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家内掌柜 >

第448部分

农家内掌柜-第448部分

小说: 农家内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试试?”华珺瑶双手抱胸,斜靠着门框朝小乖的方向歪歪道。、

    萧楚北顶着满脸的疑惑靠近小乖,坐到了她的旁边,伸手抓住了她的憨憨的兰花指。

    自己的内力探入小乖的体内,一脸的震惊,“小乖她妈,这……这……怎么可能。”宝贝闺女的身体里居然有内力这种东西,如涓涓细流般的,源源不绝。

    “怎么不可能?”华珺瑶笑道,“咱家小乖可没有做无用功,而且孩子心思纯净,心无旁骛,没有功利心,自然事半功倍了。”

    “好了,你们俩打坐吧!我去做饭,早上我们吃蒸虾饺如何?”华珺瑶问道,昨儿从学校回来,特意从空间中拿出些虾子来。

    “好!”萧楚北应道。

    吃完饭,萧楚北陪着裹的如小熊般的小乖在门前堆起了雪人。

    偷跑出来的丑蛋看见萧楚北父女俩在雪中玩儿的开心。立马跑回去,把风从虎给拉了出来。

    这两家门口自然有了两个白白胖胖的戴着军帽的门神。

    帮着孩子们堆好雪人,萧楚北和风从虎赶紧上班去了。

    天公如此作美,自然又开始了雪中训练,抗冻体能训练。

    这些训练都是战士们平常就轻车熟路的训练项目,如折返跑、蛙跳、俯卧撑、深蹲起等。一般起始训练是在战士穿着御寒衣物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进行军体拳的训练,使参与训练者身体逐渐发热,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减少身上的衣物。继而进行百米冲刺、俯卧撑等高运动量的训练,使战士身上少量出汗。在这段训练过程中,参与训练者都已能达到赤膊在户外运动而不觉寒冷。与此同时,不时将雪从受训人后方抛洒,可以更好的提高抗冻能力。

    而家属院的孩子们则在户外打雪仗,以小乖的准头,当然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有欺负小孩子的嫌疑。

    铁蛋儿首先嚷嚷着,“不打了,不打了。”

    铁蛋儿本以为拉上比自己大半岁的石头,对抗小乖和丑蛋这俩小豆丁,肯定不吃亏,谁成想他打不过小乖,一个小女娃娃。

    “你这个叛徒,居然投降。”石头当然不干了,雪球砸的丑蛋子哇乱叫的,他可是在兴头上。

    相比他,铁蛋儿就比较倒霉了,被小乖如影随形的雪球砸的浑身的雪,狼狈的很。

    “你来和小乖打。”铁蛋儿看着石头说道。

    石头也不傻,有眼睛看的见,他可不想像铁蛋那么狼狈。

    丑蛋有小乖护着,虽然也被砸着了,可四人中铁蛋最惨,当然不干了。

    铁蛋儿很好奇小乖为什么每回都能砸着他,于是上前问道,“小乖你怎么做到的。”

    “经常练的呗!”小乖高高的仰起头,背着手下令道,“准备弹药。”

    “弹药?”铁蛋儿赶紧手抓着雪团成球。

    石头和丑蛋赶紧弯腰团雪球。

    弹药充足后,小乖指着五、六米开外的大树道,“看着?”

    嗖……砰……的一声雪球砸在树干上,留下一个白色的印记,手中的十个雪球砸向树干,白色的印记上的雪越来越厚。

    “好功夫!”丑蛋他们三人被震的目瞪口呆的,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铁蛋激动地说道,“小乖,小乖,你怎么做到的。”

    去年二月电影《少林寺》上演,风靡全国,孩子们一个个背起行囊打算上少林习武,丑蛋他们心中也只是想想,可是不妨碍他们幼小的心灵,住着一个武侠梦。

    小乖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天天训练,自然而然就会了。”

    自此小乖身后追着三个小萝卜头,武侠梦太远,小乖这一手却更吸引人。

第837章 希望() 
结果爸爸们发现,起床号响起时,也就是早上六点,孩子们自动起来跑步。简直太奇怪了,冬日寒冷的早晨就连成人都舍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别说孩子了。

    本以为是三分钟热度,可孩子们愣是坚持了下来。

    知道缘由后,这当爹的捶胸顿足,早知道在自个儿子面前露一手,还用得着儿子去崇拜一个女娃娃,真是失策啊!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将儿子们的崇拜的目光放在你这些当爸爸的身上,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手劈板砖,铁头功,擒拿、格斗,就连胸口碎大石都用上了。

    虽然得到了孩子们崇拜的目光,可是小乖的地位依然排在了爸爸们前面。

    爸爸们不服气,凭什么自己就落后一个女娃娃啊!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小乖年纪小啊!孩子们想的就是这么单纯。

    甭管如何?孩子们从小养成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也算是很大的收获吧!

    当然孩子们的收获可不止这些,小乖可不吝啬,把自己修炼的方法教给了他们,使他们受益终身。

    当然方法是有了,然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得看个人的缘法,还要看是否能坚持下来。没有毅力可是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

    &*&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由于今年华珺瑶不回家过年,所以往老家邮寄的年礼,就格外的厚重。

    随着春节的临近,军营的年味儿也渐渐的浓郁了起来,写春联,贴春联。

    “来来,咱家当家也挥毫写上一副春联。”华珺瑶将毛笔递给了刚刚进门的萧楚北道。

    萧楚北搓了搓自己冻僵的手,“好。”接着毛笔站在书桌前,写下:立马横刀,赖有铁军巡国户;枕戈待旦,岂容胡马度关山,横批:富国强兵

    “好!”华珺瑶夸赞道。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萧楚北笔杆子敲了下她的额头,宠溺地看着她道,“你也来写一副。你可是卖对联起家的。”

    “哈哈……”华珺瑶闻言一笑,大笔一挥,写下了,“兵哥为国保国为家,军嫂替夫分忧解难。”

    “应景!”萧楚北笑道,“咱们一会儿将它们贴出去。”

    “除夕怎么过?”华珺瑶随口问道。

    “还能怎么过,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萧楚北挑眉道,“怎么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这样多没意思?你们不是参加过歌咏比赛,这吃饭前还拉歌呢!春节吗?也让大家热闹热闹。”华珺瑶笑道。

    饭前一支歌,似乎不是《条令》里的硬性规定,但又是全军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约定俗成还是另有原因,华珺瑶就不得而知了。

    这饭前一支歌在战斗部队中非常的普遍,数千人的大院里,光食堂就有几十个,一到开饭前,歌声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许多连队的食堂是挨着的,无形中就是一次歌咏比赛啊。

    饭前一支歌,唱的大都是短小精悍的队列歌曲,例如《我是一个兵》、《说打就打》、《打靶归来》等。这样的队列歌曲受到饭前战友们的偏爱,是因为那时大家的肚子早已经是饿得呱呱叫了,再加上饭菜飘香的诱惑,哪里还有心思唱歌啊!因此,此时的歌曲以短小精悍为佳,唱完赶紧喂肚子。

    “这个一定有。”萧楚北点头道,“不过这歌都太老了。”

    “你可别想他们唱什么靡靡之音吧!”华珺瑶担心道,“一定得红色的主旋律。”

    “说什么呢?你该知道我最反感那些靡靡之音了,不是情就是爱!”萧楚北立马说道。

    “拉歌是我们的长项,倒是……”萧楚北贼兮兮地笑道,“你们军嫂不来一个。”

    “哎呀呀!小乖她爸你忘了我们军嫂中可是有文工团之花。”华珺瑶眉峰挑挑道,“红红也一直待在军中,我吗?虽然军龄短,可咱不怯场。”

    “那我找他们商量一下,过年吗?增加一点儿年味儿。”萧楚北笑道。

    眨眼间到了除夕,食堂被布置了一下,辟了一个小舞台,上面放着一台脚风琴,墙上贴着大大红纸剪的春字。

    食堂的四角各钉一根钉子,牵绳子挂上彩带纸花,一下子单调冷色的食堂,就充满了过节的味道。

    这当然都是战士们的功劳,这里心灵手巧的可真不少,能人辈出。

    华珺瑶她们一起与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团圆聚餐。

    吃着年夜饺子,顺便看战士们上台表演节目。

    不拘什么,就是一个热闹,平时蔫了吧唧的战士们。此时是多才多艺,快板、秦腔、豫剧、黄梅戏……

    在部队战士们谁还不能吼上一两嗓子。

    结果到最后以小队为单位,兴致高昂的他们,成了拉歌比赛。

    客串主持的风从虎说道,“我们的诚意满满,嫂子们是不是也该给我们鼓鼓劲儿。”

    任国红放下筷子拍拍手道,“姐妹们,上吧!”

    华珺瑶和范晓旭,李强家的,常胜家的起身整整衣服,走上前去。

    领唱范晓旭自然是当仁不让,华珺瑶则坐到了脚风琴前。

    “瑶瑶什么时候会弹琴的。”萧楚北惊讶道。

    坐在他旁边的小乖立马道,“妈妈,弹琴很棒的。”

    “真的,假的。”萧楚北不太相信道。

    “嘘……爸爸听就好了。”小乖食指放在嘴边神秘兮兮地说道。

    前奏响起,优美的音乐从华珺瑶的指尖滑出,萧楚北惊讶道,“还真会弹啊!”

    “妈妈很棒的。”小乖微微扬起头,傲娇地说道。

    军嫂们合唱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是一首歌颂家乡的歌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种花家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短短的几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首歌就是满怀激情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

    歌曲有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很容易唱,对于不善歌唱的李强家的和常胜家的两位军嫂,多唱几遍,就能记得七七八八了。有高手带着也不会跑调,哼哼着一曲,完全可以上台表演。

    而且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反应了现在社会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气象,表达了青年一代对改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非常的有共鸣与应景,此时此景,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谁不希望家乡好呢!谁不希望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新变化、新面貌,更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第838章 少年强则国强() 
一曲终了,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风从虎拿着麦克风道,“谢谢军嫂们的表演,希望我们的日子也能像歌里唱的那样: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西村纺纱(那个)东港撒网,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哟)弹奏姑娘歌唱……”

    慷慨激昂地说道,“在这辞旧迎新之际……”

    “爸爸,我们还没有表演呢?”丑蛋高高的举起手道。

    “捣什么蛋啊?”风从虎阴沉着脸道。

    “爸爸,我们可没有捣蛋,我们真的是要表演。”丑蛋板着一张和风从虎同样的小一号的脸认真地说道。

    目光转向小伙伴们道,“小乖,铁蛋,石头,我们上。”

    他们四个一起朝风从虎走去,这下子风从虎笑着在心里嘀咕:这是来真的。

    “那下面我们请军人的儿女,我们的小宝宝们为我们表演节目。鼓掌欢迎。”风从虎拍手道。

    只见四个孩子穿着同款的服装,当然服装赞助是华珺瑶出的,只要了一个友情价,孩子们的妈妈绝对付得起,也不会有负担。

    红色的羊毛尼大衣,金属双排扣大衣则复刻了军官大衣的既视感,干脆利落,所以穿上去格外的帅气十足,小家伙们那小大人的模样,真是逗的在场的人会心一笑!

    四人一字排开,个头从低到高,四人一人一句,石头打头阵开始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铁蛋接下来道。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进步则……则国进步,”丑蛋磕磕巴巴地总算把话给背出来了。

    看到丑蛋打磕巴,可真急坏了其他三人。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一出,真是在场的人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

    本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也就背一首《鹅鹅鹅》或者一首《悯农》,大过年的图个热闹。

    没想到,孩子背的这个,也是啊!他们是天上刚刚初升的朝阳,未来是他们的。

    “嘶嘶……小乖该你了。”铁蛋隔着石头提醒道。

    光顾着担心丑蛋了,都忘了自己了,“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