着面颊一滴一滴流了下来。

    寒越终于上前将她轻轻搂在怀里,再一次说道:“对不起。”音色低哑,却发自内心。

    初见时他冷峻难近,不善言辞,说的每一句话生硬得令人生厌,气得岑可宣对他更是恶语相向,可经历了患难与共,他仿佛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又或者是对岑可宣的态度改变了,变得甚至毫不吝啬他的温柔。就像此刻,他身上带着的体温,竟比她多日前倾心恋慕的那个人,来得温暖多了。

    那个人,才真正是浑身上下,都冰冷彻骨。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喜欢你也好,讨厌你也罢,他若是不想让你知道,你便感觉不出分毫,他的冷淡和疏远,温柔和微笑,都来得猝不及防。

    那样被层层深藏起来的一颗心,又该要多久的时间,才能捂得热呢。

    她想起了段先生离去时最后的话,不明白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因由,只是眼泪一直掉一直掉,寒越便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将她抱在怀里始终没有松开。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道扬镳 (二)() 
二人在石道里弄了一身尘土,身上又带着血迹,如今总算有了水,两人在河边折腾了好一阵子,才勉强将一身狼狈稍微修整干净些。站起身来,肚子已经是饿得咕噜噜叫了。

    除了那日的两个烧饼,以及后来段先生给的些许干粮,他们再没有吃过什么像样的食物,岑可宣摸着扁扁的肚子,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好饿啊。”

    寒越倒好,看也不看她,径直上岸往林子里走去,拨开丛林后,一转眼就不见了,离去时连一句交代也没有。

    岑可宣莫名其妙地盯着愈发深暗的树林,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仍是不明所以。转念一想,也许他要方便一下,不便说与她听。于是也不再多想,独个儿弯下身子,沿着附近一圈地方寻找,捡来不少散落的树枝,乱七八糟堆在一起后,试着生了半天火,都没有成功。

    从小到大,她从未做过粗活,更未有过半分落魄经历,眼下望着一堆高高的柴火,竟傻在原地,一点办法也没有。

    反正柴已经捡好了,让他回来生火便是,又有什么呢?她拍了拍手,这才坐回岸边的石头上,安安心心等了起来,结果等了好半天,离去时还能依稀听见的脚步声,最后竟消失得毫无踪迹了。岑可宣只好换了个方向坐,不再对着水边,而是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漆漆的树林看。

    天色越来越暗淡,树林成片的枝叶都快被她盯出花来了,那人仍旧没有回来。

    难不成他就这么走了?反正已经逃出虎口,自此各回各家?岑可宣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想法,虽有些不敢相信,联想到那人独来独往的性格,却愈发觉得有可能了。

    夜渐渐降临,溪边流水潺潺,溪水两侧却是丛丛密林,没有生火,四周开始变得昏暗,空气也越发寒凉,岑可宣抱着自己的身子,心里忐忐忑忑。

    “喂!”她紧张地冲着林子里喊了两声,“你去哪里了?”

    两山之间,溪涧之上,除了徐徐风声,唯有潺潺水流。

    “你到底去哪里了?”她又小声重复了一句,声音微弱得倒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了。

    这些天她叫过他无数次,除了“喂”就是“你”,或者直接用动作和眼神示意,却始终不愿喊出寒越这个名字。她固执地不愿意面对事实,不愿意去承认,她隐隐觉得,如果一旦承认他只是寒越,那么岑子非呢?那个叫岑子非的人,又去哪了?又是否自此消失了?

    一直毫无动静的林子里,终于响起了稀稀疏疏的声音,岑可宣忙看过去,树丛动了动,然后被拨开,缓缓走出来一个人,他正拂开茂密的树枝,露出一张波澜不惊的脸来,凌厉被抹去,便显得瘦削沉寂了。

    他的衣服漆黑,眼睛也漆黑,连那冷冰冰的表情都与离去时一模一样,只是原本空荡荡的手上,此时多了一只精瘦的野兔子。

    “去抓兔子怎么不说一声,我以为你走了!”岑可宣抱怨了一句,可是喜色也同时上了眉梢,身子亦随之站了起来。

    寒越仍旧秉持着一贯的沉默,什么话也不说,直接到她面前伸出了手,下巴稍稍抬起,是一个索要的姿势。他另一只手里拎着野兔子,略略看去已经断了气,灰色的皮毛上沾着些血迹,四肢和两只耳朵都垂着,似是被割断了腿和喉咙,还点点滴着血,乍看过去竟有些触目惊心。

    岑可宣愣了一下,顺着他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摸了一遍,终于摸出那柄随身携带的匕首,问道:“是要这个吗?”

    天色已黑,借着月光,匕首上镶嵌的珠宝更是流光溢彩,岑可宣双手执起,拔出些许,便沁射出些许寒芒,“喏。”她将出鞘的匕首直接递给了寒越,还不忘倒转位置,柄对着他,刃对着自己。

    寒越的目光忽然暗淡了些许,视线凝聚在匕首上,久久不散。

    那匕首曾经伤到过她,划过的伤口还未完全愈合,有时动作太大,仍会隐隐刺痛,岑可宣却一直没有说,因为当初那一刻,她真正痛的,其实是心,身体上的疼痛,反倒被忽略了。

    而眼下的寒越,显然是想起了那件事,开始心生愧疚。

    岑可宣意识到这一点后,不禁暗自叹息一声。明明伤在我身上,却还要我来安慰他。这份体贴心思,连她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她张开口,“其实我……”

    ';没事';两个还未说出口,寒越已经接过匕首,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去溪边了。

    岑可宣顿时哑然无言,觉得自己满腔的温柔喂了狗,溢满的温暖情绪又被堵了回去,她立马站起身,冲着他的背影大喊道:“我肚子饿了!”

    寒越仍然保持沉默,没有吭声,背对着她在水边蹲了下来,十分麻利地翻转匕首,开始将那野兔子割段四肢,去了皮毛,开膛破肚,动作娴熟得仿佛一个天生的猎人。

    他当然是个天生的猎人,猎杀的对象,可远远不止一只野兔子而已。而此时的岑可宣,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点。

    她只是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因而不甘了,扯大嗓子开始冲着他胡乱叫道:“我想吃鱼,要吃两条!”喊完后累得气喘吁吁,寒越抬头看了她一眼,还是没有说点什么。岑可宣丧气地坐了回去,终于不再大喊大叫了,心里面却凉飕飕的。

    “要是哥哥的话,定不会对我不理不睬的。”她酸溜溜地想着,小时候的岑子非,又不是没有为她抓过兔子。

    那时倒不是为了烤来吃,而是小姑娘玩心大起,要抓来养,因而不能让它伤,也不能让它死,只能完好无损,活蹦乱跳地抓起来,这可为难做哥哥的了。

    岑子非跟着那小兔子追了好半天,终于将窜来窜去小家伙给制服住,将其捧在岑可宣面前。可任性的小姑娘搂在怀里看了半天,竟然觉得小兔子可怜,一松手,把它给放了。

    当时岑子非仍旧勉强笑着,说可宣果然是个善良的好姑娘,可是心里面,一定很无奈吧。

    她陷在回忆里发着呆,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忽觉得眼前一暗,寒越不知何时已经到了她面前。“你……”她不明所以,寒越却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那是去了皮毛和内脏的兔肉,已经被清洗干净,整只串了起来,只是还是生的,肉质紧实,生火烤熟后便能吃了,兴许会很美味。

    可是岑可宣想起他方才的不理不睬,却别扭地小声嘀咕道:“我要吃鱼。”寒越倒没生气,开口说了一句:“你先拿着。”她只好听话拿着了,才将接过来握在手里,寒越绕过她,去旁边树林子里去了。

    透过稀疏的枝叶,他已经弯下身子,似是在拨弄什么,待岑可宣终于看出他是在捡柴火后,忙说道:“我捡了的。”

    “你捡的那些不能用。”他头也不回地说,留给她一个冷冰冰的后背。

    岑可宣毫无理由反驳,因为事实确实如此,连生个火都不会,这令她感到些羞赧。任谁也不会愿意承认,自己其实很没用。

第一百六十四章 生死边缘 (三)() 
刀柏峰一掌拍来的瞬间,段先生推开岑可宣,这一掌便直击他的胸口,“夺命无影掌”以强烈的掌力和内功为基础,若无与之相匹敌的内力反击抵抗,皆会一掌毙命,是以“夺命”二字为名,又因其速度快若疾风,迅疾无影,人称“无影掌”。

    段先生中掌落地之后,一直流血不止,吓得岑可宣面色苍白,手足无措。寒越注意到这突然的变故,第一时间拔剑出鞘,横剑切了过去,这才阻挡了刀柏峰第二波的攻击。经过药物调息修整,寒越身体稍愈,恢复不少,与刀柏峰来回拆了数十招,一来一去,竟好似与他已是旗鼓相当,一时分不出胜负。

    岑可宣却只瞧见那段先生为了自己挡下一掌,整个身体瘫软在墙角处,浑似已经不能活命,她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不知不觉间,面庞上泪流不止,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段先生面无血色,眼睛已经渐渐涣散,模糊的视线中,他看见那个小姑娘慌慌张张来到他面前,脸上带着泪珠,稚嫩的面容竟然稍稍长开了,红润的脸颊也因几日的劳累变得苍白了一些,但那双如水般灵动的眼睛,逐渐与记忆中的白连瑛重叠在了一起。

    他想起了十七年前的冬天,他与连瑛约好在明音寺相见,他在瑟瑟寒风中,等了整整十七天,最后晕倒在明音寺门口。他没有等到任何人,只等来了一个绝望的消息。

    可是十七年后,他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女儿。

    她出落得那么玲珑秀丽,那么机灵动人,转眼之间,姑娘已经长大啦,亭亭玉立,明眸皓齿,已是嫁人的年纪了。

    他未能教她如何走路吃饭,未能教她如何读书习字,未能听她开口说第一句话,唤第一声的爹娘,今后的岁月里,他竟然也不能出席她的婚礼,不能参与姑娘这辈子最重要的仪式。

    他竟然错过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再无法弥补的岁月……

    “据御景山庄一个知情人说,她的孩子的确没有死,而是被秋辙带走了。”几日前他出现在碧柳园外,随白莫寅来到了一处茶楼,开始听他讲起了过去的一段隐秘故事,“听说是被带去了洛阳,一个姓岑的家族。”白莫寅说这话的时候一直望着窗外,没有看他,因而也无人知晓他说这话时,有着怎样的情绪,又对此事有何看法。

    段先生全名叫段文轩,他其实是个读书人。

    一个毫无背景的读书人和一个武林世家的小姐交往,自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白家人绝对不会允许自家姑娘嫁给一个文弱书生,且还是一事无成,家底薄弱的穷书生,段文轩除了一身文采和一腔热血,实无半分优势,他拿不出任何像样的彩礼,更不会半点功夫,可以令白家人刮目相看。

    门不当,户不对,道不同,路不齐,这便是悲剧的开始。

    “当年秋辙身患隐疾,一直担心自己命不久矣,所以离开时,他将这个秘密告诉了一个人,如果他不幸逝世,他希望此人帮他找到这个孩子。”白莫寅说完这件事后,忽然问道:“段先生还记得当年的事情吗?”目光中竟带上了不易察觉的探寻意味,关于十七年前,白连瑛之死,以及白连瑛女儿的去向,其间种种,他也只能转述,不能确认。

    所以与其说是在告知,他更多其实也是在试探,在确认,毕竟当事人中,可以有许多知情人,但绝不会有他,作为一个后辈,再如何优秀傲慢,也该有后辈应有的恭敬。

    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的教养,同时,更是一个面具,将自己伪装得彬彬有礼,来掩饰那不愿被人触及的内心,以及真实的情感。

    可是当时情绪激动的段文轩,并未意识到对方的不同寻常。“我在明音寺等了整整十七天,只等来了连瑛和孩儿的死讯,没想到……他骗了我,秋辙他竟然骗了我,他夺走了我和连瑛的孩儿……”他握住长椅,握得青筋暴露,浑身更是不住地颤抖,“他竟然欺骗了整整我十七年,哈哈!”

    他不可思议地嗤笑出声:“我后来在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